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基础(仿真押题)-2020年高考生物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以下相关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R型菌都能转化为S型菌
B.噬菌体吸收和利用培养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从而被标记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相同而实验技术不同
【答案】D
2.将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鼠体内,会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以下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S型菌利用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细菌的蛋白质
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突变
C.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后出现的只有S型菌落
D.艾弗里的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的转化因子是DNA
【解析】S型菌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细菌的蛋白质;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后出现的有R型和S型菌落;艾弗里的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的转化因子是DNA .
【答案】D
3.以下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选项是()
A.本实验需利用已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来标记噬菌体
B.分别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延长培养的时间可以提高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D.本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噬菌体为DNA病毒,高度寄生,故需利用已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来培养噬菌体,A正确;然后再用已被35S、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B正确;培养时间过长,一些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经搅拌、离心,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降低,C错误;本实验因为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在侵染过程中留在大肠杆菌外,故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正确.
【答案】C
4.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
B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 型细菌的DNA 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
C .在培养R 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 型菌的DNA 后出现的菌落只有S 型
D .该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 ,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 ,A 正确;艾弗里实验设计思路是将S 型细菌的DNA 和蛋白质等成分分开单独观察各自的作用 ,B 正确;在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 型细菌的DNA 后出现S 型菌 ,也有R 型菌 ,C 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正确 .
【答案】C
5.用32P 标记的一个含有200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中 ,有鸟嘌呤40个 ,将其放在含31P 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 ,以下相关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子代DNA 中含有31P 的DNA 占100%
B .复制中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900个
C .子代DNA 中含有32P 的DNA 单链占总单链的18
D .DNA 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 和T 之间通过两个氢键相连
【答案】A
6.将某一经3H 充分标记DNA 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 )置于不含3H 的培养基中培养 ,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以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假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那么其中含3H 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 .假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 ,那么其中含3H 的DNA 分子数为N /2
C .假设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 ,那么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 .假设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 ,那么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别离
【解析】假设是有丝分裂 ,第|一次分裂后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都有1条链被标记 ,但第二次分裂后期半数染色体被标记 ,只是被标记的染色体是随机分配移向两极 ,所以第二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在0~2N 间 ,A 错误;假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 ,只能是减数分裂 ,因为DNA 只复制1次 ,所以子细胞的N 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B 错误;假设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 ,应是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C 正确;假设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 ,应是有丝分裂过程 ,同源染色体别离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 错误 .
【答案】C
7.用15N 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片段 ,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 .该DNA 分
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屡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脱氧核苷酸1 500个.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60个,复制屡次后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B.假设一条链中(A+G)/(T+C)<1 ,那么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也小于1
C.假设一条链中A∶T∶G∶C=1∶2∶3∶4 ,那么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4∶3∶2∶1
D.该DNA经复制后产生了16个DNA分子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推知,该DNA分子中有60个C/G碱基对,40个A/T碱基对,故该DNA片段中,A的个数为40个,经屡次复制后,子代DNA全部都含有14N .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互补链中(A+G)/(T+C)>1 .DNA两条单链之间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假设一条链中A∶T∶G∶C=1∶2∶3∶4 ,那么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2∶1∶4∶3 .该DNA片段中嘌呤类碱基共100个,经屡次复制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碱基1 500个,那么1 500=100×(2n -1) ,n=4 ,所以DNA分子共有16个 .
【答案】D
8.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B
9.如图表示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那么,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图示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B.图示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其中T -A碱基配对方式不能存在于③
C.在原核细胞中,②③过程可在细胞同一区域同时发生
D.①②③过程不可能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④⑤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内
【解析】①是DNA的复制,②是遗传信息的转录,③是翻译过程,④是RNA逆转录,⑤是RNA的复制,⑥是RNA指导合成蛋白质过程.中|心法那么各个过程均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A正确.②是转录,③是翻译,两者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同,T -A碱基配对方式可在复制或转录中存在,不可能在翻译过程中出现,B正确.在原核细胞中可以边转录边翻译,C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可进行①②③过程,D错误.
【答案】D
10.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两图所示生理过程都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甲、乙两图所示生理过程中,所需模板完全相同
C.乙、丙两图表示的是核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D.甲、乙、丙三图所示生理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答案】C
11.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解析】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假设DNA分子双链中(A+T)/(C+G)的比值为m ,那么每条链中(A+T)/(C+G)比值为m,由此可判断C正确、D错误;DNA分子中(A+C)/(T+G)=1 ,而每条链中的(A+C)/(T+G)不能确定,但两条链中(A+C)/(T+G)的比值互为倒数,故A、B错误.
