【老萨:民国秘史】(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萨:民国秘史】(下)
【老萨:民国秘史】(下)
十八、民国杀手之王王亚樵(民国五大江湖与特工)
1935 年11月1日民党的四届六中全会上,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遇刺,他身重三枪,奄奄一息。

而根据刺客孙凤鸣交代,他本来是来刺杀蒋介石的,第二位的目标才是汪精卫。

只是因为蒋介石迟迟没有出来,他等不及了,才向汪精卫下手。

蒋介石当时极为恼怒,喝令戴笠立即严查幕后真凶。

戴笠很快回来报告,已经知道孙凤鸣是谁的人。

蒋介石听到这个人的名字以后,当场勃然大怒:又是他,他还真有种。

在庐山别墅行刺我,在南京火车站行刺子文(宋子文),在上
海大街上行刺学良(张学良)。

现在可好了,干脆杀到六中
全会的会场来行刺兆铭,我们国民党高层都给他行刺遍了。

我现在命令你,限你一个月内捉到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如果捉不到活得,立即就地打死。

蒋介石如此大骂的那个人,就是民国历史上著名的杀手之王,王亚樵。

坚定的革命者
王亚樵字九光,又名王鼎,别名王擎宇,1887年出生于安
徽合肥磨店乡(磨店乡也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出生地)。

王亚樵的家庭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祖辈都吃苦耐劳,传到他父亲王荫堂时候家境稍有好转。

王荫堂小时候读了几年书还有一些文化,成年以后跟一个乡村医生学习了一些医术,成为当地一个赤脚医生。

不过赤脚医生的收入不足以养家,所以王荫堂一面务农,一面行医。

这样家里面逐步有了一些积蓄,也能够让王亚樵从上了整整6,7年私塾。

王亚樵的父亲性格温和,甚至可以说的懦弱,平时从不惹事,遇到事情尽量躲着,不愿意和人正面冲突。

而王亚樵本人的个性和父亲王荫堂完全相反,从没有一个人的性格在如此小的年龄时显露出来!
王亚樵是一个性格暴戾强硬,各种欲望很强的人。

王亚樵在6岁以后就开始惹事,整天和同村的孩子打架闹事,打遍了同年龄段的孩子以后,他居然去打比他大的多的孩子。

为此,几乎每天都有邻居找到王荫堂告状,有时候要带着被打伤的儿子来要汤药费。

王荫堂为此打了王亚樵不下几十次,却根本没用,每次打完他的第二天,王亚樵就继续出去打架。

此时王亚樵性格中的凶狠强硬已经表露无遗,他打架时候根本不要命,几个孩子也打不过他一个。

一次几个比他大4,5
岁的孩子联手把他打倒在河边,让王亚樵向他们求饶就放过他,不然就把他扔下河去。

没想到,王亚樵宁可自己跳水也不求饶。

当时这条河正好是汛期,王亚樵顿时被水冲走。

那几个大孩子吓得哭着逃走了,王亚樵最后侥幸没死,被冲上岸。

这次以后,这几个孩子再也不敢惹王亚樵,见到他都绕着走。

见儿子如此顽劣,王荫堂又气又恨,说:没想到我们王家世世代代忠厚老实,居然生下这么一个孽障来!
话虽如此,王荫堂对儿子还是很好的,在家庭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时候,仍然用尽全力供儿子读书。

王亚樵本人自然是非常聪明的,他书读的非常好。

1906年,19岁的王亚樵参加了清王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并且考中的清朝的秀才。

王荫堂知道儿子考中了秀才,非常的高兴,这是他们家族10代中第一个考取功名的人。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王亚樵随后参加的举人考试,却名落孙山。

