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学案1 川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1.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识记“公车上书”时间、内容和维新派创办的刊物、政治团体。

2.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3.认识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进步运动,学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先进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从而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
新。

学习难点
戊戌变法意义和戊戌变法主张不能实现的原
因的认识。

导入新课多媒体图片《圆明园遗址》《黄海海战》《时局图》。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什么形势?引导学生察看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时局图,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启发学生该怎么办?假如你是19世纪末一位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1895年,《》签订时,他们组织了“”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后来康、梁又在北京创办了《》(后改为《中外纪闻》)宣传变法,并组织政治团体强学会。

2. 年6月11日,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实行变法。

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杀害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3.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的进程。

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和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的作用。

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转向了。

合作探究1.临危思变
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中国。

思考问题:中国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你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应该怎么做?
2.辛苦筹备
学生观看第32页的人物图片,说出维新派的三位代表人物;阅读课本第34页的第一段,说出维新派正式变法之前所做的主要准备。

3.大展宏图
【活动一】阅读课本第34页“百日维新”的内容,理解疑难词句,如:“提倡办实业”“裁撤冗官”等词句。

【活动二】学生制作表格,归纳变法内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并在组内展示交流。

改革方面措施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军事
合【活动三】学生根据以下人物判断:哪些人会支持变法?哪些人会反对变法?
合作探究
1.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改革、革命都行。

作探
究 人物:办实业的商人、开明地主、没落官员、新式学生、爱国军人、传统秀才。

4.余音未了
(1)学生阅读课本第34~35页找出戊戌政变的发动者,写出被杀的六君子的名字。

(2)认识生命的价值
【活动一】 观看学生对谭嗣同临刑前的情景表演。

(课件展示)
【活动二】 辩论对于生死抉择,你是赞成康梁,还是谭嗣同?
(3)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 总结检测 1.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末的北京,想了解维新变法的思想,可通过的途径有( ) ①阅读《万国公报》 ②参加强学会 ③阅读《南京条约》 ④参加义和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事件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定国是诏》的颁布 3.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禁令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 总结 检测 4.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
A.1895年
B.1897年
C.1898年
D.1901年
5.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你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6.戊戌变法法令与洋务运动措施相似的是
( ) A.改革政府机构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兴办新式学堂
7.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是(
)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军、海军
8.下列人物中,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9.“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于一位甘为变法流
血的维新人士,其作者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10.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杨锐
D.刘光第
11.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
A.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B.一次知识分子参与朝政的运动
C.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12.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
A.顽固派的强大
B.光绪帝被囚禁
C.袁世凯的告密
D.帝国主义破坏
13.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是完全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2.代表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准备:①上书皇帝:1895年公车上书。

②创办报纸:《万国公报》。

③成立维新团体、学堂:强学会等
3.
改革方面措施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支持变法
反对变法:没落官员、传统秀才。

4.(1)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2)提示:思路一:可以从谭嗣同献身留给后人的激励方面考虑。

思路二:可以从康梁逃脱后继续为国家为民族所做的努力方面考虑。

(3)①爱国;②进步;③思想启蒙;④教训启示。

总结检测
1.A
2.B
3.A
4.C
5.A
6.D
7.B
8.D
9.C 10.B 11.A 12.A 13.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