【答案】C
12.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表达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
B.该动物种群中关于体色纯合子有3种
C.分析图可知,该动物体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D.假设一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的后代有三种毛色,那么其基因型为A2A3
【答案】C
13.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3H-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几分钟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下图.据图可以做出的推测是()
A.复制起始区在高放射性区域
B.DNA复制为半保存复制
C.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
D.DNA复制方向为a→c
【答案】C
14.研究发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 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结合中|心法那么(以下图) ,以下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至|少要经过④、②、③过程
B .进行①、②、③过程的原料来自宿主细胞
C .通过④形成的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 上
D .②、③过程分别在宿主细胞核内和病毒的核糖体上进行
【答案】D
【解析】HIV 为逆转录病毒 ,繁殖时需要进行逆转录 ,所以要合成子代蛋白质 ,至|少要经过④(逆转录)、②(转录)、③(翻译)过程 ,A 说法正确;病毒繁殖时所需原料、能量和酶多由宿主细胞提供 ,B 说法正确;逆转录形成的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 上 ,C 说法正确;病毒中没有核糖体 ,D 说法错误 .
15.如果用15N 、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 ,让其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 ,能够找到的带标记元素为( )
A .可在DNA 中找到15N 和32P
B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C .可在DNA 中找到15N 和32P 、35S
D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答案】A
16.某环状DNA 分子共含2000个碱基 ,其中腺嘌呤占30%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 H
Ⅰ(识别序列为G ↓GATCC CCTAG ↑G
)完全切割该DNA 分子后产生2个片段 ,那么以下有关表达中 ,不正
确的选项是()
A.一个该DNA分子含有2个Bam H Ⅰ的识别序列
B.含Bam H Ⅰ的溶液中参加双缩脲试剂震荡后即出现紫色
C.一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600个
D.一个该DNA分子经Bam H Ⅰ完全切割后产生的核酸片段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答案】C
【解析】环状DNA分子被限制酶切成2个片段,说明该DNA分子含有两个切点,A项正确.该限制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响呈现紫色,B项正确.一个DNA分子中胞嘧啶数量为[2000×(1-2×30%)]/2=400(个) ,该DNA复制2次,相当于增加3个DNA分子,故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400=1200(个) ,C项错误.每条DNA单链末端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两个DNA片段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项正确.
17.如下图为某基因的表达过程.以下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合成图中的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那么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
B.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a→b
C.mRNA上结合的核糖体越多,合成一条肽链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D.翻译时所需的tRNA的种类数与肽链中的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答案】C
18.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传递遗传信息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多起点复制大大提高了DNA分子复制的效率
B.可遗传变异不一定涉及核酸分子结构的变化
C.一般而言,RNA是单链核酸分子,不含氢键
D.RNA聚合酶具有识别DNA特异性序列的功能
【答案】C
【解析】DNA从多个起点同时复制,加快了复制的速度,A正确;可遗传变异不一定涉及核酸分子结构的变化,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正确;tRNA分子有局部双链区域,在这些区域含有氢键,C错误;RNA聚合酶与DNA上的启动子结合,催化转录过程,D正确.
19.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以下图为其中一个生理过程的模式图.请答复以下问题:
(1)结构Ⅰ、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 .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
____________ .
(4)根据右上表格判断:[Ⅲ]为________(填名称) .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 .假设蛋白质2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
(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 ,线粒体功能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6)如以下图为上图中①过程,图中的b和d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图中a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c的合成,其名称为________ .
【答案】(1)核膜线粒体DNA(2)A TP、核糖核苷酸、酶(3)细胞核、线粒体(4)tRNA 苏氨酸三
(5)①会(6)前者含脱氧核糖,后者含核糖RNA聚合酶
【解析】(1)要清楚认识细胞结构,Ⅰ为核膜,Ⅱ为线粒体中的DNA .(2)细胞核内的转录过程需要的酶、原料、能量都来源于细胞质.(3)①和③都代表转录,说明转录的场所有细胞核和线粒体.(4)Ⅲ呈三叶草状,为tRNA ,由tRNA上的反密码子可知其所对应密码子为ACU ,所携带的氨基酸为苏氨酸.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5)RNA主要是细胞核中合成,使用α-鹅膏蕈碱使RNA含量显著减少,说明最|可能影响细胞核内的转录过程 .线粒体也接受细胞核的调控,核基因转录受阻,线粒体功能也会受到影响.(6)b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a可催化转录过程,为RNA聚合酶.
20.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 ,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 ,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法.
实验的根本过程如下:
Ⅰ.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Ⅱ.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请答复相关问题:
(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秋水仙素能使局部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
(2)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___条链带有放射性.
Ⅱ中,假设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那么说明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了________次,该细胞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上述实验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有丝分裂抑制纺锤体的形成(2)2124(3)半保存复制
21.朊病毒可引起库鲁病和羊瘙痒病,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空泡化呈海绵状,蛋白质形态异常.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其致病机理如下图,请答复:
(1)图甲中的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辅助终止密码子4发挥作用,从而使________过程停止,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
(2)图乙中的6是一种朊病毒,它与____________结合,阻止核糖体识别4 ,所以与物质3相比,物质7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 .
