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航天英雄景海鹏学习征文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航天英雄景海鹏学习征文作文
如果我说,从小我就梦想当航天员,那一定是骗你的。
那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还有
航天员这种职业。
我是在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梦想之后,才有了当航天员的梦想,才有了飞天的梦想。
你或许不相信,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做梦都想成为学校篮球队的正式队员。
但因
为我个子矮,总是上不了场,只能在底下坐冷板凳,给正式队员拎包。
那时候心里委屈极了,回到家就蒙在床单里哭。
但哭有什么用?不服输就得练。
我从邻居家借来一个瘪了的
篮球,在自家土墙上用粉笔画了一个篮筐,然后每天放学就对着那个“篮筐”投球,晚上
也接着练。
终于,在一次关键比赛中的最后时刻,队里主力受伤下场,轮到我替补上场。
我迅速扭转落后7分的局势,还在最后时刻投出一记压哨2分球,为我们队赢得至关重要
的胜利。
这之后,我就成为篮球场上永远的主力。
有一个情景始终铭刻在我的脑海,多少年都挥之不去。
那天,我拎着那种带着橡皮盖
子的盐水瓶去供销社打酱油。
供销社有个阿姨边打酱油边打量我:你不是那个“海鸥五号”吗?当时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但很快明白她说的是前几天公社组织的一场球赛。
那天我
穿着父亲买的运动背心,前面图像是海鸥,后背印着大大的“5号”。
一开始上场没人注
意你一个小个子,但接连几个漂亮的投球一下子把大伙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没想到这
个阿姨记住了我这个“海鸥五号”,从此“海鸥五号”就叫开了。
打完酱油,我掏钱的时候,阿姨连忙说:球打得好,不要钱了!那一刻,应该是我人生一个巨大转折。
梦想成真
的感觉,原来这么好!不是为省一毛钱两毛钱,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奖励。
那一刻让
我认识到,为了梦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时候一句话足以点燃一个梦想。
一个梦想实现了,必须有下一个梦想,否则人就会
垮掉。
就像人在太空,身体会失重。
回到地面,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
所以“神七”飞天回来,我就有了“神九”飞天的梦想,“神九”回来之后,因为“神十”隔
得太近,我就把梦想的目标定在“神十一”。
始终有梦,让我脚踏实地。
今天,50岁的景海鹏再度出征。
作为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指令长,他将和“新人”陈冬一起执行此次载人航天任务。
至此,他成为中国第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
他将打破中
国载人航天的多项纪录,成为中国飞得次数最多、时间最久、高度最高的航天员。
年过半百,作为一个“二度飞天”的航空英雄,他本可以安心的享受家庭温暖和人民
赞誉,但是为了那曾经的航天梦,他再一次披起了战袍,第三次踏入太空之旅。
同样是国家和人民的儿子,领导干部要学习景海鹏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局观,在国家
有需要时,义不容辞的担当责任,去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不逃避、不抗拒,争做人民
心中的“英雄”,听从国家的召唤,为社会主义事业尽职尽责。
作为一个从小有“飞行梦想”的少年,景海鹏不只是空想,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
步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梦想。
领导干部要学习其“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拼搏奋斗,不妄自菲
薄,也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在提升自我修养、服务人民群众、建
设城市乡村、改善精神文明等方面下足功夫,以个人的“英雄梦”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三度飞天,这是许多人不敢想象的事。
但是在景海鹏身上却成为了现实,这其中的艰
辛难以想象,不仅要面对身体素质的挑战,来自各处的精神压力也是一大困扰。
50岁,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但是50岁还能保持20岁一样的激情,这值得领导干部去学习
反思,为什么在日常工作中就没有动力和激情,同样是国家任务,不管是“飞天”,还是“为人民服务”,都应该保持一颗积极进取得心,不因为枯燥就放松懈怠。
作为领导干部,应当如景海鹏一样有梦想、有使命感、有责任感,不怕困难、不怕挑战、不怕岁月侵蚀,保持一颗进取、拼搏、奋斗的心,去相应国家的每一次号召,去完成
每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英雄之心”。
“在执行‘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前,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我努力了10年,只要努力,梦想一定能实现。
”昨日下午,我国首位两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航天员景海鹏报告会
在龙城高级中学举行。
在由龙岗区发改局牵头、区教育局组织的主题为“梦在心中,路在
脚下”的报告会上,景海鹏以梦想为主线,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少年时代为成为篮球队主
力队员的执着,回忆了自己为成为飞行员的坚持,以及在航天员的严格选拔和严酷训练中
的不懈努力。
梦想给人巨大力量矮个子成“钢铁前锋”
距报告会开场尚有10多分钟,能容纳700余人的龙城高级中学报告厅已座无虚席,
这是龙岗学子对圆了中国百年飞天梦想的航天人的崇敬。
“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就像是
飞机没有航空罗盘,飞船没有轨道。
”当天下午2点,一个关于景海鹏努力实现梦想的故
事准时开讲。
“谁来猜猜我的第一个梦想?”“航天员!”、“飞行员”……身着深蓝色航天服的景
海鹏精神抖擞,谈吐幽默,简单的开场白博得全场阵阵笑声与掌声,“其实我的第一个梦
想是成为篮球队主力队员。
”
自小学五年级入选校队以来,景海鹏便期盼着能上场比赛,但因个头不高,每场比赛
老师都让他做后勤。
从小就有股不服输劲儿的景海鹏默默定下“成为篮球队主力队员”的
