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课件)-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系列(统编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目录
01
复习导入
02 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03 对比三首古诗,总结情感
04
课堂小结
学习任务一
复习导入
背诵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学习任务二
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课前导入
就在陆游临终之际还在盼望统一的时候, 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呢?
学习任务四
课堂小结
下节课再见!
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 首古代的“墙头诗”,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 而作的。
一起解诗意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点它
停止。
诗意: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
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 这里指的是达 风,又指社会上颓废之风。 官显贵。
暖风熏得游人醉,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 。 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 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有 《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 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相关资料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作者意识到 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 没落的本质。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 革,终因“动触时忌”因厌恶仕途,辞官 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直把杭州作汴州。 北宋京城。
~~~~~~~~~~~
简直。
不再考虑收复失地
诗意:暖洋洋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 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读着这个“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这些权贵成天灯红酒绿, 烂醉如泥,如行尸走肉。
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 却什么也不去做;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 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 把领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
诗意: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 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 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 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生气”真的是指九州“发脾气”吗?
在这里用“朝气蓬勃的局面 或者景象”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 “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中“万马齐喑”指什么?
指社会政局毫无生气,人们 都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相关资料
北宋靖康元年,金人攻陷北宋 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 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 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 南宋。
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 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 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 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 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 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南宋绍兴二年,宋高宗第二次回到杭州,这“人间天堂”被 他看中了,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 太庙,宫殿楼观,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 “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 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
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 封),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
让我们带着对诗意的理解再次朗读诗歌。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朗读指导
读这首诗,要读 出对醉生梦死的 达官显贵的讽刺。
பைடு நூலகம்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让我们带着对诗意的理解再次朗读诗歌。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朗读指导
读这首诗,要读 出诗人希望社会 变革和期待人才 辈出的强烈愿望。
学习任务三
对比三首古诗,总结情感
比较探究:本文中的三首诗表达的感情有 何异同?
相同:都表现了深沉的爱国情。 不同:《示儿》是临终的遗愿,遗恨不能看到 祖国统一;《题临安邸》是对统治者的谴责、讽刺, 对百姓命运的担忧;《己亥杂诗》是深情呼唤,亟 待通过变革振兴国家。
自然界的统治者。
振作。
暗指当 政者。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清朝八股取士制度
点它
期待人才辈出。
诗意: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 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 降下更多的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诗句中的“重抖擞” 指再次振作精神。那“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呢?
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 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 不拘一格降人材”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 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 请而写的祭神诗。
一起解诗题
己亥杂诗
己亥年。 组诗。 写于己亥年的组诗。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比喻尖锐猛 烈的改革。
比喻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
死气沉沉~的~社~~~~
会现状。
终究。
“哀”,悲哀。表明 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 心。
写出了诗人对当时
中国形势的看法。
题临安邸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起解诗题
南宋京城。
题临安邸
题写。
旅店。
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
作者简介
林升(1123~1189),字云友,又名梦屏, 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主要作品有 《题临安邸》、《长相思》、《洞仙 歌》。
第二课时
目录
01
复习导入
02 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03 对比三首古诗,总结情感
04
课堂小结
学习任务一
复习导入
背诵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学习任务二
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课前导入
就在陆游临终之际还在盼望统一的时候, 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呢?
学习任务四
课堂小结
下节课再见!
此为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 首古代的“墙头诗”,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 而作的。
一起解诗意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点它
停止。
诗意: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
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 这里指的是达 风,又指社会上颓废之风。 官显贵。
暖风熏得游人醉,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 。 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 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有 《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 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相关资料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作者意识到 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 没落的本质。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 革,终因“动触时忌”因厌恶仕途,辞官 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
直把杭州作汴州。 北宋京城。
~~~~~~~~~~~
简直。
不再考虑收复失地
诗意:暖洋洋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 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读着这个“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这些权贵成天灯红酒绿, 烂醉如泥,如行尸走肉。
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 却什么也不去做;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 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 把领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
诗意: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 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 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 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生气”真的是指九州“发脾气”吗?
在这里用“朝气蓬勃的局面 或者景象”这种说法更符合前文 “九州”这样的语言环境。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中“万马齐喑”指什么?
指社会政局毫无生气,人们 都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相关资料
北宋靖康元年,金人攻陷北宋 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 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 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 南宋。
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 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 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 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 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 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南宋绍兴二年,宋高宗第二次回到杭州,这“人间天堂”被 他看中了,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 太庙,宫殿楼观,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 “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 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
几十年中,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 封),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安乐窝。
让我们带着对诗意的理解再次朗读诗歌。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朗读指导
读这首诗,要读 出对醉生梦死的 达官显贵的讽刺。
பைடு நூலகம்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让我们带着对诗意的理解再次朗读诗歌。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朗读指导
读这首诗,要读 出诗人希望社会 变革和期待人才 辈出的强烈愿望。
学习任务三
对比三首古诗,总结情感
比较探究:本文中的三首诗表达的感情有 何异同?
相同:都表现了深沉的爱国情。 不同:《示儿》是临终的遗愿,遗恨不能看到 祖国统一;《题临安邸》是对统治者的谴责、讽刺, 对百姓命运的担忧;《己亥杂诗》是深情呼唤,亟 待通过变革振兴国家。
自然界的统治者。
振作。
暗指当 政者。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清朝八股取士制度
点它
期待人才辈出。
诗意: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 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 降下更多的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诗句中的“重抖擞” 指再次振作精神。那“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呢?
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 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 不拘一格降人材”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 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 请而写的祭神诗。
一起解诗题
己亥杂诗
己亥年。 组诗。 写于己亥年的组诗。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比喻尖锐猛 烈的改革。
比喻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
死气沉沉~的~社~~~~
会现状。
终究。
“哀”,悲哀。表明 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 心。
写出了诗人对当时
中国形势的看法。
题临安邸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起解诗题
南宋京城。
题临安邸
题写。
旅店。
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
作者简介
林升(1123~1189),字云友,又名梦屏, 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主要作品有 《题临安邸》、《长相思》、《洞仙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