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v1路由汇总机制以及掩码判断

合集下载

RIP的收发路由规则

RIP的收发路由规则

RIPV1经典实验RIP的收发路由规则:首先RIPV1是有类路由选择协议,发送路由是不带掩码的,所以看到路由表里路由没掩码不要惊讶~~哈哈。

具体情况看下面分析。

A、传送时如果传送的条目与传输接口是同主类且掩码相同则发送完整的条目(既一条不带掩码的路由)(掩码不同则不传送),如果与传输接口是不同主类,则进行汇总成其主类。

B、接收时接收的条目和自己是同主类的网络默认与自己接口掩码一样,就完整接受。

当于入接口的子网同主类,但掩码不同。

如果匹配出来,主机位有1的话,认为这是一条32位主机路由(一般大掩码向小掩码发送时会发生这种问题)。

C、接收时接收的条目和自己是不同主类的网络默认它是接收条目的主类。

注意RIP:当两个接口掩码不同的时候,必须两个网段互相包含才能学习,不然只能包含大的那个可以学习,小的不能学。

拓扑如上很简单,我将采取两种配置,一种是两边接口同网段同掩码,一种是两边接口同网段不同掩码。

一、两边接口同网段同掩码R2:interface Serial0/0ip address 172.1.12.2 255.255.255.0router ripnetwork 172.1.0.0R1:interface Serial0/0ip address 172.1.12.1 255.255.255.0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72.2.13.1 255.255.255.0interface Loopback1ip address 172.1.15.1 255.255.255.0interface Loopback2ip address 172.1.16.1 255.255.255.252 / 和出接口同主类,但是掩码不同,直接被淘汰/interface Loopback3ip address 192.1.12.1 255.255.255.252 / 和出接口不同主类,默认成其主类丢出去/router ripnetwork 172.1.0.0network 172.2.0.0network 192.1.12.0R2路由表R2#show ip routeR 192.1.12.0/24 [120/1] via 172.1.12.1, 00:00:05, Serial0/0172.1.0.0/24 is subnetted, 2 subnetsC 172.1.1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R 172.1.15.0 [120/1] via 172.1.12.1, 00:00:05, Serial0/0R 172.2.0.0/16 [120/1] via 172.1.12.1, 00:00:05, Serial0/0R1路由表R1#show ip route192.1.12.0/30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92.1.1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3172.1.0.0/16 is variably subnetted, 3 subnets, 2 masksC 172.1.1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C 172.1.15.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1C 172.1.16.0/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2172.2.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2.1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 二、两边接口同网段不同掩码R2:interface Serial0/0ip address 172.1.12.2 255.255.252.0 /接口掩码不同。

RIP路由汇总

RIP路由汇总

关闭自动汇总就是VLSM可以生效,如果不关闭自动汇总,你宣告的网段会自动汇总成ABC 类的标准地址,比如你的路由连接着几个子网192.168.1.0/26,192.168.64/26,192.168.128/26,192.168.192/26,如果关闭了自动汇总,其他路由的路由表中就会有这四个分别存在的路由条目,如果没有关闭就只会存在192.168.1.0/24这一个汇总条目。

关闭自动汇总你就可以想宣告哪个段就宣告哪个段,比如用上面的例子,你只想宣告0和128这两个段,如果不关闭自动汇总那么除了0和128外,另外两个网段也会被宣告出去,因为统一汇总成了192.168.1.0/24了。

CIDR与VLSM相对应,CIDR是超网聚合,VLSM是子网划分,如192.168.1.0/24 192.168.10.0/24 192.168.17.0/24 192.168.25.0/24的CIDR可以是192.168.0.0/19,反过来192.168.0.0/19可以VLSM成上面的网段。

classless与classfull相对应,一个是协议数据包中不包含子网掩码,一个是协议数据包中包含子网掩码,比如RIP V1就不发送子网掩码,RIP V2就发送子网掩码,个人认为classfull中有A、B、C类IP地址的说法,比如116.1.1.1/24一定是B类,IOS不会去判断子网掩码是多少位,而classless中是没有A、B、C类IP地址的说法的,比如116.1.1.1/24,如果按IP地范围,它属于B类,但如果看掩码,它属于C类。

主类网络边界中主类指的是A、B、C类IP地址,边界指的是边界路由器,比如160.1.1.1/16与16.1.1.1/8这两IP地址分别配在路由器的两接口上,那这个路由器就是主类边界了,一般情况下都要手动关闭自动汇总,以防止因不连续子网而造成的路由不可达。

自动汇总其实就是自动CIDR,只是这自动完成的,还有手动汇总,不管自动汇总还是手动汇总,都是把子网合并成超网,达到减少路由表中路由条目的目的。

ripv1路由汇总机制以及掩码判断

ripv1路由汇总机制以及掩码判断

RIPv1协议路由汇总机制及掩码判断首先,要知道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有类路由协议的特点就是传输报文中不携带路由的掩码信息。

但是作为路由器,肯定是要通过路由的前缀信息和掩码来判断一个网络的。

ripv1的报文中,并未携带任何掩码信息,但是他本身会有掩码的确认机制。

R1 G0/0/0:172.16.10.1 24Loopback 0:1.1.1.1 24Loopback 1:172.16.20.1 24Loopback 2:192.168.10.1 24Loopback 3:182.15.30.1 24R2 G0/0/0:172.16.10.2 24如图所示,R1上有四个loopback口,全部加入到rip进程。

两条路由器同时运行ripv1协议。

观察在R2路由表中三条通过rip协议学习到的三条路由的掩码和原本R1上loopback口的掩码。

我们可以发现,loopback 0这个接口的路由在R2路由表中变成了1.0.0.0/8的路由。

Loopback 1和loopback 2则没变。

先给下个结论,ripv1协议中,路由自动汇总的规则:加入到ripv1路由协议的其他直连接口(图中的loopback口)与出接口(也就是如图的R1 GE0/0/0口)的主类网络号做对比,同相同发明细,不同发汇总。

