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上)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胡风的文艺思想极为复杂, 胡风的文艺思想极为复杂, 独具特色, 独具特色,其核心在于强 调作家的“ 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 神”,表现描写对象的 精神奴役的创伤” “精神奴役的创伤”,主 张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 张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 认为它们是现实主义的关 键所在。 键所在。 而1955年推向高潮的对胡 年推向高潮的对胡 风文艺思想及其政治上的 批判, 批判,将本来属于文艺思 想范畴的论争等同于政治 斗争。 斗争。 胡风写了《三十万言书》 胡风写了《三十万言书》。
22
2、形式主义地理解 红楼梦》 《红楼梦》对古典传 统的继承, 统的继承,以模仿性 代替了作品的独创性。 代替了作品的独创性。 俞平伯说《红楼梦》 俞平伯说《红楼梦》 “源本西厢,脱胎于 源本西厢, 源本西厢 金瓶, 金瓶,以水浒传为蓝 得力于《庄子》 本,得力于《庄子》 离骚》 《离骚》。” 3、以考证代替科学 的分析, 的分析,而且有时流 于烦琐。 于烦琐。
23
毛泽东于1954年10月16日给中央政治局同志撰写 年 月 日给中央政治局同志撰写 毛泽东于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指出: 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指出: “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 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 看样子, 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看样子, 看样子 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 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 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 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了。……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 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是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态度的, 是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态度的,但应当批判他的 毒害青年的错误思想,不应当对他们投降。 毒害青年的错误思想,不应当对他们投降。” 于是,在党中央号召之下,文艺界便把这一批判 于是,在党中央号召之下, 当作一场重大的运动开展起来。 当作一场重大的运动开展起来。远远超出捍卫文 学的现实主义原则的问题了。 学的现实主义原则的问题了。
6
(一) 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问题: 问题: 关于创作上的公式化、 (二) 关于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和 创造英雄人物的问题。 创造英雄人物的问题。 关于加强文艺工作的领导问题。 (三) 关于加强文艺工作的领导问题。
7
第二节
这个时期的几次重要文艺运动
一、一九五六年,毛 一九五六年, 泽东同志提出了“ 泽东同志提出了“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 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双百方针, 的双百方针,这对纠 正文艺界的极“ 正文艺界的极“左” 倾向, 倾向,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 作用。推动以反对教 条主义为中心的思想 解放浪潮。 解放浪潮。
16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毛泽 年 月 日 人民日报》 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 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 讨论》 讨论》。 批判者以社论的精神为基调着重从三个方面 武训传》进行了批判:一是认为《 对《武训传》进行了批判:一是认为《武训 宣扬历史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传》宣扬历史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批判者承认武训传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 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 压迫,反映了旧社会广大贫苦农民饥寒交迫、 压迫,反映了旧社会广大贫苦农民饥寒交迫、 牛马不如的生活。但他们又认为……。二是 牛马不如的生活。但他们又认为 。 认为作品美化阶级投降主义和个人苦行主义。 认为作品美化阶级投降主义和个人苦行主义。 三是认为作品贬低农民革命的作用, 三是认为作品贬低农民革命的作用,歪曲历 史发展的面貌。这些批判是不符合实际的, 史发展的面貌。这些批判是不符合实际的, 因而也是错误的。 因而也是错误的。
俞平伯
20
首先发起这一论 争的是两个青年 李希凡、 人——李希凡、 李希凡 蓝翎。 蓝翎。 他们认为俞平伯 红楼梦》 在《红楼梦》研 究中的错误主要 有:
21
1、以自然主义的唯心观点分析和评价《红 以自然主义的唯心观点分析和评价《 楼梦》 断定《红楼梦》是作者的“ 楼梦》,断定《红楼梦》是作者的“自 红楼梦》 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 传”,说《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 俞平伯认为《红楼梦》 作。俞平伯认为《红楼梦》主要风格是 怨而不怒” 对人物无所谓肯定和否定。 “怨而不怒”,对人物无所谓肯定和否定。 这个观点主要表现在对黛玉和宝钗的分析 提出“钗黛合一” 上,提出“钗黛合一”论 。
29
第二节 农村小说
在当时的农村小说中, 在当时的农村小说中,存在着两个有影 艺术倾向却有所不同的创作“ 响、艺术倾向却有所不同的创作“群 一是赵树理等山西作家, 体”:一是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另一是 柳青、王汶石等陕西作家。 柳青、王汶石等陕西作家。 较重要的还有周立波、李准、孙犁等。 较重要的还有周立波、李准、孙犁等。
13
电影《武训传》 电影《武训传》
武训是清末民初 的一个热心于教 育的人。 育的人。他出身 贫寒, 贫寒,靠忍辱负 重行乞兴学。 重行乞兴学。
14
武训
15
作家孙瑜
孙瑜根据武训生平事 迹,在新中国成立以 前,开始编导历史传 记影片《武训传》 记影片《武训传》。 影片歌颂了武训精神, 影片歌颂了武训精神, 肯定了武训所走的道 路。
8
二、文艺界的反右斗争。正当文艺界贯彻双百 文艺界的反右斗争。 方针,初步出现活跃局面的时候, 1957年下 方针,初步出现活跃局面的时候,从1957年下 半年起,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 半年起,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在政 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 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 的偏差。政治领域的反右斗争,波及文艺领域。 的偏差。政治领域的反右斗争,波及文艺领域。 从而践踏了双百方针,断送了贯彻“双百”方 从而践踏了双百方针,断送了贯彻“双百” 针的成果,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想的膨胀, 针的成果,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想的膨胀,又一 次把文艺问题、思想问题等同政治问题。 次把文艺问题、思想问题等同政治问题。
1976)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976年——1989年 年 年 第三阶段:90年代 第三阶段: 年代