(3)5表示________ ,可用________试剂来检验,其在根本单位的组成上与DNA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的种类不同.
(4)物质6进入机体时,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响是___________ .
【答案】(1)翻译核糖体(细胞质基质)(2)2(蛋白质)多肽链延长(3)mRNA 吡罗红五碳糖和碱基(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2.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答复:
(1)图中过程①是________ ,此过程既需要___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启动子结合的________酶进行催化.
(2)假设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 -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 ,那么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
(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________ .假设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局部碱基替换而来,那么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________的.在细胞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转录核糖核苷酸RNA聚合(2) -AGACTT -(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等位基因相同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
23.如图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答复有关问题.
(1)图1中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是________ ,该过程中RNA聚合酶破坏的是________ .假设某亲代DNA分子含有1 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那么新形成的每个DN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________ .假设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的20% ,那么DNA在第n次复制时,消耗的鸟嘌呤为________ .
(2)图1中基因表达的最|后阶段是在[]________中完成的,这一过程中还需要mRNA、[④]氨基酸、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3)图1中③称为________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将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与mRNA 上的遗传信息联系起来的物质是________ .
(4)图2为该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对此过程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
A .X 在MN 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B .多聚核糖体能够加速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原因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
C .该过程直接合成的T 1、T 2、T 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不相同
D .合成MN 的场所在细胞核 ,而X 一定附着在内质网上
【解析】首|先要识别该细胞为真核细胞 ,因为有核膜;其次要清楚图中数字和字母的含义 .图1中的①为RNA 聚合酶、②为mRNA 、③为密码子、④为氨基酸、⑤为核糖体;图2中MN 为mRNA ,X 为核糖体 ,T 1、T 2、T 3为三条多肽链 .(1)细胞核中DNA 分子进行的是转录 ,RNA 聚合酶破坏的化学键是氢键 .DNA 复制为半保存复制 ,新形成的DNA 只有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即只有一条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一个脱氧核苷酸上有一个P 原子 ,那么32P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比未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相对分子质量多1 ,因此新形成的每个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1 000;假设腺嘌呤A =20% ,那么T =20% ,G =C =30% ,那么一个DNA 分子中鸟嘌呤=30%×2 000=600 ,DNA 在第n -1次复制完成时有2n -1个DNA 分子 ,DNA 在
【答案】(1)转录 氢键 1 000 600×2n -
1 (2)⑤ 核糖体 酶 ATP tRNA (3)密码子 tRNA (4)B
24.请答复以下与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有关的问题:
(1)DNA 分子的根本骨架由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排列构成 .
(2)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 分子的碱基组成 ,发现随着一条单链中A +C T +G
的比值增加 ,其DNA 分子中该比值变化是________ .
(3)某DNA 分子中A +T 占整个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44% ,其中一条链(α)上的G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 ,那么 ,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β)上的G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 .
(4)在正常情况下 ,细胞内完全可以自主合成组成核酸的核糖和脱氧核糖 .现有一些细胞(此细胞能增殖)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不能自主合成核糖和脱氧核糖 ,必须从培养基中摄取 .为验证 "DNA 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现提供如下实验材料 ,请你完成实验方案 .
①实验材料:真核细胞的突变细胞系、根本培养基、12C -核糖核苷酸、14C -核糖核苷酸、12C -脱氧核苷酸、14C -脱氧核苷酸、细胞放射性检测技术等 .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编号 .取根本培养基假设干 ,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编号为甲组和乙组 .
第二步:实验处理 .在甲组培养基中参加适量的12C -核糖核苷酸和14C -脱氧核苷酸;在乙组培养基中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步:培养 .在甲、乙两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________________ ,在5%CO 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使细胞增殖 .
第四步:观察 .分别取出甲、乙两组培养基中的细胞 ,检测细胞放射性的部位 .
③预期结果:甲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________;乙组培养基中细胞的放射性部位主要在________ .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在DNA 分子中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构成DNA 分子的根本骨架 .(2)由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可知 ,DNA 分子中A =T ,C =G ,因此A +C T +G =1 ,即无论单链中A +C
T +G 的比值
如何变化 ,DNA 分子中A +C
T +G 的比值都保持不变 .(3)DNA 分子中A +T 占整个DNA 分子碱基总
数的44%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A =T 、C =G ,所以A =T =22% ,那么C =G =50%-22%=28% ,又一条链(α)上的G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 ,即G 1=21% ,在双链DNA 分子中 ,G =(G 1+G 2)/2 ,那么G 2=35% .(4)DNA 的根本组成单位
【答案】(1)脱氧核糖 磷酸 (2)不变 (3)35%
(4)第二步:等量的14C -核糖核苷酸和12C -脱氧核苷酸 第三步:等量的真核细胞的突变细胞 ③细胞核 细胞质 ④DNA 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而不是核糖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