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十节的内容,所处位置是在学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之后。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可以使一些读和写都比较困难的大数,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而且易读易记易判断大小,科学记数法的探究和使用也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学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能联系实际的现实情境感兴趣,对未知事物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当然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另外,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内容,这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知识基础;而在学生活动经验方面,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据搜集体验活动,感受到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过程与方法: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体会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优越性及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空间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科学记数法》学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能联系实际的现实情境感兴趣,对未知事物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当然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另外,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内容,这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知识基础;而在学生活动经验方面,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据搜集体验活动,感受到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科学记数法》效果分析
通过第一部分的小星星歌谣作为导入,由于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由此对本课产生了极大的探究热情和强烈的探索欲,为接下来的课程的进行展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而利用星星个数让学生感受到大数据在读写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从而暗示学习科学记数法的必要性。

通过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对幂的意义进行回忆,弄清指数与其结果中零的个数的关系,使学生对科学记数法有初步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的积极探索交流,学会了从特殊到一般转化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归纳慨括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科学记数法中确定a、n的规律,在这个环节中留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了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的目的。

现场效果学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效果非常好。

在例题掌握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合理使用调查数据,在感受大数的同时体会科学记数法的优越性。

另外部分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上遇到一定障碍,一味的考虑数据还原计算,方法比较单一,通过对科学记数法知识的思考,得到更简便的解决方法。

最后,师生合作学习归纳反思,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升华。

而当堂检测可以直观反映学生本堂课的掌握效果,最后课后调查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科学记数法》教材分析
本课是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十节的内容,所处位置是在学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之后。

首先,科学记数法在数据表示中具有现实意义,这样的形式在表示大数时有明显优势。

同时,科学记数法在计算器的计算结果和数据库数据统计中都有应用。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可以使一些读和写都比较困难的大数,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而且易读易记易判断大小。

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科学记数法的探究和使用也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另外,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以后较小数的科学记数法表示奠定了充足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让学生在学习之余积累数学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共同探索。

《科学记数法》评测练习
牛刀小试
A组
1、天安门广场面积约是440000平方米,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104平方米,原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属于科学记数法的是( )
A 25×103
B 0.3×105
C 300×10
D 5.4×107
B组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20.5=________________
-32900=_______________
2、比较大小:9.523×1011____1.002×1012
-8.76×109 ____-1.03×1010
3、如果平均每人每天节约用水0.5kg,那么全国每天大约可节约用水多少kg?1年呢?(全国人口约1.3×109人,1年=365天,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当堂检测
1.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102万平方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据为_____ _ ____。

2.若 83650000=8.365×10n,则n=____。

3.一口痰大约含有细菌1.3×106个,则原数为_____ _____。

《科学记数法》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开头我首先创设数星星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方便快捷地表示大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如预期所料,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

接着在授课过程中,先利用已经学过的乘方知识,通过对10n的意义和规律的复习,借助10的乘方形式表示大数,并在此过程中确定10的指数n的一种确定方法——原整数位数—1。

借此基础,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出表示大数的简单方法。

在表示过程中可能学生写成的形式是整数数位不止一位的数与10的乘方相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这样形式不统一,现实生活中会带来很大的不便,需要人为的一种规定,使这种表示形式统一,于是自然引入科学记数法。

而在初步表示的过程中,可能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顺利的完成,所以进行初步表示的时候,应该先由教师引导,继而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表示。

在换位思考环节总结出了a的确定方法——a的整数数位必须只能是一位数,满足1≤a <10以及10的指数n的另一种方法——由小数点的移动位数来确定,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让每个学生能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归纳能力。

另外书上的例题只有一种类型,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至于已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它的原数,是什么这种例题,书上并没有出现,为此教学时增加补充例题。

而在真正的授课环节中,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本题的用心所在,即进一步可以让学生理解指数n与整数
位的关系:n=原整数位数-1,这个应当是学生自己领悟总结,而不应当是老师直接点出,这是本节课的失误所在。

在牛刀小试环节,特意设计一个题目B组第1题,在教材的基础上把结论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使科学记数不仅仅局限于整数。

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往往把小数点后的数也算做一位,没有真正理解科学记数法的含义,在此老师应当及时给以点拨,让学生的思路拨云见月。

另外,B组第三题,计算一年全国人口用水量,在计算过程中学生不太明白是怎么进行的,此时,让学生上黑板板书体现过程,让其他同学能直观地看到解题的过程。

最后的课后调查环节,有关实际的题目让学生在调查的同时,既丰富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发现有时会源于一个人的好奇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应当学会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出学生能力的生成点,让他们能游刃有余地快乐学习。

《科学记数法》课标分析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而本节课科学记数法是一节在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知识的基础上的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相关的数学内容,对它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实宏观世界中的大数,进一步深化培养了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六大核心观念之一:数感。

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学信息进行合理解读的同时,学会用科学方便的方法表示大数,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并且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经常应用。

科学记数法的学习为学生在数据表示上打开了一扇门,让学生们在数学探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