王亚樵失意的回到家里,发现家也被搞得不像样子。

此时是清王朝最可怕的末期,各种苛捐杂税压垮了王荫堂这个可怜的乡村医生。

王荫堂仅有的几亩地都被酷吏和地主搞走了,王家被迫从农村搬到镇子上,依靠父亲的医术为生。

一个乡村医生能赚几个钱?期间还被清朝官吏层层盘剥,王家生活很快变为赤贫。

此时的王亚樵也在人生的低潮期,他本来在家中复习,准备再次考试,没想到很快听到取消科举考试的消息。

王亚樵当时只是一个书生,其他什么都不会,也没有任何生存的技能,一度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段时间内由于父亲已经无心管他,王亚樵开始做他喜欢的事情。

安徽是李鸿章淮军的故乡,在王亚樵所在磨店乡有不少原来淮军官兵,所以民风是比较尚武的。

王亚樵从小爱武,此次他拜了一个当地著名武师为师父,开始练习拳脚和枪法。

这个武师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把王亚樵调教成一个好手,不但拳脚功夫相当了得,还练成一手好枪法(当时民间枪支很多)。

王亚樵通过这两年学武的经验,成为一个很能打的武功高手,这对他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时已经到了辛亥革命之前最动荡的时期,清王朝已经摇摇欲坠,控制不住全国局面。

王亚樵开始对革命很感兴趣,对清王朝则非常痛恨。

他们家庭饱受清王朝的压榨,父亲如此老实勤俭的一个人,居然也搞成现在赤贫的地步。

就王亚樵自己来说,而他花费10年精力学儒,最终却被清
王朝取消了科举考试,等于被政府耍了。

这两点都让王亚樵极端厌恶清政府。

当时的王亚樵开始在江湖上面混,他和同乡李元甫、王传柱、张朝阳、李小一等关系很好,也都有反清的意图。

王亚樵还参加了著名的同盟会,后来成为一个国民党员。

可以说,至少在这个阶段,王亚樵是一个热心革命的好青年,也是值得钦佩的。

此时,辛亥革命突然爆发,等待已久王亚樵感到机会到了,他决定投身于武装反清的运动中。

他同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安徽都督的柏烈武联系,并且带着这些同乡去投奔革命军。

柏烈武当时空挂一个安徽都督的头衔,其实一无人二无钱,完全是光杆司令。

见王亚樵他们一伙安徽籍革命党投奔他,柏自然非常高兴。

他随即任命王亚樵为合肥革命军司令,要求他们在合肥组织军政府,宣布独立,撤销清廷一切官吏。

这样一来,王亚樵瞬间成为司令,这不过光杆都督麾下的光杆司令,他的部下也就几十个人而已。

王亚樵感觉人太少干不了大事,决定自己到老家乡下招兵买马。

当时很多农村青年对清政府不满,有很多人想参军的。

于是,王亚樵将其他同志留在合肥继续策划行动,自己则带着2,3个人下乡去了。

没想到,这救了王亚樵一名。

当时清政府在安徽的力量还是很强的,毕竟合肥是李鸿章淮
军的老家,又是当时强大的北洋军一流人物段祺瑞的老家。

清政府的安徽巡抚先下手为强,他出动官兵扫荡了所谓的合肥革命军。

王亚樵的战友李元甫、王传柱、李小一等被清军一网打尽,全部被枪杀,只有在乡下的王亚樵侥幸生还。

清廷随即通缉王亚樵,这也是王一生被七次通缉的第一个通缉令。

经过这件事以后,王再也不敢留在安徽,他赶忙逃亡到革命党控制的南京,开始了他江湖的生涯。

在南京期间,王亚樵的政治主张开始变化,他开始抛弃孙中山同盟会的革命宗旨,变为对共产主义感兴趣。

王亚樵很快加入所谓的中国社会党。

中国社会党是1911年11月5日江亢虎于上海创立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第一个社会党且为中国首个以“党”命名的政治团体。

当时诸如天津支部干事为其后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苏州支部总务干事为陈翼龙,还有一些知名成员如顾颉刚、叶圣陶、王伯祥等。

