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
决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加快,房建工程也迅猛发展。

建筑造型及特点
也随着社会发展彰显其独特之处。

大跨度、大层高的建筑也屡见不鲜,伴随而来
在其结构工程施工时,相应的高支模工程也增加。

主要体现在办公楼的首层大堂、住宅项目的地下室、地下车库等部位。

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指南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房建工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
管理,提升施工安全生产水平。

本文就高支模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应对措施
引言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
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的内容可知:与地面平行且高度不低于
8m、跨度不大于 18m、结构平均荷载不小于 15kN/m2、单线荷载综合值不小于
20kN/m2 的模板支撑结构称为“高支模”。

高支模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必要支撑
结构,具有操作便利、专业性强等特点,能保障各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有利于
房屋工程的高效完工。

但是在具体施工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着
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文章就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
建议和措施,以其促进高支模施工质量的提高。

一、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中存在问题
1.高支模施工方案存在问题
(1)高支模施工方案编写时,编写人员完全依赖安全计算软件对架体进行
安全验算。

计算软件里面材料参数、荷载取值大小与现场实际不符。

材料参数取
值过大,荷载取值过小,进场材料不满足计算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材料参数取值
过小,荷载取值过大,现场搭设时造成材料浪费。

以模板次背楞方木为例,不同
木材抗弯强度最大相差9N/mm2,顺纹抗压强度最大相差8N/mm2。

材料取值直接
影响验算数据。

(2)高支模施工方案编写时,架体参数计算合格后编写人员只在方案中注
明架体搭设参数(例立杆间距600×900mm),无架体整体排布图及细部节点布置图。

现场搭设时受墙、柱、梁位置影响,无法满足方案要求时,未明确如何搭设,方案指导意义不强。

2.施工流程缺乏规范性
高支模的安装通常需要施工人员参照施工方案有序推进。

在此之前,施工人
员还需要对照安装图纸,检查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规格、性能等是否满
足高支模工艺的施工条件。

无论以上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高支模无
法顺利安装。

3.材料存在问题
现房建工程模板架体大部分采用轮扣式脚手架,但市场上流通的架体因周转
次数较多架体钢管锈蚀严重,且中部壁厚小于两端钢管壁厚。

钢管进场验收时使
用游标卡尺只能检测两端壁厚,检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钢管实际壁厚。

架体U型
可调托撑螺杆普遍直径过细,底座钢板厚度较小,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4.劳务班组经验值施工
高支模工艺的相关操作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场施工作业时,因方案指导性不强,方案交底时,劳务班组对方案内容实际操作性提出质疑。

个别部位无法按照方案实施,劳务班组利用其多年施工经验来进行特殊部位架体
搭设。

二、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问题解决措施
1.提高方案编写人员技能水平,加强施工方案作业指导性
(1)方案编写人员,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熟悉掌握相关规范及主要施工材
料特性。

模板及其支撑架设计时,首先考虑使用哪种架体,
承插型、碗扣型架体搭设速度较快,但受水平杆模数影响,复杂部位架体搭
设较为困难。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较为灵活,但搭设速度较慢。

且不同架体的
设计值计算公式略有不同。

因此,结构形式较为简单的高支模架体采用承插型、
碗扣型,结构形式较为复杂的高支模架体采用扣件式。

其次选择模板材料,以散
拼模板为例,主要考虑面板及次背楞抗压、抗剪及弹性模量取值。

要求材料供应
商提供按照材料检测报告,根据检测报告中相关数据进行安全计算。

施工活荷载
一般取值3KN/m2,布料机荷载取值为:自重/面积*1.35(动力系数)。

面板发生
破坏多为抗弯破坏,因此面板验算时按简支梁受力进行验算。

(2)编写方案时,先绘制支撑设计平图,明确立杆在墙、柱、梁等构件的
排布位置,再绘制支撑设计立面图,明确水平杆在高低跨、梁底等部位如何搭设。

最后绘制细部构造大样图,详细表述在梁柱交接、复杂节点处架体具体搭设要求。

方案及技术交底时,将支撑设计平、立面图及细部构造大样图提供给作业人员,
使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2.提升操作规范性
高支模工艺涉及用料、设备、用工等质量管理工作。

其中,加强施工材料的
质量控制是关键。

对此,施工单位需规范采购行为,选择口碑较好、资质较高的
供应商进行合作。

对已采购的施工材料,施工单位需严格落实质检工作,确保材
料质量、性能、规格等均能满足施工要求,否则应做返厂处理。

只有在确认材料
质量后,施工单位方可对材料进行分类存储以便后续管理。

除施工材料质量外,
高支模工艺对操作流程的要求同样严格。

因此,安装工人需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标高、尺寸、平整度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其中,对于结构拼接处,施
工人员需使用锁口做加固处理,以免结构出现松垮、裂缝等质量问题。

拆除高支
模时,施工人员应逐一拆卸配件,并规范放置模板,防止高空坠物。

3.加强材料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T/CCIAT0003)第1.0.3
条规定:采用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的支撑高度不应大于8m。

第3.2.3条规定:
立杆钢管规格不应小于φ48.3mm×3.6mm,水平杆钢管规格不应小于
φ48.3mm×3.0mm。

但建筑市场轮扣架钢管壁厚多为2.7mm,不满足规范要求。


确保高支模架施工安全,高支模架应禁止使用承插型轮扣式。

选用其他架体时,
材料进场时对钢管壁厚进行现场检查,同时选取不少于3根钢管,从中间截断后
量取壁厚。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第3.4.1条规定: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

第3.4.3条规定: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
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度不应小于5mm。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
术规范》(JGJ166-2016)第3.3.8.2条规定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8mm,
空心螺杆壁厚不得小于5mm。

3.3.8.4条规定可调托撑U形托板厚度不得小于5mm,弯曲变形不应大于1mm。

可调底座垫板厚度不得小于6mm。

现场进场可调托撑按
规范要求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

4.加强技术交底及过程控制
方案编写过程中与劳务分包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将架体搭设的参数告知
对方,听取其架体搭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实际操作问题及相应的见解将之综合写
入方案之中,避免方案编写完毕,个别部位实操性较差,劳务班组产生逆反心理。

方案交底时将架体的平、立面及细部节点布置图打印出来,现场进行技术交底,尤其是细部节点架体搭设交底,架体的尺寸排布问题必须交代清楚,让作业
工人按部就班的进行架体搭设。

同时,搭设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次数,及时解决
现场搭设存在的问题,确保现场施工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三、高支模施工的改进和建议
1.高支模架体建议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其立杆不低于《低合金高强度结
构钢》(GB/T1591)中Q345的规定,立杆(外径48.3)壁厚不小于3.2,可调托
撑托板钢板厚度不下于5mm,热锻和铸造连接盘厚度不小于8mm。

其材料的各项
性能优于其他钢管架体。

2.架体搭设时由项目管理人员按照平面布置图在底板上将架体纵横立杆线弹出,交叉位置即放置立杆位置,确保现场搭设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

结束语
高支模架体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架体坍塌易引发群死群伤事件。

因此方案必须具备合理性、指导性,通过方案进行模拟搭设,架体材料必须严格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控制,材料进场做好验收工作,搭设过程全程跟踪把控及时处
理现场问题,确保方案落实落地。

同时更需要注重人员的因素问题,所有过程均
需人员来完成。

因此,高支模架体施工必须策划先行、过程控制做好全方位的把控。

参考文献
[1]邱训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及其控制[J]. 2019(16)
[2]赵晶晶.房屋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2022(05).
[3]杨升.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202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