1. 首先判断接口接受的路由与接受接口配置的IP地址是否处于同一个主类网2. 如果处于同一个主类网,则使用接口配置的子网掩码作为接收路由器的子网掩码3. 如果接收路由器与接收接口配置的IP地址不在同一个主类网中,则使用接收路由自身所属的主类网子网掩码作为该路由子网掩码(也就是在主类网边界出现自动汇总)首先将R1上所有的接口ip地址都转成其主类网络号G0/0/0:172.16.0.0Loopback 0:1.0.0.0Loopback 1:172.16.0.0Loopback 2:192.168.10.0Loopback 3:182.15.0.0所有的loopback口与G0/0/0口进行对比,发现只有loopback 1口的主类网络号和G0/0/0口的主类网络号一样,根据以上所讲述的规则。

RIP详解

RIP详解

RIP详解RIP路由协议RIP协议是V-D算法在局域网上直接实现,RIP将协议的参加者分为主动机和被动机两种,主动机主动地向外广播路径刷新报文,被动机被动地接受路径刷新报文,一般情况下,网关作为主动机,PC机作为被动机。

RIP通过广播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更新,RIP 提供跳跃计算作为尺度来衡量路由距离,跳跃计数和是一个包到达目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如果到相同目标有二个不等速或不同带宽路由器,但路跃计数相同,则RIP认为两个路由是等距离的,RIP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即在源和目的网间所要经过的最多路由器的数目为15,跳数16表示不可达,UDP端口采用520,通常情况下RIPv1报文为广播报文,而RIPv2报文为组播报文,组播地址为224.0.0.9。

RIP路由的配置:RIP路由的拓扑如下:RIP的普通配置:RIP的配置要求如下:《1》要求两台路由设备使用RIP实现网络互通RIP配置如下:三交换机的配置:switch(config)#router rip //创建RIP进程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公布RIP直连路由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switch(config-router)#version 2 //定义RIP版本为2switch(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关闭RIP路由自动汇总switch(config-router)#exit路由器的配置:router(config)#router rip //创建RIP进程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公布RIP直连路由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0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 //定义RIP版本为2router(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关闭RIP路由自动汇总router(config-router)#end根据上述的配置是RIP的普通配置,只需要公布自己的直连路由即可,这两台设备之间必须配置相同的路由协议,这样它们才能互相学习对方的直连路由,最后使得RIP路由协议运行正常,全网通过RIP协议进行网络互联。

RIP-路由协议实验报告

RIP-路由协议实验报告
Route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
Router2(config-router)#version2
Router2(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步骤4.验证三台路由设备的路由表,查看是否自动学习了其他网段的路由信息。
S3550#show ip route
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验证测试(showvlan)
路由器基本配置
验证测试:验证路由器接口的配置和状态。
配置RIP v2路由协议
验证三台路由设备的路由表,查看是否自动学习了其他网段的路由信息。
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步骤1.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3550(config-if)#exit
S3550(config)#interface f0/5
S355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50
S3550(config-if)#exit
S3550(config)#interface vlan 10 !创建VLAN虚接口,并配置IP
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
Router1(config-if)#exit
Router1(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2
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
Route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S3550(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0

RIPV1、V2、OSPF报文格式

RIPV1、V2、OSPF报文格式

LSR报文
两台路由器互相交换过DD报文之后,知道对端的路由 器有哪些LSA是本地的LSDB所缺少的,这时需要发送LSR报 文向对方请求所需的LSA。内容包括所需要的LSA的摘要。 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
0 Version 7 Type=3 Router ID Area ID Checksum Authentication LS type Link State ID Advertising Router ...... AuType 15 Packet length 31
LSR报文主要字段解释
LS type:LSA的类型号。例如Type1表示Router LSA。 Link State ID:链路状态标识,根据LSA的类型而定。 Advertising Router:产生此LSA的路由器的Router ID。
LSU报文
LSU报文用来向对端路由器发送所需要的 LSA,内容是多条LSA(全部内容)的集合。 LSU报文在支持组播和广播的链路上是以组播 形式将LSA泛洪出去。为了实现Flooding的可 靠性传输,需要LSAck报文对其进行确认。对 没有收到确认报文的LSA进行重传,重传的 LSA是直接发送到邻居的。
OSPF的报文格式
OSPF用IP报文直接封装协议报文,协议号为 89。OSPF分为5种报文:Hello报文、DD报文 、LSR报文、LSU报文和LSAck报文。一个比较 完整的OSPF报文(以LSU报文为例)结构如图 8所示
图8
OSPF报文头 报文头
OSPF有五种报文类型,它们有相同的报文头。 如图9所示。
0 Version 7 Type=2 Router ID Area ID Checksum Authentication Interface MTU Options DD Sequence Number LSA Headers ... 00000 I M M S AuType 15 Packet length 31

交换机_路由器配置与管理习题答案作者桑世庆卢晓慧各项目的小结和思考题5

交换机_路由器配置与管理习题答案作者桑世庆卢晓慧各项目的小结和思考题5

各项目的小结和思考题项目一项目小结本项目给出了一直贯穿项目的案例,通过案例介绍了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常用接口,以及接口的作用,通任务实施把计算机上的串口和路由器的console进行连接,来配置路由器。

也介绍了如何配置路由器以使管理员能够通过telnet和SDM配置路由器。

还介绍如何配置终端访问服务器,方便我们同时配置多台路由器或者交换机。

思考题1.如何设置路由器的名字为ssq?Route>enRout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Router(config)#hostname ssq2.Console端口的作用?答:Console端口使用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的串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进行路由器本地配置。

3.Console登录和TELNET登录方式的异同?答:Console端口使用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的串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进行路由器本地配置。