党员背景中知识份子占首位,其后则为工商业者,最后是破产农民、手工业从业者、其他劳动人员。

当时王亚樵是满清的秀才,大小也算是个知识分子,加入这个党自然没有难度。

由于能力突出,他很快被任命为任社会党安徽支部长(总支
部设在肥东撮镇夏家祠堂)。

可惜所谓社会党不过是个没有武装力量的文人政党,力量薄弱,也需要大肆招兵买马。

王亚樵和同志丁鹤龄先后奉命去老家安徽的巢县、全椒、滁县、安庆等地,广召会员。

没想到安徽正是虎踞龙蟠的地方,清政府垮了以后,北洋军阀继续盘踞安徽,而且北洋系在安徽的实力太强,皖系军阀段祺瑞等人的爪牙到处都是。

眼见王亚樵他们革命党敢于在安徽搞武装起义,北洋军阀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1913年,北洋军阀皖督倪嗣冲称社会党为乱党,下令通缉。

社会党安徽负责人之一的丁鹤龄被捕遇害,王亚樵也差点被捕,他慌忙在1913年秋率领一班同志,逃亡到上海,此时他身上又背负了一张通缉令,这是第二张通缉令。

建立斧头帮
在上海期间,王亚樵跟几个朋友生活的非常凄惨,他们身无分文,只好靠做苦力为生。

白天干苦工,晚上只能睡在大街上,身上盖一些报纸和茅草。

此时王亚樵拼命讨生活,却始终在关注局势。

当时革命总体还是比较顺利,虽然孙中山被迫交出大权,但袁世凯也同意选举总统,遵守临时约法,建立政党内阁,组织国会。

可惜好景有不长,袁世凯很快倒行逆施,宣布称帝。

国民党
在二次革命中战败,在南方大部分力量被袁世凯消灭,国家开始大乱。

随着袁世凯称帝不遂被气死。

北洋军阀开始控制国家,国家更为混乱,到处一片混乱不堪的景象。

当时他目睹皖系军阀段祺瑞在国内胡乱施政后,王亚樵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写信给孙中山,认为就算军力上不是北洋军阀对手,也可以用暗杀手段对付他们。

王亚樵对孙中山说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任何位高权重的人都无法阻挡真正的亡命刺客。

我最崇拜蔺相如的五步之内,以颈血溅大王的手段。

不但秦王都惧怕蔺相如的拼死一击,连雍正爷的脑袋还不是被人割了吗。

即使我们力量很弱,但只有有一支精干的刺杀团队,一样能让暴君们胆寒。

王亚樵要求由他去组织暗杀团,炸死段祺瑞等北洋高官。

显然,王亚樵说的很有道理,自古以来无数名人被刺身亡,任你权势再大,你的身体也挡不住子弹。

连罗马皇帝凯撒,俄国沙皇,中国皇帝,甚至德国的希特勒都被刺杀过,或死或伤。

不过,孙中山一生都是反对暗杀的,甚至连汪精卫刺杀摄政王他也是反对的,陈其美命令蒋介石去刺杀陶成章之前,他也并不知情。

孙中山认为革命是光明神圣的事情,不能采用暗杀个人的恐怖手段,他断然拒绝了。

虽然他的建议没有被孙中山认可,但通过暗杀能够改变中国未来的念头已经深深刻入王亚樵的头脑,他之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实现。

