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精选1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色的树叶(精选15篇)
蓝色的树叶(精选15篇)
蓝色的树叶篇1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画揭题
1、教师板画一张蓝色的树叶,请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了什么。

2、小结,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要求,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流利课文,想想课文说了什么。

2、说说自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

李丽—————— 林园园
三、对话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找出课文里的对话划出来。

李丽说的话用~~~~~~~,林园园说的话用————
2、展示学生自学情况,请学生轮流读一读她们的对话。

(第2、
3、4自然段)
相机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第二自然段朗读指导。

先请个别学生读一读两人的对话,其他同学评一评。

联系重点词,再读。

“小声”、“吞吞吐吐”、
4、第三、四自然段
(1)、想想应该怎样读,个别展示,说说原因。

(2)、想象:这个时候,她们两个又会怎样地说呢?
5、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练习提问
1、读读说说。

————————————————吗?
————————————————吧。

2、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要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

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
林:我还没画完呢。

(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

(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读出不放心的语气)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二、讨论明理
1、林园园的言行,明显不对。

但生活中这样的事是很多的。

可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

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

2、课后练习“读读说说”是让学生练习说句子。

可结合指导朗读进行。

三、识字写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

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

(1)“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

”(“术、铅、盒、削。

”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
(2)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

”(“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2、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

“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3、“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4、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书写的字较多,建议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

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

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四、实践活动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

蓝色的树叶篇2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阅读课文,主要读好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蓝色的树叶》(板书课题【《蓝色的树叶》】,生齐读)。

在讲这节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先来复习下上节课所学到的词语。

桌子美术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弄断盒子注意削铅笔皱着眉头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师读)
1、能有感情的阅读课文,主要读好李丽和林园园的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课文,并用铅笔标出课文有几段。

并思考一下问题
(出示自学指导一:1、课文中出现的两个小主人公分别是谁?
蓝色的树叶是谁画的?)
生阅读后回答,师板书【林园园李丽(画蓝树叶)】
我们见过绿色的树叶,黄色的树叶,红色的树叶,就是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李丽为什么要画蓝树叶呢?真让我感到好奇,让我们一起好好来读读这个小故事吧!
2、(点名读第一段)
(出示自学指导二:2、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铅笔?
(在我们同学们之间,也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铅笔掉家了,橡皮没有了,等等,如果这件事让你给碰到了,你会怎么样呢?
生答。

李丽也是想向同学借,于是她找到了林园园,要向林园园借铅笔。

老师的问题又来了。


3、(出示自学指导三:3、李丽借了几次?2、林园园愿意借吗?)
(自己读2、3、4段后同桌讨论)(加入课本剧表演)
学生找关键的词,师板书后引导学生点名读一读,重点多读林园园说的话。

李丽的语气:有礼貌、请求、商量【小声行吗趴看可以借小心一点儿连忙只画没有接】林园园的语气:不愿意【吞吞吐吐怕注意不要不要不要皱着眉头还要】)
4、(出示自学指导四:4、最后怎么样了?为什么林园园脸红了?
5、通过她们之间的对话,你看到李丽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林园园呢?
(最后林园园没有接,拿出自己的蓝铅笔,把树叶画成蓝色的啦。

林园园脸红了说明她知道错了,要引导孩子们知道知错就改,板书【有礼貌知错能改】)。

5、(出示自学指导五:假如1、你也是李丽的同学,你会怎么做?2、你是林园园的话,知道自己做错了,想向李丽道歉,你会怎么说呢?(同桌商量说后教师点名说)
三、小结。

板书【团结互助】孩子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仅仅挂在嘴上,而是应该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实实在在的伸出援助之手,这才是想成为一个好孩子的你们应该做的,老师期待着我们班上的所有孩子都能这样做。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遍课文后再一号本上书写本节课的生字。

蓝色的树叶篇3教材分析: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自己和他人这两样东西。

在许多情况下,这两样东西都在进行着斗争。

斗争的结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无私。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

我的想法:《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在我们的课堂中,前两个方面我们教师已经重视了,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却忽视的比较多。

构建生活的课堂,以一种生命对话式的教学进入课堂,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对话的关系,三者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生存。

学习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会仿照课文中的例句说句子。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朗读指导。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提问:图上画着什么?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奇怪呢?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

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读词语,看实物识字:铅笔笔盒课桌美术课本
2、读句子识字
(1)李明把桌上的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

(2)林英皱着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怕惹你生气。

3、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分辨多音字: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
2、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指导(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4、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五、作业布置:填上合适的词
1、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2、木+、=(术)土+( )= 吐
若+()=惹卓+( )= 桌
盒=()+()
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

