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篇(含答案)(2003—20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河南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篇(2003—2023)
目录
DNA数据存储(2023河南) (2)
青年的责任担当(2022河南) (4)
关于“光刻机”的阅读(2021河南省) (6)
关于月球的阅读(2020河南) (8)
DNA数据存储(2023河南)
【文本一】
让敦煌壁画再“活”两万年
①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科学家找到一块有史前蚊子的琥珀,从蚊子血中提取了恐龙的DNA片段,从而让已灭绝6000多万年的恐龙复活了。
②这故事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但2022年天津大学的一项有关DNA存储的研究成果让人们离想象又近了一些。
他们将10幅敦煌壁画的数字图像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等实验,发现这些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万年。
③DNA竟然可以存储壁画?其实,这并不奇怪。
自有生命以来,大自然一直用DNA来存储信息。
纷繁复杂的人类基因组信息,就是记录在比细胞还小得多的DNA上,一代代遗传下来的。
通过一根头发附带的DNA信息,就能复原生命体的所有遗传信息。
DNA存储了亿万年来无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可谓大自然中最好的存储器。
如果能把海量的信息“写”到小小的DNA上存储起来,岂不便利?
④壁画“变身”DNA,需要打破无机与有机的界限,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跨界”存储呢?这要从DNA存储的两个步骤——信息写入和信息读取说起。
⑤先说信息写入。
DNA含有A、T、C、G四种碱基,如果用数字中的0、1、2、3分别代表一种碱基,就能形成一个四进制碱基序列,然后通过编码转化,实现碱基四进制和计算机二进制的“对话”。
据此,将敦煌壁画的数字图像转换成二进制的比特串,再通过编码将其转化为四进制的碱基序列,然后通过DNA合成技术将碱基序列写入DNA,壁画的数字图像就“变”为DNA了。
⑥再说信息读取。
正常情况下,可先利用技术手段将DNA存储的壁画数据拷贝出来,再通过专业测序仪器测得其碱基序列,然后通过解码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据,从而实现信息读取。
⑦然而,存储了壁画信息的DNA跟天然的DNA一样,长期存放会产生断裂和降解等问题。
如何从严重断裂和降解的DNA样本中读取信息,恢复原始的敦煌壁画图像呢?
⑧天津大学团队创新设计了一种序列重建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他们制备了一个DNA
水溶液样本,放在70℃的温度下加速其断裂、降解长达十周,这类似于DNA在自然环境下千年万年的降解情形,在此过程中80%以上的DNA片段都发生了断裂错误。
然后,团队根据设计的序列重建算法让96.4%以上的片段重新被准确组装和解码。
最后,再通过一种编码方式解决了少量片段丢失的问题,最终让原始的敦煌壁画图像完美恢复。
(作者:胡春艳赵晖。
有删改)【文本二】
①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海量、更稳定、更安全的数据存储方式,而DNA存储恰能满足这些需求。
②DNA存储的最大优势是存储密度大。
在硬盘上存储一个字节要占200纳米的空间,在DNA上则只需0.2-0.3纳米。
如今,各大网站存储数据需要多个面积数倍于标准足球场的数据中心,而用DNA存储可能只需一个汽车后备厢就够了。
③DNA存储的另一优势是具有持久性。
用传统存储方式,一般10年左右数据就会开始失去完整性,而DNA存储的数据寿命则要长得多,在适当条件下可达数千年、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
④但DNA存储目前还无法取代硬盘等常规存储载体。
DNA读取速度慢,写入速度更慢。
用磁盘写入200MB数据用时不到1秒,用DNA则约需三周。
此外,DNA写入和读取信息目前
都耗资巨大。
不过有专家表示,放眼未来,DNA存储方式应用前景广阔。
(摘编自《DNA存储打开想象空间》)
10.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文本一第②段画横线处的语句说明了温度对DNA存储时间长短的影响。
B. 目前DNA无法取代常规存储载体,因为它写入和读取速度慢且耗资巨大。
C. 文本二用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DNA相较于传统存储载体的优势与劣势。
D. 两个文本都围绕DNA这一新型存储载体,阐述了它存储的原理和步骤。
11. 同学们在梳理文本一的结构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简要分析。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2. 文本二说明了DNA存储的两个优势,请从文本一中各找一个例子来佐证它们。
【答案】
10. D
11. A项合理。
因为文本一①②段用科幻电影引出天津大学的研究成果,进而明确本文的说明内容——DNA可用来存储敦煌壁画数字图像;第③段解释DNA可作为存储载体的原因;第④—⑧段具体解释敦煌壁画能“变身”DNA并被成功读取、恢复原样的步骤。
A项正体现了这一写作思路。
12. “存储密度大”示例:①文本一说DNA比细胞还小得多,却能记录纷繁复杂的人类基因组信息,这说明DNA作为存储载体,体积小容量大,可以证明DNA存储密度大的优势。
②一根头发附带的DNA信息就能复原生命体的所有遗传信息,说明DNA虽小,存储的信息量却很大,这能佐证它存储密度大的优势。
(任举一例即可)“具有持久性”示例:①文本一说大自然中的DNA能存储亿万年来的生物遗传信息,这表明DNA存储具有持久性的优势。
②天津大学团队的实验研究发现,存入DNA 中的壁画信息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可保存上万年,这一研究成果可佐证DNA存储具有持久性的优势。
(任举一例即可)
【解析】
【10题详解】
考查辨析信息。
D.文本一第③段介绍了DNA这一新型存储载体存储信息的原理。
第④段到末段介绍了这种存储方法的步骤。
根据文本二第②段中的“DNA存储的最大优势是存储密度大”,第③段中的“DNA存储的另一优势是具有持久性”,末段中的“但DNA存储目前还无法取代硬盘等常规存储载体”可知,文本二介绍了DNA存储的优势与不足。
故选D。
【11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
本文首段列举了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的实例,第②段列举了2022年天津大学的研究成虹,引出说明内容:DNA可用来存储敦煌壁画数字图像。
根据第③段中的“DNA竟然可以存储壁画?其实,这并不奇怪”可知,本段介绍了
DNA可作为存储载体的原因。
根据第④段中的“这要从DNA存储的两个步骤——信息写入和信息读取说起”可知,第④—⑧段具体解释敦煌壁画能“变身”DNA并被成功读取、恢复原样的步骤。
