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11.赵州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_11.赵州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1 《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横、省、爪”,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学习怎样围绕“美观”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认识过渡句。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5.能抓住关键词语介绍赵州桥。
6.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的宝贵历史遗产,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充满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横、省、爪”,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学习怎样围绕“美观”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认识过渡句。
3.能抓住关键词语介绍赵州桥。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的宝贵历史遗产,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充满敬佩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观察图片:石拱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相关链接: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洨河之上,是现存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巨大石拱桥,被称为世界桥梁
的鼻祖。
赵州桥本名安济桥,因赵县古称赵州,所以该桥又名“赵州桥”,当地人则习惯地将它称为“大石桥”。
以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赵州桥出自工匠李春之手,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
在桥两端的石拱上,辟有两个券洞,这种结构叫“敞肩拱”,是世界桥梁中的首创1994年9月4日,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定为第十二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头北面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3.练一练。
4.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
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省:少字竖要短、左撇右点向外展、右点位置稍高、下撇要长,目字稍窄。
匠:注意书写顺序:先写上横,再写斤字,最后写竖折,竖和折都要长一些。
史:口字要扁宽,一竖撇贯穿口字、要长,捺在左边中间位置起笔、稍平拉。
创:人字的撇稍长、捺变为一点,横折钩要小,竖弯钩的弯要短一些。
5.练一练:巩固词义理解。
6.理解词语。
四、梳理结构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精巧和图案美观的特点。
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赵州桥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再次走进赵州桥,详细了解这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
复习词语
二、品读释疑
1.听录音,思考问题
(1)从第1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了赵州桥哪些信息?
(2)画出赵州桥的坚固表现在哪里?说说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
(3)赵州桥的美观表现在哪里?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描写赵州桥栏板上的图案的?
(4)作者通过描写赵州桥表达了什么情感?
2.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1)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从第1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了赵州桥哪些信息?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交待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别名及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等。
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者及建造时间。
(3)画出赵州桥的坚固表现在哪里?说说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句话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点明赵州桥“设计坚固”的特点。
后面介绍的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本句展开的。
②想一想:第2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展现了赵州桥设计得坚固的?
从建筑材料和形状特点两方面展现了赵州桥的设计坚固的。
③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体现了桥的雄伟。
两个“多”字,体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④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说明了桥的设计精巧;“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列数字从长度上说明桥的设计坚固。
⑤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用平时与发大水时桥洞作用对比,进一步说明设计的坚固。
⑥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
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
“这种设计”指的是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用“既…又…,”这组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赵州桥设计的好处,一是坚固,二是桥身轻,节省石料。
“创举”是对赵州桥的赞美,也是对设计者的赞美,还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赵州桥的美观表现在哪里?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描写赵州桥栏板上的图案的?(课后第1题)
①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a.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精巧”承接上文的内容,“美观”引出下文的内容。
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更紧凑,衔接更自然。
b.阅读方法解密:品析过渡句的手法。
②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
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a.运用排比的修辞,“有的……有的……还有的……”生动地描写了龙的姿态,突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
b.仿写:仿照课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示例:天边的云霞姿态万千,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吃草的小羊,还有的像潜游的鱼儿,真是美丽极了。
③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总写图案的美观。
(5)作者通过描写赵州桥表达了什么情感?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点明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6)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课后第2题)
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
示例: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栏板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本课小结
1.试着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四、作业布置
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赵州桥
举世闻名
雄伟
美观
宝贵的文化遗产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
效果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的指导还欠缺。
阅读是现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
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
课堂结构还应更加紧凑,教师的个人基本功还要加强。
如果课前对相关资料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在引导和诠释时,效果会更好。
教材分析:
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
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这篇课文,从建筑艺术这个侧面,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评测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
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句话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
2. 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 这段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赵州桥》主要讲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是中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设计上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的图案,体会赵州桥的美观。
这节课我围绕着赵州桥的坚固、美观为主线,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主力美观时。
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
阅读是现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强调“从读中感悟”。
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
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
课堂结构还应更加紧凑,教师的个人基本功还要加强。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我围绕着赵州桥的坚固、美观为主线,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是一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主力美观时。
我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