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中微生物培养检测法和快速血清学检测法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中微生物培养检测法和快速血清学检测法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2-06-06T01:55:28.15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期作者:李清芝
[导读]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分别实施快速血清学检测法与微生物培养检测法,对比检验诊断所发挥的临床价值
李清芝
开远市儿童医院 661699
【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分别实施快速血清学检测法与微生物培养检测法,对比检验诊断所发挥的临床价值。

方法:分析研究对象是82例确诊患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检测方式是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对照组的检测方式是常规微生物培养检测,对比检测准确率。

结果:检测准确率:观察组是97.56%,对照组是87.8%,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疾病检验诊断发挥的检测价值更高,优势是便捷快速,准确率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快速血清学检测法;微生物培养检测法;检测价值
由于小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全,呼吸系统防御能力较弱,容易受病原菌感染产生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对于患儿的呼吸系统、身体发育均产生很大的影响,患儿发病后的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畏寒、咳嗽和胸痛等。

支原体是常见病原体,容易在人体内定制感染,其初期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但持续进展可损伤呼吸系统。

因此需要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早期筛查确诊与治疗,保证小儿的健康发育。

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检验方式是微生物培养检测与快速血清学检测法,本文对比这两种检测方式实施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所发挥的检测价值,汇总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就诊时间在2020年11月~2021年5月,将我单位接诊的8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纳入检测分析中。

入组条件:患儿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气喘、发热、咳痰、食欲下降等;家属对本次分析知情,全程配合参与。

以下情况不计入本次分析中:患有先天性疾病、精神障碍、意识模糊、合并支气管哮喘等。

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

观察组: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在7个月~9岁之间,均值是(5.51±0.32)岁;对照组: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在8个月~10岁之间,均值是(5.24±0.35)岁。

经检验对照,年龄、性别无差异比较。

1.2检测方式
对照组应用的检测方式是微生物培养检测,检验流程如下:使用无菌棉拭子,在患儿的咽喉部位和口腔内捻转数圈,采集分泌物后放入培养基中。

将培养箱的温度设定在恒定37℃,培养24h后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

阴性评价标准:培养基样本的颜色无明显变化;阳性评价标准:培养基内样本样色从黄色变为红色。

观察组的检测方式是快速血清学检测,流程如下: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患儿静脉血2ml。

常规离心,转速为2000r/min,时间为10min。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应用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来检测血清中MP-IgM(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

阳性评价标准:在血清中检出MP-IgM;阴性评价标准:在血清中未检出MP-IgM。

1.3评价指标
将检测报告的确诊率与实际病例数进行对比,主要对比组间检测准确率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分析中,选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26.0,数据记录类型是(n),组间数据对比工具是。

仅检验结果P<0.05的状态下,可以认定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检测准确率高,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支原体是自然界常见的原核细胞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可感染呼吸道造成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的形态多样,无细胞壁,大部分支原体无致病性,但肺炎支原体可引发支原体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支气管炎等。

当前临床治疗发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较高,患儿年龄呈下降趋势。

快速血清学标志物和微生物检验是当前常用的两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确诊检验方式。

微生物检验原理如下:在患儿口腔和咽喉部取分泌物样本培养在恒温培养基中,肺炎支原体快速繁殖分解葡萄糖,产生大量氢离子,导致培养基颜色变化。

虽然检验快速,但过程中易受其他微生物影响出现假阳性,影响准确率。

快速血清学检测是固相检验方式,所需样本量少,操作简单,直接检测血清学标志物避免其他因素干扰,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结合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应用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对照组应用微生物培养检验,观察组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检
测准确率(见表1),证实快速血清学检测方式应用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发挥的积极临床价值。

当患儿被支原体感染时,免疫系统中快速血清学标志物细胞对抗原产生特异性识别,增值分化,形成浆细胞,合成分泌肺炎支原体肺炎,结合抗原发挥免疫功能,通常在感染3周时,抗体达到最高。

因此在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时,需要注意时间,如初次检验为阴性时,需要等1周后进行复检,避免误诊或漏诊,确保准确率。

综上,应用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检查准确率高,有效诊断疾病,。

【参考文献】
[1]郭岩.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法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2,46(04):452-454.
[2]邓玉林,梁樑.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探讨[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1,31(06):87-89+94.
[3]孙伟才,田甜.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12):1460-1462.
[4]张咏芳,钱革.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05):111-112.
[5]杨萍.微生物检验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与分布情况评估中的作用[J].保健文汇,2021,22(01):237-238.
[6]谭荣朝,黄桂蓉,司徒国权.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检验研究[J].名医,2020(11):126-127.
[7]赵太菊,郑朵.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8):112-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