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B.癌细胞的分裂次数并不是无限的
C.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质很少或缺失D.癌细胞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
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时,应尽量在一个视野中找全分裂各时期的细胞
B.制备细胞膜时,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水中的红细胞凹陷消失,细胞破裂
C.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D.黑藻叶肉细胞呈单层分布,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
3.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不同
B.大肠杆菌可通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自身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洋葱叶肉细胞中,核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6种物质
4.银鱼是鄱阳湖的特产,幼鱼阶段以一些植食性浮游动物及一些藻类为食,体长达到80mm以后逐渐向肉食性转移,110mm以上主要以小型鱼虾为食。
近年来,银鱼产量大幅下滑,我国科学家通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过度捕捞是主因:鄱阳湖肉食性的鳜鱼、鳙鱼等大鱼被渔民大量捕捞后,湖里一种名为红尾鱼的杂鱼就大量繁殖,红尾鱼可捕食银鱼的卵。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与银鱼的幼鱼比较,成鱼每增重1g需要消耗藻类的量会增加
B.银鱼捕捞后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左右,以便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C.鳜鱼、鳙鱼和红尾鱼之间可构成竞争关系
D.人类活动可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但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5.下图为某种细菌中脲酶基因转录的mRNA部分序列。
现有一细菌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在图中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70个核苷酸,使图示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UGA
B.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含115个氨基酸
C.其线粒体的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
D.突变基因所在DNA复制时所需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6.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B.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D.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7.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发生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C.细胞分裂过程中,质基因与核基因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D.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8.(10分)某雄性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上有基因D和基因E,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碱基序列如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
A.基因D和基因E转录时模板链不同
B.基因D若从原位上断裂下来则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C.基因E在该果蝇次级精母细胞中的个数可能为0或2
D.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伴随α链和β链的分开而分离
二、非选择题
9.(10分)下面的甲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的曲线关系图,乙图为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桂状图。
(假设以葡萄塘为反应底物)
请据图回答分析:
(1)光合作用中在_________上发生的光反应为暗反应的发生提供了____________。
(2)若将该植物放到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装置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乙图可知,储藏水果、蔬菜最适合的氧气浓度为______(填图中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禽、猪、蝙蝠等多种动物感染和发病,其遗传物质是单股负链RNA。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流感病毒具有包膜,包膜是病毒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中获得的,其基本骨架是____。
(2)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医生建议他们注射疫苗,这属于____(填“免疫治疗”或“免疫预防”)。
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这是由于接种后机体产生了____。
(3)接种流感疫苗的人,仍会患普通感冒,这是由于疫苗的作用具有____性。
即使曾经得过流感并痊愈的人,也较容易再次患病,从流感病毒的结构分析,原因是____。
(4)全病毒灭活疫苗是指将病毒培养在鸡胚中然后进行灭活处理得到的病原体,属于传统疫苗,使用中偶见局部疼痛、红肿等副作用。
伦敦国王学院的免疫学家发现副作用易发人群体内的抗体较易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细胞,因而有更多可能罹患____病。
11.(14分)小鼠为XY型性别决定生物,其弯曲尾/正常尾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同学甲用一只弯曲尾雌鼠与一只正常尾雄鼠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性别尾型
1/2雌鼠1/2弯曲尾、1/2正常尾
1/2雄鼠1/2弯曲尾、1/2正常尾
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控制弯曲尾/正常尾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杂交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弯曲尾性状的显隐性。
(2)若控制弯曲尾/正常尾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请写出此种
情况下甲同学用的两只小鼠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取一只弯曲尾雌鼠与多只正常尾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雌雄鼠均为弯曲尾。
同学丙欲从同学甲、乙获的子代小鼠中选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探究控制弯曲尾/正常尾性状的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色体上,请完善其实验方案。
①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_______________,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_______________,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2.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色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从胡萝卜等植物材料中提取出来。
回答下列问题:
(1)胡萝卜素由多种结构类似物组成。
根据他们的分子式中_______________不同可将胡萝卜素分为α、β、γ三类。
胡萝卜素对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β−胡萝卜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胡萝卜素。
除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外,还可从_______________中获得,以及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
在实验室中,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为了使菌体快速繁殖,应该使用_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并在接入菌种前,需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3)番茄红素是从番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类胡萝卜素,性质特点与胡萝卜素相似。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时,应采用__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不选用另一种提取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B
【解析】
癌细胞是构成癌症的最小的一个单位。
一般癌细胞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细胞核上,可能细胞核比普通的正常细胞要大很多,而且形态不规则,可能含有丰富的染色质,所以染色的时候会表现出颜色深浅不一。