二次革命以后,孙中山被迫下野,流亡日本。

此时王亚樵再次进行武装起义,以声援孙中山。

他离开混迹了几年的上海,追随著名革命党人韩恢到江苏北部一带组织军事力量。

可惜这一次再次遭遇政府的打击!江苏督军李纯得到风声以后,派兵捉拿两人,韩恢被捕后遇难,王亚樵再次侥幸逃脱,被迫隐居在故乡合肥磨店集。

这是他得到第三张通缉令!王亚樵回到老家以后,又联系众人反对安徽督军张文生,最终张文生被皖系军阀下令撤换。

为此张文生对王亚樵恨之入骨,他派出几个杀手去王的老家追杀他。

还好王非常警觉,而这几个杀手也没什么真本事。

王听到他们笨手笨脚的摸到家门口的时候,立即跳出来,将为首一人一脚踢倒,随即拔腿狂奔。

几个刺客乱成一团,王亚樵乘机逃脱。

此时他已经无处可去,只好跟郑青士、蒋非我两人一同回到上海。

经过三次革命失败,牺牲了这么多好朋友以后,王亚樵开始变得很实际。

他说:什么革命,什么主义,只要手中没枪没人,还不都是扯淡!
王亚樵此次到上海,并不再像之前只是一心为了革命事业,他决定要开始为自己打算打算。

就像《上海滩》里面学生运动后的许文强一样,在女友被打死,自己做了3年牢后,许文强决定不惜一切手段也要获得荣华富贵。

王亚樵的想法,跟许文强完全一样。

许文强做第一份工作的时候,那个李老板跟他说:上海同别的地方不同!
这个不同指的就是上海一切生意,几乎都受黑帮的影响。

当时100多万人口的上海,一部分是各国的租界,另一部分则是华界,租界受各国法律管辖,中国政府无权干涉。

而这些国家对上海租界的管辖也是出于一个目的,就是捞钱,至于其他一切都是不管的。

所以上海表面上是各国政府管理,实际上还存在一个地下秩序,就是各种帮派。

帮派涉足着上海大大小小的生意,并且和租界政府勾结,狼狈为奸。

除了各种正经生意以外,租界最猖獗的就是黄赌毒,租界的洋鬼子们对此熟视无睹,其实他们也在坐地分赃而已。

王亚樵他们到了上海以后,一开始仍然靠出苦力为生。

但就算是扛大包的可怜工人,也遭受黑帮分子的剥削。

王亚樵凶残的本性让他不可能屈服于任何压制他的力量,他开始考虑自己也搞个帮派,立足上海滩。

其实这并不难,当时上海的安徽籍,江苏籍,浙江籍工人是最多的,号称鼎足三立。

安徽工人之间也有松散的联系,有的也成为青帮的小头目,却并没有成立一个完全安徽人的帮派。

王亚樵来了以后,立即联络这些同乡工人。

他以出色的组织能力,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胆识,很快搜罗一批不怕死的骨干人物,成为了自己的安徽帮。

