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张兰莉刘琦高琦梁笑刘丽晶陆相辉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FD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8
月一2019年6月在本科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D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肌瘤共计105个)作为研
究对象。
治疗后1、3、6个月对子宫肌瘤进行影像评价、对患者进行临床综合评价,计算肌瘤体积缩小率,
根据“超声消融的疗效判定标准”判定消融是否有效。
结果患者治疗后1、3、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逐渐
缩小,平均半年缩小率达73.74%。
治疗后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HIFL术后临床综合评价,采用LFS-QOL量表调查其结果改善或消失。
86例患者中84
人症状均有所改善,一位反复流产患者于HIFL术后3个月成功怀孕;随着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推
移,消融有效患者逐渐增多,无效患者逐渐减少,治疗后6个月消融总有效率达91.42%。
疗后6个月治疗
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疗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超声消融的疗效判定标准”
判定,消融是安全有效的,是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HIFD;无创治疗;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 DOI:lO.3969/j.issn.1002-1256.2020.15.017
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Lltrasourd,HIFL)治疗可以阻止肌瘤的生长,使其萎缩或消失,从而减轻子宫肌瘤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达到避免子宫切除的目的[5]o超声聚焦是指在超声的引导与监控下,以超声波为能量源,利用其可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聚焦于人体内的目标区域形成焦域,且不伤害路径中的组织。
本研究根据国际治疗ECC标准并参照HIFL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影像学改变,制定了HIFL治疗子宫 肌瘤疗效评价标准[1-2]。
采用普罗公司PRO2OO8"超声聚焦妇科无创治疗系统”,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D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对治疗后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影像评价和临床综合评价,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FL)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一2019年6月在本科进行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D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肌瘤共计105个)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包括腹痛、不规则流血、月经过多、不孕、反复流产等。
治疗前对病例选择2~3cm及以上的子宫肌瘤。
特别适合于手术指征以下(单发肌瘤直径小于5cm)和/或超过手术指征(多发肌瘤或单发肌瘤直径大于5cm)愿意手术的患者。
排除有生育要求的粘膜下肌瘤及蒂过长的浆膜下肌瘤患者。
(因为粘膜下肌瘤消融时容易损伤内膜影响生育而蒂过长的浆膜下肌瘤容易术后发生蒂扭转)。
治疗后1、3、6个月对肌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科技局一般指令科学研究项目(SFGG-201950)
作者单位:161000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张兰莉、刘琦、高琦、梁笑);妇科(刘丽晶、陆相辉)通信作者:张兰莉,Email:35401103@ 瘤进行影像评价、对患者进行临床综合评价。
2.方法:(1)治疗前,用超声外部探头定位子宫肌瘤,取最大纵切面。
定位模块进行病灶适形勾边,记录分层面图像及坐标信息;治疗模块根据每个层面上的病灶区域设定治疗点或线的位置,确定扫描方式。
(2)治疗中,消融率决定于温度,温度决定于功率。
治疗时间T1、打击次数N、布点范围以及两点之间的布距,这几个因素与温度是正相关。
温度还与 间隔时间T2及血供多少有关,这两个因素与温度是负相关。
正负相关因素的差,就是剂量。
剂量决定了疗效,太大剂量不行,会导致不良反应;剂量太小也不行,会导致疗效欠佳。
治疗总原则:选择最适宜的治疗剂量,使患者在非麻醉状态下,处于能耐受的轻微痛感或热感状态中,一旦出现锐利的疼痛或者皮肤内表面灼热感,立刻调整治疗剂量,或者取消该治疗点。
仪器设置的常规治疗剂量为:T1(0.1s),T2(0.1s),N (12次)。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不适,可以适当减小T1,增加T2,降低N。
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治疗过程中不断调整,使用的剂量因人而异。
选择合适治疗剂量,可有效提高消融率和避免并发症。
(3)治疗后,即刻行超声造影评估其消融是否彻底。
原则上建议一次性完成治疗,对于病灶体积过大,无法承受长时间治疗的患者可采取分次治疗。
对于HIFL术后超声造影评估消融不彻底,血供破坏不完全的病灶,可以即时补充治疗或在腹痛、轻度发热症状完全消除后择期重复治疗。
3.观察指标:(1)患者HIFL无创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的比较: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进行影像评价,超声或者增强核磁检查测量病灶体积,与术前病灶体积进行对比,计算肌瘤体积缩小率。
(2)患者HIFL术后临床综合疗效评价:采用lfs-qol量表评价患者疗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由指定的妇产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包括腹痛、不规则流血、月经量、经期、血细胞检查等项目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
(3)患者HIFL消融疗效结果比较:根据“超声消融的疗效判定标准”来判定消融是否有效。
