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气汤配伍机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承气汤配伍机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本研究选择张仲景《伤寒论》中泻下名方小承气汤为研究对象,对其配伍机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观察了不同溶剂提取方法制备的小承气汤对小鼠首次腹泻时间和黑便数的影响,确定了70%乙醇为
最佳提取溶剂。
从小承气汤君臣佐使配伍关系出发,以君药大黄为核心,依次配伍其它两味中药后,共得到4种拆方组合,对此4种组方进行反映小承气汤临床药效的泻下实验,获取药理数据,经数据处理后初步探讨了复方中药小承气汤君臣佐使配伍关系。
采用紫外检测器,甲醇、0.5%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的方法对各组方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获取小承气汤色谱指纹图谱,共得到35个色谱峰。
将药理数据和各指纹峰峰面积组成原始数据矩阵,进行相关分析。
确定小承气汤中4个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为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并确定了大黄酸、厚朴酚、橙皮苷为小承气汤的质量控制指标。
建立了测定小承气汤中大黄酸、厚朴酚、橙皮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Thermo-C<sub>18</sub>柱(250mm×4.6mm i. d., 5μm),
大黄酸及厚朴酚以甲醇-1%冰乙酸水溶液(72:28,v/v)为流动相,于254nm 处检测,其分别在1.52~19.0μg·mL<sup>-1</sup>(r=0.9997)和1.68~21.0μg·mL<sup>-1</sup>(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8.9%(RSD=2.0%)和98.3%(RSD=2.1%),橙皮苷以甲醇-1%冰乙酸水溶液(34:66,v/v)为流动相,于284nm处检测,在4.02~60.4μg·mL<sup>-1</sup>(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5.7%(RSD=1.9%),为小承气
汤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定量依据。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小承气汤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以大黄酸、厚朴酚含量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小承气汤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6倍量70%乙醇浸泡1.5小时,回流提取4次,每次0.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