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07 说理题-物理类说理题(原卷版)-中考科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浙江专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轴题07 说理题——物理类说理题
说理题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这一类的高分率或者满分率比较低,很多学生反映对此类题的解答比较困难,原因可归纳:一是解题思路不够明确,没有找到解答说理题的方法与技巧。
二十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不够透彻,三是语言的组织能力欠缺。
一、解答说理题的步骤
1.审题。
审题就是要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中说了些什么,弄清楚题目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包括挖掘隐含条件)和要求解答的结论。
2.寻据。
寻找依据就是在认真审题基础上,寻找出符合解题所需要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定理等。
3.推理。
推理就是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概念、定律、公式、定理)去揭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
4.作答。
说理作答是用规范的物理语言(用文字或符号图像)把分析的推理过程科学地、完整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二、物理说理题的分类与方法
1.物理现象类
这一类主要是有关物理现象的说理题。
物理现象包括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现象,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物理现象是物理过程的“直接记录”,虽然它还没有揭示现象的规律,但它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着。
因此,解答这类说理题重要方法是,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实质,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说明物理现象为什么发生和怎样发生。
怎样透过现象抓本质呢?第一,要善于将生活语言转化为物理语言。
第二,要善于寻找差异。
物理现象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条件改变了,物理过程也会发生改变。
因此,分析现象中要善于应用对比分析,找出差异。
第三,要区别影响现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物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常常比较复杂,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因此要抓住现象的主要方面,有时可以忽略次要方面。
第四,要善于追根究底,找出关系。
要注意物理量之间的直接与间接关系。
2.理解题型类
这一类是用于巩固、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理解的说理题。
解答这类说理题对澄清模糊认识,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等有直接的效果。
这些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种错误或模糊不清的说法以及由此引出的错误结论,然后问“这话对不对?…这话对吗?”甚至直接问“错在哪里”。
解答这类说理题时,首先要深刻理解各个物理概念,为什么要引入,它表示的物理意义和定义方法,掌握各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掌握物理规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
3.分析实验结果题
这一类是用于说明物理实验、物理仪器和物理装置的原理,分析实验结果的说理题。
解答这类说理题,
有助于加深理解物理实验的原理、方法与步骤,有助于增强实验的效果。
解答这类说理题时,首先要注意动手做好实验或回忆已做过的实验,形成感性认识。
1.中国自主研发的“造雪机”简易结构如图,它确保了北京冬奥会的用雪自由。
制雪主要过程如下:A管喷出的“压缩空气"迅速膨胀降温,高速气流将B管喷出的水“打碎”成水雾。
部分水雾迅速变成水蒸气,还有部分水雾在C处快速变成晶核(固态)。
大量的晶核、剩余水雾、大量水蒸气等被高速气流推出造雪机,水蒸气和水雾在冷空气环境中经过变化后附着在晶核上,使晶核变大形成小冰晶,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雪花。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造雪机”工作过程中的科学道理。
2.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冻死,被霜冻过的青菜吃起来反而更甜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请根据以下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箱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
3.两个班级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场上参赛同学的体重都较大。
他们的身体会适当地向后倾斜,如图所示,这样比赛时他们的脚下不易打滑,身体(相当于杠杆)也不易向前倾倒。
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4.《加油!向未来》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科学实验节目,有一期节目中,实验员将三个装有水的铁桶(未加盖)加热至水沸腾后,分别倒扣在冰块,液氮和常温水中,结果发现倒扣到冰块(A 池)和液氮(B池)中时,铁桶没有明显变化;而倒扣在常温水(C池)中时,铁桶迅速变瘪。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5.在桌子上放上两摞书,把一块洁净的玻璃垫起来,使玻璃离开桌面2cm~4cm在宽0.5cm的纸条上画出各种舞姿的人形,用剪刀剪下这些人形,放在玻璃板下面。
然后用一块硬泡沫在玻璃板上迅速来回摩擦,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纸人翩翩起舞了吗?如图所示。
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如果你把小纸人放在玻璃板上面,让其他同学帮一下忙,用泡沫在玻璃板底下摩擦,小纸人也翩翩起舞吗?
