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总目录(2005-2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
》总目录2005年12月
第12期(总213期)Dec.,2005No.12
ChinaIndustrialEconomy学科建设工业经济学新体系研究……………………………………………………………………金碚(1.5)国民经济运行
论中国进入利用外资新阶段
——
—“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的战略思考………………………………………………裴长洪(1.14)问责制、最优预防与健康和安全管制的经济分析………………………………………程启智(1.23)加快推进中国烟草行业改革研究…………………………………………………………王树文等(2.5)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张永建等(2.14)产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战略互动与经济增长……………………………………………周业安(2.21)改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刘小玄等(3.5)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实证分析……………………………………………………冯根福等(3.13)中间性组织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功能………………………………………………………齐东平(3.22)从CIM系统到CellProduction系统
———以日本制造业企业为例……………………………………………………………石凤波(3.29)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金碚(4.5)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化研究…………………………………………………谢家平等(4.15)国际劳工权益保护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李文臣(4.23)资源减量化、信息替代与经济流程的转变………………………………………………杨雪锋等(5.5)基于产品服务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宋高歌等(5.13)差别化竞争战略与服务增强的内在机理………………………………………………鲁桂华等(5.21)资源逼迫与经济增长模式提升……………………………………………………………李义平(6.31)移动电视引致电视产业变局的博弈研究…………………………………………………苏勇等(6.38)后产业组织时代的市场特性研究……………………………………………………………李平(6.46)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章铮等(7.5)全球化经济中的生产非一体化
———基于江苏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刘志彪等(7.12)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研究
———以上海浦东集成电路产业网络为例………………………………………………文嫮等(7.20)生命成本:关于消费函数理论的一个新假说………………………………………………陈惠雄(8.5)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和谐性及其测度………………………………………文启湘等(8.14)纵向限制的经济逻辑与反垄断政策………………………………………………………于立等(8.20)高成本时代与中国经济转型
———兼论节约型经济……………………………………………………………………魏杰等(9.26)
“中国价格”
探索———以MP3音乐播放器为例…………………………………………………………林民盾等(9.34)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的国际影响…………………………………………………………杨丹辉(9.42)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刘世锦(11.5)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
中美企业500强比较及其启示………………………………………………………李建明等(11.10)从虚拟经济的角度重构国际经济理论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刘骏民等(11.18)——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
—“十五”时期的状况与“十一五”时期的建议……………………………………吕政等(12.5)——
产业关联与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史丹(12.14)中国医药行业物流运营模式研究………………………………………………………宋远方(12.22)开放经济背景下的产业保护政策
—以轮胎产业典型个案为例…………………………………………………陶志峰等(12.28)——
经济体制改革
再论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何晓星(1.31)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李军杰(1.39)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张治栋等(1.47)“新型国有企业”现象初步研究……………………………………………………………金碚等(6.5)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身份置换模式的再认识…………………………………………汪海粟等(6.15)交易费用视角的政府行为
—以温州模式为例…………………………………………………………………蒋伏心等(6.24)——
信息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模块化与垄断结构……………………………………………刘茂松等(8.56)权力市场下的腐败机制和治理研究……………………………………………………夏光等(8.65)声誉机制与金融信用缺失的治理………………………………………………………陈燕等(8.73)全球商品链的内部化优势与价格均衡机制……………………………………………彭绍仲等(9.50)模块生产网络研究………………………………………………………………………孙晓峰(9.60)模块化整合标准化:产业模块化研究……………………………………………………胡晓鹏(9.67)模块化时代的汽车产业变革………………………………………………………………白雪洁(9.75)企业主体性产权理论的构建
—相关和自主统一的属性所有权…………………………………………………吕福新(10.50)——
治理伦理与公司治理:二维治理结构的建立…………………………………………邢建国(10.58)薪酬合约的激励有效性研究:一个理论综述…………………………………………甄朝党等(10.66)“第三方购买”: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其经济学分析…………………谢子远等(11.51)消费者产权、消费风险与政府管制:一个初步分析…………………………………田学斌等(11.59)垄断性产业市场结构重组后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
