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培优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培优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__________,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4)《诫子书》中,既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又饱含着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明的好友从外地回老家拜访李明,李明欣喜万分,脱口说出《论语》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相谈甚欢,不觉入夜已久,友人只好告辞。

分开后李明发微信给朋友,借李白对王昌龄遥寄关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关怀。

2.选择。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俩虽然同名同姓,但长相、性格都大相径庭。

B.读到这篇文章的幽默之处,你是不是会忍俊不禁地发出笑声呢?
C.这只鸟刚刚受过风雨的侵袭,现在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D.这部影片的情节怪诞不经,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的话剧《铁流东进》,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新突破。

该剧用小场面、小切口的方式讲述故事,让观众倍感亲切。

B.落实劳动教育需家校共同努力:学校要设计多样化课程,采取沉浸式教育方式;家长要制订劳动清单,采取体验式教育方式,协同育人才能形成合力。

C.生态环境局向全市人民发出“无痕露营”倡议。

该倡议与“无痕山林”的理念相通,都强调在亲近自然时,要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D.门类丰富、体系完备的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家园。

人们只要走进博物馆,就能欣赏自然和人文精华,从中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获得精神享受。

(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③⑤④②①
B.④②①③⑤
C.③⑤①④②
D.①④②③⑤
二、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1) 班正在开展“关爱动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请你
积极参与。

(1) 为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 同学们决定进行一次调查
活动。

由你负责调查表的设计, 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调查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形式走访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问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次活动中, 小明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 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显示, 1970 年~2018 年间, 受监测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9%, 其中鲨鱼和鳐鱼数量平均下降71%。

报告指出, 在世界范围内,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诱因是栖息地退化、外来物种入侵、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研究人员警告称, 如果不能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以内, 气候变化可能成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驱动因素。

材料二: 2023 年3 月3 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2023 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主题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 共同推进物种保护”。

多年来, 我国通过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 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大熊猫、亚洲象、东北虎豹、海南长臂猿、朱鹮、珙桐等旗舰物种野生种群持续增长, 逐步摆脱濒临灭绝的风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总体上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3)有同学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 发现有个8 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路边
用弹弓打鸟。

如果你是该同学, 该怎样劝阻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校团委准备成立一支“关爱动物”义务宣传队, 利用周末深入社区, 向群众宣传保护动物的相关知识。

七年级(5) 班王晓同学想加入义务宣传队, 下面是他写的申请书。

申请书
校团委:
校团委准备成立一支向群众宣传保护动物的知识的义务宣传队, 这是提高群众爱护动物的认识, 使大家养成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

我请求加入义务宣传队, 为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请批准!
2023 年12 月12 日①申请书正文中的画线句有语病, 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申请书的格式上有一处缺漏, 该处缺漏是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补写出来, 应该写“________________ ”。

三、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衍太太是鲁迅笔下的一位女性,她不像长妈妈那样仁慈。

如衍太太
教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然后到处散播“我”偷东西的流言。

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他坚持除恶务
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其中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
节都以他为主角。

D.《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神魔世界,无论是孙悟空、猪
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还是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角色都写得栩栩如
生。

(2)填空。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___________,《朝花夕拾》中
描写了两位对鲁迅有特殊意义的老师,一位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中曾提到的私塾先生____________,一位是在日本(填地名)留学
时的老师____________(填本名)。

四、阅读
小獾胡的回报
张炜
a我家的“小獾胡”在不知不觉间长大了。

b这不是一般的猫, 从它的眼神中也能看出: 两眼突然放出一束( ) 的光, 当它盯住窗外的鸟儿时就是这样, 那目光真是冷到吓人。

c半夜时分, 我只要醒来就一定会在外祖母枕边抚摸一下, 如果
没有触到那软软的一团, 就会失落。

外祖母拍打着我说: “睡吧睡吧,
猫有猫的事情, 它夜里要去林子里。

”“我们白天刚去过啊! ” 我对
它独自去林子里实在不高兴。

d天亮了。

一大早发生的事让我和外祖母吃了一惊: 一缕霞光照亮窗台, 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了一溜东西, 全是被杀死的小动物, 它们头朝一个方向, 间隔相同的距离。

