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估算(汇编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估算(汇编3篇)
1.教学设计估算第1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认识估算的必要性。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过程。

3、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运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4、感受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出示口答:下面的这些数是最接近哪个整十数。

49最接近()82最接近()68最接近()
11最接近()73最接近()26最接近()
2、出示课本插图:引导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并提出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法估算,你们想知道哪些问题?
生答师整理:(1)什么是估算?(2)学习怎样进行估算?
二、互动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学习交流:
自主解答例题4,可能出现以下答案:
(1)把28看作30,43看作40进行估算100-30-40=30
(2)先算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了70元,30+40=70,100-70=30
2、全班展示成果,提出质疑:
(1)还可以怎样算呢?
(2)全班同学共同总结估算的方法。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1、运用估算的方法各小组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六第1~3题
2、小组内再展示交流。

四、学习反思,总结提高
1、全班展示错例。

2、分析总结错因,巩固提高。

2.教学设计估算第2篇
教学目标:
1.正确估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正确估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谁都能算正确。

800+700=1500400+500=900
900-500=400330+150=480
420-110=310190-160=30
这些题目你们是怎样计算的?整百数相加、减,可以先把百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转化成两位数的口算来算。

2、下面这些数接近哪个整百数?
196接近200387接近400
518接近500221接近200
二、探究新知
(一)阅读与理解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问题是什么?
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可以怎样解答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影院有多少个座位,还要知道六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二)分析与解答
你可以估一估。

把221看成220,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把239230。

221+看成239得多少呢?221>220,239>230,220+230=450,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5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坐不下。

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三)回顾与反思
可以怎样检验?221接近220,441-220接近220。

一到三年级坐下后还剩下大约220个座位,220小于239,四到你的估算合理吗?六年级就坐不下了。

三、知识应用
(一)想一想
你能按照前面的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196<200,226<230,200+230=430,430<441,坐得下。

196接近200,441-200接近240,240和226相比,足够大了。

两个旅行团坐得下。

(二)估一估
给同学们买面包用了647元。

给同学们买矿泉水用了232元。

买这两种食品大约花多少钱?
647+232≈880(元)650+230=880(元)
答:买这两种食品大约花880元。

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买面包比买矿泉水大约多花多少钱?
647-232≈420(元)650-230=420(元)
答:买面包比买矿泉水大约多花420元。

(三)选一选
仓库里有货物712箱,已经运走了358箱,一次最多能运350箱。

剩下的货物用这辆卡车能一次运走吗?
712-358710-360=350
350=350能运走。

()
358+350360+350=710
710<712不能运走。

()
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四、布置作业
3.教学设计估算第3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程教科书第四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购物活动中,经历估算的应用,交流各自的估算策略,比较各自的估算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切入生活,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有自己去买过东西的经历吗?能说说你买过什么东西,大约带多少钱吗?(板书课题:估算)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逛商场,学估算、用估算好吗?
(出示例图:手表295元,洗衣机3015元,自行车698元,电饭锅302元,摩托车8295元。


二、创设情境,探索估算
师:我喜欢上洗衣机和电饭锅,想买下这两样东西,请你当参谋,老师大概需要带多少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质疑:对于出现购物问题时,怎样估算更合理呢?想不想把估算的知识学得更扎实?
试练:书上第50页做一做。

交流汇报:
师:看了这些不同的估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认为近似数应怎么取合适呢?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六道估算题。

2、应用:买东西
机290元
玩具车395元
电脑6988元
小提琴216元
电子琴685元
钢琴5698元
①要买下面物品,大概带多少钱?
②请用10000元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个购物方案
(先独立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拓展性作业:调查家庭收入与开支情况,估算出每月收入与支出多少钱?
四、师生共同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今天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