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贝壳/金蝉脱壳铜臭/遗臭万年攒射/人头攒动
B.创伤/予以重创伺候/窥伺时机数落/数见不鲜
C.偏裨/大有裨益呜咽/狼吞虎咽吭声/引吭高歌
D.沉疴/百舸争流饶恕/骁勇善战伛偻/衣衫褴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号称是马云、王菲、李亚鹏等三万精英人士师父的神奇道人李一,随着吹捧者的纷纷撇清或缄默,正成为一个声誉上的“破落户”而陷入讨伐之中。

C.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历久而弥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

D.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誉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二、语言表达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泥石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性词语。

(4分)
泥石流是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冲蚀掏挖,山体塌滑下来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急速奔泻的粘稠浆体。

四个关键短语:,,,。

2.2010年7月21日,两度奔赴边远山区支教的武汉大学女大学生赵小亭在贵州都匀支教途中穿越崎岖山路时,
被突然滚落的山石击中头部,不幸当场遇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赵小亭的QQ空间,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网上祭
奠灵堂。

请以同龄人的身份在赵小亭的QQ空间留言,表达自己的哀悼、赞颂和追思之情。

要求使用排比手法,
50字以内。

(5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

疑之。

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

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

益骇。

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①,堆累钟下。

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

一座尽骇。

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啖多,无佣者。

”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

查遂携归,饵之,
计其食略倍五六人。

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

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曰:“是我师也。

十年之别,颇复忆念。

烦致先生
一赐临也。

”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

即命仆马,投刺于门。

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

视之,殊昧生平。

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

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

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

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

查大愕,莫解所以。

拜已,以便服侍坐。

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

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

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

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

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

”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

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
列几满。

查固止之,将军不顾。

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

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别查。

(有删改)
注释①糗糒,干粮。

【1】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查遂携归,饵之饵:给……吃。

B.逆诸大门之外逆:背对着。

C.众妪捉袖整衿讫讫:完毕。

D.稽婢仆姓名已稽:查考。

【2】全都能表现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3分)
①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②十年之别,颇复忆念③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④而后朝拜,如觐君父⑤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⑥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
A.①②④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③⑤
【3】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査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

B.査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

C.査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

D.吴六一十多年来一直不忘査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

【4】句子:(10分)
(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
(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分)
(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五、其他
名句名篇默写(8分)
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⑵长桥卧波,?复道行空,?,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⑶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⑷君子慎始,差若毫厘,。

《礼记·经解》
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一掬余光中
①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

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

我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②这是临别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

一路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

不过去年断流
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

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
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③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

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

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

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④我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

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

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

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⑤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

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
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

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

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

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⑥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

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
也听见/沙/也听见。

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

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
合应一声“也听见”。

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⑦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

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

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

龚自珍《己亥杂诗》不也说过么: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

他的情人灵箫
怕龚自珍耽于儿女情长,甚至用黄河来激励须眉: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⑧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
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

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

看到女儿也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⑨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

我默默,只觉得不忍。

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

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

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有删改)
【1】介绍“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

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从全文结构来看有什么作用?
(4分)
【2】,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4分,每小题2分)
(1)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

(2)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3】段和第⑤段分别写出了黄河怎样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又有何不同?请概括回答。

(6分)
【4】将名片投入黄河这一举动的意蕴。

(6分)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请不要遗址公园化冯骥才
说到遗址,便会想起那年埃及考察。

埃及大地到处是公元前数千年的历史遗址,给人一种极强烈的文明的初始感、源头感。

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葬的遗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热的荒沙。

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坚硬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

当历史走去时,没有留下任何寻找它的线索,只有问号。

这些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之间。

于是空茫、荒芜、寂寞和
寥落,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然而这才是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特有的生命感——也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
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往往并不在城外或者更远的地方,而是在城中,与人们“生活”在一起;但从没人
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视做垃圾,去动手清理。

相反,把它们当成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物,不敢去碰它,更甭说动它。

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的行为。

如果扶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

谁敢去改动历史?它残缺,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象。

然而,在我们这里却被改变了。

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从河南的殷墟、西安华清池到京西的圆明园遗址,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塑,点缀小品,更有甚者则添油加醋地增添各种“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成一座座公园。