啊, 一条小蜥蜴、一只麻雀、一只仓鼠、一只螃蟹、一只绿蚂蚱、一条大蚯蚓。

原来这一夜, 小獾胡在狩猎, 还把猎物搬回了家。

这会儿它不在, 屋里静极了。

也许它累了一夜, 正在休息, 也许就在某个角落看着我们, 想听到一声赞扬。

可惜它等来的是外祖母的( ) 。

外祖母转脸向着屋角说: “小獾胡你听着, 我知道你舍不得吃这些东西, 才拿回家里。

不过我们和你可不一样, 我们不吃它们。

它们和你一块儿生活在林子里, 你不该杀它们。

家里好吃的东西很多, 你别祸害它们了, 好不好? ”
e没有回应。

这样停了十几分钟, 小獾胡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

它奔忙了一夜, 身上还有露水和草屑。

它无精打采地走到窗台跟前, 注视着这些猎物。

它仰起鼻子, 眯着双眼, 好像用力嗅着屋里的气味。

它低下头, 转脸看看我和外祖母, 走开了。

f我悄声问外祖母, 怎么办? 外祖母叹了口气, ( ) 地看了一眼小獾胡的背影, 没有说话。

她转身为它准备早餐了, 像过去一样, 拿出从地窖里取来的食物: 小鱼干、窝窝、虾皮, 还有一点蛋黄。

小獾胡转了一圈又回到窗台上, 梳理毛发, 然后静静地呆坐。

外祖母唤它吃饭, 它没有理睬。

早餐后我跟外祖母出门打扫院子, 回屋后再看窗台, 发现上面干干净净的, 什么都没有了。

小獾胡不声不响地将所有猎物都搬走了。

g这样过去了一个多月, 又是一天早晨, 我醒来后看到外祖母坐在那儿, 正看着窗前。

我看到她脸上落满了霞光, 是欢欣的神情。

啊, 窗台上又摆放了一溜东西, 仍然是整整齐齐, 但不是猎物, 而是其他东西。

我仔细看了看, 天哪, 它们是一枝晒干的马兰花、一颗野枣、一根洁白的羽毛、一枚扣子。

h我没有动它们, 因为这些东西摆放得太整齐了。

外祖母笑了: “多懂事的小獾胡, 它知道我们喜欢什么了。

啊, 看到了吧? 那枚扣子是我不知什么时候丢在外边的, 大概也只有它能找到, 它的小爪能捡回来! ”她这样说时, 眼睛里似乎有泪花在闪烁。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下列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锋利责骂怜惜
B.锐利责骂愤怒
C.锋利训诫愤怒
D.锐利训诫怜惜
2.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什么会觉得小獾胡不是一般的猫?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上文中的哪句话相照应?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 你也许想到了“生命”“教育”“回报”等词语, 请结
合文章内容, 围绕其中的一个词语, 谈一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文本,提升感悟能力
喜鹊在枝头
魏丽饶
①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

②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

下车后还有约两千米的路程,我为了欣赏沿途风光,决定步行前往,原地小跳热身后,趁热赶路。

③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

突然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我一下,喳喳叫两声。

“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那达。

”这是小时候村子里流行的歌谣,我不知是在心里想着还是已经念出了声儿,喜鹊跳得更欢了。

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

④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动。

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

但喜鹊似乎并不领情,转过身歪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

我心头顿时一阵失落。

回望来路,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⑤“喳,喳喳,喳,喳喳喳……”一连串喜鹊的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

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

刹那间,一道黑影从我眼前划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只。

这次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一个地方。

⑥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

枝头几乎看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树枝压得很低。

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个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

这里是鸟雀的天堂,有喜鹊、白头鹎,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

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

⑦那只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

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有章法。

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

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

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树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