4.SDM和TELNET配置方式的区别?答;图形化sdm路由器管理工具,telnet配置是cli模式5.如何配置路由器以太网接口的IP地址?router(config)#interface e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192.168.0.1255.255.255.0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dm路由器管理工具,telnet配置是cli模式项目二项目小结本项目给出了一直贯穿项目的案例,介绍了路由器的硬件组成,介绍了CLI界面的几种模式、各种编辑命令。

IOS有着大量的命令,本项目主要介绍路由器的基本初始化命令。

还介绍了路由器配置文件保存、备份,用户名和密码的配置,熟悉这些命令才能很好地发挥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功能,提高设备载作效率。

思考题1.什么是全局设置模式?答:“全局配置模式”,是配置(全局)系统和相应的具体细节配置(比如接口ip、路由协议这些)时进入的界面,在此配置的是影响全局的。

RIPV1、V2、OSPF报文格式

RIPV1、V2、OSPF报文格式

OSPF的报文格式
OSPF用IP报文直接封装协议报文,协议号为 89。OSPF分为5种报文:Hello报文、DD报文 、LSR报文、LSU报文和LSAck报文。一个比较 完整的OSPF报文(以LSU报文为例)结构如图 8所示
图8
OSPF报文头 报文头
OSPF有五种报文类型,它们有相同的报文头。 如图9所示。
Hello报文主要字段解释
Network Mask:发送Hello报文的接口所在网络的掩码, 如果相邻两台路由器的网络掩码不同,则不能建立邻居 关系。 HelloInterval:发送Hello报文的时间间隔。如果相邻两 台路由器的Hello间隔时间不同,则不能建立邻居关系。 Rtr Pri:路由器优先级。如果设置为0,则该路由器接口 不能成为DR/BDR。 RouterDeadInterval:失效时间。如果在此时间内未收到 邻居发来的Hello报文,则认为邻居失效。如果相邻两台 路由器的失效时间不同,则不能建立邻居关系。 Designated Router:指定路由器的接口的IP地址。 Backup Designated Router:备份指定路由器的接口的IP 地址。 Neighbor:邻居路由器的Router ID。
LSR报文
两台路由器互相交换过DD报文之后,知道对端的路由 器有哪些LSA是本地的LSDB所缺少的,这时需要发送LSR报 文向对方请求所需的LSA。内容包括所需要的LSA的摘要。 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
0 Version 7 Type=3 Router ID Area ID Checksum Authentication LS type Link State ID Advertising Router ...... AuType 15 Packet length 31

网络安全系统集成复习题

网络安全系统集成复习题

1.简述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以用户的网络应用需求和投资规模为出发点,合理选择各种软件产品,硬件产品和应用系统等,并将其组织为一体,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具有性价比优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过程。

2.划分子网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子网划分可以带来管理和组织的便利,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节省IP地址并提供网络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这些作用使得子网划分成为构建大型网络和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

3.交换机的配置文件有哪两种?它们有何区别?运行配置文件启动配置文件运行配置文件是当前正在使用的配置文件,而启动配置文件是设备的初始配置文件。

通过保存更改到启动配置文件文件,可以确保设备在重新启动后能加载所需的配置。

4.路由器主要有那几种配置方式?各方式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1)命令行界面网络管理协议图形用户界面自动配置协议(2)确定网络需求和设计,确保物理连接正常,准备所需的配置信息,熟悉路由器的操作系统和配置命令,进行备份和恢复,规划配置顺序5.什么是冲突域?什么是广播域?隔离冲突域,广播域的设备有哪些?冲突域是指在以太网(Ethernet)中,在同一时间发生碰撞的网络设备的集合。

当在一个共享介质上的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时,由于介质冲突,数据包会发生碰撞而变得无效。

冲突域的存在会影响网络性能和吞吐量。

广播域是指在网络中一个广播消息可以传递到的所有设备的范围。

当一个设备发送广播消息时,所有在同一个广播域中的设备都会接收到这个消息。

广播消息的传播范围通常受物理网络边界(例如交换机)限制。

通过交换机和VLAN隔离冲突域和广播域,可以提高网络性能、减少广播风暴,并增加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6.VLAN与传统的LAN相比,有哪些优势?VLAN相对于传统的LAN具有更好的隔离和安全性、灵活性和可管理性、成本效益、性能以及跨物理位置连接的能力。

7.为什么要使用链路冗余技术?主要实现技术有哪些?通过使用链路冗余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性能,减少网络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华为RIP总结(共5则范文)

华为RIP总结(共5则范文)

华为RIP总结(共5则范文)第一篇:华为RIP总结(共)华为RIP总结 RIPv1 RIP是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的简称。

RIP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Distance-Vector)算法、简单的内部网关协议。

RIP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可靠性要求较低的网络。

对于环境复杂的大型网络,一般不使用RIP协议。

1.1 RIPv1报文结构Command:表示的是RIP报文类型,RIPv1中只有两种取值request和responseRequest表示请求路由条目,路由器启动或者RIP进程重启的时候就发送路由请求,请求所有的路由条目(似乎好像不能请求明细路由)。

response则是应答发送路由条目。

Version:RIPv1中版本为1。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RIPv1中为2,表示使用IPv4协议。

IP address:发送路由的网络号或者是主网络号,环回接口默认主网汇总,物理接口默认不主网汇总。

Metric:度量值,每次发送路由的时候都会加+1,最大值16 如下RIPv1的response报文1.2 RIPv1特点(1)有类别的路由协议(2)广播更新,广播地址255.255.255.255(3)基于UDP协议,源目端口号520 1.3 RIPv1发送和接受路由规则RIPv1接受规则:(1)收到一条路由之后,发现如果前缀(response报文中ip address)是主类网络号(例如10.0.0.0),直接加入路由表中, 掩码是8/16/24。

