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希罗达1000mg /m2,每天2次,第1~14天,21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结果:30例中,获得完全缓解(CR)2例,占6.7%;部分缓解(PR)12例,占40.0%;稳定(SD)11例,占36.7%;进展(PD)5例,占16.7%。

总有效率(CR+PR)为46.7%。

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腹泻、手足综合征及脱发等。

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高,安全性好。

标签:晚期胃癌;紫杉醇;卡培他滨;化学治疗
Study of paclitaxel combined capecitabine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ANG Xiaoqing
(Liaoning TumerHospital,Liaoning ,Shenyang,110042)
【Abstract】Objective:We evaluated the antitumour activity and toxicities of paclitaxel and capecitabine as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Methods: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AGC were treated with capecitabine 1000mg/m2 p.o. twice daily on days 1-14 and paclitaxel l75mg/m2i.v. on day 1 every 3 weeks until disease progression or unacceptable toxicities . Results:A total of 2 patients showed complete response and 12 showed partial response making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46.7%.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 was 6.7 months and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 was 9.9 months.Grade 3 or 4 adverse events include leukocytopenia,hand-foot syndrome,CINV,and alopecia. There was no leukocytopenia fever or treatment-related deaths.Conclusion:Paclitaxel and capecitabin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was active and highly tolerable as a therapy for AGC.
【Keywords】Advanced gastric cancer;Paclitaxel;Capecitabine;Chemotherapy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并呈上升趋势[1]。

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占整个胃癌发病率的60%~80%,多伴有淋巴、血行及(或)腹膜转移,或直接浸润扩散。

超过2/3确诊胃癌的患者不可手术切除,即使可行手术切除其复发率也相当高[2]。

因而化疗就显得格外重要。

收集2005年7月~2008年7月我科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7月~2008年7月,应用含紫杉醇联合希罗达方案治
疗30例晚期胃癌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

年龄30~71岁,中位年龄54.3岁。

30例中,高、中分化腺癌11例,低分化腺癌17例,黏液腺癌合并印戒细胞癌2例。

全部患者按国际TNM分期(1999)均为Ⅳ期,转移部位包括肺转移6例,肝脏转移8例,腹腔淋巴结转移27例,盆腔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8例。

未接受过化疗或末次化疗结束≥6个月,有1个以上可测量的病灶。

Karnofsky评分>70分,重要器官功能基本正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3h,第l天,使用紫杉醇前先行地塞米松预防过敏反应的预处理;希罗达1000mg/m2,每天2次,第1~14天。

每例患者治疗至少2个周期,每个周期化疗前后复查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化疗前30 min常规应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止吐,21天为1个周期。

每2个周期评定疗效。

不常规预防使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3评价标准疗效评价采用CT或MRI观察病灶大小,按RECIST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 计算有效率(RR)。

毒副反应按WHO(1998年)标准,分为0~Ⅳ度。

2结果
2.1客观疗效全组患者共完成化疗126个周期,其中6周期8例,4周期17例,2周期5例。

完全缓解(CR)2例,占6.7%;部分缓解(PR)12例,占40.0%;稳定(SD)11例,占36.7%;进展(PD)5例,占16.7%。

RR为46.7%。

至2008年7月,27例患者获随访,14例出现进展,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6.7个月;10例患者生存,中位生存期(MST)9.9个月。

2.2毒副反应30例患者均可评价毒副作用,最常见的是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Ⅲ~Ⅳ度占1
3.3%(4/30),高峰期在化疗后7~15天,多在第4周左右恢复;20.0%(6/30)出现I~Ⅱ度血红蛋白减低;血小板下降不明显。

脱发见于大部分患者,占86.7%(26/30)。

其他毒副反应还包括腹泻53.3%(16/30),黏膜炎40.0%(12/30),肝肾功能、心电图异常较少见。

有2例出现轻度水钠潴留。

见表1。

3讨论
研究表明,氟尿嘧啶仍居联合化疗的主导地位。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具有独特的肿瘤内选择性激活途径,口服后能以完整的分子从胃肠道黏膜吸收,经过一系列代谢,主要在肿瘤组织内被胸苷磷酸化酶(TP)转化为抗肿瘤活性药物氟尿嘧啶,所以卡培他滨对肿瘤选择性高,特异性强,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较轻的毒副作用,卡培他滨口服效果与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相似。

同时,由于正常组织中的胸苷磷酸化酶活性较低,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这种导向治疗作用既可以提高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又减少了药物的全身毒性作用。

临床研究提示,卡培他滨具有较高的抗胃癌活性,单药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率为24%[3]。

紫杉醇是从紫杉树干或树皮中提取的天然产品,是一
种新型抗微管药物。

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抑制微管解聚,导致微管异常排列,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而导致细胞死亡。

紫杉醇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
要作用C2期和M期。

近年来紫杉类药物广泛试用于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单
药治疗胃癌的有效率为11%~23%。

研究表明,紫杉醇可以上调肿瘤组织内的胸苷磷酸化酶表达,与卡培他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有效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且毒副反应小,依从性好,较好地达到晚期胃癌姑息治疗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4-9.
[2]Greenlee RT,Murray T,Bolden S,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0[J].CA Cancer J Clin,2000,50(1):7-33.
[3]Okines A,Chau I,Cunningham D. Capecitabine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7,8(16):2851-28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