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 学年度高三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7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 3 分,共 75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以为:“政治与血缘的联合,看似坚不可以摧,其实否则。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医生叫做‘立家’,所以关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
对峙,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资料表示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盘据的要素
2.《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医生疑焉,立嫡子不使庶
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医生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
无别则宗族乱。

”资料表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保护社会的平定B.增强了周王的权益
C.划分血缘的远近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3.《寿县志》载:“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地入于楚;
景王十六年,吴占寿地;贞定王二十二年,复入于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置寿春县。

”对“寿地”沿革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行政级别由州降县B.诸侯争霸影响地方沿革
C.中央集权由强到弱D.贵族政治决
定沿革结果
4.右边为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政令形成、实行流程图。

对该图解
读正确的选项是
A.中书省拥有起草政令的自主权
B.门下省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
C.皇帝失掉对政令决策的反对权
D.六部分担尚书省的实质执行权
5.《南·孔稚珪》云:“所奏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例,国子生有
欲者,策上高第,即使擢用,使法,以士流。

”由此可知南朝期
A.已不再实行九品中正制度B.出考官的科制
C.世家大族已失掉官断D.可以通学校入仕
6.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找到以下资料:“它立了一种以中央集主,以部分
地方分的新系统;它拥有两重性又期代表中央分地方,主要中央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
力,所握力大而不。

” 同学研究的主是
A.分封制B.郡制C.行省制D.内制
7.洪仁玕在《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者,先将家契式禀入,此后准一百五十万
,刻以精花草,盖以国印章,或相易,或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

⋯⋯此大
利于商士民,进出便于携。

段资料反响了
A.太平天国后期民的需求B.太平天国袖共同的主
C.富公的圣制度D.洪仁玕展本主的梦想
8.第二次片争中,咸丰帝主保全夷之的藩和沟壑,拒外国公使京,甚至一度令
判的桂良等人省得去外国口关税来取外国公使不京。

由此可咸丰帝
A.力争清代大国地位B.缺少近代外交意
C.极国家主D.民族工展
9.清末某国人士在好友的信中;“新定,天旋地” 。

因个条不把“ 南省所
恃以藩者,拱手而他人之”,并且“敲骨吸髓,此巨款,机造,我生”。

此信中的“新”是指
A.《北京条》B.《南京条》C.《关条》D.《辛丑条》
10.胡成《河山月》述:“五四代是个分水岭,今后要,国会的花要,从曾国藩
李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下来的新兵,都要新的知分子与北伐革命了。

”表示五四运
A.改了国家政的性B.促使社会主力量生了化
C.颠覆了北洋的治D.冲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次序
11.右边近代某一争的形(局部)。

一争
A.体新三民主的革命成就
B.表示中共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C.成后抗中的光典范
D.颠覆公民党政的制治
12.1922 年 10 月,中共党匏安曾指出:“中国是一个本主达(展)最落后的国家,国家
的政掌握在官僚手里,目前革命第一步,就是打倒封建特。

增大革命力起,无
和都合作,是毫无疑的。

”以下匏安点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B.揭开了公民大革命的序幕
C.丰饶的探了革命略和策略D.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
13.抗前,中国多重要的施、梁、道路等莫名出了大批日本口服“仁丹”广告,后
来广告主要通胡子的画法来表示不同样的含,如左右胡尖上表示道路通无阻,八字胡
左尖下弯表示左道不通,右道通。

表示
A.日本重商广告宣作用B.中国技落后致交通不
C.中国品市遇到日本冲D.日本侵争蓄已久
14.民国二十八年冬,政府部曾一,并附有令:“ ⋯⋯ 期抗,耗费人兵力,
争取主地位,丰饶性之法。

⋯⋯适段之需要,在后⋯⋯打。

惟国干部
此尚欠广泛与深刻之研究⋯⋯随令,各部学校一体研究,俾利用,而寇要。

” 此,
以下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丰饶性之法”指游B.公民党重防守段的事培
C.游成抗独一作方式D.百大激励了全国抗的士气
15.“我此次到北平好遇到个划代的会召开⋯⋯民族次不参加了人民政,
并且能它所要的⋯⋯我今后当在工人下亲近合作,努力恢复和展新民主主
,并从而改造民族自己。

”资猜中的次“会”
A.确定了新式国家的架构B.确定了“ 期共存,相互督”的方
C.决定张开社会主三大改造D.宣布人民政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
16.1953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道:当的代表李老大娘笑着了,“旧社会女在街上都不可以,哪有女的⋯⋯今后大家有什么意告我,我必定大家上去。

” 新道明当
A.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成立B.人民民主原得以体
C.政治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的法制化
17.有学者:“八二法”是“五四法”甚至《共同》的一种构性的回。

正是在具
有回内涵的改革程中⋯⋯改革才始在相守旧的改进主道上前,而没有演成再一次
的激主革命。

明“八二法”
A.与《共同》性圆满一致B.将“依法治国”初次写入法
C.改革与定供给了法律保障D.把市系统作改革目
18.“它是中人民共和外国交展的一个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外交向国家外交渡的一次关性,志着新中外国交方的最形成。