那么路由条目就是10.0.0.0/8。

(这一点和cisco不一样)(2)如果发现前缀不是主网络号(例如response报文中ip address是10.1.1.0),检查是否和接受接口IP地址在同一主网,如果不在同一主网就生成有类的主网路由,放入路由表,掩码是8/16/24。

那么路由条目就是10.0.0.0/8.(3)如果前缀不是主网络号,但是和接受接口IP地址在同一主网,那么就会用接口的掩码检查是网段地址还是主机地址如果是网段地址,生成路由,掩码是等于接收接口的掩码,放入路由表如果是主机地址,生成32位的主机路由路由器A发送的RIP应答报文路由器B接受的路由RIPv1发送规则发送的路由没有掩码,将要发送的路由前缀和出接口网段进行匹配如果不在同一主网,则为主网边界,将自动汇总成有类网络号,发送前缀到出接口如果在同一主网,检查要发送的路由的前缀是否是32位掩码如果是32位的掩码,就发送32位前缀路由到出接口如果不是32位的掩码,检查前缀和出接口掩码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抑制发送或者汇总为主网络号如果相同,不会边界自动汇总,发送正确路由到出接口 RIPv2 2.1 RIPv2报文结构Command:报文类型。

路由协议(RIP)实验

路由协议(RIP)实验

路由协议(RIP)实验报告RIP版本:RIPv1,RIPv2 这两个版本我们一个一个来。

实验目的:用RIP协议实现全网互通。

RIPv1:这是RIPv1的拓扑图,RIPv1路由协议只支持有类子网掩码的网段,就是A,B,C这三类的IP的,对加长的子网掩码不考虑。

RIP协议计算度量值(metric)方式是跳数,就是过了几个三层设备就是几跳。

RIP发送数据的形式为广播发送,其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RIP采用的是UDO 的520端口。

我们先把其每个端口的IP都配置上。

R1:R1>enableR1#configure terminalR1(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1(config-if)#interface serial 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5.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这个是查看每个端口的IP是多少和是否开启。

一清二楚。

R2:R2>enableR2#configure terminalR2(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2(config-if)#interface loopback 1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4.1 255.255.255.0R2(config-if)#interface serial 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5.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interface serial 0/1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6.1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R3:R3>enableR3#configure terminalR3(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R3(config-if)#interface serial 0/0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6.2 255.255.255.0R3(config-if)#no shutdown因为RIP只支持有类子网掩码的IP所以这里都是设置的24位的子网掩码。

RIP路由协议汇总

RIP路由协议汇总

RIP路由协议汇总1、RIP overview:1. rip是tcp/ip协议开发的第一个路由选择标准;是一个distancevector协议,协议号为17;利用UDp来封装数据,用520端口发送接受更新。

2. rip适用于小型网络,路由器数目不大于15台(默认16台不可达),广播更新。

3. 发送和接收的更新为路由表条目,并且每个更新包最多携带25条路由条目。

4. 基本原理:每个启动RIP协议的端口发出目标为255.255.255.255的广播(RIP Request message),其邻居路由器收到后发送他所知道的路由表信息(Response message),同时在发出后出端口的时候将hop count加1(如果路由表中显示的跳数为“1”则表示通告路由器是与自己直连的)以上过程周期性执行(默认30秒一次);当接收方收到更新后就作如下处理:⑴更新信息是自己没有的,则加入路由表。

⑵更新信息的目标是自己有的,则比较跳数,如果比自己原有的小则更新路由表;如果跳数比较大或为不可达(跳数大于15),则看更新信息的源地址(即为自己去往目标的下一跳),是否与自己原来的下一跳一样,如果不一样则丢弃此更新;如果一样,这时为了防止有不断变化的产生会启动抑制计时器(Holddown timer)默认180秒,同时将该路由设为不可达,如果在180秒后还收到同样的更新消息则接受。

⑶对于接受的更新在加入路由表的同时会附加一个无效计时器(Invalidation timer)默认180秒,即在180秒后还没收到相关更新信息则认为不可达设跳数为16,如果在过60秒(一共240秒)还没收到则从路由表中删除该条路由(刷新计时器(flush timer))。

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了路由黑洞⑷为了防止同时发更新造成广播风暴,随机设置一个25.5~30秒的数值以实现不同时送更新,这就是debug时看到的更新间隔不为30秒的原因。

5. 产生的问题和解决:⑴环路问题:A-B-C-①:设网络收敛后,ABC为三台路由器,①为一个网段如果该网段发生故障,则C可以知道,其将①设为不可达(hop=16)然后等待下一次更新时间去向B发送更新,但是如果B先更新,C会收到这样一条消息说:“B可以去①跳数为2跳,那么C比较后(比16小)更新路由表;问题产生了当有数据发向①时,B将数据转给C,C在将数据给B不断循环直到TTl =0。

RIPv1发送和接收路由更新的规则解说

RIPv1发送和接收路由更新的规则解说

泰克教育集团/forum.php 技术为王的IT学习平台RIPv1因为在传递路由信息时不携带重要的子网掩码信息,那么要使用这些路由时,需要补全它们的子网掩码信息。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RIPv1到底是如何补全这些信息的:一、发送路由更新的规则当路由器A向路由器B发送路由更新信息时,路由器按如下规则判断路由更新信息是否能够被发送路由更新信息中的子网所在的主类网络是否与发送路由更新的接口所在的主类网络相同?如果不是:路由器A在网络边界上进行汇总,并发送汇总后的路由更新信息。

如果是:路由更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子网,其子网掩码是否与发送路由更新的接口子网掩码相同?如果是:路由器A将发送路由更新信息。

如果不是:路由更新信息中的子网,其子网掩码是否为/32?如果是:如果使用的RIP则发送路由更新信息。

如果不是:路由器不发送路由更新信息。

二、接收路由更新的规则当路由器B收到路由器A发送的路由更新信息时,路由器B需判断更新信息是否需要接收,规则如下:路由更新信息中子网所在的主类网络是否与接收到该路由更新信息的接口所在的主类网络相同?如果是:路由器B将使用接收接口的子网掩码作为路由更新信息中子网的子网掩码。