—以中国电信、电力产业为例………………………………………………………王俊豪(11.67)——
转型时期的卫生问题与健康公平………………………………………………………王延中(12.56)食品安全监管的横向和纵向配置
——
—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王耀忠(12.64)“十一五”期间我国电信监管改革的方向与内容……………………………………刘戒骄等(12.71)产业经济
中国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改革
—以中国电信产业管制机构为例……………………………………………………王俊豪(1.56)——
中国铁路重组的企业边界问题分析………………………………………………………赵坚(1.63)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最优产业配套与政策转变……………………………………郑江淮等(2.29)跨区域群体投资模式研究………………………………………………………………徐维祥等(2.37)
产业链、产业配套半径与企业自生能力………………………………………………吴金明等(2.44)装备制造业集群耦合结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李凯等(2.51)精神经济时代的到来与政府对策…………………………………………………………成乔明(3.37)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评估…………………………………………原毅军等(3.44)促进产业集群企业衍生的关键“软因素”分析
—以浙江“块状经济”企业衍生的经验为例………………………………………胡建绩等(3.51)——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
—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吴巧生等(4.30)——
中国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及相关产业组织政策分析……………………………………于良春等(4.38)阀值效应:技术创新的低产业化分析
——
—以中国医药技术产业化为例………………………………………………………张世贤(4.45)产业网络及其演变模式分析……………………………………………………………黄守坤等(4.53)美国现行反垄断法对软件产业的适用性探析
—以搭售和掠夺性定价为例………………………………………………………臧旭恒等(5.28)——
信息产品需求特性与垄断性市场结构……………………………………………………谢志刚(5.35)网络效应、消费偏好与标准竞争…………………………………………………………夏大慰等(5.43)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互动关系的实现机理研究………………………………………胡立君等(5.50)模块化组织与大型企业基因重组………………………………………………………徐宏玲等(6.52)模块化技术与模块化生产方式:以计算机产业为例……………………………………孙晓峰(6.60)服务外包动因机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美国服务外包的验证………………………………………………………………陈菲(6.67)——
外包生产模式及其对市场结构影响的分析……………………………………………江霈等(6.74)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李晓华(7.28)产业集成化:产业组织结构演进新趋势…………………………………………………张贵等(7.36)论技术标准化与产业标准战略……………………………………………………………吕铁(7.43)公司总部的价值创造………………………………………………………………………郭朝阳(8.27)物流外包边界问题研究……………………………………………………………………刘彦平(8.35)珠三角OEM企业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
—基于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视角…………………………………………………胡军等(8.42)——
中国制造业和商业关系演化:总量分析…………………………………………………周勤等(8.50)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陈佳贵等(9.5)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张辉(9.11)集群企业合作隐性契约的博弈分析……………………………………………………唐晓华等(9.19)技术进步越快越好吗……………………………………………………………………林毅夫等(10.5)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赵张耀等(10.12)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来源: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价格倾斜优势………………曹明福等(10.20)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危机及实践含义: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陆伟刚(11.26)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郁义鸿(11.35)反垄断、规制与产业组织研究新进展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年会暨产业组织与
——
政府规制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吴绪亮等(11.43)市场交易制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对SCP分析范式的修正………………………………………………………张耀辉等(12.34)——
知识溢出效应与企业集聚定位决策……………………………………………………杨蕙馨等(12.41)
基于“复制动态”进化博弈理论的生态工业链接研究……………………………魏晓平等(12.49)
区域经济
中国的地区经济结构与平衡发展………………………………………………………刘伟等(4.61)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损失………………………………………………………………刘培林(4.69)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邱风等(4.77)浙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基于企业家的视角………………………………………………………………吕文栋等(4.86)——