工人们的敌人一是资本家,二是其他黑帮,三是官府。

安徽帮刚刚成立,就遇到安徽工人和一个大资本家的劳资纠纷。

这个大资本家有巡捕房和青帮的撑腰,拖欠了工人大量工资不发。

这些安徽籍工人找到帮主王亚樵要求帮忙,王决定就拿这个资本家开刀。

这个大资本家开始根本没有把王亚樵这个普通工人放在眼里,在王亚樵约他在资本家的公馆面谈的时候。

这个资本家只找了几个巡捕来帮忙,他认为王亚樵他们看见巡捕就会吓跑了。

当时王亚樵他们已经集合了100多人,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武器。

一个工人出主意,有一些安徽籍的铁匠在上海工作,可以帮忙。

王亚樵找到这些铁匠,给他们一个晚上时间要求制作100件武器。

铁匠们表示一个晚上时间打不了别的武器,最多打一些粗糙的短斧,王亚樵立即同意了。

于是一个晚上,这些铁匠们制造了100多把短斧,一百多个工人们人手一斧,在王亚樵的带领下冲入资本家的院子。

资本家本以为王亚樵是来谈判的,没想到王他们100多人进来二话不说,拿斧头就砍。

几个巡捕虽然有枪,却也不敢向上百人开枪,不然恐怕立即被砍成肉粉。

他们见势不好,立即翻墙逃走,作鸟兽散。

资本家见带枪的巡捕都跑了,吓得屁滚尿流,躲到房子里面。

王亚樵他们将院子所有能砸的东西全部砸碎。

资本家此时已经电话向青帮求援,青帮一个小头目带上十几个打手冲过来。

王亚樵他们正准备冲入资本家的房子里,却正好看到这群青帮的打手。

当时青帮是上海第一大黑帮,已经在当地盘踞了100多年,有几千成员和1万名外围会员,连租界政府也忌惮他们三分。

王亚樵身边的一个工人被吓着了,惊叫:他们是青帮的,不好惹,我们还是赶快走吧。

王亚樵反而给了他一个耳光,骂道:什么狗屁青帮,老子这一斧子下去看他们还能有两条命吗,给我上去砍啊,一个活口都别留。

说完,王亚樵拿起斧头迎着青帮流氓就冲了过去,手下上百
人在王带领下也跟着冲了上去。

这些青帮流氓其实也不傻,他们看对方人多,为首的一个又像疯子一样大喊大叫的冲过来,他们赶忙转身逃走。

十几个人也瞬间逃得精光,只有两个人逃的较慢,被王亚樵他们拦住乱砍。

两人全身被砍了几十斧头,几乎没有一块好皮。

安徽帮一战出名,由于他们都拿着斧头作战,外面也叫他们为斧头帮。

出名以后,斧头帮迅速扩大力量,帮会成员高达上千人,成为一股可怕的力量。

他们作战的武器,也不仅仅是斧头了,而是也有枪支,甚至炸弹。

真的说起来,斧头帮虽然厉害,毕竟是个新兴的帮派,力量远没有青帮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他们雄厚。

可惜再狠的黑帮分子,也还是怕死的。

面对王亚樵嗜血成性,疯子一样的性格,黄金荣他们都不寒而栗。

青帮跟斧头帮有过几次交手,王亚樵每次都带着人疯狂砍杀,简直像有不共戴天之仇一样的玩命。

几次交锋以后,斧头帮都取得局部胜利,砍死了青帮不少人物。

青帮是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意随便跟人随便玩命,既然消灭不了王亚樵他们一伙,也就默认了斧头帮在上海的地位。

黄金荣也对手下说:不要惹斧头帮,他们是亡命徒!
杀手之王
于是,王亚樵用了短短2年时间就在上海站住了脚,不过随后又出现了生存问题。

此时传统的贩毒,赌博,妓院,敲诈基本都被青帮垄断,斧头帮仅靠一点保护费生活,自然非常艰难。

他们于是开始所谓了两种生意,一个是绑架,一个是暗杀。

绑架和暗杀其实却别不大,只是一个有雇主,一个没有雇主而已。

这两项生意做得不错,一时间斧头帮里面的人都是大鱼大肉,衣着光鲜。

王亚樵一帆风顺的时候,上海租界外面却是一片混乱。

北洋军阀四面混战,他们的力量很快也涉足到上海。

浙江都督皖系卢永祥同江苏都督直系的齐燮元为敌,两人都想吃掉对方。

当时卢永祥找到王亚樵,希望斧头帮能够帮忙消灭齐燮元在上海的力量。

王亚樵考虑再三,最终同意了,代价是一大笔现款和如果将来卢永祥占领上海必须给予斧头帮特权。

卢永祥既然控制富裕的浙江,自然是不差钱的,当场就同意了!
于是,王亚樵开始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暗杀大人物的计划!
徐国梁在上海可以数一数二的人物,他被北洋军阀授陆军中
将衔兼江苏省警务处长(当时上海属于江苏省)。