癌细胞由于基因发生改变,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少,容易在组织间转移。
癌变可看成细胞的异常分化。
另外癌细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无限增殖的特性,正常的细胞不可能出现无限增殖。
有很多因素可以诱发癌症,如化学致癌因子主要有苯、四氯化碳、焦油、黄曲霉素、有机氯杀虫剂等有机物;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放射性物质发出的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生物致癌物:如病毒、寄生虫及慢性炎症刺激等。
A、癌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细胞失去控制,可看成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A正确;
B、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分裂次数是无限的,B错误;
C、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质很少或缺失,因此容易转移,C正确;
D、癌细胞保留了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如能分裂、能呼吸、能合成蛋白质等等,D正确。
故选B。
【点睛】
熟记癌细胞的原因及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解析】
正常的红细胞为两面凹型,将红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吸水膨胀,形成圆涨的红细胞,直至细胞过度吸水而破裂。
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具有细胞壁、大液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详解】
A、由于细胞大多数位于细胞分裂的间期,所以一个视野里难以找全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在不同视野中找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A错误;
B、红细胞吸水后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B正确;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能观察到质壁分离,C错误;
D、叶绿体的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而高倍显微镜看到的是显微结构,故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两层膜结构,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初步水解的产物有四种,即四种脱氧核苷酸,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四种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共6种;染色体是真核生物特有的,且原核生物如蓝藻和大肠杆菌都是无性繁殖,因此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没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详解】
A、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相同,都是假说--演绎法,A错误;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只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为自身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
C、洋葱叶肉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洋葱叶肉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故不存在核DNA的复制过程,C错误;
D、蓝藻的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6种物质,分别是四种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D正确。
4、D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银鱼的增长属于"S"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S型增长曲线有几个阶段:
①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个体数量少,增长速率很慢。
②快速增长期(对数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高。
③稳定期(饱和期):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长。
种群实际增长率下降,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会停止生长,种群增长率为零,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④达到K值后,仍是种群的数量一般呈锯齿状波动。
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110mm以上银鱼成鱼主要以小型鱼虾为食,转变为肉食性,所以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与幼鱼比较,成鱼增重1g需要消耗藻类的能量增多,A正确;
B、银鱼合理捕捞的时机是种群数量超过K/2时,捕捞后剩余量为K/2为宜,因为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鄱阳湖肉食性的鳜鱼、鳙鱼等大鱼被渔民大量捕捞后,湖里一种名为红尾鱼的杂鱼就大量繁殖,说明鳜鱼、鳙鱼和红尾鱼之间可能存在食物和空间上的竞争关系,C正确;
D、根据题意可知,人类活动可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严重的导致生态系统稳态的破坏,D错误。
故选D。
5、C
【解析】
密码子共用64种,包括2种起始密码子、3种终止密码子和59种其他密码子,其中起始密码子不仅可以作为翻译开始的信号,还能编码相应的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只是终止翻译的信号,不编码氨基酸;59种其他密码子只编码相应的氨基酸。
【详解】
A、密码子是由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271个碱基和后面2个碱基一起共构成91个密码子,插入的70个核苷酸和后面2个碱基一起共构成24个密码子,后面是UGA,即为终止密码,A正确;
B、终止密码表示翻译结束,但不编码氨基酸,突变基因转录成的mRNA中能编码氨基酸的碱基有(271+2+70+2)=345个,所以表达的蛋白质含有115个氨基酸,B正确;
C、题干中该生物是细菌,没有线粒体结构,C错误;
D、DNA复制需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D正确。
故选C。
【点睛】
密码子在mRNA上,反密码子在tRNA上,遗传信息在DNA上。
6、C
【解析】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错误;丙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其表面没有形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 错误;乙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记忆细胞,C正确;丙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B淋巴细胞的转化关系图,考查人体免疫细胞的来源、作用以及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A
【解析】
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分裂方式为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真核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详解】
A、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可同时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错误;
C、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基因是随机分配的,C错误;
D、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真原核细胞的比较,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8、D
【解析】
分析题图:某雄性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上有基因D和基因E,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
起始密码子为AUG,可推知基因D以β链为模板合成mRNA,而基因E以α链为模板合成mRNA。
【详解】
A、根据起始密码子为AUG可以确定基因D转录时模板链是β链,基因E是α链,A正确;
B、基因D若从原位上断裂下来伴随四个磷酸二酯键的断裂,B正确;
C、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E在该果蝇体细胞中未复制时有1或2个,此时该果蝇的基因型为Ee或EE,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基因E复制后有2或4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这条染色体上可能含基因e,则基因E的个数为0,这条染色体上可能含基因E,则基因E的个数为2,C正确;
D、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是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并没有α链和β链的分开,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类囊体薄膜[H]和ATP 先增加后稳定不变开始阶段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向外界释放O2,但随着装置中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逐渐下降,当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装置中O2浓度不再变化 c 氧气浓度在c时,CO2的释放量最少,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