治愈:肌瘤缩小体积>原肿瘤的2/3,已经钙化,症状消失。
显效:肌瘤回声明显增强,肌瘤缩小体积〉原肿瘤的1/3,内部血流分布减少,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肌瘤回声增强,体积没缩小没增大或体积缩小<原肿瘤的1/3,但已停止生长,血流分布减少,症状改善。
无效:回声无增强,肌瘤体积不缩小反而增大,血流不减少反而增多,症状不减轻反而加重。
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G士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患者HIFL无创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的比较:105个子宫肌瘤在治疗后1、3、6个月,体积逐渐缩小,平均半年缩小率达73.74%。
治疗后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HIFL无创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的比较(斤士s,cm3)
组别治疗前疗后1个月疗后3个月疗后6个月t值P值肌瘤(”=105)121.12±70.4180.13±50.3469.55±37.5250.43±29.68*10.75<0.001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患者HIFL术后临床综合疗效评价:采用LFS-QOL量表评价患者疗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由指定的妇产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包括腹痛、不规则流血、月经量、经期、血细胞检查等项目调查,其结果改善或消失。
86例患者中84人症状均有所改善,一位反复流产患者于HIFL术后3个月成功怀孕。
3.患者HIFL消融疗效结果比较:105个子宫肌瘤治疗后,消融有效者肌瘤回声增强,肌瘤内部血流分布减少,患者症状改善。
随着疗后1、3、6个月推移,消融有效患者逐渐增多,无效患者逐渐减少,治疗后6个月消融总有效率达91.42%。
疗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疗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患者HIFL消融疗效结果比较[n(%)]
分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疗后1个月(n=105)2729232679(75.14)
疗后3个月(n=105)3432192085(81.25)
疗后6个月(n=105)404214996(91.42) X2值 4.625
P值0.032
讨论超声聚焦是指在超声的引导与监控下,以超声波为能量源,利用其可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聚焦于人体内的目标区域形成焦域,且不伤害路径中的组织。
焦域内密集的超声能量可以使局部组织(靶区)的温度在瞬间上升到65t以上,进而病灶发生凝固性坏死(消融),灭活后的肌瘤逐渐萎缩并将会被人体吸收或随月经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热机制是HIFL无创性切除肿瘤首要的决定性机制[3-4]o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无临床症状可以暂不处理。
HIFL治疗可以阻止肌瘤的生长,使其萎缩或消失,从而减轻子宫肌瘤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达到避免子宫切除的目的[5]。
本研究中,治疗中靶区组织在监控超声影像中产生的灰度变化是反映靶区是否产生凝固性坏死的可靠标志,是实时反馈治疗剂量强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治疗后靶区应出现较治疗前稳定地增高10个超声灰价值。
本研究发现灰价值变化明显者复查消融效果较好。
判定消融无效者的肌瘤MRI 均呈长或稍长T1及T2者。
分析原因,长或稍长T1及T2,说明肌瘤内部血供丰富且存在肌瘤变性。
若肌瘤无变性,血供
少,则MRI呈短T1,短T2。
因此,为确保治疗有效,应采用
MRI进行筛选,选择MRI呈短T1,短T2的肌瘤进行治疗。
HIFL治疗安全性很高,由于患者是在非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操作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治疗剂量,使得治疗过程处于基本无痛状态。
一旦患者主诉疼痛或灼热,临床操作医生立即会
调整剂量以及治疗消融点的位置,所以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
的发生。
本研究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一例不可逆的不良医疗
事件。
后壁肌瘤由于位置深,超出治疗区域,还因为路径长,
聚焦超声能量损耗,往往治疗效果不明显。
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采用在患者直肠置入水囊的方法。
水囊将位于直肠前方
的子宫抬高,使后壁肌瘤前移,这样使肌瘤进入治疗区域且缩
短路径,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
对于血供丰富的肌瘤,本研究
在治疗的同时给患者静点缩宫素,这样使子宫周围血管收缩,避免血管内的血流带走高能聚焦超声的能量。
在富血供部位
布点多次打击,使肌瘤局部气化形成小气泡,利用空化效应爆
破释放出高能量提高治疗效果。
术后即时超声造影证明这种
方法治疗富血供肌瘤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HIFL设备操作简便,手术过程可实时显像,动
态监测。
术后超声造影即时评估治疗效果,减免重复治疗,保
证治疗安全、有效。
HIFL治疗无需住院,不麻醉,术后即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可作为适应症内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
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03.
[2]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51.
[3]冯若.高强度聚焦超声(HIFL)无创外科-21世纪治疗肿瘤的新技术[J].应用声学,2001,20(2):38-42.
[4]王智彪,陈文直,朱辉等.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安全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4(10): 213.
[5]汪伟,刘文英,周洁敏,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11(8):161-163.
(收稿日期: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