” 里的“它”是指
A.日内瓦会的利召开B.“求同存异”方的提出
C.和平共五原拟订D.上海合作的成功成立
19.周恩来在某次会期:“我于要提出的人要分待:一种人是意的,不去
理他,也许用一些手法,使他回收去,使他的破坏划不可以得逞。

其余一种人他是疑的,他不明
白实情,他是出一些很不合适的,我向他解,使他认识。

” 明中国
A.和平共不称霸B.尊敬差异求合作
C.加不盟D.地区互利展
20.原新社者高梁曾回道:“我作代表先遣小的成,身了些激心弦的日
昼夜夜⋯⋯在三天以内理了全部出国手,赶制了行装⋯⋯秘未再安排我国行升旗式,
而是采纳了更旗的做法⋯⋯秘不清楚,我国国旗的地点是按中国(CHINA)的‘ C’,是按中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第一个字母‘ P’来摆列。

”据资料判断,此
文所反响的外交事件是
A.毛率代表第一个宣布承中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B.新中国初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会
C.周恩来率代表参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国家参加的会
D.中人民共和国代表参加第26 届合国代表大会
21.右是 2015 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念,西藏自治区成
立解正确的选项是
①1965 年成立西藏自治区②自治区政府有本民族事
行自治③藏民族在自治区内享有高度自治④民族地区
自治制度了民族同样,促了民族
A.①②③B.①②
C.①②④D.①③
22.1986 年美国者莱士在采小平道:“台湾有什么必需同大一?” 小平:“
第一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惑情问题。

凡是中华民族的后辈,都希望中国能一致,分裂老是违反民
族意志的。

其次,只要台湾不同样大陆一致,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
又被他人拿去了。

”这说明关于台湾问题,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
A.保障民族关系的牢固繁荣B.充分尊敬台湾历史和现状
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D.保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圆满
23.“梭伦建议撤消掉全部市民的全部债务,不不过市民所欠公债,也包含市民之间的私债,这样既
能重新给已经成为奴隶的那些人自由,也让全部财主撤消掉了他们之间的烂账。

”对资料讨论正确的是
A.解放奴隶,基本铲除贵族特权B.撤消烂账,完好除掉城邦矛盾
C.取销债奴制,有效缓和社会矛盾D.解放劳动力,加速资本主义发展
24.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拟订的.也不是君主个人专制意志的结果,
而主若是依赖裁判官的审问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
渐发展起来的” 。

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拥有
A.开放性和灵巧性B.牢固统治缓和矛盾
C.随意性和适用性D.维系帝国影响深远
25.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依据“史论联合,论从史出”的研
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

你以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实之间逻辑关系最为慎重
的是
史实结论
A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B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
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
C
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十二铜表法》
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
D 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益,是理智的人
人文精神获得彰显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 分)
二、资料解析题:本大题 4 小题,共 45 分。

26.( 10 分)阅读资料,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 卢商 ) 早孤,家窭 (j ù,贫困 ) 困,能以学自奋。

举进士、拔萃,皆中。

由校书郎佐宣
歙、西川幕府。

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

⋯⋯擢中侍郎、同中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列第一百七
资料二梭求普世的真谛。

他相信,背公正必定要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自己的行。

于是,威的
基础就被摧了。

——摘自 [ 加 ] 哈德·伊尼斯《播的倾向》
资料三今日之患,在吾民智不开,故多而不可以用。

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士之。


八股者,不秦今后之,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

今群臣,然无以任
事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

故台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千万之款,不于朝廷,
而于八股。

——康有《康南海自年》回答:
( 1)资料一反响中国古代官制度生了怎的化?( 2 分)当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2 分)( 2)怎理解资料二中“ 威的基础就被摧了”?(1分)并解析其步作用。

(1分)
( 3)资料三中康有把清廷割地款都咎于八股取士,你是怎理解的?( 1 分明原由。

(1
分 )
( 4)合上述资料,你制度与人文明的。

(2 分)
27.( 11 分)中国抗日争是世界反法西斯争的重要成部分。

以下资料:
资料一太平洋争的束开了的一个新代。

中国通期的反侵略斗争,代替了日本的主国家地位,从前
的半殖民地状一而五大国之一及合国的始国,有了安搭理常
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反对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资料二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力抗战,抗击了在中国当地的50 万到 70 万敌军——大体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其余还有20 万到 70 万的驻东北关东军。

在1945 年战争结束时,230 万日本的外国派遗军中有120 万被钉在了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中国的奋斗》资料三据不圆满统计,抗战时期,中国向苏联供给了4. 5 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供给了价值7.48 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供给了价值1. 48 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
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资料四现代化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但在战争状态下,现代化的走向便不可以能圆满依据平时
的经济规律运转。

因为中国大多数在战前较为发达的地区多处于日军的据有之下,被归入了日本据有当局
“以战养战”的战时轨道。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 1)据资料一,概括抗日战争成功对中国的影响。

(2分)
(2)据资料二、三,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做出如何的贡献?这与资料一之间构成了
什么关系?( 3 分)
( 3)资料四以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2 分)
(4)综合以上资料,说说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构成部分”这句话的
理解。

