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短歌行》中,这________二句诗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归园田居》中,这两句诗________,让我们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B.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意思是:好像清晨的露水一样,转瞬即逝,失去的日子实在太多了。

把“人生”比作“清晨的露水”,运用
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意思是: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
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

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

表明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
时间。

故选A。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________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
________。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________。

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A. 历程骚扰一网打尽
B. 进程掣肘釜底抽薪
C. 历程骚扰釜底抽薪
D. 进程掣肘一网打尽
【答案】B
【解析】①历程:经历的过程,仅指已发生的。

进程: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已发生的和未发生的。

根据语境,应选“进程”;
②骚扰:意指扰乱他人,使之不得安宁,含贬义。

掣肘: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难开展。

根据语境,应选“掣肘”;
③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的全部抓住或彻底清剿。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意为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借以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
暗中进行破坏。

根据语境,应选“釜底抽薪”。

故选B。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中国青年的“强国一代”,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他们将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青年一起肩并肩、手牵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打造
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A. 作为“强国一代”的中国青年,更能够从放眼世界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B. 作为中国青年的“强国一代”,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C. 作为“强国一代”的中国青年,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D. 作为中国青年的“强国一代”,更能够从放眼世界中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答案】C
【解析】全句主语不能是“强国一代”,应是“中国青年”,据此排除B、D项;“肩负起
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中“肩负起”与“时代担当”搭配不当、语意重复,据此排除
A项。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就和水、电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的基础设施,断网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B.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通知,宣布将实行商品住房销售公开摇号全
程公证,具体实施细则将于近期公布。

C. 为保证限行期间市民出行受到影响,成都市根据客流情况采取增发车辆,确保道路
和轨道交通运营秩序正常。

D. 2019年1月31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该团队在量子通信实验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

【答案】D
【解析】A项,“不可或缺的”和“必需的”语义重复,删除其一。

B项,成分残缺,在“宣布将实行商品住房销售公开摇号全程公证”后加“制度”。

C项,不合逻辑,在“受到影响”前加“不”。

故选D。

5.(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

B. 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 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 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答案】D
【解析】(1)D项,“艰军团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错误。

庶务,就是指国家的各种政
务。

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

故选D.
【答案】B
【解析】(2)B项,“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边境贸易的通称”错。

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通桑。

故选B.
【答案】B
【解析】(2)B项,“古文中常指应对符合皇上心意得到赏赐”错误,赐对,帝王召见臣子对答问题。

故选B.
【答案】C
【解析】(4)C项“闫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那个月”错误,闫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闫某月”。

【答案】B
【解析】(5)B项,“抵板刑”,极刑即死刑,抵意为达到,意即达到判处死刑的地步。

没有尸体示众之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6.为下面的语段补写一句评论性的话,提示当下的社会责任。

(不超过40个字)
最近,有一张照片在网上疯传,唤醒了许多人沉睡着的感动。

照片拍摄的是一名清洁工,在完成了打扫街道的工作后,坐在街边的石墩上,把稚龄
孙女儿放在自己膝上,双手捧着她粉嫩的脸蛋儿,额抵额、鼻碰鼻,脸上绽放着足以
让冰霜融化的灿烂笑容。

人民网如此评论,当他放下简陋的清洁工作,将孩子抱于膝上,欢乐如泉水一般自动
流淌,劳动的疲惫在这一瞬间化为烟云。

幸福与亲情,成了对普通劳动者最美的慰藉,这是草根阶层的生活底气,是希望,是未来。

________。

【答案】保护草根的幸福,对于一个飞速发展的转型中国家而言,是眼下最大的社会
责任。

【解析】规定的角度是“当下的社会责任”,字数不超过40字。

根据新闻中照片的描述,清洁工完成工作之余,关爱小孙女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只是要把这种社会责任如从“爱和亲情”的描述一样,准确、鲜明、生动。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7.(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7.(2)老丁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老丁扶贫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7.(3)小说语言朴实而富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A. 小说主要叙写了帮扶唐大石的过程中老丁的艰辛付出,但没有忽视局长的作用,如
扶贫策略的指导,组织单位的人消费扶贫等。

B. 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事,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叙述了老丁去苗家沟村的唐大石家精
准扶贫的故事,由人物的言行来构成主要情节,小说脉络清晰。

C. 老丁与唐大石最终将扶贫项目确定为养猪,是因为“这个项目简单”,而且利用山沟
里的草饲养出原生态猪肉,不存在销路问题。

D. 小说先写老丁接济式扶贫遭到了局长的批评,再写垒猪圈、买猪崽,又写水淹猪圈、狼叼猪崽,然后写贷款扩建,唐大石脱贫,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答案】C
【解析】
【答案】①虚心接受批评,服从领导安排。

局长批评老丁接济式的扶贫是不行的。

②忠于职守,不怕吃苦,垒猪圈,猪圈被淹后的处置都可以表现这一点,善于沟通。


励大石自立。

④爱琢磨。

从养八头猪到建立生态猪养殖基地。

【解析】
【答案】①小说叙述语言客观简练,富有表现力,寥寥数语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表现人物朴实性格,让唐大石带领村民集约化养猪、纯朴,“黑老鸹刺”等方言。

【解析】
8.(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8.(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名家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创作心态不同的一项是()
8.(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8.(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给书法创作下一个简要定义。

