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组成与构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的组成与构造
建筑工程的组成与构造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掌握有关建设工程的组成与构造,了解建设工程结构承重体系的力学性能,对于确定建设工程的工程的工程量和损耗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一般由基础、墙(柱)、楼盖、楼梯、门窗和屋顶等六大部分组成。

各个部分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

由于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各个组成部分在不同类型的房屋中表现形式的灵活性。

1.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埋在地面以下、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并将其传到地基上。

基础应当坚固、稳定、能够抵抗冰冻、地下水与化学侵蚀等,基础的大小、形式取决于荷载的大小、土壤性能、材料性质和承重方式。

2.墙(柱)。

墙是建筑物的承重、围护和分割构件。

按其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墙和内墙,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承重墙和自承重墙。

承重墙是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承受着屋顶、楼层等传来的荷载。

因此它要求坚固、稳定和耐久,且应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强度、保温、隔热、隔声等物理特性。

3.楼盖。

楼盖是直接承受着各种家具、设备、人员的重量,并把这些重量传给支撑它的墙(柱)上。

楼盖又是楼房中划分空间的水平分隔构件,与竖向分隔构件(内墙)共同组成各个独立的房间。

同时楼盖对房屋还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

4.楼梯。

楼梯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
急疏散之用。

故要求楼梯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以及防水、防滑的功能。

5.屋顶。

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外围构件。

抵御着自然界雨、雪及太阳热辐射等对顶层房间的影响;承受着建筑物顶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

作为屋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防水、保温、隔热等的能力。

6.门窗。

门主要供人们内外交通和隔离房间之用;窗则主要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起分隔和围护作用。

门和窗均属自承重构件。

对某些由特殊要求的房间,则要求门、窗具有保温、隔热、隔声的能力。

房屋建筑物不同的结构类型和特征,对正确评估建筑物价值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砖混结构、排架结构、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空间结构七种结构形式。

现以前四种结构形式加以说明。

1.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由以下部分组成:屋盖(屋顶)、砖墙、钢筋混凝土楼盖板、楼梯、砖基础、门窗及其它。

砖混结构建筑物的结构特征:由屋盖、墙体、楼板、过梁、砖基础构成的承重结构体系。

主要特征是:结构荷载通过屋盖、楼板传到承重墙上,再由承重墙传到基础。

传力方向为板-墙-基础或板-梁-墙-基础。

2.排架结构。

排架结构由以下部分构成:屋盖、吊车梁、柱子、基础、支撑、围护结构。

单层排架结构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建筑物承受的荷载由柱子传递到基础、地基,因此柱子是结构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它的强度与稳定性是决定寿命的重要因素,其外墙墙体仅起围护作用。

3.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由以下部分组成:屋盖与楼板、框架梁、框架柱、柱基础、框架墙。

结构特点:以梁体系为承重骨架的框架结构房屋中,墙体只起维护作用,因此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和比较灵活的平面布置。

此外,框架结构还具有强度大、延性好,能承受较大荷载,抗震能力强等优点。

传力路线:楼板(屋盖)-梁-柱-基础。

4.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其构造为屋盖和楼板、钢筋混凝土承重墙、基础、楼梯、阳台、雨篷及台阶、散水等。

结构特征: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抗震能力强,侧向刚度大。

传力路线:楼板-剪力墙-基础。

完整的房屋建筑除土建工程外,还应有给排水、采暖、电气照明、通风空调及煤气管道等安装工程。

现代建筑中,安装工程所占总价比重越来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