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史忠良等(5.58)北京工业发展中商务成本的判断及其控制……………………………………………安树伟等(5.66)工业化先行地区产业升级路径研究………………………………………………………蒋永志(5.74)地区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产业组织经济学……………………………………………钟笑寒(7.50)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李晓钟等(7.57)泛珠江三角洲经济结构差异、成因及合作策略研究……………………………………王聪等(7.65)论中国经济区的横向划分……………………………………………………………孙红玲等(10.27)产业集群“蜂巢型结构”形态的实证分析………………………………………………龚绍东(10.35)北京市汽车工业战略联盟博弈与实现途径……………………………………………徐和谊(10.43)
公共管理
智力资本出资的理论分析与制度设计……………………………………………………金帆(1.71)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内生公司治理研究……………………………………………………严若森(1.80)基于企业基因重组理论的价值网络构建研究……………………………………………王伟(2.58)基于组织模块化的价值网研究…………………………………………………………苟昂等(2.66)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声誉模型分析……………………………………………………卢福财等(2.73)客户化企业范式的双模块结构假说与实证………………………………………………李怀斌(3.58)大型企业的模块化:内容、意义与方法……………………………………………………罗珉(3.68)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治理结构中权威关系的变化……………………………………刘茂松等(3.76)企业理论的社会资本逻辑…………………………………………………………………周小虎(3.84)论无边界企业……………………………………………………………………………李海舰等(4.94)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价值模块整合与兼容性选择………………………………………郭岚等(4.103)跨国公司与中国劳工权益受损关系初探…………………………………………………曹德骏(5.81)员工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契合衡量指标与契合模型………………………………朱青松等(5.88)基于价值链层面的利润转移研究………………………………………………………李海舰等(6.81)跨国公司组织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研究:知识创新视角………………………刘永强等(6.90)激励扭曲与基于知识合约的团队生产力………………………………………………雷宏振等(6.98)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罗珉等(7.73)商品的差异性和企业外在利润的来源……………………………………………………钟庭军(7.82)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规则………………………………………………………………王广亮等(7.89)论企业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功能………………………………………………………李敏(8.81)自愿劳工标准的现状和发展:基于SA8000认证的经验研究…………………………金雪军等(8.89)中国企业非市场策略与行为研究
—对海尔、中国宝洁、新希望的案例研究…………………………………………田志龙等(9.82)——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基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鞠芳辉等(9.91)——
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及其应用………………………………………………………陈迅等(9.99)论企业边界的两重性…………………………………………………………………曾楚宏等(10.73)有限外部化:技术进步对企业边界的影响……………………………………………王珺等(10.81)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与企业边界变动……………………………………………余东华等(10.88)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研究……………………………………………………………包国宪等(10.96)资源位定律及其应用……………………………………………………………………昝廷全(11.74)价值链形态演变与模块化组织协调…………………………………………………徐宏玲等(11.81)专利竞争优势的理论探源……………………………………………………………刘林青等(11.89)企业网络与企业边界理论……………………………………………………………张文松等(12.78)模块化技术创新网络结点间耦合关系研究…………………………………………党兴华等(12.85)
工商管理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新机制:经营权币机制………………………………………………邹亚明(1.87)企业内部市场交易费用分析……………………………………………………………王凤彬等(1.95)企业中的非分工合作……………………………………………………………………张小宁(1.102)势力经济研究………………………………………………………………………………张玉杰(2.80)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姚先国等(2.87)基于选择性理性的激励模型及应用研究…………………………………………………齐红倩(2.96)基于品牌社群的消费价值研究…………………………………………………………周志民(2.103)企业边界的多种变化及其原因……………………………………………………………刘东(3.92)基于合约化质量管理框架下的质量创新模式研究…………………………………王海燕等(3.100)象征型购买行为的儒家文化价值观诠释
—概念界定、度量、建模和营销策略建议…………………………………………张梦霞(3.106)——
基于超产权理论对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思考……………………………………………刘德光(3.113)快速营销反应系统下的整合营销研究
—兼论后工业时代的营销理论与方法…………………………………………于建原等(4.111)——
生产基地外移与厂商间既有供应关系的海外重建…………………………………申恩平等(4.119)核心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特性…………………………………………………………邹国庆等(5.96)价值链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政策借鉴……………………………………………………曾铮等(5.104)企业价值网络竞争优势研究………………………………………………………………周煊(5.112)中国上市公司CFO制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杜胜利等(5.119)基于不同理论框架下的公司治理
—兼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郑海航等(6.105)——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实证分析…………………………………………………徐向艺等(6.112)商务模型与民营企业绩效………………………………………………………………程愚等(6.120)中国新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以中国水电集团为例的研究……………………………………………………任佩瑜等(7.96)——