8.(5)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A. 书法,是中国一门普及度高的艺术形式:书法论著,在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后,便逐渐成为中国古代艺术论著中最丰富的艺术论著。

B. 对于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书法心理方面的问题,占人都有独到之思想,书法创造与之息息相关。

C. 在古人看来,虚静创作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虚静态和书法创作中另外一种心态即炽情态是截然相反的。

D. 由东汉蔡邑的《笔论》、东晋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唐代虞世南的《笔髓论》、明代宋曹的《书法约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等例子可以知道到他们对书法创造的心态都有共同的了解。

【答案】D
【解析】
【答案】B
【解析】
【答案】D
【解析】
【答案】书法创作就是以篆、隶、楷、行、草某种字体为载体,塑造形象,抒发其感情的创作过程。

【解析】
【答案】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最”、“都有”;论证思路上,有条理;段落用“首先”,论证方法上,如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法等等。

【解析】
9.(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9.(2)试分析本文中车夫的形象特点。

9.(3)如何理解作者在事发当时“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而现在却“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这两种矛盾的心态?请分别做出分析。

A. 全文短小精悍,是以小见大写作手法成功运用的典型;同时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将车夫和作为雇主的“我”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凸显了小说主题。

B. 听本文通过一波三折的情节叙述,不仅展现了车夫不假思索的真诚和善良,也表现了鲁迅最深刻的生命感悟和自我反省。

C. 本文语言朴素无华,不似鲁迅先生惯常的冷峻嘲讽,但这种轻描淡写的语言风格并不影响作者感情的抒发。

D. 听到了文中多处关于“风”的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我”复杂的心理活动,也烘托了车夫高大的人物形象。

【答案】B
【解析】B项,“一波三折的情节叙述”表述不合适。

本文的情节比较简单,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通过这样一件小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答案】1)勤劳善良,大风天出车尽职尽责;及早让道老妇人,对于轻微摔着的老妇人也能立即停车关切地搀扶问询。

(2)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毫不踌躇搀扶着被自己车把带倒的老妇人去警察局。

【解析】1)勤劳善良,大风天出车尽职尽责;及早让道老妇人,对于轻微摔着的老妇人也能立即停车关切地搀扶问询。

(2)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毫不踌躇搀扶着被自己车把带倒的老妇人去警察局。

【答案】(3)赞美车夫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表现了“到自己;另一方面思考自己转交铜元的行为意味着审视解剖自己,事发突然,“我”一时难以面对皮袍下藏着的自己的“小”,想逃避。

(2)时至今日,回想这件事虽然也有苦痛难堪,但我“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是在用这件事情时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鞭策自己,让自己在时常反省中成就自己的“大”。

【解析】(3)赞美车夫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表现了“到自己;另一方面思考自己转交铜元的行为意味着审视解剖自己,事发突然,“我”一时难以面对皮袍下藏着的自己的“小”,想逃避。

(2)时至今日,回想这件事虽然也有苦痛难堪,但我“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是在用这件事情时刻提醒自己,督促自己,鞭策自己,让自己在时常反省中成就自己的“大”。

10.(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10.(2)获取沉香的不同做法,体现人类对自然的不同态度。

请简要概括。

10.(3)本文叙述了与沉香相关的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态度。

A. 开头作者写在异国土地上探访不知名的香草而想起屈原,自然引出满篇异香的《离骚》,引用的名句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味。

B. 描写老媪整个面容“如雷火焚烧过的焦木”,在突出她面容缺乏水分,形似树妖的特点的同时,也暗含人不可貌相的劝诫。

C. “我好像碰到了一个熟人”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上文闻沉香、买沉香之举,又从味道似曾相识自然引起下文叙述。

D. 作者由风树受伤反而产生更多沉香联想到“精彩自苦难中着墨,旷世奇才在悲怆中诞生”的道理,含意深刻,启迪丰富。

【答案】B
【解析】(1)B项,解析“暗含人不可貌相的劝诫”错,这是照应后文,暗赞老媪如沉香般可贵。

【答案】(2)①因等不及而人为地损伤风树以获取沉香,体现受利益驱动,对自然予取予求;②顺应天意,只采自然生成的一点香屑,体现对自然心存敬畏、怜惜。

【解析】(2)文中获取沉香的做法有:人为地让风树受伤,增加沉香的产量;顺应天意,采集自然界野生的沉香。

这两种做法分别代表了两种态度:唯利是图,对自然予取予求;顺应天意,相信草木有灵,与自然共生。

【答案】(3)对敬畏、怜惜自然者的尊敬;对盲目逐利、戕害自然者的痛恨;对惨遭残忍对待的自然的痛心;对能以自然纯朴的方式对待自然(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谐地存在)的渴望(期待)。

【解析】(3)回到原文找到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分析“此刻,我对沉香的感受极为复杂。

不言而喻,它是人间香氛的极品,但摄香过程如此残忍,简直就是植物界的杀象取牙”“那老媪,相信草木皆有灵魂,她只取了一点点香屑来售卖,将沉香母树受到的袭扰降至最小。

愿这种淳朴的方式能天长日久地保持,达到人与万物共生共谐地存在”可得出作者尊敬敬畏自然者、痛恨戕害自然者,对惨遭残忍对待的自然感到痛心,希望能以自然纯朴的方式对待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