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厦门湖滨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厦门湖滨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
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斯他林等在发现促胰液素之后,继续进行研究: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研磨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

下列推测或叙述不合理的是()
A.本实验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B.胰液分泌的增加是促胰液素作用的结果
C.滤液中物质的作用效果多样说明激素不具有专一性
D.促胰液素需要借助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器官
2.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氨基酸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相同的蛋白质一定具有相同的功能
B.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由细胞产生,在完成作用后都被清除或降解
C.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的运动有关
D. 胰髙血糖素能促进动物细胞中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髙
3. 对细胞核功能的阐述,最全面的是()
A.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心位置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 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 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5. 下图是一个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表水层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
B. 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
C. 表水层含氧量夏季比冬季高是由于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更旺盛
D. 夏季氧气含量与水深成反比,与温度及光的穿透性有关
6. 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像酿酒的原料中通入足量的氧气,会出现的现象是
A. 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
B. 酵母菌增多,产生酒精增多
C. 酵母菌增多,不产生酒精
D. 酵母菌减少,产生酒精增多
7.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 磷脂含量
B.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 糖的种类
D. 水含量
8.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的过程是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
B.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C.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D.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一定的细胞周期
9. 图1是细胞中几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细胞代谢正常,则图1中的甲含量随生物种类不同有所差别
B.若细胞代谢正常,则图1中的乙化合物是蛋白质
C.若细胞代谢正常,则图2中的b元素是H
D.若细胞完全脱水,则含量最多的元素不是图2中的a
10. 下列关于细胞或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均具有含磷的化合物
B. 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质,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
C. 细胞质基质既能为细胞器提供原料,也能发生多种化学反应
D. 真核细胞中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11. 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①~①是组成细胞核的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真核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B. 有丝分裂过程中①①①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C. ①是细胞核内遗传信息分布的场所
D. ①能够实现核质之间DNA、RNA等物质的交换和信息交流
12. 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

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4:1
B.9:6:1
C.3:5:2
D.1:2:1
13.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 和Aabb,分离比为1①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14.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物质只能通过一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
B.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之一是主动运输需消耗细胞的能量
D.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是自由扩散需顺浓度运输
15. 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B.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会出现J型增长
C.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型增长
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如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五种有机物中含有N元素的只有酶
B.图中五种有机物中属于单糖的是果糖、葡萄糖
C.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样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则11月的样液砖红色最深
D.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淀粉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
17. 基于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B.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C.念珠蓝细菌和褐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都属于真核生物
D.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18. 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工作原理。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①左右。

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会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使人误感觉到特别冷,导致发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接受冷觉感受器的神经冲动后,下丘脑产生冷觉
B.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后机体会增加产热
C. 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 下丘脑接受到寒冷刺激的过程是体液调节过程
19. 幽门螺杆菌(含有脲酶)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鉴别幽门螺杆菌时应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和缓冲物质
B.分离纯化幽门螺杆菌时应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C.对幽门螺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D.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做对照证明法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
20. 下面的图1、图2为某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1中的曲线I变为①,可能是新天敌出现的结果
B.若食物充足,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图1中的曲线I
C.防治害虫时,在图2中a点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D.渔业生产中,在图2中b点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表示某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__________细胞可判断此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性。

(2)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细胞;由此可推断,该动物体细胞含有____条染色体。

(3)乙细胞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此时细胞中染色体的重要行为变化是:_____。

(4)若该动物的体毛颜色基因组成为Aa,则正常情况下,不具有A与a这对等位基因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5)若要进行观察动物的减数分裂实验,常选用材料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需用染色剂___________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22. 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示例[①]高尔基体)
(1)细胞中的“养料制造车间”是[ ]____________。

(2)既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环境,又可以使细胞保持坚挺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

(3)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 ]____________。

(4)①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

(5)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6)与图中细胞比较,高等动物细胞不存在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3. 下丘脑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及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当人感觉寒冷时,下丘脑可通过分泌_________(激素)最终实现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甲状腺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

(2)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多尿。

肾性尿崩症的病因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_________________,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且患者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与正常人相比要
___________(填“多”或“少”)一些。

(3)下丘脑也可调节血糖平衡,如图所示,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物质有葡萄糖、_________。

写出通过A途径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反射弧:__________。

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

24. 酒文化一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饮酒一直存在一个争议性的问题:饮酒后脸变红的人和脸变白的人哪一种酒量更好?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1)饮酒后脸红的人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由此可推测这些人的基因型可以有____________种,这些人饮酒后会产生一种有毒物质____________。

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而饮酒后脸白的人实际上没有乙醇脱氢酶,酒精不能被分解,通过呼吸等排出体外,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具欺骗性。

上述情况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

(2)有一种人号称“千杯不醉”,酒后脸色无明显变化。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种人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男人天生比女人能饮酒,依据题干信息来看你觉得有道理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对饮酒后都脸白的夫妇,其后代出现了千杯不醉型,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该变异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发生的时期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类型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下列A,B两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①颗粒所指的是______,它是细胞合成______的场所。

(2)图A中细胞如果能够分泌胰岛素,则与其加工、运输和分泌有关系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

胰岛素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依赖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性。

(3)图B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 C
2. C
3. D
4. B
5. C
6. C
7. B
8. D
9. C
10. B
11. B
12. A
13. A
14. C
15. D
16. ABD
17. BCD
18. BC
19. BD
20. AC
21.
(1).乙
(2).雌
(3).甲
(4).4
(5).初级卵母
(6).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7).丙
(8).蝗虫精母细胞(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9).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22.
(1).[①]叶绿体
(2).[①]液泡
(3).[①]细胞核
(4).选择透过性
(5).差速离心法
(6).①①①
23.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①作为信使传递信息①微量和高效
(3).相应受体(或抗利尿激素的受体)
(4).多
(5).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
(6).葡萄糖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
(7).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4.
(1).4
(2).乙醛
(3).间接
(4).AAbb或Aabb
(5).没有道理
(6).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与性别无关
(7).基因突变
(8).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9).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25.
(1).核糖体
(2).蛋白质
(3).9、3、2
(4).流动性
(5).7、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