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必备尺寸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人体工程学常用尺寸
1.步行适宜距离: L=500.0m
2.负重行走距离: L=300.0m
3.正常目视距离: L<100.0m
4.观枝形: L< 30.0m
5.赏花:L=9.0m
6.心理安全距离:L=3.0m
7.谈话距离:L>0.70m
居住区道路:W>20.0m;
小区路:W=6.0~9.0m;
组团路:W=3.0~5.0m;
宅间小路: W>2.50m;
园路、人行道、坡道宽:W=1.20m,
轮椅通过:W≥1.50m,
轮椅交错:W≥1.80m。

尽端式道路的长度: L<120.0m,
尽端回车场: S>12.0mx12.0m
楼梯踏步:室内: H < 0.15m,W > 0.26m;
室外: H=0.12~0.16m,W=0.30m~0.35m;
可坐踏步: H=0.20~0.35m,W=0.40~0.60m。

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W<1.20m。

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 i<8%;园路最大纵坡: i<4%;
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i<5%;轮椅坡道一般: i=6%;i<8.5%;人行道纵坡: i<2.5%。

无障碍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 1:20 1:16 1:12 1:10 1:8最大高度(m): 1.50 1.00 0.75 0.60 0.35平长度(m): 30.00 16.00 9.00 6.00 2.80
室外座椅(具): H=0.38~0.40m,W=0.40~0.45m,单人椅: L=0.60m左右,双人椅:L=1.20m左右,三人椅: L=1.80m左右,靠背倾角: 100-110°为宜。

扶手: H=0.90m (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
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 H=0.68m\0.85m
栅栏竖杆的间距: W<1.10m。

路缘石: H=0.10~0.15m。

水篦格栅: W=0.25~0.30m。

车档: H=0.70m;间距=0.60m;
墙柱间距:3-4m;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0.60m),面底坡缓(1/3~1/5);
一般园林柱子灯高3-5m;
树池铸铁盖板:有1.2、1.5m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
低栏杆:H=0.2~0.3m;中栏杆:H=0.8~0.9m;高栏杆:H=1.1~1.3m。

亭:H=2.40~3.00m,W=2.40~3.60m,
立柱间距=3.00m左右。

廊:H=2.20~2.50m,W=1.80~2.50m。

棚架:H=2.20~2.50m,W=2.50~4.00m,L=5.00~10.00m,
立柱间距=2.40~2.70m。

柱廊:纵列间距=4-6m,横列间距=6-8m。

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
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净距须大于10m,出入口宽度不得少于7m,服务半径<150.0m
树的尺寸大小:
大乔木树高20米以上,树冠尺寸5—6m
孤植树树冠尺寸7—8m,
小乔木树高5~10米,树冠尺寸3—5m,
花灌木树高小于5米,树冠尺寸1—2m,
绿篱宽0.5—1m,
铺装尺寸大小:
天然材料:
人工材料:
道路尺寸大小:
小区路宽:W=6.0~9.0m
组团路宽:W=3.0~5.0m
宅间小路宽:W>2.50m
园路、人行道、坡道宽:W=1.20m
轮椅通过宽度:W≥1.50m
轮椅交错宽度:W≥1.80m
尽端式道路的长度: L<120.0m
尽端回车场: S>12.0mx12.0m
楼梯踏步:室内:H ≤ 0.175m,W ≥ 0.28m;室外: H=0.12~0.175m,W=0.30m~0.35m;可坐踏步: H=0.20~0.35m,W=0.40~0.60m。

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W<1.20m。

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 i<8%
园路最大纵坡: i<4%
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i<5%
轮椅坡道一般: i=6%,i<8.5%
人行道纵坡: i<2.5%
停车位尺寸:
大车停车位:大车停车位宽4米,长度7~10米,视车型定;
小车停车位:小车停车车位,宽度2.5~3米,最小2.2米,长度5~6米;
旁边道路小车:单面停车路面5米宽,双面6米,大车8米。

其他:
室外座椅(具): H=0.38~0.40m,W=0.40~0.45m,
单人椅长度:L=0.60m左右,双人椅:L=1.20m左右,三人椅:L=1.80m左右,靠背倾角: 100-110°为宜
路缘石:H=0.10~0.15m
水篦格栅: W=0.25~0.30m
道路车档隔断:H=0.70m,间距=0.60m
墙柱间距:3-6m(一般为300mm的倍数)
一般近岸处水宜浅:水深0.40~0.60m,面底坡度宜缓:1/3~1/5
一般园林灯具高:路灯5-9m;庭院灯2.8-5m,3m左右适宜;草坪灯0.6-1m 。