若接收到路由更新信息中包含主机位,则路由器对该路由更新信息中的子网使用/32的子网掩码。

在RIP协议中,该/32的路由条目会继续发送给其他路由器。

如果不是:路由更新信息中子网所在的主类网络是否已经存在于路由表中?如果是:则忽略发送过来的路由更新信息。

如果不是:则为路由更新信息中的主类网络应用主类网络的掩码。

RIPv1的路由器正是遵循上述这些规则来进行路由更新的发送和接收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去试试。

泰克网络实验室祝大家实验愉快!。

有类路由协议和无类路由

有类路由协议和无类路由

有类路由协议与无类路由协议(一)有类路由协议代表:RIPv1、IGRP <===RIPv1和IGRP都是距离矢量有类别的路由选择协议特点:1、在发送的update包中不携带子网掩码信息2、在主类边界路由器执行自动汇总,并且该自动汇总无法人工关闭3、不支持VLSM,即同一个主网络下的子网若掩码长度不一致则会出现子网丢弃的情况主类边界路由器:如果某台Router上配置了多个网段,其中某些网段的信息必段通过某一个特定的网段向其它Router进行通告,而这个特定的网段与其它网段分属于不同的主类网络,那么这台Router就是主类边界路由器实验:图1-13分析:R1#debug ip rip*Jul 29 20:25:54.239: RIP: sending v1 update to 255.255.255.255 via Serial1/0 (10.0.0.1)*Jul 29 20:25:54.239: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Jul 29 20:25:54.239: subnet 10.0.1.0 metric 1*Jul 29 20:25:54.239: network 11.0.0.0 metric 1当RIP把R1的路由表中的条目封装到update包中,并且从S1/0接口发出去时RIP要对路由表中的条目进行筛选汇总,此筛选汇总的规则如下:检查条目是否与发送端口属于同一主网1).若否,则该条目自动被汇总成主类网络,然后封装到update包中(不带掩码)2).若是,继续检查条目是否与发送接口的掩码长度一致a.是,发送该条目(不汇总,不带掩码)b.否,直接忽略R2# debug ip rip*Jul 29 20:27:31.151: RIP: received v1 update from 10.0.0.1 on Serial1/1*Jul 29 20:27:31.151: 10.0.1.0 in 1 hops*Jul 29 20:27:31.155: 11.0.0.0 in 1 hops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10.0.0.0/24 is subnetted, 2 subnetsC 1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0.0.1.0 [120/1] via 10.0.0.1, 00:00:08, Serial1/1R 11.0.0.0/8 [120/1] via 10.0.0.1, 00:00:08, Serial1/1可以看到R2己经通过RIPv1从R1哪里学习到了两条路由条目,并且还有掩码,该掩码信息是如何产生的?当R2接受到从R1哪里传来的两条路由更新(这两条路由更新是不携带子网掩码这点已经毋庸置疑)并把它放到路由表中之前要做一些处理,该处理的规则如下:将接收到的路由条目和接收接口的网络地址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处于同一主网络1).处于同一主网络,直接将接收接口的掩码赋予该条目2).不处于同一主类网络,首先查看路由表中是否存在该主网络的任一子网a .不存在,赋予该条目一个有类掩码,同时写入路由表b.存在,忽略该路由条目,直接丢弃R2#debug ip rip*Jul 29 21:21:53.771: RIP: sending v1 update to 255.255.255.255 via Serial1/0 (172.16.0.1)*Jul 29 21:21:53.771: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Jul 29 21:21:53.771: network 10.0.0.0 metric 1*Jul 29 21:21:53.775: network 11.0.0.0 metric 2R3#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0.0.0.0/8 [120/1] via 172.16.0.1, 00:00:25, Serial1/1R 11.0.0.0/8 [120/2] via 172.16.0.1, 00:00:25, Serial1/1R2#ping 10.0.2.1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0.0.2.1, tim 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0 percent (0/5)R3#ping 10.0.2.1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0.0.2.1, tim eout is 2 seconds:U.U.U R2给R3返回的目标不可达消息Success rate is 0 percent (0/5)现在我们在R2增加一个LOOPBACK 0:11.11.11.11/24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10.0.0.0/24 is subnetted, 2 subnetsC 1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0.0.1.0 [120/1] via 10.0.0.1, 00:00:01, Serial1/111.0.0.0/8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 asksC 11.11.1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R 11.0.0.0/8 [120/1] via 10.0.0.1, 00:00:44, Serial1/1当R2从R1哪里接受到该路由条目时会直接丢弃,原因关于接受条目更新规则中有阐述当我们等到00:03:05时R 11.0.0.0/8 is possibly down,routing via 10.0.0.1, Serial1/1当我们等到00:04:00时直接从路由表中被删除0-30s:更新计时器31-180s:无效计时器180s-240s:保持失效计时器240s之后:刷新计时器当然我们可以直接用R2#clear ip route * 会让RIP产生触发式的更新重新计算路由表R3#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0.0.0.0/8 [120/1] via 172.16.0.1, 00:00:00, Serial1/1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 11.0.0.0R3#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0.0.0.0/8 [120/1] via 172.16.0.1, 00:00:12, Serial1/1R 11.0.0.0/8 [120/1] via 172.16.0.1, 00:00:03, Serial1/1(二)无类路由协议代表:RIPV2 EIGRP OSPF ISIS BGPV4特点:1、在发送的update包中携带子网掩码信息2、部分无类协议(如:RIPV2 EIGRP)在主类边界路由器执行自动汇总功能是打开的,并且该自动汇总可以人工关闭3、支持VLSM,即同一个主网络下的子网若掩码长度不一致不会出现子网丢弃实验:图1-14先shut掉R2的lo0,全局配置RIPV1,R2路由表显示如下: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72.16.0.0/16 [120/1] via 192.168.23.2, 00:00:26, Serial1/0[120/1] via 192.168.12.1, 00:00:15, Serial1/1 <==此时R2对左右两边“半信半疑”C 192.168.2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然后,激活R2的lo0,R2路由表如下: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2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 <===此时R2“只信自己”C 192.168.2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接着,把RIPV1升级到V2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172.16.0.0/16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 asksC 172.16.20.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R 172.16.0.0/16 [120/1] via 192.168.23.2, 00:00:02, Serial1/0[120/1] via 192.168.12.1, 00:00:02, Serial1/1 <===此时R2“集思广益”C 192.168.2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最后,no auto-summaryR2#clear ip route *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172.16.0.0/24 is subnetted, 3 subnetsR 172.16.30.0 [120/1] via 192.168.23.2, 00:00:01, Serial1/0 C 172.16.2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R 172.16.10.0 [120/1] via 192.168.12.1, 00:00:01, Serial1/1 C 192.168.2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