2、深入感悟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培养责任感。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2-4段。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第一次对话。

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

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指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读。

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师小结:你们读得真有感情。

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读出了李丽与林圆圆当时的不同心情。

小朋友以后读课文要注意句子中的提示语和重点词,它会帮助你读好句子。

三、学习第三段
1、齐读句子。

2、林圆圆为什么脸红了?她会想些什么呢?
四、拓展练习:
1、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教大家剪纸,可是坐在林圆圆前面的李方方望了带剪刀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2、这时,林圆圆又脸红了。

林圆圆为什么又脸红了呢?
五、作业:
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蓝色的树叶
李丽林园园
借舍不得
蓝树叶脸红了
互相帮助
蓝色的树叶篇4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教育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
1、初步感知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读生字卡片
二、新课
1、出示题目
2、齐读题目
3、同学们,平常我们看见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呢?对了,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树叶都是绿色的,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边的小朋友画的树叶却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4、想知道原因,就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答案就在其中。

5、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以下的问题:
①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借到了吗?
②李丽不是需要绿铅笔吗?为什么会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③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
6、谁会读第一自然段
①看看有几句话,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②出示挂图,请看挂图,告诉老师哪个是李丽,哪个是林园园?
③你们想知道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请同学们继续学习第2、3、4自然段。

7、分别请同学读2、3、4段
①请同学们用画出李丽说的话,用﹏﹏画出林园园说的话。

②读第一次对话。

a、李丽为什么小声说?
b、吞吞吐吐是什么意思?
c、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林园园不想借出铅笔?
③读第二次对话。

a、理解只好
b、我怕你把笔弄断了。

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了,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④请同学们读第三次对话
a、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了,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

b、从这三个不要更加说明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

⑤请同学们读第四次对话
a、还画小草吗?太多了,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

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b、李丽没接林园园的铅笔,林园园有什么反应?请一个同学来读最后一段。

8、请同学读最后一段
a、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b、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怎么做?
9、总结提问:
①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李丽和林园园是怎样的孩子?
③你喜欢谁?
④同学之间应该要怎样?
10、解答小黑板的问题。

11、分角色朗读全文。

12、完成课后练习。

13、以我想对林园园说为题,展开讨论。

教学反思: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这是《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轻松易懂。

所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感受。

在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并着重指导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走进林园园的内心世界,林园园最终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

她因为羞愧而脸红,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课后我进行了拓展练习,我想对林园园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进行说话训练。

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挺高的,但有些环节我忽略了课堂的生成,流于形式,让学生生硬的理解字词,学习效果不大好。

没有达到教学目的。

课后,我对自己在备课中所欠缺的环节重新梳理了一遍,再次上这篇课文时,我觉得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了,学习效果明显的有所改观。

是的,学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一个激励、唤醒、鼓舞,饱含了多少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蓝色的树叶篇5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简说: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学习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

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
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
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
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

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
理解"只好"。

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

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

"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

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

("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

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

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指导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
醒你的伙伴。

蓝色的树叶篇6教学设计
开平镇后屯小学张淑英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画的是什么?那么你们在夏季看见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
(2)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颜色的叶子吗?(板画蓝色树叶)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吗?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19课《蓝色的树叶》。

2、提出学习任务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小组内展示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交流识字方法,我会给生字组词并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全班展示
1、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

(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

”(皱、吐、注用红色区别)
2、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3、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4、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5、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美术课绿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皱眉头风景
6、我从课文插图中知道了什么?
7、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我们小组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9、指导写字
(1)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a、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b、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c、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三、课外延伸
1、让我看到了集体的团结协作.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在集体生活中,我该怎样与身边的人相处呢?
2、作业设计
填上合适的词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见过的树叶有哪些颜色?(绿色、红色)那么李丽画的树叶为什么是蓝色呢?(出示课题)
2、提出学习目标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画出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读出人物表情与对话的语气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
(4)、能用语气词“吧”“吗”说一句话。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小组内展示
(1)正确、流利、有朗读课文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试用语气词“吧”“吗”说一句话。

(二)、全班展示
1、我能用“什么时候、谁、发生了什么”讲讲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我想她们说了些什么。

3、我读第一次对话。

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愿意的语气。

理解“吞吞吐吐”
4、读第二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怎么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生1: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

生2: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第三次对话
生1: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生2:理解词:吞吞吐吐;…不要…不要…不要….我能用这些词说话。

生3:林园园为什么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生4:示范读。

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从对话中你认为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的原因是什么?
7、学习第五自然段
生1|:出示第二幅插图,我能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生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
生3:我能读第五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