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分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宜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20点02分,太阳表面发生了近十多年来最强烈的一次耀斑爆发(如下图所示)。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公布的消息,此次耀斑爆发造成了大量带电粒子流轰击地球高层大气,引发高频无线电通讯大面积中断,昼半球地区中断时间超过1个小时。
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耀斑爆发对下列部门影响最小的是()
A.航空运输服务业 B.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
C.卫星传输服务业 D.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2.太阳活动剧烈时,在下列国家可能观测到极光的是()
A.加拿大 B.墨西哥 C.新加坡 D.新西兰
2018年4月21日,中国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顺利返抵上海。
考察队历时160多天,先后在罗斯海、中山站等区域开展了考察,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①自西向东②自东向西③逆时针④顺时针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4.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队顺利返抵上海之日,(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并向北运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下图示意一年中地球绕日公转速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P可能是()
A.1 月初 B.4 月初
C.7 月初
D.10 月初
6.P至Q阶段,太阳直射点()
A. 逐渐北移
B. 先北移后南移
C. 逐渐南移
D. 先南移后北移
如表中所列的是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7~8题.
A. 地
B. 地
C. 丙地
D. 丁地
8.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
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读图完成第9~11题。
9.图中曲线中( )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10.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A.云层厚度
B.地势高低
C.正午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11.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云量增加
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下图是地震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S、P表示地震波,甲、乙表示不连续面),据图完成12~13题.
12. 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S只能通过液体传
B.S和P向下通过甲时,P波速突然下降,
S完全消失
C.S和P向上通过乙时,波速均明显增大
D.甲乙界面上下的物质均为固态,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13. 关于甲分界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分界面
B. 莫霍界面,为岩石圈和地幔分界面
C. 古登堡界面,为岩石圈和地幔分界面
D. 古登堡界面,为地幔和地核分界面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 ,其中⊿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下图示意夏至日某地北京时间 18 时的太阳位置。
据此完成14~15题。
14. 该地的经度为( )
A. 30°E
B. 30°W
C. 60°E
D. 60°W
15. 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
A. 45°N
B. 45°S
C. 68°26′N
D. 21°34′N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
17.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18~19小题。
18. 图中a、b、c、d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19. 图中甲处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20~22题:
20.表示同一日的一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沙漠气
D. 热带草原气候
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风速变化示意图”(下图)(注:①图中“”表示风向。
②风速与风级的关系:5级8-10.7m/s,10级24.5-28.4m/s)。
完成23~24问题。
23. 此天气系统()
A. 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风冻害
B. 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
C. 多形成在赤道地区的暖洋面上
D. 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24. 据图推断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
A. 由东南向西北
B. 由西南向东北
C. 由东北向西南
D. 由西北向东南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后完成25~26题。
25.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6.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
读图,回答27~28题。
2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反射
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失热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28.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A.甲包括水能
B.乙包括沼气
C.乙包括石油
D.丙包括煤炭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a)、500米(b)、1000米(c)水平面上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9~30题。
29. 图示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A.锋面
B.气旋
C. 反气旋
D. 台风
30. 若此时东南方气团势力较强,甲、乙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B.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C.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D.甲地为晴朗天气,乙地为阴雨天气
二、填空题
31.(14分)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d、a、e所在的是________(晨、昏)线,此时e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此时北京(约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3)该日e地的夜长约________小时。
(4)此日之后的一个月内,b、c两地的白昼时间比上海______(长、短),且两地昼夜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
32.(12分)读“我国2014年某月20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为_________季节。
甲地气流方向为__________(上升\下沉)。
(2)从图中看冷空气移动方向是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
(3)乙、丙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
(4)此时丁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
(5)该季节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相比,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
33.读下面季风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分)
(1)古诗有云“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对应图中字母,其形成原因是。
(2)“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句中的“西风”是指,其形成对应的气压场的名称是。
(3)图中E处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4)图中字母D处气候类型与如下那幅图的气候类型相同。
()
(5)此时,北太平洋上气压中心为。
参考答案
31.(14分)(1).晨线(2).6 (3). 北(4). 73。
26' (5). 12 (6). 长 (7). 昼渐短夜渐长
32. (12分)(1)冬季、下沉(2)东南(3)丙(4)晴朗温暖(气温高,气压低) (5)太平洋
33.(14分)
(1)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冬季风(西北风)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3)夏季由于阳光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西南季风。
(4)C
(5)阿留申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