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科住院治疗的14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治疗1年以上。

结果治疗组在服用阿德福韦酯1年后,乙型肝炎DNA转阴率为87.1%,HBeAg转阴率为18.2%,肝功能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减轻或阻止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从而延长患者
存活时间。

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如病毒复制活跃,可加速病情发展,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

笔者所在科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
炎肝硬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4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均为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笔者所在科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1]。

Child-Pugh B级83例,C级64例,所有患者血清均可检测到HBV DNA,其中HBeAg 阳性63例。

将147例分成两组,治疗组87例,均为知情同意患者,其中HBeAg阳性33例,男65例,女22例,年龄31~68岁,平均53.56岁。

对照组60例,均为不同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HBeAg 阳性3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39~75岁,平均63.56岁,两组患者在性
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血清HBV DNA检测应用荧光定量PCR法。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甘草酸制剂、利尿、输血浆、输白蛋白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口服,1次/d,疗程在1年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转归治疗组87例中有7例患者自动停药,4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死亡,3例因肝肾综合征死亡,3例因原发性肝癌死亡,共有70例患者完成治疗。

对照组60例中有6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死亡,6例因肝肾综合征死亡,4例因原发性肝癌死亡,共44例完成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6、12个月
时生化指标的变化见表1。

2.2 应答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1、3、6、12个月时HBeAg及HBV DNA的變化见表2。

3 讨论
HBV感染所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因HBV长期存在体内,病毒持续复制,肝功能损害严重,并发症多,抑制病毒复制,可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的长期随访研究结果证实,病毒复制水平较高,病毒复制持续时间较长,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或治疗无应答的患者,发生肝癌的相互危险性更高[2]。

因此,在常规
治疗同时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是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必要措施。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毒感染时间长,肝功能损害严重,并发症多,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干扰素不良反应较多,可引起肝衰竭,不宜应用。

阿德福韦酯为核苷(酸)类似物,在体内迅速完全代谢为母体药物阿德福韦,具有较强抑HBV DNA复制作用,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阻止肝纤维化进展,具有耐药率低的优势[3]。

阿德福韦酯与其他核苷(酸)类似物相比,价格较低,治疗的总费用较少[4],使更多的患者能坚持长期用药治疗,更
适宜农村及城镇低收入家庭的患者,易推广使用。

本治疗组70例患者在服用阿德福韦酯1年后,HBV DNA转阴率87.1%,14例未转阴,HBV载量也下降,HBeAg转阴率18.2%,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5],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善均明显,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研究结果表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是终末期肝病,预后不良,不抗HBV治疗,5年生存率仅14%,最主要的原因是病毒的高载量,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抗HBV治疗可使病毒载量下降,对肝脏损害减轻,改善预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纤维化,延缓和减轻原发性肝癌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6]。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条件许可,就应进行规范的抗
病毒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2):65-80.
[2]Koda M, Nagahara T, Matono T, et al. Nucleotide analogs for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through improved
liver function[J]. Intern Med,2009,48(3):11-17.
[3]Marcellin P, Chang TT, Lim SG, et a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efovir dipivoxil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antigen-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J]. Hepatology,2008,48(2):750-758.
[4]张鹰庆,卢秀琼,卢园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成本-效果分析[J].海峡医学,2009,21(3):221-222.
[5]尤红,吴晓宁,王倩怡,等.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2年疗效比较[J].传染病信息,2010,23(4):203-205.
[6]Chen G, Lin W, Shen F, et al. Past HBV viral load as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from HCC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 in a prospective study[J]. Am J
Gastroenterol,2006,101(12):1797-1803.
(收稿日期:2011-12-21)
(本文编辑:连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