RIP动态路由协议的汇总实验

RIP动态路由协议的汇总实验

RIP动态路由协议的汇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RIP协议的配置实验2、通过动态路由协议RIP实验学习路由的设置3、熟练掌握RIPv1与RIPv2在路由中的不同二、RIPV1与RIPV2的区别RIPv1:1、RIPv1 是有类路由协议2、RIPv1 发布路由更新不携带子网掩码信息3、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ISM4、RIPv1发布路由更新时自动汇总并且无法关闭的RIPv2:1、RIPv2 是无类路由协议2、RIPv2 发布路由更新携带子网掩码信息3、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ISM4、RIPv2发布路由更新时自动汇总并且可以关闭的三、实验器材需要四台电脑、两个(2811型号)路由器、五根交叉线注意:R1需要设备物理试图为(NM—4E)四、实验拓扑图五、实验步骤1、路由之间实现全网互通R1的配置实验Router>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R1(config)#int e1/0R1(config-if)#ip addR1(config-if)#ip address 10.10.10.254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LINK-5-CHANGED: Interface Ethernet1/0,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Ethernet1/0,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R1(config-if)#int e1/1R1(config-if)#ip addR1(config-if)#ip address 10.10.20.126 255.255.255.128R1(config-if)#no shu%LINK-5-CHANGED: Interface Ethernet1/1,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Ethernet1/1,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int e1/2R1(config-if)#ip addR1(config-if)#ip address 11.11.11.254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LINK-5-CHANGED: Interface Ethernet1/2, changed state to uR1(config-if)#%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Ethernet1/2,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int e1/3R1(config-if)#ip address 11.11.22.126 255.255.255.128R1(config-if)#no shu%LINK-5-CHANGED: Interface Ethernet1/3,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Ethernet1/3, changed state to upR1( (config-if)#R1(config-if)#int f0/0R1(config-if)#ip addR1(config-if)#ip address 10.10.30.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R1(config-if)#%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if)#R2的配置Router >Router >enRouter #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R2(config)#int f0/1R2(config-if)#ip addR2(config-if)#ip address 10.10.30.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R2(config-if)#2、动态路由(RIPv1)设置R1(config)#rou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netR1(config-router)#network 10.10.10.0R1(config-router)#network 10.10.20.0R1(config-router)#network 11.11.1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1.11.22.0R1(config-router)#network 10.10.30.0R1(config-router)#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R2(config-router)#netR2(config-router)#network 10.10.30.0R2(config-router)#3、RIPV2的是设置R1(config-router)#veR1(config-router)#version 2 启动V2版本R1(config-router)#no autoR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关闭自动汇总R1(config-router)#4、查看当前运行的路由Router(config-router)#do show run 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895 bytes!version 12.4no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hostname Routerinterface FastEthernet0/0ip address 10.10.30.1 255.255.255.0 duplex autospeed auto!interface FastEthernet0/1no ip addressduplex autospeed autoshutdown!interface Ethernet1/0ip address 10.10.10.254 255.255.255.0 duplex autospeed auto!interface Ethernet1/1ip address 10.10.20.126 255.255.255.128 duplex autospeed auto!interface Ethernet1/2ip address 11.11.11.254 255.255.255.0 duplex autospeed auto!interface Ethernet1/3ip address 11.11.22.126 255.255.255.128 duplex autospeed autointerface Vlan1no ip addressshutdownrouter ripversion 2network 10.0.0.0network 11.0.0.0no auto-summaryip classlessline con 0line vty 0 4loginendRouter(config-router)#PC>ping 10.10.30.1六、实验总结1、进一步对网络配置的基础原理有一定的了解2、熟练静态路由的配置,掌握动态路由的基本原理3、刚配置完后,路由表有一个收敛时间。

有类和无类路由协议的汇总详解

有类和无类路由协议的汇总详解

有类和无类路由协议的汇总详解关于有类和无类路由协议的汇总问题,以前做过的实验都不怎么透彻,具体的汇总过程也就懵懵懂懂了。

Classful协议,翻译过来应该是有类协议,而不是主类协议。

其特点是不发送子网mask,在主类网络边界路由器上自动进行汇总——如何汇总?——后面会详细说明。

基于这个特点,Classful协议,或者说有类协议(不是主类协议),一般应用于相同子网,且相同mask的网络。

下面来详细说明Classful协议如何进行汇总。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主类边界路由器。

如果某个Router上配置了多个网段,其中某些网段的信息必须通过某一个特定的网段向其他Router进行通告,而这个特定的网段与其他网段分属不同的主类网络,那么这个Router就是主类边界路由器。