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仍不肯松口。

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

如是观察几次,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

它们之所以分两头入手,又四面夹攻,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

嗬,多么聪明的小家伙!
⑧“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
⑨“看鸟。

”我回话时,一位臂上戴着红袖标的护林老人出现在我身旁。

他向我讲述这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

即便是沿公路边的树,有人来打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⑩“为啥?”
⑪“留给鸟儿们过冬。


⑫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

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

⑬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

跨进黑色铁栅栏门,院角有一棵不小的枇杷树。

每年五、六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

眼看着果子日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往争相分食。

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

⑭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给我:“尝一个。

不然你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儿!”
⑮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

在那张热情的笑脸里,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至第⑥段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引用“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那达”的歌谣有什么作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但喜鹊似乎并不领情,转过身歪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

(从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⑫段中,看到护林老人慈祥而温柔的眼神,“我”为什么会联想到那一树枇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文字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习作
请以《那一次, 我真__________》为题, 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 先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 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

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 让你印象深刻, 甚至刻骨铭心。

(2) 文中不要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信息。

(3) 不得抄袭。

(4) 不少于500 字。

参考答案
一、1.(1)落花时节又逢君
(2)应傍战场开
(3)东临碣石 山岛竦峙
(4)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5)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1)B (3)B (4)A
二、(1)调查目的: 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
调查问题: 示例: ①本地区主要有哪些野生动物? ②地区政府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示例: 根据材料一可知, 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化是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根据材料二可知, 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两则材料提示我们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国家和公民共同努力。

(3)示例: 小弟弟, 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它们才更美好, 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而不应该伤害它们, 请你停止这样的行为, 好吗?
(4) ①在“良好习惯”后面加上“的好举措”或“的好办法”。

②日期上面的署名申请人: 七年级(5) 班王晓
三、(1)C
(2)菩提祖师 寿镜吾 仙台 藤野严九郎
四、1.D
2.内容上: 点明写作对象, 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结构上: 总领下文,
设置悬念,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小獾胡看猎物时的锐利的目光, 令人生畏; 小獾胡知恩图报, 极富灵性; 被批评后的小獾胡知错就改, 拿回来主人喜欢的东西。

4.与“一缕霞光照亮窗台, 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了一溜东西, 全是被
5.杀死的小动物, 它们头朝一个方向, 间隔相同的距离”相照应。


用: 通过对比, 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小獾胡在外祖母的训诫下所发生的转变, 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同时, 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

6.示例一: “生命”。

外祖母训诫小獾胡不该猎杀林子里的动物, 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都应该得到尊重。

理想的生存状态应是万物和谐共生。

示例二: “教育”。

小獾胡的成长离不开外祖母的引导和教育, “猫有猫的事情”, 外祖母给予小獾胡充分的自由和信任, 同时又教育它不要“祸害”其他动物, 对于小獾胡的错误及时批评、指正。

示例三: “回报”。

小獾胡得到了外祖母的悉心照顾, 它十分听外祖母的话, 将狩猎得到的猎物带回家, 希望得到认可, 被批评后, 及时改正错误, 带回“我们”会喜欢的东西。

这是对爱的回报。

五、1.示例:“我”下车步行,遇喜鹊引领,见到柿子树。

2.①衬托了“我”步行山路,遇到喜鹊的高兴心情;②与下文描写喜鹊叫声的语句形成呼应;③使文章增添生动活泼之感。

3.(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喜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喜鹊看“我”和飞走时可爱的样子,流露出“我”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2)加点词语是描写喜鹊啄食时的动词;“观察”“挑”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把喜鹊人格化,写出喜鹊的聪明与可爱;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喜鹊啄食柿子时的样子,蕴含着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4.①眼前的柿子与记忆中的枇杷都有成熟后供鸟类啄食的相同之处;
②护林老人与枇杷树的主人都具有爱护鸟类的可贵品质;③由柿子联想到枇杷,丰富了文章内容,可见对鸟类的爱护不止一地一人,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5.①运用环境描写与神态描写,表现出护林老人爽朗的性格,以及对鸟儿与自然的热爱;②表达出作者的独特感想,“鸟儿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护林老人爱护它们;③含蓄点明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主旨。

六、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