做这种事的人,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有尊严、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不可否认,我们一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可能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不懂,但不懂得历史文化的人怎么能去管理文化遗产呢?
进而说,又决非仅仅是不懂;如果不懂,为什么要破费大笔钱财为遗址围墙造景、植树栽花呢?其目的无人不知,便是开发旅游,招引游客,图谋赚得更多银子。

就这样,遗址正在一个个变成公园,变成赚钱的机器;历史被我们变成消费品了。

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不怕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的精神性的文化而带来的浅薄与苍白——不怕那种腰缠万贯的浅薄和富得流油的苍白吗?
(写于2010年6月,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作者认为遗址应该具有哪些特点?(6分)
【2】国内将遗址公园化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6分)
【3】文章最后说:“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请说说这句话有哪几点含意。

(6分)
七、作文
好高骛远,往往事与愿违;过于低调,可能失去机遇;一味拿来,往往到处碰壁。

请以“适合就好”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苏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贝壳/金蝉脱壳铜臭/遗臭万年攒射/人头攒动
B.创伤/予以重创伺候/窥伺时机数落/数见不鲜
C.偏裨/大有裨益呜咽/狼吞虎咽吭声/引吭高歌
D.沉疴/百舸争流饶恕/骁勇善战伛偻/衣衫褴褛
【答案】C
【解析】A ké/qiào xiù/chòu cuán B chuāng cì/sì shǔ/shuò C pí/bì yè/yàn kēng/háng D
kē/gěráo/xiāo l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号称是马云、王菲、李亚鹏等三万精英人士师父的神奇道人李一,随着吹捧者的纷纷撇清或缄默,正成为一个声誉上的“破落户”而陷入讨伐之中。

C.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历久而弥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

D.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誉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答案】B
【解析】A项杂糅,C项句序不当,D项中途易辙,“誉为”感情色彩不当。

二、语言表达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泥石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性词语。

(4分)
泥石流是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冲蚀掏挖,山体塌滑下来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急速奔泻的粘稠浆体。

四个关键短语:,,,。

【答案】冲蚀掏挖,塌滑,挟带搅拌,急速奔泻。

【解析】略
2.2010年7月21日,两度奔赴边远山区支教的武汉大学女大学生赵小亭在贵州都匀支教途中穿越崎岖山路时,
被突然滚落的山石击中头部,不幸当场遇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赵小亭的QQ空间,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网上祭
奠灵堂。

请以同龄人的身份在赵小亭的QQ空间留言,表达自己的哀悼、赞颂和追思之情。

要求使用排比手法,
50字以内。

(5分)
【答案】我们的怀念永远相随,青春的价值常驻人间,崇高的事业后继有人。

【解析】略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

疑之。

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

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

益骇。

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①,堆累钟下。

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

一座尽骇。

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啖多,无佣者。

”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

查遂携归,饵之,
计其食略倍五六人。

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

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曰:“是我师也。

十年之别,颇复忆念。

烦致先生
一赐临也。

”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

即命仆马,投刺于门。

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

视之,殊昧生平。

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

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

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

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

查大愕,莫解所以。

拜已,以便服侍坐。

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

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

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

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

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

”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

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
列几满。

查固止之,将军不顾。

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

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别查。

(有删改)
注释①糗糒,干粮。

【1】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查遂携归,饵之饵:给……吃。

B.逆诸大门之外逆:背对着。

C.众妪捉袖整衿讫讫:完毕。

D.稽婢仆姓名已稽:查考。

【答案】B
【解析】逆:迎接。

【2】全都能表现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3分)
①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②十年之别,颇复忆念③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④而后朝拜,如觐君
父⑤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⑥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
A.①②④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①是査伊璜的行为,③描述一个客观事实。

【3】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査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

B.査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

C.査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

D.吴六一十多年来一直不忘査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

【答案】A
【解析】“抓耳挠腮”不对,是抠住古钟的双耳往上抬。

【4】句子:(10分)
(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
(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

【答案】⑴(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

⑵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
⑶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