树池铸铁盖板:有1.2、1.5m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
低栏杆:H=0.2~0.3m;中栏杆:H=0.8~0.9m;高栏杆:H=1.1~1.3m;
临水或凌空安全栏杆高度为1.05m,6层以上建筑栏杆高1.1m。

亭:H=2.40~3.00m,W=2.40~3.60m,立柱间距=3.00m左右。

廊:H=2.20~2.50m,W=1.80~2.50m。

棚架:H=2.20~2.50m,W=2.50~4.00m,L=5.00~10.00m,立柱间距=2.40~2.70m。

柱廊:纵列间距=4-6m,横列间距=6-8m。

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机动车停车车位指标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净距须大于10m,出入口宽度不得少于7m,服务半径<150.0m 。

园林坐凳比室内坐凳矮小南北方的人口身高有差距可以上下浮动一些~~,无靠背水泥或者石头或者大理石贴面坐凳高度一般在40-45厘米,防腐木凳面的要高一些。

如果设定为一面有桌子或者只能朝向一面坐,宽度在40厘米就好,如果是多方向可坐的就要加大了,长度按照你的需要设计,但是一般长座椅至少要保证每个人和人的距离,如果是鼓形坐凳也有高瘦型和粗短型的,高的大概45厘米直径35-20,矮小的不低于35厘米高,直径在50
圆形20~35cm
长的么根据园林景观定,一般不少于1.5米
园林垃圾桶的尺寸一般是多少?
有单桶和双桶的,单桶的规格一般是:400*780H,双桶的规格:800*400*950,多种款式
1. 足球场地:105m×68m
2. 篮球场:28m×15m
3. 排球场:18m×9m
4. 网球场:23.77m×10.97m
5. 网球场(包括标准副场地): 3
6.57m×18.29m
6. 羽毛球场:13.4m×6.1m
[转] 景观设计尺度相关规范整理
一、消防
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
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
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
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
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
“T”形
“O”形
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
二、车道
1.道路纵坡
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
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
3.道路宽度
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
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
的不宜小于8m;
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
小宽7米)
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
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

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

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

5.道路与建筑物间距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表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之路面边线;当小区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
边缘指便道边缘。

3.建、构筑物无组织排水,则为散水边缘至道路边缘。

三、人行道
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路牙要求:车行与人行道之间路牙地面高度在100~200之间;人行与草坪之间宜0~120。

四、停车场
1.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用地面积以小型车计算,停车场宜设置在行车方便、距建筑外墙面约6m,
尽量不影响居民生活宁静和不影响景观环境地段。

2.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按照当量小汽车位数计算。

停车场用地面积每隔停车位为25~30㎡,
停车位尺寸以2.5m*5.0m划分(地面划分尺寸)。

注:本表摘自《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CJ100-98。

4.停车场的停车方式,根据地形条件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
有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三种。

其中间最小距离以小型车为例,停车方式见下图
平行式斜列式
垂直式
5.停车场最小坡度0.3%,与通道平行方向的最大纵坡为1%,与通道垂直方向为3%。

6.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7.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
过10%;
8.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9.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10. 自行车停放每个车位按1.5~1.8㎡,摩托车每隔车位为2.5~2.7㎡。

五、绿化覆土
1.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构造层包括防水层、隔根层、排水层、过滤层、栽植土壤层、植被层。

2.如挖槽原土基本为自然土质(湿容重约为1600~1800kg/m3),可回填实施绿化。

回填厚度
300cm,最低不小于150cm。

不应回填渣土、建筑垃圾土和有污染的土壤。

3.如地下设施覆土厚度仅为150cm,为防止部分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层,需在防水层上面铺设隔
根层。

可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PVC卷材等多种材料,如用PVC卷材,厚度1~2mm,搭接
宽度6cm。

如地下设施边缘有侧墙,则应向侧墙面上翻25~35cm,排(蓄)水设施必须铺设在
隔根层的上面。

4. 为了防止栽植土壤经冲刷后细小颗粒随水流失,造成土壤中的成分和养料流失,并堵塞排水系
统。

应在排(蓄)水层上面铺设过滤层,并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根系穿透性。

可用级配砂石、细
沙、土工织物等多种材料。

如用双层土工织物材料,搭接宽度必须达到15~20cm,覆土时使用器
械应注意不损坏土工织物。

5.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植物根系生长适宜的覆土厚度一览表
大乔木根系生长:150~300cm
中、小乔木根系生长:100~150 cm
大灌木根系生长:60~80 cm
小灌木根系生长:40~50 cm
宿根花卉根系生长:30~50 cm
一、二年生花卉根系生长:20~30
6.威海规定:居住区地下车库屋面覆土不应低于1.5m,在居住区集中公共绿地下设置地下停车
库时,屋面覆土不应低于2.5m。