请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6.小姚将气球吹足气,靠近正竖直向下流动的细小水流,水流仍竖直向下流动。
随后用涤纶毛巾在气球一侧表面上擦拭数下,再将气球被摩擦后的一侧靠近水流,发现水流偏向气球流动,如图所示。
小姚查阅资料后得知各种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弱如下:玻璃<丝绸<橡胶<涤纶。
请结合资料和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中的科学道理。
7.小猴和小白兔同时发现了一个实心胡萝卜,它们都想多分点。
小猴提出分配方案:将胡萝卜放在三角形石块的尖端,调节胡萝卜位置,使胡萝卜静止时保持水平,然后沿支点处竖直切开,各拿一份,如图甲所示。
小白兔说:“我要长的那一头!”,小猴却暗自高兴。
从质量角度来看,小猴有没有吃亏?请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
8.在盛有稀盐酸大烧杯中,漂浮着一个塑料块,如图所示。
现向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
请分析:充分反应后,塑料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如何变化?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析。
(不计溶液体积的变化)
9.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让世人叹为观止。
越野滑雪是世界运动史上最古老的运动项日之一。
滑雪赛道的设胃和运动员的姿势能够影响到滑雪速度。
资料1: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赛道的设置
①如甲图为某越野滑雪场所处区域的等高线图,虚线处设置为滑雪赛道。
②赛道表面雪的厚度需达到6-8米。
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
滑雪时,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
资料2:滑雪运动员的姿势。
滑雪过程中,运动员通过一个凹形轨道助滑后,在起跳的瞬间用力一蹬伸展身体,调整好姿势在空中飞行,飞行至项端时身休与滑板构成上表面凸起的流线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越野滑霄赛道的设置以及滑雪运动员的姿势能够影响滑雪速度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10.西湖龙井茶素有“绿茶皇后”之称,具有独特的功效及作用。
冲泡龙井茶很有讲究,方法多种多样,“上投法是其中一种,具体过程如下:
⒈往玻璃杯中倒入85"C左右的沸水后,再放入少许龙井茶叶。
⒉等待龙井茶叶一片一片慢慢下沉。
⒊龙井茶叶在茶杯中慢慢舒展,上下沉浮。
.
⒋静待片刻,龙井茶叶溶出茶汤后,汤明色绿,茶香四溢,即可品尝。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此泡茶过程中的现象。
11.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
这种现象在炎热的夏天不明显。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不计空气阻力)
12.如图,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
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 且AB=BC(AB、BC两个面粗糙程度相同)。
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假定木块滑下AB斜面时重力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变化的分析,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动能,请画出AB、BC、CD段动能的变化曲线并说明理由。
13.将新打开盖子的饮料盒中的果汁倒入杯中时,选择图甲方式(开口在下)倒饮料,会出现果汁不易流出,断断续续的现象,果汁也很容易溅出杯子外面;选择图乙方式(开口在上)倒饮料,果汁容易稳定的倒出,不易溅到杯子外面。
请分析说明图甲、乙两种方式倒果汁效果不同的原因。
14.如图是某家用燃气热水器结构原理图:当有电流流过电子点火器时,点火探针自动点火;活塞可以左右移动;衔铁向右移动时,阀门打开,反之则关闭。
淋浴时,打开淋浴阀,喷头水流达到一定速度时,一会儿就有热水流出;洗完后,关闭淋浴阀,热水器熄火。
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热水形成的过程。
15.我们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抛出,且只受重力作用。
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为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甲同学利用如图甲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并得到了部分数据如下表。
同一钢球,H=1.2m
实验一: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白由下落,两球同时落地。
实验二:改变小锤的打击力度,A球落地的水平距离改变,但A、B两球总是同时落到地面。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对乙同学实验一、实验二中产生的现象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