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已经研究了近20年。
在不断深入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步总结出了具有本园特色的区域活动的理念:通过创设多元互动的区域环境,贯彻“我的游戏我做主”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合作分享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及能力的提升,培养自主自信的大气儿童。
同时我们也将其作为推动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不断前行的有效途径。
在区域活动中关注幼儿年龄特点的有效组织与创设对于活动本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把握好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尺度是让幼儿越玩越开心越玩越健康的先决条件。
下面我就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谈谈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考虑到,小班的孩子年龄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另外小班幼儿更需要从情感上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与教育。
因此,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这种以个别教育为主的区域活动的形式更加适合他们的需要。
明确了这一点后我们还应了解,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小班阶段的区域活动中我们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因此,作为教师就要首先站在“幼儿的角度上”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并投放有效地活动材料,让他们在开放的时间、空间里获得自然的发展,在自由的选择、自主的活动以及比较宽松、随意的氛围中感受到活动的快乐,从而引发幼儿积极的活动兴趣。
一、建立规则意识,让活动更有序
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是在有条不紊的生活活动中受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常规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孩子发展本身的一种需求。
良好常规的养成不会使活动受到约束,反而能在一定范围内更加有序、更加愉快,更加自由更加和谐。
1、让环境会说话。
在常规培养中,我们提出让“环境会说话”。
通过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自觉且饶有兴趣的遵守区域中的常规。
例如,地面上的小脚
丫标志,是对幼儿如何将鞋子摆整齐的一种暗示。
把原本枯燥无味的常规管理变成一种轻松化、游戏化的形式,孩子们易于接受同时也乐于接受。
另外在阅读区和建构区的墙面上分别张贴安静读书、爱护图书以及、各类建筑、道路的搭建图示,帮助幼儿建立必要的常规同时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全面发展。
2、入区方式情趣化。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班组每个班都设计制作了具有本班特色且具有情趣化的入区方式,通过生动、简洁、直观的表现形式吸引幼儿,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快乐自主的选区活动中。
例如,小一班的动物宝宝挂挂卡,就给人一种直观的印象,不同的小动物的卡通形象代表着不同的区域,幼儿在选择好挂挂卡后进入到放有相同标志的区域内进行活动,这种形式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浅显且易于接受。
小二班的入区方式则是首先自由选择代表区域的不同颜色、表情的插插卡然后将插卡插到相应的区角标志旁的吸管做成插孔里,同时吸管插孔的个数还暗示区域内的人数。
二、创设游戏情境,让活动生活化
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幼儿营造生活化的情景,为其提供情景化的材料,使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情境再现是有着实践意义的,它能使幼儿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