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8)理综-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如呼吸系统。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棕榈蓟马体型微小,不适合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6.利用多指患病家系的调查数据,可了解其遗传方式。遗传病也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隐性
遗传病患者的双亲有可能均不患病。 7.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在水中与 CO2 作用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
0.2NA,故 A 错误;常温下,Fe 遇浓硝酸钝化,故 B 错误;据题意,1mol S8 中含 8mol S—S
键(王冠状),故
32g
S8
1 8
mol
中含
1mol
S—S
键,故
C
错误;因
S2−会水解,且从一级
水解方程式可看出中 S2−+H2O HS−+OH−,阴离子总数大于 0.1mol,阳离子主要是
12.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附着在负极碳上的单质 Li 失去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其负极反
应为 LixC6 xe = C6 xLi ,故 A 正确;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理,阳离子向阴极区移 动,即图中 Li+从正极区通过聚合物隔膜向负极区(充电时的阴极)迁移,故 B 正确;正极
Li+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池的总反应式可知,电极反应式为 Li1xFePO4 xLi +xe =LiFePO4,故 C 正确;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阴极反应式为 Cu2++2e−=Cu, 当生成 19.2kg(300mol)铜时转移的电子为 600mol,锂离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则电池 中通过聚合物隔膜的 Li+数目为 600NA,故 D 错误。故选 D。 13.因图中实线为 HX 的滴定曲线,0.1000mol/L 的该酸 pH 1,说明该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为强电解质,所以 HX 为强酸,而图中虚线为 HY 的滴定曲线,且 0.1000mol/L 该酸的
pH 3,说明该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所以 HY 为弱酸,故 A 错误;用氢氧
化钠溶液滴定弱酸 HY,达滴定终点时生成的 NaY 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最好用
酚酞作指示剂,以减小误差,甲基橙变色范围为 3.1~4.4,误差大,故 B 错误;滴定至 B 点时,溶液为 NaY 和 HY 的等量混合液,且溶液呈酸性,说明 HY 的电离程度大于 Y−的 水解程度,但电离程度较小,故有 c(Y-)>c(Na+)>c(HY)>c(H+)>c(OH-),故 C 正确;A 点
菌,故 A 正确;燃煤易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而可燃冰是水合甲烷,故 B 正确;明 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 Al3+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表面积,吸附水中杂质一起沉降, 只有净水作用,没有淡化作用,故 C 错误;能量密度是指在一定的空间或质量物质中储存 能量的大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产生的电能越多,电池的能量密度就越高。一般在 相同体积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镉电池的 2.5 倍,是镍氢电池的 1.8 倍,因此在电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C
C
D
AC
BCD
AD
BD
【解析】 1.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 2.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乙醇进入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
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膜蛋白协助。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3.人体不同细胞中 DNA 复制方式都为半保留复制。 4.人体内组织液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中酸碱平衡的维持需要器官、系统的参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17 页)
池容量相等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就会比镍镉、镍氢电池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故 D 正
确。故选 C。
8.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故可区分乙烷和丙烯,但丙烯与酸性高锰
酸钾反应会产生 CO2 混入乙烷中,只能用溴水除去,故 A 错误;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而煤的干馏、油脂硬化均属于化学变化,故 B 错误;能与金属 K 反应产生气体的官能团有
羧基和羟基,分子式为 C4H8O2 的酯可以是甲酸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它们在酸性条 件下水解后产生的羧酸和醇各有 3 种、2 种、2 种,共有 7 种,故 C 错误;细菌属蛋白质,
苯酚和酒精等均可以使细菌蛋白质变性死亡,故 D 正确。故选 D。
9.①因硝酸易挥发,也能与 Na2SiO3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结论错误;②检验氨气应该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且红色石蕊试纸是变蓝,故错误;③根据操作和现象,说明溶液中
Na+,约为 0.2mol,故 D 正确。故选 D。
11.具有 2 电子层结构的如 Li+和 H−,两者的最高价均为+1 价;10 电子结构的如 Na+、Mg2+、
Al3+和 N3−、O2−、F−,其中 O、F 无最高正价,不比简单阳离子的最高化合价高,故 A 错
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和最小的的元素分别是 Na 和 H,均在第ⅠA 族,且形成的 NaH
有 Fe2+和 Fe3+,故一定含有 Fe3O4,正确;④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SO2,但与盐酸反应产
生 SO2 的可以是 SO32 、 HSO32 、 S2O32 ,故结论错误;⑤pH 试纸不能用于测新制氯水的
pH,因新制氯水中有强氧化性的 HClO,会漂白试纸,错误。故选 A。
10.NO 与 O2 反应生成 0.2mol NO2,且还存在 2NO2 N2O4 平衡,故所含分子总数小于
是离子化合物,故 B 正确;氢化物的沸点高低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无必然联系,故 C 错
误;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通常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酸性越强,但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强,如氧化性:Cl2>S,但酸性: H2SO4>HClO 等,故 D 错误。故选 B。
理科综合考答案·第 2 页(共 17 页)