( 4 分)
28.( 12 分)资料,合所学知回答以下。

资料一“我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民主制,是因力不掌握在少量人手里,而是由
全体人民掌握。

”“在解决个人争端的候,每一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同样的。

”“任何人,只要他能
国家有所献,不会因而在政治上湮没无。


——伯利克里在“ 亡将士葬礼上的演”
资料二中国大清皇帝康熙“今日下大小事,皆朕一人理,无可旁。

若将要分任于
他人,断不可以行。

所以无巨,朕必躬自断制。


资料三英国《利法案》定:“凡未会同意,以国王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施之僭
越力,非法力。

⋯⋯会之是自由的。


资料四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代化程中的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中
的制度系统所以全面崩,辛亥革命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走向代。

资料五中人民共和国是工人的、以工盟基的人民民主政的国家。

⋯⋯
中人民共和国全部力属于人民。

人民执行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人民代表大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余国家机关一律行民主会合制。

—— 1954 年《中人民共和国法》回答:
( 1)依据资料一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

(3分)
( 2)与资料一比较,资料二和资料三反响的政治制度各有何特色?( 2 分)
( 3)合所学知明资料四中“ 政治文明中的制度系统所以全面崩”的详尽表?列辛
亥革命在现代政治文明制度系统建设上获得的明显成就。

(4 分)
( 4)依据资料五,解析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色?( 2 分)它的宣布对我公民主法
制建设有什么意义?( 1 分)
29.( 12 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善关系。

阅读以下资料:
资料一关于公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合约和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
审察,按其内容,分别予以认可,或更正,或重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资料二 60 年月前半期,中国政府与蒙古、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五国圆满地解决
了界限问题。

此中,中蒙有四千多公里的界限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再加上两国间的历史纠葛,蒙
古对中国的戒心较重。

为此,中方确定了以下谈判原则:基本保持现状,稍作调整;争议地区,按
目前管辖状况,照料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经过友善协商,进行合适调整,求得公正解决。

——摘编自《中国今世外交史》
资料三二战后,中美关系长久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而日本长久追随美国,采纳敌视中国的政
策。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改进直接促使了中日建交,引起了
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I 资料四过去14年,上合组织走出一条睦邻友善、合作双赢之路,素来坚持互信、互利、同样、
协商、尊敬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成立友善地区,以协商一致原则办理国家间关
系和上合组织事务,素来实行不缔盟、不抗衡、不针对第三方以及对外开放原则参加地区和国际事
务,共同促使当地区和世界的牢固、和平与繁荣。

请回答:
( 1)解析概括资料一反响的外交政策及意义。

(4 分)
( 2)据资料二,联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政府解决界限问题的原则立场。

(4分)
( 3)据资料三,联合所学知识,从正反双方面说说如何正确办理中日关系。

(3分)
( 4)据资料四,上合组织14 年的经验对我国今后办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有何借鉴意义?( 1 分)
历史参照答案
1-5DABDD 6-10CDBCB11-15ACDAA 16-20BCCBD21-25CDCAD
26.(1) 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2 分 ) 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升
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 随意两点得 2 分)
(2) 开始以财富代替血缘关系作为权益分配的标准。

(1 分 ) 扩大了民主权益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
确定了基础;有益于工商业发展。

(1 分)
(3)理解:有必定道理,但过于偏颇。

(1 分 )
原由:八股取士造成公民蠢笨落后,人材困穷。

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而不该但是归咎于八股取士。

( 言之有理即可得 1 分 )
(4)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限制性,都是人
类政治文明的一部分,没有益害之分。

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度,是世界文明的
重要表现。

( 言之有理即可得 2 分 )
27.(11 分)
( 1)影响: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分)
( 2)贡献:中国战场管束了日本大批兵力;(1分)中国为缔盟国供给大批战略资源。

(1分)关系:因果关系。

(1 分)
( 3)影响: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度。

(2分)
( 4)理解:中国战场有力地增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 2 分)但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和代价。

(2分)
28. ( 1)表现: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益;法律眼祖先人同样;公民重视为国家献身。

(3分)(2)材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一试题
料二特色:皇帝一人掌握国家权益(君主专制)。

资料三:议会掌握国家权益( 2 分)( 3)表现: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 分) 成就:成立财富阶级共和国;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系统( 实行责任内阁制 ) ;宣布《中华民国暂时约法》( 以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2分,列举此中任两条给 2分)
( 4)特色:表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2 分)意义:是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
标记,为依法治国确定了初步基础。

(1 分)
29.( 12 分)(1)政策:“别开生面”。

( 2 分)
意义:它使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 分)
( 2)立场:历史与现实相联合;原则性与灵巧性的一致(照料双方边民利益和民族感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4 分)
( 3)办理:发挥美国在中日关系交往中的踊跃作用;隔置争议,除掉隔阂,增强沟通、合作,继往
开来;警惕中日交往中的右翼权益死灰复燃。

(3 分)
( 4)意义:合作双赢,同样互利(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协商一致;结伴不缔盟。

( 1 分)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