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省石门一中高二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上学期石门一中高二地理单元检测试卷
(时量:7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40×2=80分)
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
资源是()
A.瀑布飞流
B.湖光山色
C.云海日出
D.奇峰峡谷
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
是()
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
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
3.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
的是()
A.①地位于三角洲
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
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
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图2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4. 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5. 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6.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 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 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CD线为雪线),完成7-9题。
7.对于该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比较完整
B.北坡地处阴坡和迎风坡,故雪线较低
C.该山地可能是我国的武夷山
D.南坡地处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差
8.若①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A.南非东南端 B.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东南部 D.长江三角洲
9.若CD一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温差为28.8 ℃,该山顶的海拔最接近()A.3700米 B.4800米 C.5000米 D.4680米
去年暑假,长沙市某垂钓爱好者自驾去北郊黑麋峰附近水库垂钓。
在途中休息时,用手机拍到一张库区附近路边的凸面镜图片。
图3为水库附近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米),图4为手机拍摄到的凸面镜里的景观图(面包车在镜中自左向右行驶)。
完成10-12题。
10.图示地区最大的高差可能为()
A.22米
B.32米
C.42米
D.52米
11.拍摄到的凸面镜最可能的位置是在()
A.甲
B.乙
C.丙
D.丁
12.凸面镜中面包车正驶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广州“竹筒屋”因其门面窄而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而得名。
竹筒屋是单间建筑,其开间小,进深大,不设窗,天井可以开闭,房屋排列在狭小街巷两侧。
下图是广州某地某竹筒屋的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4题。
13、竹筒屋的建筑设计优势有()
①安全防卫功能好②房屋进出较便利
③通风散热效果佳④室内采光条件优
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竹筒屋住宅区的气温分布是()
A.房间内的白天气温高于街巷 B.廊道内的夜晚气温高于房间内
C.街巷的昼夜温差大于房间内 D.房间内的昼夜温差大于廊道处
“空梅”指在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没有出现梅雨;若梅雨期间雨量不大,难得有一两次大雨,则称为“短梅”。
下图为1962—2014年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图反映出()
①“空梅”即梅雨期完全无降水②梅雨期降水量最多年份的降水量是最少年份的20多倍③江苏省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④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短梅”和“空梅”的年份()
①中国北方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减小②江苏省的伏旱可能较常年更为严重③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往往比较旺盛④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往往比较强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右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图回答17题。
17.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18~20题。
18.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
A.北半球准静止锋 B.南半球冷锋
C.南半球暖锋 D.北半球冷锋
19.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移动的影响,乙地未来一两
天()
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C.乌云压顶,阴雨连绵D.东风狂吹,雪花漫舞
20.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洋流、纬度B.地形、太阳辐射
C.纬度、大气环流D.洋流、地形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水)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这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
近日,某市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涂白高
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
大方的效果。
据此完成21~22题。
2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②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③吸收声波,消除噪声④杀菌、杀虫、防病虫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2.图中树木涂白的作用是()
A.使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减小,减少树皮开裂
B.使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D.增加树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减小冻害发生的概率
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水热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绿洲风”。
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沙尘释放的主要源区之一。
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全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据此完成23~25题。
23.下图所示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绿洲风”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4.“绿洲风”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B.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
C.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D.减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
25.根据沙漠与绿洲间局地环流,推断沙尘暴大多发生在一天中的()
A.0~6时B.6~12时C.12~18时D.18~次日0时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
26.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A.18℃B.22℃
C.28℃D.32℃
27.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差异
C.地形起伏D.洋流性质
28.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
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
京福高铁合肥至福州段于2015年7月1日正式运
营。
当日上午9点40分,合肥某中学王同学乘坐G7413次列车到达新落成的黄山北高铁站,成为该站迎来的第一批旅客中的一员。
据此完成29~31题。
29.下列四幅图中M线为晨线,N线为昏线,与黄山北高铁站迎来第一批旅客时间相符的图是()
30.当G7413次列车到达新落成的黄山北高铁站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 A.占全球范围的1/3 B.大于全球范围的1/2
C.小于全球范围的1/2 D.占全球范围的1/4
31.7月1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A.2日2时52分B.2日2时08分
C.1日3时08分D.3日2时52分
甲、乙两地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
结合下图,完成32~33题。
32.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方B.西方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33.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A.20 000千米B.15 000千米C.10 000千米D.5 000千米
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34~35题。
34. P、Q、R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
A.713714715 B.711712713 C.715713714 D.714711713 35.图示地貌可能是()
A.风力侵蚀地貌B.风力堆积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36~37题。
36.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C.向斜谷 D.向斜山
37.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38~39题。
38.图中P地海拔(H)为()
A.100 m<H<200 m B.200 m<H<300 m
C.300 m<H<400 m D.400 m<H<500 m
39.图中信息显示()
A.R河流向为从西北向东南
B.③地为山谷
C.①地比②地河流流速快
D.④地为阳坡
高二地理单元检测答卷
如图为某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30 m,一画家欲前往该岛。
据此完成40题。
40.上图是画家在海上①~④中某处画的该岛的素描图。
该画家最有可能在(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二、综合题(20分)
41.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从A到D的线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
(6分)
(2)估算图示范围内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4分)
(3)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判断 AB、BC、CD 中骑行最省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
(6分)
(4)图中甲、乙两处为观赛台,选择能看到 CD 段赛况的观赛台并说明理由。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