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常见刑事犯罪
01 犯罪原因:
l 心理:好逸恶劳、贪图享乐 l 经济:无经济来源 l 意识:法律意识淡薄
案例解读
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 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也属 于不良行为。
案例
小明的父母平时特别忙,没有时间照顾他,因此小明特别孤 单。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结识了同校的不良少年小黄 和小红,他们说告诉小明,只要加入他们,就可以有好多好 哥们,小明心动了,因为他不想感受孤独的滋味。
பைடு நூலகம்
刑事法律责任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 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第三条 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 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
普法|知法|懂法
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普法|知法|懂法
壹 法制教育第一课
l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 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 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 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制—为什么要守法? 自由来源于对规则的遵守
未成年人常见刑事犯罪
刑事追责年龄 年满16周岁
解读
小明因为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在结识了不良少年小黄和小 红后,渴望获得集体认同,错误地实施了帮助盗窃这一社会 失范行为。庆幸的是由于盗窃数额较低,社会危害性尚不严 重,未达到入罪的标准,对小明而言只需要加强管教即可。
刑事法律责任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一次行动中,小黄和小红准备偷一名同学刚买的演唱会门票 ,小明从没干过这种事情想要放弃,但在小黄和小红的威逼 利诱下,小明同意趁着教室没人为其望风。但是监控清楚地 记录下他们的行为,因为涉案金额少,小明,没有被追究刑 事责任,但也受到相应的处罚。小明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案例解读
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 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也属 于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