故应划分层次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故选A。
【12题详解】
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文本二第②段中的“DNA存储的最大优势是存储密度大”,第③段中的“DNA存储的另一优势是具有持久性”可知,DNA存储两个优势是存储密度大和具有持久性。
存储密度大:根据文本一第③段中的“自有生命以来,大自然一直用DNA来存储信息。
纷繁复杂的人类基因组信息,就是记录在比细胞还小得多的DNA上,一代代遗传下来的”可知,DNA比细胞还小得多,却能记录纷繁复杂的人类基因组信息,这说明DNA作为存储载体,体积小容量大,可以证明DNA存储密度大的优势。
根据第③段中的“通过一根头发附带的DNA信息,就能复原生命体的所有遗传信息”可知,一根头发附带的DNA信息就能复原生命体的所有遗传信息,说明DNA虽小,存储的信息量却很大,这能佐证它存储密度大的优势。
具有持久性:根据第③段中的“DNA存储了亿万年来无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可谓大自然中最好的存储器”可知,大自然中的DNA能存储亿万年来的生物遗传信息,这表明DNA存储具有持久性的优势。
根据第②段中的“发现这些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万年”可知,天津大学团队的实验研究发现,存入DNA中的壁画信息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可保存上万年,这一研究成果可佐证DNA存储具有持久性的优势。
(2023年河南)
青年的责任担当(2022河南)
【文本一】
谈青年的责任担当
①李大钊先生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
“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理应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
②青年要担当,就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青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青年时就立志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工作,并用一生来践行,正是这样的崇高理想成就了他的伟大事业。
青年最有朝气,最肯学习,最具有创造未来的能力,早一点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早一点明确人生的方向,正如一首诗所写的那样:“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
照亮前行的路。
“青年只有树立崇高理想,才能获得动力,激发潜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③青年要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能使人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鲁还先生便是在爱国情怀的指引下不断寻找救国道路的,他最初为实业救国而学洋务,转而为寻求救国道路远赴日本学医,后来意识到精神上的“愚弱“这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需要“疗救”,就弃医从文,用笔唤醒无数麻木的灵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自觉地以爱国之情深化爱国之行,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唯其如此,才能担当重任。
④青年要担当,就要锤炼过硬本领。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为之。
”担当需要本领,本领源自学习。
青春年华是学习的大好时光,青年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明道,知行合一,探求真学问,锤炼真本领。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青少年时北立志向学,虽历经磨难,始终
勤学不辍,刻苦钻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现在的中国青年处于好时代,读书资源丰富,环境优越。
更应该珍惜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增长本领,为青春远航蓄力。
⑤落实责任担当应该有方向、有情怀、有行动。
青年只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才能在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中,放飞青春梦想,谱写人生的壮丽篇章。
(作者:张建林。
有删改)【文本二】
青春最美是担当
①“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强厖”《少年中国说)中这段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一个多世纪以来澈励着一位又一位中国青年自觉地将国家前途和时代使命扛在肩上,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奋进的光辉的形象。
②步入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了革命前辈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优良传统,奋斗业的第一线。
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战略工程现场,在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都有“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飘扬;在“天宫”“缔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都有青年在担重任、挑大梁;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的无数平凡岗位上都有青春的笑睑在洋溢,青春的光彩在绽放。
③春之所以美丽,不仅是因为它本身就有着亮丽的底色,更是因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给它增添了约烂的色彩。
青春因为担当而至美,人生因为担当而精彩。
(作者:李锋。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个文本开篇都引用名言作为中心论点,具有权威性和感染力,令人信服。
B.文本一第②段引用诗句来突出理想的作用,强调青年应早日树立崇高理想。
C.文本一第④段用彭士禄的事例证明要有真本领,就应勤奋学习,知行合一。