这个特定网段所在的接口,就是其他网段的出口接口。

Classful协议在主类边界路由器上自动汇总——如何汇总?——分以下几种情况:1)对于相同主类网络的子网,如果mask与出口接口的mask相同,则把该子网通过外出接口发布出去;2)对于相同主类网络的子网,如果mask与出口接口的mask不同,则把该子网丢弃;3)对于不同主类网络的子网,无论mask与出口接口的mask是否相同,把该网段汇总成主类网络发布出去。

光说不练,假把势。

玩个实验验证一下:R1、R2和R3三台3620路由器,R1的s1/1与R2的s1/0相连,R2的s1/1与R3的s1/0相连,拓扑如下:(R1)s1/0 —– s1/0(R2)s1/1 —– s1/0(R3)R1上的IP配置如下:s1/0:10.0.0.1/24loopback0:10.0.1.1/24loop1:10.0.2.1/25loop2:11.0.0.1/24loop3:11.0.1.1/25R2上的配置如下:s1/0:10.0.0.2/24s1/1:172.16.0.2/24R3上的配置如下:s1/0:172.16.0.1/24首先,在R1和R2上配置上述IP,并配置RIPv1协议: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net 10.0.0.0R1(config-router)#net 11.0.0.0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 10.0.0.0然后,在R2上查看路由表,显示如下: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10.0.0.0/24 is subnetted, 2 subnetsC 1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R 10.0.1.0 [120/1] via 10.0.0.1, 00:00:16, Serial1/0R 11.0.0.0/8 [120/1] via 10.0.0.1, 00:00:16, Serial1/0可以发现,R1上loop0的10.0.1.0/24已经通过10.0.0.1(也就是R1的s1/0)这个外出接口发布给R2了;而loop1的 10.0.2.0/25,由于mask是/25,与外出接口s1/1的/24不同,所以被丢弃,因此R2没有学习到R1上loop1的网段。

RIPv1路由发送接收规则

RIPv1路由发送接收规则

华为RIPv1路由发送接收规则RIPv1概述RIPv1对于学过路由的新人们可能也觉得很简单,不就是个有类路由协议吗?这么简单的路由协议没什么好研究的。

没错,虽然RIPv1是挺简单的,而且正常情况下也不会用到RIPv1,但是如果细入研究,可以发现RIPv1一点都不简单。

实验拓扑:三台路由器运行RIPv1,地址如图所示,这里请问三台路由器通过RIPv1分别可以学到哪些路由?实验配置:AR1的配置:sysname A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2.12.12.1 255.255.255.0#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255#interface LoopBack1ip address 12.13.1.1 255.255.255.252#interface LoopBack2ip address 12.14.1.1 255.255.255.0#interface LoopBack3ip address 12.15.1.1 255.255.255.255#rip 1network 12.0.0.0network 1.0.0.0#AR2的配置:sysname AR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2.12.12.2 255.255.255.224#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2.12.12.65 255.255.255.224#rip 1version 1network 12.0.0.0AR3的配置:sysname AR3#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2.12.12.66 255.255.255.224#rip 1version 1network 12.0.0.0------------------------------------------------------------------------------------- 三台路由器学到的路由条目想到了么?这边揭晓答案了!AR1路由表:AR2路由表:AR3路由表:通过路由表可以发现每台路由器都产生了一些带有掩码的路由条目,但是按照RIPv1的规则应该不可能携带掩码的,那每台路由器是怎么学到这些路由条目的呢?----------------------------------------------------------------------------------------------------------------------------- 原因分析其实RIPv1有个发送和接收路由的规则,具体规则如下:Rip v1:发送规则注意发送时没有子网掩码。

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

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

RIP概述(续)
RIP消息(数据包)头部格式分析
RIP请求(request)报文的解码结果
RIP响应(response)报文的解码结果
RIP原理
路由表维护
路由更新的发送
路由更新的接收
路由自环问题
路由自环问题
路由自环问题
解决路由自环问题—计数到无穷

在这种方案中,RIP将路由表中任一路由条目的 代价值限制为15跳。同时,用代价值16表明一 个网络不可达。 但是,计数到无穷的提出限制了路由网络的规 模。
Jul 20 03:34:13 RouterB %7: [RIP] Send packet to 2.255.255.255 Port 520 on FastEthernet 0/0 Jul 20 03:34:13 RouterB %7: [RIP] Prepare to send BROADCAST response... Jul 20 03:34:13 RouterB %7: [RIP] Building update entries on FastEthernet 0/1 Jul 20 03:34:13 RouterB %7: Jul 20 03:34:13 RouterB %7: Jul 20 03:34:13 RouterB %7: Jul 20 03:34:13 RouterB %7: network 1.0.0.0 metric 2 network 2.0.0.0 metric 1 network 3.0.0.0 metric 1 network 4.0.0.0 metric 2
Jul 20 03:39:13 RouterB %7: [RIP] Building update entries on FastEthernet 0/0 Jul 20 03:39:13 RouterB %7: Jul 20 03:39:13 RouterB %7: network 3.0.0.0 metric 1 network 4.0.0.0 metric 2