【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OB和OC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B点与A点的光合作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受温度影响。
图乙中,随着氧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强,d点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1)光合作用中在类囊体薄膜上发生的光反应产生[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若将该植物放到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装置中氧气浓度先增加后稳定不变,原因是开始阶段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向外界释放O2,但随着装置中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逐渐下降,当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装置中O2浓度不再变化。
(3)分析乙图可知,氧气浓度在c时,CO2的释放量最少,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是储藏水果、蔬菜最适合的氧气浓度。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意在强化学生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10、磷脂双分子层免疫预防记忆细胞特异遗传物质是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自身免疫
【解析】
1.流感病毒在脱离宿主细胞时将部分细胞膜包裹于自身形成包膜,包膜含有蛋白质和磷脂,排列方式双层。
2.记忆细胞具有很长时间记忆该抗原特点的功能,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
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详解】
(1)包膜是病毒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中获得的,则包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注射疫苗属于免疫预防,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这是由于接种后机体产生了记忆细胞,当流感病毒在接种成功后再入侵,机体更快产生大量抗体、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而可以有效清除病毒。
(3)接种流感疫苗的人,仍然有可能得普通感冒,这是由于疫苗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只能针对流感病毒起作用。
由于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股负链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变异,则即使曾经得过流感并痊愈的人,也较容易再次感染。
(4)使用传统疫苗后偶见局部疼痛、红肿等副作用,研究发现副作用易发人群体内的抗体较易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细胞,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
本题以病毒为背景考查病毒的结构和免疫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病毒的一般结构组成,能够根据题意推导包膜的基本骨架,把握免疫学的应用,特别是免疫预防的应用,理解注射疫苗的作用,能够根据RNA病毒的特点分析注射疫苗或者患病痊愈的人仍然再次患病的原因,识记免疫失调的种类和实例。
11、不能弯曲尾X B X b和X b Y 方案一:选择同学甲子代的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雄鼠方案二:选择同学乙子代的弯曲尾雌鼠x弯曲尾雄鼠(选择同学乙子代自由交配)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全为正常尾(②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弯曲尾:正常尾=1:1)雌雄中均有弯曲尾、正常尾(雌雄中均有弯曲尾、正常尾)
【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可知,亲代为一只弯曲尾雌鼠与一只正常尾雄鼠交配,而子代中无论雌雄个体均具有弯曲尾和正常尾,且比例相等,因此无法判断弯曲尾和正常尾的显隐性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详解】
(1)若是控制弯曲尾/正常尾性状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后代弯曲尾与正常尾的比例为1:1,则亲本有一个为隐性纯合子,一个为显性杂合子,但无论是正常尾还是弯曲尾为隐性纯合子,都可得到相同的后代比例,故不能确定弯曲尾性状的显隐性。
(2)若是控制弯曲尾/正常尾性状基因在X染色体上,出现雌性后代中有弯曲尾和正常尾的现象,则只能是雄性亲本所携带的是隐性基因,雌性亲本为显性杂合子,雄性为正常尾鼠,故正常尾为隐性性状,弯曲尾为显性性状;根据同学甲实验可知,雌性亲本基因型X B X b,雄性亲本基因型X b Y。
(3)若是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根据同学乙的实验结果可知弯曲尾为显性性状,则乙同学所用亲本基因型为BB (弯曲尾),bb(正常尾),后代都为Bb(弯曲尾),甲同学所用的亲本基因型为Bb(弯曲尾),bb(正常尾),后代Bb和bb;若是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甲实验的亲代基因型为X B X b和X b Y,后代的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X B Y、X b Y,乙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X B X B、X b Y,乙实验的子代基因型为X B X b、X B Y,如果要验证该等位基因是在常染色
体上或X染色体上,可以选择隐雌显雄杂交,即需取甲获得的子代小鼠中的正常尾雌鼠,与乙获得的子代小鼠中的弯曲尾雄鼠杂交,若后代小鼠中,雌鼠都为弯曲尾(X B X b),雄鼠都为正常尾(X b Y),则该对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小鼠中,不论在雌鼠还是雄鼠中都是既有正常尾又有弯曲尾,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或者选择同学乙子代的弯曲尾雌鼠与弯曲尾雄鼠杂交,若雌鼠全为弯曲尾,雄鼠弯曲尾:正常尾=1:1,则该对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雌雄中均有弯曲尾、正常尾,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把握显隐性的判断方法,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应用,掌握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实验设计方法,能够根据题意分析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推导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
12、碳碳双键的数目夜盲症等疾病与机体缺乏维生素A有关,而胡萝卜素可在机体内被氧化成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大面积养殖的岩藻液体高压蒸汽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物质,而番茄红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
【解析】
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三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
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内被氧化分解成维生素A,可以用来治疗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胡萝卜素可用作食品色素;天然胡萝卜素还具有使癌变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
【详解】
(1)根据胡萝卜素的分子式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不同可将胡萝卜素分为α、β、γ三类。
夜盲症等疾病与机体缺乏维生素A有关,而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可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
(2)除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外,还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以及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
液体培养基中菌体与营养物质接触的更充分,繁殖更快,所以为了使菌体快速繁殖,应该使用液体培养基,并在接入菌种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3)番茄红素的性质特点与胡萝卜素相似,即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所以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时,应采用萃取法,不选用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强的物质,而番茄红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的知识,考生识记植物中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和原理,明确萃取法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一般过程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