云南师大附中 2018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A D B C D A D B D C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 6 分,选对但不全的给 3 分,有选错的给 0 分。
遗传病患者的双亲有可能均不患病。 7.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在水中与 CO2 作用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
0.2NA,故 A 错误;常温下,Fe 遇浓硝酸钝化,故 B 错误;据题意,1mol S8 中含 8mol S—S
键(王冠状),故
32g
S8
1 8
mol
中含
1mol
S—S
键,故
C
错误;因
S2−会水解,且从一级
水解方程式可看出中 S2−+H2O HS−+OH−,阴离子总数大于 0.1mol,阳离子主要是
12.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附着在负极碳上的单质 Li 失去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其负极反
应为 LixC6 xe = C6 xLi ,故 A 正确;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理,阳离子向阴极区移 动,即图中 Li+从正极区通过聚合物隔膜向负极区(充电时的阴极)迁移,故 B 正确;正极
Li+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池的总反应式可知,电极反应式为 Li1xFePO4 xLi +xe =LiFePO4,故 C 正确;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阴极反应式为 Cu2++2e−=Cu, 当生成 19.2kg(300mol)铜时转移的电子为 600mol,锂离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则电池 中通过聚合物隔膜的 Li+数目为 600NA,故 D 错误。故选 D。 13.因图中实线为 HX 的滴定曲线,0.1000mol/L 的该酸 pH 1,说明该酸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为强电解质,所以 HX 为强酸,而图中虚线为 HY 的滴定曲线,且 0.1000mol/L 该酸的
pH 3,说明该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所以 HY 为弱酸,故 A 错误;用氢氧
化钠溶液滴定弱酸 HY,达滴定终点时生成的 NaY 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最好用
酚酞作指示剂,以减小误差,甲基橙变色范围为 3.1~4.4,误差大,故 B 错误;滴定至 B 点时,溶液为 NaY 和 HY 的等量混合液,且溶液呈酸性,说明 HY 的电离程度大于 Y−的 水解程度,但电离程度较小,故有 c(Y-)>c(Na+)>c(HY)>c(H+)>c(OH-),故 C 正确;A 点
菌,故 A 正确;燃煤易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而可燃冰是水合甲烷,故 B 正确;明 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 Al3+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表面积,吸附水中杂质一起沉降, 只有净水作用,没有淡化作用,故 C 错误;能量密度是指在一定的空间或质量物质中储存 能量的大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产生的电能越多,电池的能量密度就越高。一般在 相同体积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镉电池的 2.5 倍,是镍氢电池的 1.8 倍,因此在电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C
C
D
AC
BCD
AD
BD
【解析】 1.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 2.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乙醇进入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
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膜蛋白协助。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3.人体不同细胞中 DNA 复制方式都为半保留复制。 4.人体内组织液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中酸碱平衡的维持需要器官、系统的参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17 页)
池容量相等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就会比镍镉、镍氢电池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故 D 正
确。故选 C。
8.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故可区分乙烷和丙烯,但丙烯与酸性高锰
酸钾反应会产生 CO2 混入乙烷中,只能用溴水除去,故 A 错误;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而煤的干馏、油脂硬化均属于化学变化,故 B 错误;能与金属 K 反应产生气体的官能团有
羧基和羟基,分子式为 C4H8O2 的酯可以是甲酸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它们在酸性条 件下水解后产生的羧酸和醇各有 3 种、2 种、2 种,共有 7 种,故 C 错误;细菌属蛋白质,
苯酚和酒精等均可以使细菌蛋白质变性死亡,故 D 正确。故选 D。
9.①因硝酸易挥发,也能与 Na2SiO3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结论错误;②检验氨气应该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且红色石蕊试纸是变蓝,故错误;③根据操作和现象,说明溶液中
Na+,约为 0.2mol,故 D 正确。故选 D。
11.具有 2 电子层结构的如 Li+和 H−,两者的最高价均为+1 价;10 电子结构的如 Na+、Mg2+、
Al3+和 N3−、O2−、F−,其中 O、F 无最高正价,不比简单阳离子的最高化合价高,故 A 错
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和最小的的元素分别是 Na 和 H,均在第ⅠA 族,且形成的 NaH
有 Fe2+和 Fe3+,故一定含有 Fe3O4,正确;④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SO2,但与盐酸反应产
生 SO2 的可以是 SO32 、 HSO32 、 S2O32 ,故结论错误;⑤pH 试纸不能用于测新制氯水的
pH,因新制氯水中有强氧化性的 HClO,会漂白试纸,错误。故选 A。
10.NO 与 O2 反应生成 0.2mol NO2,且还存在 2NO2 N2O4 平衡,故所含分子总数小于
是离子化合物,故 B 正确;氢化物的沸点高低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无必然联系,故 C 错
误;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通常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的酸性越强,但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强,如氧化性:Cl2>S,但酸性: H2SO4>HClO 等,故 D 错误。故选 B。
理科综合考答案·第 2 页(共 17 页)
云南师大附中 2018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A D B C D A D B D C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 6 分,选对但不全的给 3 分,有选错的给 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