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镜秘府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镜秘府论
国朝沈度撰。
度字孟真,四明人。
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恭。
是编以周敦颐《通书》,朱熹《诗集传》、《大学章句》,二程子《论语集传》、《孟子集注》,以及张载《正蒙》为之注。
其间颇能发明程、朱之精义,然亦往往泥於训诂。
如以“为”训“直”,谓为非者亦为直;以“忠信”训“笃”,谓笃不及者为忠信,此可笑已。
盖其时世衰道微,士皆耻言理学,所见甚陋,而《文镜》犹极力为朱、陆辩护。
又称凡《五经》所无,则曰某篇出於明道。
其后王士祯《居易录》成,有《五经辨疑》,即据是书以驳其说。
若董仲舒、刘禹锡、司马光之言,或沿其讹,或失其本,率多附会,而删润芟剔,反伤雅正,其病实在度。
道心生知也。
是非善恶,动静语默,皆从道心中来。
故只如实做,便是诚敬。
道心常清净,知照乃自得,名为见性。
好异:谓喜新而厌故。
孔子曰:“恶故而不知其新,恶知而不知其故?”是好异者,心之情性也。
必知此是人才,教育起发。
夫夫子所谓君子,唯当今所谓贤人、君子者,是矣。
又问:“所谓良知,从何而来?”先生曰:“在其微而不可加,往而不可追者,是矣。
又问:“致良知之功,果从何处而得?”先生曰:“静而体之,则见,存而养之,则得。
善人,又曰:“今之与人交接,不必探尽底里,但大致皆有一片直心。
凡一片直心,不任尔参,便总是天理流行。
凡天下事都有体段,须是顺着这个体段,方是行得去。
譬如立朝廷,总要端的是礼,其馀合着体段去做,岂不是一团和气。
古人讲“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此话是极有深意。
此外,有为人歌为人颂,总是感动天地,即不独被其人;有闻其一善而信受奉行者,亦复有劝人行善者。
若只教人去做好人,却不知做好人之由,则是滥竽充数,总是空的。
而杨氏乃称韩退之“何妨为吏”,却是太平无事之说,此亦不过语此耳。
议论简质。
其所引陆希声《困学纪闻》诸书,所说云是,则虽儒家之法,而未免迂阔。
朱子始终不肯依倚,尤非宋儒之所谓定论。
首尾有门径不正,不可读者。
先生多取程子之言。
然其书格力疏宕,时有难晓处。
其错简脱漏,在所难免,不足为累。
是编考证经义,多持异说。
好异之弊,於此可见。
然性命道德之宗,圣贤立教之本,则固皆明白彻上。
又其规模精严,自有师友子弟互相切磋,洵亦海内文献之林也。
未尝为轻议异同者留地步。
盖欲使寻常读书种子,不失程朱之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