软件企业R&D治理边界与结构………………………………………………………张运生等(7.105)创意型企业产品特征及其生产决策研究……………………………………………李向民等(7.112)国际零售商海外市场选择机理
—基于市场邻近模型与心理距离视角的解释……………………………………汪旭晖(7.119)——
不同资产的战略地位和财务地位差异评析………………………………………………董必荣(8.97)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及其应用……………………………………………潘爱玲等(8.105)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公司治理的平衡原理………………………………陈宏辉等(8.114)
基于资本治理理论的企业所有权安排
—股东至上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逻辑统一……………………………………李伟(8.122)——
差别产品的动态完全竞争………………………………………………………………翁君奕(9.106)管理学方法与经济学方法的借鉴、融合…………………………………………………罗仲伟(9.114)管理时尚传播过程研究………………………………………………………………王圆圆等(9.122)中间组织理论:基于不确定性与缓冲视角……………………………………………罗珉等(10.104)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品牌资产生成研究…………………………………………卫海英等(10.113)基于消费者效用的品牌权益模型及应用分析…………………………………………宁昌会(10.121)基于网络关系的公司治理……………………………………………………………卢东斌等(11.95)公司治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
—基于整合与协同演化的视角…………………………………………………韵江等(11.103)——
信息结构、决策权结构和高参与型组织的变革………………………………………程德俊(11.111)策略性行为理论研究…………………………………………………………………干春晖等(11.118)企业永续发展的制度安排……………………………………………………………李海舰等(12.92)虚拟产权与企业家激励…………………………………………………………………徐向阳(12.101)顾客价值链探析…………………………………………………………………………崔迅等(12.108)品牌忠诚驱动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于春玲等(12.115)
案例分析
双向视角的员工组织关系探索
—I-P/S模型的实证研究………………………………………………………陈维政等(1.110)——
基于传播视角的广告效果实证研究……………………………………………………杨毅等(1.118)MP3技术与美国音乐产业演化………………………………………………………芮明杰等(2.110)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
—以苏浙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黎继子等(2.118)——
会议综述
新型工业化与中国产业竞争力全国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张向阳等(1.126)“经济安全:预警与风险化解”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李雪峰(3.121)2005年战略管理深度汇谈观点综述…………………………………………………管益忻等(3.124)
书评
《全球竞争——
—FDI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介………………………………………吕政(2.126)—基于网络视角的分析》评介…………………………………………金碚(2.127)《垄断产业改革——
《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产业结构的国际化研究》评介……………………………………陆根尧(2.128)《新编工业经济学》评介…………………………………………………………………陈佳贵(4.127)《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评介……………………………………………………张车伟(5.127)《电力竞争》评介……………………………………………………………………………于立(6.128)《企业纵向关系论》评介……………………………………………………………………金碚(7.127)《规制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评介………………………………………………林平(7.128)—企业再创业的理论与策略》评介………………………………苏东水(10.127)《突破增长的极限——
《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评介……………………………………………………………李海舰(10.128)《管理科学化与管理学方法论》评介……………………………………………………陈佳贵(11.126)《21世纪初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评介…………………………………………………周叔莲(11.127)
国民经济运行
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本质特征、根源与社会转型的理论界点……………………………陈惠雄(1.5)信息产业标准的形成机制及其效率研究………………………………………………冯根福等(1.16)中国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选择……………………………………………………………孙天法(1.25)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吕政等(2.5)论国际分工的反梯度推移演进均衡……………………………………………………刘茂松等(2.13)跨国零售商在华战略及本土零售商业的应对…………………………………………汪旭晖等(2.21)长三角政府公共资本和民营资本生产率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李桢业等(3.5)地方国有企业改制中债务处置问题研究………………………………………………汪海粟等(3.13)组织信息体制、制度化关联与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效率………………………………刘冰等(3.21)自主创新的品牌经济学研究………………………………………………………………孙曰瑶(4.59)企业R&D商业化能力研究………………………………………………………………贺伟等(4.66)中国新兴企业自主创新陷阱的突破路径…………………………………………………蒋春燕(4.73)知识产权、基本要素与技术标准化合作………………………………………………孙耀吾等(4.81)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金碚(5.5)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彭水军等(5.15)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郭军等(5.24)产业竞争优势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实证研究………………………王德章等(5.32)构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思考………………………………………………林汉川等(6.30)电子商务对企业内部权威分配的影响分析: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例……………………于冰等(6.38)对循环经济技术范式———“XR”原则的探讨……………………………………………赵凯等(6.44)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收益分配