RIP路由协议

RIP路由协议

RIP路由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v1的基本特性:1.所在OSI的层次:应⽤层---->基于UDP--520端⼝(源⽬端⼝都为520)2.所在IGP/EGP(内部⽹关协议/外部⽹关协议):RIP是⼀个IGP协议3.RIP的运⾏特征:是距离⽮量协议NOTE:距离:离⽬标有多远 <条数多⼤>⽮量:⽅向感距离⽮量:是以跳数最少、以⽬标为导向的路由协议4.有类还是⽆类:RIPv1是有类,RIPv2是⽆类5.最佳路径: a.最长匹配原则; b.管理距离--120 c.度量值---跳数⼆、RIP的基本运作router ripnetwork 10.0.0.0network 1.0.0.0NOTE: network真正含义指:定义⼀个范围,路由器<三层设备>接⼝IP所属此范围的接⼝,激活路由协议举例:network 0.0.0.0三、RIP路由更新:a.路由分组:RIP request====>当激活路由协议的时候,发出的第⼀个Rip分组,后续不再发送;当邻居<已开启rip>收到request时,会以单播的response分组触发返回RIP response====>Rip的更新包⽤于夹带路由条⽬<包括具体的metric值>b.周期更新+触发更新:每25~30秒更新⼀次触发更新:拓扑发⽣变化时,Rip通过Response 分组通知邻居 NOTE:出发更新不能扰乱原来的周期性更新,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的更新机制同时存在于Rip(v1 v2)中.c.Ripv1是⼴播形式发送的------255.255.255.255d.路由的更新⽅式是不可靠的===>基于UDP基本命令:show ip route ripNOTE:RIP的跳数递增过程是在出接⼝发送路由更新时作⽤的RIP 的TTL值默认为2.(TTL出接⼝递减<==>封装过程)show ip protocolsRouting Protocol is "rip" ------------------->运⾏的路由协议Outgoing update filter list for all interfaces is not set ------------------->路由策略信息Incoming update filter list for all interfaces is not setSending updates every 30 seconds, next due in 11 seconds ------------------->下次更新时间失效计时器抑制失效计时器Invalid after 180 seconds, hold down 180, flushed after 240 保持计时器---->失效计时器Default version control: send version 1, receive any version ------------------->发送/接收的版本默认发送版本1,接收版本1和2当定义RIP为版本1或2时,它只接收、发送版本1或2,但在开启RIP协议时不定义版本,就可以发送版本1,接收任何版本int s0/0 ip rip send/receive version 1/2---------->在接⼝模式下修改接收和发送的版本A. Router rip version 1Default version control: send version 1, receive version 1B. Router rip version 2Default version control: send version 2 , receive version 2Default version control: send version 1, receive any versionMaximum path: 4 ------------------->负载均衡默认为4条;⽀持最⼤为16条router rip maximum-paths 16Routing for Networks: ------------------->RIP-network 定义的范围 <假设network 1.1.1.1也会被⾃动归类为1.0.0.0>2.0.0.010.0.0.0Routing Information Sources:Gateway Distance Last Update10.1.12.1 120 00:00:1710.1.23.3 120 00:00:07Distance: (default is 120) ------------------->管理距离 router rip //distance 1-255 -----修改管理距离show ip route ripR 2.0.0.0/8 [120/1] via 10.1.12.2, 00:00:05, Serial0/0R 3.0.0.0/8 [120/1] via 10.1.13.3, 00:00:13, Serial0/110.0.0.0/24 is subnetted, 3 subnetsR 10.1.23.0 [120/1] via 10.1.13.3, 00:00:13, Serial0/1[120/1] via 10.1.12.2, 00:00:05, Serial0/0NOTE:RIP的计时器:a.RIP的周期计时器:25~30秒b.RIP的失效计时器:180秒 ======>在180秒内如果没有收到特定路由的更新,此时宣布此路由为“possible down”,此时,此路由还是存在于路由表,并且可以正常运⾏如果180秒后还没有收到,这个时段进⼊最后⼀分钟,如果在最后⼀分钟能够收到此路由更新,那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IPv1协议路由汇总机制及掩码判断
首先,要知道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有类路由协议的特点就是传输报文中不携带路由的掩码信息。

但是作为路由器,肯定是要通过路由的前缀信息和掩码来判断一个网络的。

ripv1的报文中,并未携带任何掩码信息,但是他本身会有掩码的确认机制。

R1 G0/0/0:172.16.10.1 24
Loopback 0:1.1.1.1 24
Loopback 1:172.16.20.1 24
Loopback 2:192.168.10.1 24
Loopback 3:182.15.30.1 24
R2 G0/0/0:172.16.10.2 24
如图所示,R1上有四个loopback口,全部加入到rip进程。

两条路由器同时运行ripv1协议。

观察在R2路由表中三条通过rip协议学习到的三条路由的掩码和原本R1上loopback口的掩码。

我们可以发现,loopback 0这个接口的路由在R2路由表中变成了1.0.0.0/8的路由。

Loopback 1和loopback 2则没变。

先给下个结论,ripv1协议中,路由自动汇总的规则:加入到ripv1路由协议的其他直连接口(图中的loopback口)与出接口(也就是如图的R1 GE0/0/0口)的主类网络号做对比,同相同发明细,不同发汇总。

1. 首先判断接口接受的路由与接受接口配置的IP地址是否处于同一个主类网
2. 如果处于同一个主类网,则使用接口配置的子网掩码作为接收路由器的子网掩码
3. 如果接收路由器与接收接口配置的IP地址不在同一个主类网中,则使用接收路由自身所属的主类网子网掩码作为该路由子网掩码(也就是在主类网边界出现自动汇总)
首先将R1上所有的接口ip地址都转成其主类网络号
G0/0/0:172.16.0.0
Loopback 0:1.0.0.0
Loopback 1:172.16.0.0
Loopback 2:192.168.10.0
Loopback 3:182.15.0.0
所有的loopback口与G0/0/0口进行对比,发现只有loopback 1口的主类网络号和G0/0/0口的主类网络号一样,根据以上所讲述的规则。

从G0/0/0口所发出去的路由信息将会是
Loopback0:1.0.0.0
Loopback 1:172.16.20.0
Loopback 2:192.168.10.0
Loopback 3:182.15.0.0
也就是R2加入路由表的路由信息的前缀。

但是从报文中并没有发现携带有任何的掩码信息。

所以接下来,R2上G0/0/0接口接受到Response后,也以其携带的路由前缀信息也就是网络号与G0/0/0接口的主类网络号做对比。

如果主类网络号一样,将会以G0/0/0接口自身的掩码作为路由信息的掩码,如果主类网络
号不一样,则会自动的打上其主类网络号的掩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