【解析】(1)4分,“乃”,“鞠”,“始”,各一分;全句通顺1分。

(2)3分,“诸父”1分,“行”1分,“素”1分。

(3)3分,“不才”1分,“得”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査伊璜,浙江人,清明时节在野外的寺庙里喝酒,看到大殿前面有一座古钟,比两个石瓮还大;上面留有泥土的痕迹和手印,都是新近才有的。

査伊璜感到疑惑,俯身往钟里看,有一个竹筐,不知存储着什么。

让好几个人抠住钟的双耳,用力往上掀,一点都不能抬动,就更加吃惊了。

于是就坐着喝酒来等(在钟下放东西的)那个人。

过了没多久,有个乞丐进来,带着(乞讨)获得的干粮,把它们堆积在古钟底下。

(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

把钟合上以后才离开,过了一会又来,手伸进去拿东西吃,满座的人都很吃惊。

査伊璜问:“那个男儿,你为什么要做乞丐呢?”回答说:“吃得多,没有人雇佣我做事。

”査伊璜因为他健壮,
鼓励他去参军,乞丐发愁,觉得没有凭借这样做。

査伊璜带着他回家,给他吃,算起来食量是常人的五六倍。

为他换了新的衣鞋,又给他五十两银子作为路费。

过了十多年,査伊璜的侄子在闽地做官,有个将军叫吴六一,忽然来拜见。

说话之间,问道:“伊璜是您的什么人?”回答说:“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吴说:“他
是我老师。

作别十余年,很是想念。

麻烦您转告先生,请他光临。

”适逢査伊璜来到,于是就告诉他,伊璜全不记
得这个人。

立刻命令仆人备马,在吴将军门前投递名片。

将军快步跑出,在大门外迎接伊璜。

伊璜看他,觉得一点也不认识。

私下里怀疑将军弄错了,但是将军弯着腰,越发恭敬。

过了一会来到大堂,那些卷帘、搬座的人,都是年少姬妾。

坐定,正想问清楚,将军动了动脸色,一个姬妾捧着官服到来,将军就起身换衣,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众位姬妾为将军整理衣袖完毕,将军先让几个人把伊璜按在座位上,不让他动,然后行朝廷上的礼节,如同拜见君王。

査大吃一惊,不理解为什么这样。

朝拜完毕后,将军就穿着便服在他身旁陪坐。

笑着说:“先生记不起那个举
钟的乞丐了吗?”査这才明白。

过了一会,高举盛宴,家里的歌妓在底下奏乐。

伊璜见将军每天不做别的,只是清
点姬妾奴婢的人数和骡马器用的数量,督促下人登记,告诫他们不要漏了什么。

一天,拿着登记的文书对査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

奴婢器物,我都不敢自己占着,请允许我分一半给您。

”査大惊不
接受,将军不顺从。

按照文书点数,古玩和家具,几乎放满了厅堂内外。

査坚持阻止,将军不理。

考查奴婢仆人姓名完毕之后,就让男的备办行装,女的收拾器物,并嘱咐他们恭敬地服侍先生,底下都惶恐地答应。

又亲自看着奴婢登上马车,马夫整治好骡马,这才回去,与査作别。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分)
(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答案】(1)孤独惆怅(1分),浪迹天涯的游子(2分)
(2)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霜花强颜,表达虽有美景,却难抵心中孤寂的情怀;用了对比(反衬)手法,把“霜花”
和春色作对照,表达内心孤苦。

(3)鲛人滴泪成珠;表达的是羁旅天涯的孤苦和对友人的思慕。

【解析】(1)3分
(2)两种手法各1分,解说各1分。

(3)典故1分,孤苦、思慕各1分。

五、其他
名句名篇默写(8分)
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⑵长桥卧波,?复道行空,?,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⑶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⑷君子慎始,差若毫厘,。

《礼记·经解》
【答案】⑴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⑵未云何龙不霁何虹高低冥迷
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⑷谬以千里
【解析】略
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一掬余光中
①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

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

我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②这是临别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

一路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
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

不过去年断
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

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③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

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

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

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④我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

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

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

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⑤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

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
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

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

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

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⑥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

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
也听见/沙/也听见。

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

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
合应一声“也听见”。

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⑦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

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

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

龚自珍《己亥杂诗》不也说过么: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

他的情人灵箫
怕龚自珍耽于儿女情长,甚至用黄河来激励须眉: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⑧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