———基于笔记本电脑商品链的分析……………………………………………………张纪(7.36)制度质量、制度距离与双边贸易……………………………………………………………潘镇(7.45)基于绿色管理的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讨价还价模型研究……………………………高广阔(7.53)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对外贸易………………………………………………………………刘信一(7.59)中国工业污染防治的制度性缺陷及其纠正……………………………………………张其仔等(8.29)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1999—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于峰等(8.36)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刘林平等(8.45)中国区域发展梯度约束与和谐社会战略构局……………………………………………陈惠雄(9.5)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顾乃华等(9.14)外资并购中的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研究………………………………………………汪海粟等(9.22)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产业效率损失———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赵自芳等(10.40)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史丹(10.49)浙商的“外迁”与“反哺”———基于从“浙江经济”到“浙江人经济”的实证分析…………向荣(10.59)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厉无畏等(11.5)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
———兼论实现中国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条件…………………………杜传忠(11.14)2006年总目录
2006年12月
第12期(总225期)Dec.,2006No.12
ChinaIndustrialEconomy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
集群式创新与创新能力集成
—一个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新视角……………………………刘友金(11.22)——
基于资本属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胡晓鹏(12.5)房地产的虚拟性与宏观经济稳定…………………………………………………………王千(12.13)工业化、高速经济增长与协调分工的制度安排………………………………………罗来武等(12.21)
产业经济
—“十一五”利用外资政策目标的思考……裴长洪(1.33)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张辉(1.40)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芮明杰等(1.49)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林民盾等(2.30)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
—兼评2005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徐康宁等(2.37)——
—“厂网分开”引发的深层思考…………白让让(3.29)制度偏好差异与电力产业规制放松的困境——
规制定价机制的激励强度权衡与模型设计
——
—以我国电信产业的规制定价总体模型设计为例………………………………汪秋明(3.38)中国铁路客运高峰负荷定价模型分析…………………………………………………于良春等(3.46)京津冀地区发展民航产业集群研究……………………………………………………王志清等(3.53)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
—“4+4+4”模型………………………………………………吴金明等(4.36)跨组织资源与企业合作:基于关系的视角…………………………………………………王雎(4.44)
—基于演化论的视角……………………………………陈学光等(4.52)网络组织及其惯例的形成——
平台经济学初探…………………………………………………………………………徐晋等(5.40)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分工架构的一个初步分析…………………张杰等(5.48)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黄永明等(5.56)基于产业链效率的煤电纵向规制模式研究……………………………………………于立宏等(6.5)系统市场中企业策略性排他行为分析…………………………………………………唐要家等(6.14)
—兼论对我国银行卡POS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的启示……胥莉等(6.22)银行卡定价理论的新发展——
社区性产业集群与合作性激励的生成
—对温州民间商会生发机制的社会经济学考察…………………………………马斌等(7.65)——
规制承诺不确定条件下的电网投资效应及其政策设计…………………………………叶泽等(7.73)药价虚高博弈分析………………………………………………………………………吴建文等(7.80)
—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吕政等(8.5)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实证研究……………………………黄健柏等(8.13)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