D.文本一主要采用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文本二主要用举例论证明论点。
11.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分)
12两个文本都围绕“责任担当”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10.A(3分)
11.首先提出本段论点“青年要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接着指出爱国情怀的作用,并用鲁迅先生在爱国情怀指引下寻求救国道路的例子加以证明;最后强调青年有爱国情怀才能担重任。
(意思对即可。
4分)
12.文本一侧重论述青年如何才能落实责任担当,从树立理想信念、要有爱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有方向、有情怀、有行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文本二侧重论述有担当的青春最美丽,并用中国青年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例子来证明。
(文本二侧重论述中国青年是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并列举大量事例来证明。
)(意思对即可。
文本一和文本二各2分,共4分)
(2022年河南)
关于“光刻机”的阅读(2021河南省)
【文本一】
光刻机——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①你知道手机中的芯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芯片的主要原材料——硅要经过一系列精细、复杂的处理才能变成芯片。
而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前道工艺的每一层都需要用光刻机进行图形转移套刻曝光。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母机,也是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②顾名思义,光刻机是以光为媒介,刻画微纳于方寸之间,实现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图形加工的制造工具。
光刻机的应用,从火星探测器等大国重器到电脑CPU、LED灯等日常用品,无处不在。
③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目前的主流光刻机可以分为接近接触式、投影式、直写式三类。
④接近接触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的“手影”游戏。
它利用已有的图形,阻挡光线的传播,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图形分布,结合待加工表面感光胶的感光特性,记录下所需要的图形。
这种光刻机具有设备结构相对简单、工作效率高、工艺适应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分辨力低、曝光图形质量差、工艺一致性差等缺点。
接近接触式光刻是目前器件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复制型光刻方法,在光刻分辨力相对要求低、芯片面积大、厚胶和非标基片等场景,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以外的各种器件基本以该种光刻方法为主。
⑤投影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照相机。
它采用投影式的工作方式,掩模与基片不再相互接触,极大地避免了对掩模或基片的损伤,而且可以加工出比掩模版图形更细小的结构。
除此以外,投影式光刻机具有扫描成像的曝光能力,工作效率极高。
由于卓越的性能优势,投影式光刻机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光刻机领域的主流光刻设备。
目前,很多高端芯片均采用投影式光刻机进行加工。
⑥与上面两种采用“复制”工作模式不同的光刻机是直写式光刻机。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写字,可以完成任意图形的加工,且加工精度极高,加工的最细线条可以达到纳米量级。
不过,在图形的加工过程中,直写式光刻机是以点的方式进行加工的,工作效率极低,且难以实现大面积直写,不适合大批量结构的制备,所以目前主要用于掩模版的加工。
⑦一直以来,光刻机都在追求更高的信息容量。
高分辨力、大面积、三维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会有更多新型的光刻机应运而生。
(作者:唐燕、胡松、何渝。
有删改)【文本二】
①近几年,“芯片危机”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会出现芯片危机?主要原因之一是芯片制造太难,而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因此芯片制造之难,实则是光刻机制造之难。
②光刻机以“光”为刀进行雕刻,精度极高。
以光刻机领域的主流设备投影式光刻机为例,目前的7nm(纳米)精度,相当于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几万份。
再者,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
有资料显示,一台投影式光刻机包含13个分系统,30000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
制造一枚芯片大概需要3000道工序,要想保证光刻机完美运转,每一步的成功率都要高于99.99%。
③光刻机不仅制造技术壁垒高,还是全球集中度最高的产业。
目前,全球仅有极少数企业具备量产投影式光刻机的能力。
荷兰一家公司就独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 ,精度在7nm及以下的投影式光刻机也只有这一家公司能够生产,由于产能有限,每年也只能生产20余台。
物以稀“更贵”,每出厂一台,都被全球芯片制造商虎视眈眈,谁“抢”得到最新的光刻机,谁就造得出更高端的芯片。
(摘编自《芯片制造为什么这么难》)
10.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光刻机以“光”为媒介,可在待加工表面刻画出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图形。
B. 文本一第④段加点的“相对”表程度加强,旨在突出接近接触式光刻机结构简单。
C. 直写式光刻机加工精度极高而工作效率极低,适用范围窄于“复制”型光刻机。
D. 文本二第②段使用数字准确说明了投影式光刻机精度高、结构复杂等特点。
E. 两个文本第①段都突出了光刻机对芯片制造的重要意义及光刻机制造之难。
11. 请简要梳理文本一的写作思路。
(4分)
12. 文本一的第⑤段和文本二的第②③段在说明投影式光刻机时各有侧重,为什么?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
(4 分)
【参考答案】
10. B E(一项2分,共4分)