徐国梁手下有7000军警可以使用,是齐燮元控制上海最重要的人物。

刺杀这样的人物并不容易,一是风险太大,无论是否行刺成功,行刺这种时候肯定要被报复,二是这种人身边一般都有严密的警卫,刺杀他们谈何容易。

王亚樵为了这次暗杀专门组织了跟踪队和暗杀队。

跟踪队人数众多,负责全天跟踪徐国梁,摸清他的行动规律,并且选择行刺地点。

而暗杀队人数很少,但需要二十四小队待命,随后出动。

徐国梁当时已经有所警惕,身边长期跟着十几名持枪警察作为警卫,并且只在人很多的公共场合活动,他认为刺客不敢再这种地方杀人。

而此时王亚樵已经摸清楚了他的行动规律,并且命令几个枪手埋伏在徐洗澡的浴室门口。

这些人埋伏了2个小时以后,终于看到徐国梁从浴室里面走过来。

在王亚樵的命令下,郑益庵、朱善元这两个枪手突然出现在徐的面前,朝他连续开枪。

徐身中数弹,当场毙命!
这一切仅仅发生在5秒钟内,两个枪手随后立即撤退。

此时这十几名警察这才缓过神来,立即向他们开枪。

朱善元逃走,郑益庵腿部中枪被捕(后来被王亚樵用重金行贿营救出来)。

徐国梁是什么样的人物,是直系在上海的主要负责人,现在
居然被人乱枪打死在街头,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齐燮元又惊又怒,下令立即调查是谁干的?很快他得知,这是斧头帮的王亚樵干的。

齐燮元立即出动军警全力围剿斧头帮,王亚樵赶忙逃到浙江避风。

齐燮元不肯善摆甘休,继续出兵进攻王亚樵后台主子卢永祥。

在这段期间,王亚樵接受卢永祥的任命赴湖州任浙江纵队司令。

当时军统特务头子的戴笠,正在老家江山县担任保安乡自卫团团总的职务(自卫团只有几十人,是对付当地土匪的),属于卢永祥的手下。

这次被王亚樵招了进来,任命为纵队长。

王亚樵和戴笠在这段时间相处频繁,居然相互之间非常欣赏。

尤其王亚樵认为年轻的戴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两人最终结拜成了把兄弟。

不过戴笠并没有加入斧头帮,也拒绝王亚樵的邀请,没有做他手下的杀手。

可惜卢永祥的军事力量不是直系的对手,最终全线溃败。

齐燮元随后通缉王亚樵,这是王的第四张通缉令。

王亚樵在浙江躲了一段时间,在卢永祥被打败后流亡广东,香港,最后又回到上海。

由于斧头帮都在租界中,齐燮元的力量并不能动摇他们的根基。

杀了徐国梁以后,王亚樵的名声大噪,谁都知道他是上海滩
的杀手之王,大笔生意也随之而来。

当时民国很乱,仅仅以上海为例,由于到处都是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争夺,隔三差五的有人被暗杀。

所以,在民国时期,做杀手是非常吃香的,往往可以赚大钱。

不过,普通的杀手水平档次都不够,多是小流氓而已,也没有受过什么训练,一般干不了大事。

如果依靠买凶者自己训练杀手也不现实,杀手的培养至少需要几年时间。

当时军队中一个优秀的步枪射手,至少要1,2年的专注训练。

而想要出色的使用更难以掌握的手枪,自然需要更长时间。

另外,刺客也和军人不同,甚至和奥运会射击运动员不同,他打的是周围有大量武装人员保护的活人,所以往往机会只有一次。

而且一旦失手或者得手,这些刺客一般难逃一死。

所以刺客的培养是很艰巨的,不但要具备一定的天生素质,还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

人家说唱戏的是台下十年功,台上10分钟。

刺客就是台下十年功,台上1分钟甚至几秒钟。

如著名小说《教父》里面,每个黑帮家族真正厉害的杀手不过几个人,都是经常长期训练出来的。

各派军阀都需要一个专业组织能够提供杀手服务,为此花费再多的钱他们也愿意。

王亚樵此时也觉得有利可图,他杀死徐国梁获得了几十万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