2
上编 50年代 70年代文学 年代- 50年代-70年代文学
3
第一章 50年代 70年代文学思潮 年代- 50年代-7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第一、 第一、第二次文代会的召开 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和文艺界的大会 师 1949年7月2日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 年 月 日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 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揭开了新中国文学发 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 展史的第一页。 展史的第一页。我国文艺队伍的新的团结和统 我国文艺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进一步明确, 一,我国文艺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进一步明确, 是这次大会的主要收获。 是这次大会的主要收获。
中国当代文学
主讲人:杨迎平
1
绪论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与文学的转折 我国当代文学开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是现代文学的继续和发展。它同时也属 于广义的“现代文学”,或者说是“20世纪文 学”的一部分。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6年 (1949-1966 1966- 年
27
第二章 50年代 70年代小说 年代- 50年代-70年代小说
28
50年代 60年代小说概述 年代-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小说概述
50年代、60年代的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 50年代、60年代的小说, 年代 年代的小说 其曲折发展的过程,显示了50年代、60年 50年代 潮。其曲折发展的过程,显示了50年代、60年 代的文学轨迹, 代的文学轨迹,为以后总结小说乃至整个文学 创作的规律,提供了经验教训。50年代 60年 年代、 创作的规律,提供了经验教训。50年代、60年 代的小说在历史和现实两类题材方面, 代的小说在历史和现实两类题材方面,有一些 收获。但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有着形态的单一 收获。 化趋向,写英雄典型、写生活中的矛盾冲突、 化趋向,写英雄典型、写生活中的矛盾冲突、 设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线索的小说的主张, 设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线索的小说的主张,取 得绝对统治地位。 得绝对统治地位。
11
五、1966年5月至1976年进行的“文化大 1966年 月至1976年进行的“ 1976年进行的 革命” 革命”,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 也使文艺事业遭到了空前的劫难。 失,也使文艺事业遭到了空前的劫难。
12
Hale Waihona Puke 第三节建国初期的文艺思想斗争和经验教训
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一九五一年对电影《武训传》 一九五一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 批判,是建国以后文艺界反对所谓“ 批判,是建国以后文艺界反对所谓“资 产阶级唯心主义” 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艺 术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术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9
三、文艺政策的 调整。 调整。 进入六十 年代, 年代,为了纠正 “左”的文艺倾 向,周恩来等领 导人对文艺工作 和知识分子问题 发表了多次讲话, 发表了多次讲话, 极大的鼓舞了文 艺工作者。 艺工作者。
10
四、左倾思潮的升 级给文学事业造成 的新损失。 的新损失。六十年 代初, 代初,毛泽东提出 抓意识形态领域的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左” 的思潮进一步发展, 的思潮进一步发展, 反对“修正主义” 反对“修正主义” 成为文艺批判的主 题。
17
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乃至批判, 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乃至批判,涉及 到如何运用正确的观点评价历史和历史人 物的问题。 物的问题。对文艺创作中有争议的作品进 行讨论或论争,是必要的, 行讨论或论争,是必要的,但由于采取行 政领导的方式, 政领导的方式,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大规 模的群众运动,将思想问题、学术问题、 模的群众运动,将思想问题、学术问题、 文艺问题、 文艺问题、当作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斗争 的政治问题进行批判, 的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我国当代文艺运 动和创作带来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动和创作带来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24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建国以后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建国以后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是 文艺路线上继批判电影《武训传》 文艺路线上继批判电影《武训传》和 红楼梦》 《红楼梦》研究中资产阶级唯心论之后 的又一次重大思想斗争。 的又一次重大思想斗争。
25
胡风( 胡风(1902-1985), - ), 原名张光人, 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 县人, 县人,我国现代著名文 艺理论家、诗人、 艺理论家、诗人、翻译 家。1922年考进北京大 年考进北京大 学预科, 学预科,第二年转入清 华大学英文系,不久, 华大学英文系,不久, 回到本县从事革命活动。 回到本县从事革命活动。 他通过编辑《七月》 他通过编辑《七月》、 希望》等刊物和丛书, 《希望》等刊物和丛书, 团结了一大批向往革命 的文学青年, 的文学青年,在抗战文 学运动中产生过重大的 影响。 影响。
4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5
二、第二次文代会于1953年9月23日至10月7 第二次文代会于1953年 23日至10月 1953 日至10 日在北京举行。 日在北京举行。
周恩来作了《 周恩来作了《为总路线 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 任务》的报告。周扬、 任务》的报告。周扬、 茅盾、 茅盾、邵荃麟分别作了 报告。他们从创作上, 报告。他们从创作上, 理论上,组织上充分肯 理论上, 定了第一次文代会以来 文艺工作取得的重大成 就,比较系统地阐述了 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 的一些基本问题: 的一些基本问题:
18
红楼梦研究》 二、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对《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 中主观唯心论的批 判,是新中国成立 后第二次大规模的 文艺运动和文艺思 想斗争。 想斗争。
19
俞平伯
俞平伯一生研究古典 小说《红楼梦》 小说《红楼梦》,学 术上有许多开创性的 贡献, 贡献,是继胡适之后 新红学派” 的“新红学派”的代 表人物。 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