本土代工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杨桂菊(8.22)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及其效应分析………………………………………………张复明等(9.30)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肖兴志等(9.38)我国公用事业运营和监管改革研究………………………………………………………刘戒骄(9.46)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金碚等(10.5)中国机床工业的高速增长:技术进步及其贡献分析……………………………………王燕梅(10.15)谁从谁获益:中国制造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王成岐等(10.23)
—基于国别数据的实证研究…………………王晓荣(10.32)劳工标准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
自主创新与创新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张宏武(11.30)——
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朱有为等(11.38)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冯根福等(11.46)论买方垄断势力下跨国公司对当地配套企业的纵向压榨………………………………张晔(12.29)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思考………………………刘林青等(12.37)
—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视角的分析………张亚斌等(12.45)城市群、“圈层”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经济
—“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6.51)“温州模式”的转型与发展——
长江流域板块结构分异的制度成因与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胡彬(6.60)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利益得失………………………………………………………曹明福等(6.68)经济体制改革
全球商品链的内在动力机制与外部结构均衡……………………………………………彭绍仲(1.56)跨国公司子公司定位研究——
—从科层范式到网络范式的演化…………………………陈福添(1.64)—以商会为例……………………………………………………冯巨章(1.72)企业合作网络的边界——
—以集成电路(IC)产业为例…………………文嫮(2.45)价值链空间形态演变下的治理模式研究——
产权制度的分层、构成及其多维度变迁研究………………………………………………胡川(2.52)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黄赜琳等(2.60)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悖论”和有效行权的制度设计……………………………………简新华等(3.60)高级管理人员激励契约研究………………………………………………………………潘飞等(3.68)家族企业所有者间控制权配置选择与演进………………………………………………刘磊等(3.75)股市公共性: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根据……………………………“股权分置改革研究”课题组(4.5)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未来出路…………………………………………………………马维胜(4.14)
—基于中国电力行业的实证研究……………干春晖等(4.23)规制分权化、组织合谋与制度效率——
制度互补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刘戒骄等(4.29)“创造性毁灭”和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自主科技创新………………………………………于同申(5.64)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质量惯例……………………………………………………………程新章(5.72)“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更新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改进………………………………徐风华等(7.5)中国银企不良资产清算分析………………………………………………………………魏成龙(7.13)逆向激励、国有企业监督与职工剩余控制权…………………………………………杨继国等(7.21)从“中关村”论我国管理层收购“做亏模式”的控制……………………………………杨咸月等(7.28)企业性质新论:要素产权与企业产权之交易契约的履行过程…………………………李全伦(8.54)企业人力资本入股实施:一个整体框架研究……………………………………………肖曙光(8.62)企业内部市场定价:基于行为的理论模型…………………………………………………冯俭(8.70)再论内公外私产权…………………………………………………………………………何晓星(9.53)基于契约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及其演进…………………………………………………张治栋等(9.62)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李平等(9.71)企业利益相关者问题的实证研究………………………………………………………江若尘(10.67)行为经济学中的社会公平态度与价值取向研究
—以新加坡、中国上海和兰州为例………………………………………………董志勇(10.75)——
管理腐败新特征与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黄群慧(11.52)
—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考察……………孙广生等(11.60)面向供应链的环境治理组织模式研究——
—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胡立君等(11.68)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组织变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我国现阶段矿难频发成因及其对策:基于安全投入的视角…………………………汤凌霄等(12.53)解决代际外部性问题有效途径的理论探讨……………………………………………郭骁等(12.60)
—基于贝克尔—墨菲模型的解释……………………范爱军等(12.67)模块化对分工演进的影响——
公共管理
价值星系:理论解释与价值创造机制的构建………………………………………………罗珉(1.80)企业模块化的边界及其经济效应研究…………………………………………………胡晓鹏(1.90)模块生产网络价值创新的整合架构研究…………………………………………………朱瑞博(1.98)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黄速建等(2.68)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李正(2.77)基于复杂系统的公司治理………………………………………………………………刘汉民等(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