六、植物
树木与地下管线最小水平距离(m)
注:1本表摘自《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2 水平距离指:乔木地径外缘及灌木分枝外缘距管道外缘的净距。

此注也适用于下表。

树木与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外缘最小水平距离(m)
注:1本表摘自《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七、踏步与坡道
1.踏步
1.踏步常用高度及宽度,H=0.12~0.15m,W=0.30m~0.35m;2H+W=60~65(cm)。

2.可坐踏步:H=0.20~0.35m,W=0.40~0.60m。

3.连续踏步数最好不要超过18级,18级以上应在中间设休息平台,平台不小于1.20m。

2.坡道
最小净宽1.5米,平台最小净深2米。

纵坡不大于2.5%
扶手: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H=0.68m\0.85m。

缘石坡道现通用三面坡及扇面坡,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地面高差不得大于20mm。

见图
八、场地排水坡度
1.各种场地的使用坡度(%)
注:摘自: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2.软质地表的排水坡度(%)
注:1.摘自《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2.人力修剪机修剪的草坪坡度不宜大于25%。

九、空间尺度
1.在场地设计中D/H=1,2,3为最广泛应用的数值。

实验证明:
D/H=1:当处于45°仰角时,是观赏任何建筑细部的最佳位置,相当于视点距离建筑物等高
的位置;
D/H=2:当处于27°仰角时,视点距建筑物有建筑物2倍的距离,这时,及能观察到建筑的
细部,又能感觉到对象的整体性,进则观察细部,退则观察整体,乃观察建筑的最佳观察点。

D/H=3:当处于仰角18°时,视距相当于建筑物高度的3倍,能感觉到以周围建筑为背景的
十分清楚主体对象。

2.人能较好的观赏景物的最佳水平视野范围在60°以内,观赏建筑的最短距离应等于建筑物的
宽度,即相应的最佳视区是54°左右,大于54°便进入细部审视区。

3.垂直界面对空间的划分与控制作用,与其高度及相对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处理外部空
间时,还要考虑建筑的高度(H),与围合空间的间距(D)之间的比例关系。

以人站在建筑围
合空间的正中央为例。

D/H在1与2之间时空间最为紧凑。

在苏州园林中经常见到此类型空间
D/H=2时,中心垂直视角45°,可观察到界面全貌,视线仍集中于界面西部,具有较好的封闭感。

D/H=4时,中心垂直视角为27°,是观察完整界面的最佳位置,为空间封闭感的上限。

故欲在广
场和庭院营造围合感,其空间D/H不宜大于4。

此点时界定围合与开敞的分界点。

D/H大于4时,两界面间相互间的影响已经薄弱了,没有围合之感。

4.广场空间适宜尺度
6m左右可看清花瓣,20~25m可看到人的面部表情,这一范围通常组织为近景,作为框景,导景
,增加广场景深层次。

中景约为70~100m,可看清人体活动,一般为主景,要求能看清建筑全貌。

远景150-200m,可看清建筑群体与大轮廓,作为背景起衬托作用。

作为人们休闲、活动的文化性广场,尺度是由其共享功能、视觉要求、心理因素和规划人数等综合
因素考虑的,其长、宽一般应控制在20~30m左右为宜。

在居住建筑或一般公共场地,尤其应该注
意,忌大而空。

十、其他
心理安全距离:L=3.0m
谈话距离:L>0.70m
座椅:高0.35-0.45m;座面倾角6-7°;座面宽0.4-0.6m;靠背与座面夹角98-105°;靠背0.35-0.65。


人椅:L=0.60m左右,双人椅:L=1.20m左右,三人椅:L=1.80m左右。

桌:高0.65-0.7m;面宽0.7-0.8(四人用)。

水深:人工水体进岸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7m,否则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
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儿童泳池水深0.5-1.0m为宜,成人泳池水深1.2-2m为宜。

养鱼因雨种
类不同而异,一般池深0.8-1.0m,并需保证水质的措施。

水生植物深度视不同植物而异,一般浮水植物
(睡莲)水深要求0.5-2.0m,挺水植物(如荷花)水深要求1.0m左右。

汀步:步距≤0.5m
栏杆:低栏杆:H=0.2~0.3m;中栏杆:H=0.8~0.9m;高栏杆:H=1.1~1.3m。

栏杆净空不大于0.11米。

亭:H=2.40~3.00m,W=2.40~3.60m,立柱间距=3.00m左右。

廊:H=2.20~2.50m,W=1.80~2.50m。

照明灯:庭院灯一般高度为3-4m,间距一般为15-20米左右;草坪灯一般高度为0.3-1m左右,间距一
般为5-8m左右。

注:以上数据不一定那么绝对化,但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普遍的适用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