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考教育综合知识多选题章节常考点整理,选择题不丢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考教育综合知识多选题章节常考点整理,选择题不丢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3.教育的民主化的表现:教育公平、教育自主权扩大等。

4.非制度化思潮:代表人物主要有伊里奇和库姆斯,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生产力制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的具体表现: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科技对教育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过渡性;具有非正式性;具有多样性;具有互补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学校教育的特征: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选择、激励、评价。

2.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师是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1.学生身份地位: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从三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学生的权利: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

3.教师职业角色:“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第六章:课程
1.课程的具体表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2.课程的类型: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角度划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为依据,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等。

3.新课程结构的特点: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4.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综合性、实践性、适应性(弹性)。

多选题
1.夸美纽斯是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教育家,他的众多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夸美纽斯的论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B.提出了"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理念
C.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D.提出了教学教育性的问题
[答案]ABC
2.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

A.合作学习
B.探究学习
C.发现学习D、自主学习
[答案]ABD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

下列有关作业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业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实验、书面作业、朗读和背诵等
B.作业的分量要适当,但难度可以在教学的基础上尽量提高
C.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D.作业的批改必须由教师进行,学生不可以互相批改
[答案]AC
4.动作技能是学生应当掌握的技能之一,其发展的重要特点是()。

A.熟练化
8.重复性
C.力量性
D.自动化
[答案]ABD
5.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对学生评价较注重认知、技能、情感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下列内容属于情感领域的是()。

A.察觉
B.兴趣
C.态度
D.品德
[答案]BCD
6.PISA是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业成就比较调查项目,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

2012年经济全作与发展组织通过对其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评价教育成功与否的三个维度,即()。

A.教育的公平度
B.教育的包容度
C.教育的普及度
D.教育的卓越度
[答案]ABD
7.瑞典注明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公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A.教育起点公平
B.教育过程公平
C.教育终点公平
D.教育机会公平
[答案]ABC
8.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明,核心素养总框架包括()。

A.终身学习
B.自主发展
C.文化基础
D.社会参与
[答案]BCD
9.下列行为是由内容动机引发的是()。

A.学生为了赢得父母的赞扬、老师的喜爱或同伴的尊重而努力学习
B.学生出于对自然现象的好硒鼓而产生强烈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C.学生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而刻苦努力学习
D.学生为了了解飞机起飞原理而乐此不疲地拆装飞机模型和搜集相关资料
[答案]BD
10.下列有关素养教育说法正确的是()。

A.素养教育就是特长教育
B.素养教育以人的素养发展为核心
C.素养教育的是人的发展质量
D.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取消考试
[答案]BC
11.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成功归因于努力,将使学习更加努力,从而提高其学习动机
B.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太容易,将使学生产生侥幸心理,从而降低其成就动
C.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将使学生保持自信心,从而提高成就动机
D.将成功归因于他人的帮助,将使学生自信心加强,从而提高成就动机
[答案]AB
12.主张恢复西方传统教育核心价值,反对"进步教育"和"新教育"的教育流派包括()。

A.要素主义
B.改造主义
C.永恒主义
D.新托马斯主义
[答案]ACD
1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特此种观点的心理学家包括()。

A.高尔顿
B.皮亚杰
C.华生
D.霍尔
[答案]AD
14.从课程开发主体来看,课程开发可以分为()。

A.国家课程开发
B.地方课程开发
C.社会课程开发
D.校本课程开发
[答案]ABD
15.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成人感
B.自我的分化
C.独立意向的发展
D.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答案]AB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