梦想后,便在家里的墙壁上画上篮筐,拿着别人淘汰的篮球,每日一遍遍地练投篮、上篮。
一场比赛中,“替补王”景海鹏终于有了上场的机会。
比赛中,他展示了自己苦练的
成果,迅速扭转落后的局面,为校队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
从此,景海鹏一直是篮
球队主力队员,现在仍是航天员篮球队的“钢铁前锋”。
“打篮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
”景海鹏说,希望通过自
己在实现梦想路上的感悟和体会,勉励龙岗学子脚踏实地,努力追梦
努力努力再努力
梦想一个个实现
1985年,保定航校到运城招考飞行员,当时在山西省重点学校解州中学就读的景海鹏报了名,经过严格选拔,他最终成为了一名保定航校的飞行学员。
此前定下的“考上大学”、“当上飞行员”的两个梦想同时实现。
10年1200小时的安全飞行,从没因个人原因耽误任何一次飞行……在担任飞行员的10年时间里,景海鹏朝着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的梦想再次启程。
1996年,景海鹏接到了一个“神秘”的临时任务——体检。
偶然听到两位医生小声交谈,原来这次体检是国家首次选拔航天员!这个消息让当时的景海鹏瞬间定下了“成为航天员”的梦想,在接下来的体检里,他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了各项检查,心里勾绘着航天飞行梦。
“1997年10月30日,那是双喜临门的一天。
”景海鹏说,当天不仅是儿子满月的日子,更是自己接到中国首批预备航天员调令通知的日子。
“拿着调令通知时,激动的我给儿子取名景宇飞,寓意既是航天员又是飞行员。
”
热爱航天事业
背后艰辛付出
“航天员在拥有鲜花、掌声和赞誉的背后,其实是异于常人的艰辛和付出。
”凭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技能,景海鹏成为我国首批预备航天员,但训练之路却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航天员要接受的每项训练都十分艰苦,最痛苦的是离心机训练。
”景海鹏说,离心机训练是提高航天员抗过载能力的项目,通过机械臂高速旋转,让航天员的身体适应加速度带来的超荷载,“全身就像被巨石压住一样,血液倒流,鼻涕眼泪唰唰往外流,呼吸困难。
”
每次的离心机训练对于航天员来说如同煎熬。
虽然在训练过程中,航天员的手边都有一个“停止”按键,只需拇指按下就能结束煎熬,但在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的训练中,没有一名航天员按下无法负荷的报警器而放弃训练。
“大家之所以能默默承受,既是对国家和航天事业的热爱,也是对所在岗位的负责。
”
10、9、8、7....随着倒计时的声音传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航天第六次载人航天发射,也是出征时间最早的一次。
中国自2021年完成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之后,时隔三年再次进行载人航天发射。
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景海鹏和陈冬两名男性航天员,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33天,这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
1966年10月出生于山西运城的景海鹏,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能在50岁的年纪第三次随神舟飞船一起升入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在今天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
宣布,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将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升入太空,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在此次航天员乘组中,我们又见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景海鹏,此次乘坐“神
舟十一”号进入“天宫二号”将是他第三次执行太空任务。
此前,他曾在2021年9月和2021年6月分别执行过“神舟七号”飞船和“神舟九号”飞船的飞行任务。
景海鹏于1998年1月被正式选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我国第一
批航天员共有14人,并已于2021年开始陆续进入退役状态。
据相关人士介绍,因为景海鹏从小就有一个航天梦,也是所有航天员中最刻苦的之一。
在景海鹏执行完“神舟七号”飞船飞行任务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景海鹏曾透露过
其成为飞行员继而又成为航天员的原因。
那是景海鹏读高中时的一天,他代表所在的山西安邑中学去运城中学打篮球比赛,在
运城中学宣传栏里,他第一次看到了飞行员的照片,眼睛就不愿从照片上挪开。
回到家中,景海鹏兴奋地向父亲比划,飞行员的头盔是这样的,护镜是那样的。
并告
诉父亲说,自己真得非常喜欢飞行员的服装,看起来很威武,“我要当飞行员。
”
1984年,空军在运城招考飞行员,景海鹏报了名。
但是由于身体原因,他落选了。
原因是学习时间太长、劳累过度以至于眼睛里有些血丝,所以没有被选上。
这次落选对景海鹏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然而紧随着却是一个更大的打击——父亲
打算让他退学。
但后来,在村里电工的劝说下,景海鹏父亲勉强让景海鹏再读一年书,并让他表态一
定要考上飞行员。
就这样,景海鹏转入解州中学补习,并学习更加用功。
并从那里成功考
上了河北保定航校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曾这样评价景海鹏:“重返太空是飞行过和没飞行过的航天员
都非常羡慕的事情。
他最大的特点是细心,不仅地面训练非常严谨,生活中也非常活跃。
”
景海鹏的飞行员战友许骥评价他既好强又刻苦:“ 海鹏比较好强,不服输。
在景海
鹏这批飞行员中,个个素质都比较高,他算是最刻苦钻研的,每次带他们飞行,教员们都
要在着陆后讲一讲训练当中的问题。
海鹏对此特别重视,不光认真听,还会去翻很多资料,做些理论上的研究,再加以验证。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个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有一段努力拼搏的经历。
坚持、刻苦、细心、向上是景海鹏同志教给我们最深刻的道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