11. 首先由芯片引出说明对象光刻机;接着介绍什么是光刻机及其应用
范围;然后分别介绍三类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最后展望光刻机的发展方向。
(意思对即可。
每层1分,共4分)
12. 文本一写作目的是介绍光刻机,而投影式光刻机是其主流产品,第⑤段侧重介绍投影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性能优势及适用范围等,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光刻机。
文本二写作目的是解释芯片制造为什么这么难,而芯片制造之难实为光刻机制造之难,所以第②③段侧重说明投影式光刻机技术壁垒高和产业集中度高等特点,以解释光刻机制造难的原因。
(意思对即可。
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分析各2分,共4分)
(2021河南)
关于月球的阅读(2020河南)
文本一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
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
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
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萩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
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
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
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
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
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
【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
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
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
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
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6小时,更早的时候只有6小时。
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小时。
月球还以它小小的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有3.3万个,直径大于10米的有1亿多个。
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
(作者:欧阳自远。
有删改)文本二
关于月球诞生的“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最初是由地球被忒伊亚星体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熔融物质凝结而成的一个大石球,科学家称之为岩浆海。
【乙】后来,随着温度降低,球形的岩浆海逐渐冷凝结晶,分异出月幔、月壳和月核。
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不同的矿物质结晶顺序不一样,比如,橄榄石和辉石最先结晶,而且比较重,就渐渐往下沉,在岩浆海中心的周围,形成了月幔;后结晶的斜长石比较轻,漂浮在岩浆海的上方,形成了月壳;而岩浆海中心渐渐被月幔包围,成为月核。
月球表面冷却以后,又遭受过大規模的陨石撞击,斜长岩的月壳被撞出大量的撞击坑。
后来,撞击坑被深部上涌的玄武岩岩浆填充,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海,而斜长岩质的月壳就成为高地。
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这就形成了我们晚上看到的明亮而又有暗斑的月亮。
(摘编自贾斌《月球岩石透露了多少秘密》)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是()(4分)
A.文本一第⑤段在说明月球上撞击坑数量之多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文本一第⑥段总结了月球与地球相伴相护的关系,突出了地球对月球的作用。
C.月球的引力可减缓地球自转速度,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一天可能更长。
D.月亮看起来明亮而又有暗斑,是因为玄武岩反光性好,斜长岩反光性差。
E.文本一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性强;文本二的语言更专业严谨,逻辑性强。
12.文本一的前三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月球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
(4分
13.在上面两个文本中,【甲】【乙】两处画线句都写到了月球的结构,【甲】处略写【乙】处详写,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分析】本文是一篇关于地球与月球的科普说明文。
文本一重点说明的是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得出月球“像是地球的‘女儿’”的结论;文本二主要内容是揭示月球岩石的秘密,月球结构的组成及形成过程与月球岩石的密切关系。
【解答】(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ACE.正确;
B.有误,“突出了地球对月球的作用”表述有误,根据“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可知,应该是突出了地球和月球的相互作用;
D.有误,“玄武岩反光性好,斜长岩反光性差”表述有误,根据“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可知,应该是玄武岩反光性差,斜长岩反光性好;
故选:BD。
(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
仔细阅读文本一前三段可知,第①段通过三个问句提出月球起源、月球与地球关系的问题;根据“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和“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可知,第②段先指出“同生说”和“捕获说”缺乏科学依据,然后由“大碰撞说”对月球形成的解释,得出月球“像是地球的‘女儿’”的结论;根据“科学家取得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