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系统经济可行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背景
随着农业的发展,鱼菜共生系统 以一种新型的复合耕种模式呈现到大 家的视野当中。大多数鱼菜共生研究 中需要具备环境监测、管理等项目建 设。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让蔬菜充 分吸收鱼类排泄物中的养分,一方面 达到了水资源净化的主要作用,另一 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建立了可持续发 展的新型农业系统。此种方式不仅开 业就可化解生态环境的压力,还可以 在水培系统净化养殖水体的同时,增 强鱼菜的品质。其以耗能较低、管理 方便、污染较小等特点,得到了大众 的广泛关注,并且最大限度发挥了生 态农业的潜力。鉴于此,鱼菜共生系 统经济可行性研究迫在眉睫。
三、气候类型、规模产品与经济 可行性
(一)气候类型 夏季,在适当条件下,合
理统筹规划,将温室、辅助照明、加
热器等设备有机结合起来,但是此种 方式会增加额外的费用,降低经济效 益。冬季,在较温暖的地区,即可在 鱼菜共生的基础上,确定温室条件, 建设一个大型的鱼菜共生系统,保 持商业化的发展。在相关的建设历程 中,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鱼菜共生 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大矿物质成本的吸 收,还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形成良好 的长效机制,满足市场化的需求,为 以后的发展提供动力。2011年,美国 就是在温带气候中,将罗非鱼、鲈鱼 和莴苣等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达到了 降低成本的主要目的,还很大程度上 扩大了规模,取得了经济效益。2015 年以后,又建立了一个可以控制的种 植环境,降低了风险,获得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刘海鹏(1979.3-),汉族,北京人, 本科。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
I FOOD INDUSTRY I 11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16 I FOOD INDUSTRY I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FOOD INDUSTRY I THEORY
的主要目的。2012年,马来西亚沙巴 大学也是在鱼菜共生系统的基础上, 合理地探究,将SPU模式呈现到大家 的面前。每行植物生物量可以减低 33%,并且与传统的种植进行比较, 可以得到很好的容纳,并且扭转本身 亏损的局面,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得一定的利润。从买方的角度看,可 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并通过分析知识 教育和传播的价值,为以后的发展找 到合适的兴趣点。鱼菜共生的方式与 传统的种植方式进行比较,可以降低 细菌感染的可能性。2018年,欧洲的 市场需要以50%为基础,建立鱼菜共 生基础知识,保持良好的兴趣点,面 向市场,保持优质的发展和建设。很 多时候,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在合 理的统筹规划下,消除市场不均衡的 现象,减少医源性,保持无化学产品 的输出,保持科学的发展动力。
(二)规模产品 在规模建设的历程中,需要相关 人员秉承科学发展观,在有效的统筹 规划下,整合思维逻辑,获得更高的 经济效益。在2839L规模时,罗非鱼 —莴苣或者黄鲈—莴苣的生产模式处 于不盈利的状态,但是如果将这个规 扩大五倍,就会得到很好的盈利。从 产品经济的角度看,需要结合实际, 建立多元化的商业生产,并且分析额 外的投入,达到增值的目的。此外, 还需要相关人员或部门秉承科学发展 观,将农业旅游、研讨会、培训等有 机结合起来。 (三)市场销售与经济可行性 从卖方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农 民市场和社区支持的方式,降低销售 的价格,合理统筹规划,通过渠道发 展,降低销售的风险。此种方式,不 仅可以顺应市场发展需要,还可以获
理论
THEORY
鱼菜共生系统经济可行性研究进展
文 刘海鹏 北京鲜花港投资发展中心
新形势下,鱼菜共生系统属于一 种新型的复合种养体系,可以合理使 用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的地步, 满足当前“创新、协调 、绿色 、开 放、共享”的发展需求。水产养殖与 水耕栽培系统是相互独立但又是一个 整体的管理系统,只有实时环境监 测,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现 代化生产的建设和需要。目前关于鱼 菜共生的经济可行性还不够明确,需 要合理梳理,加强效应研究,为以后 的鱼菜共生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准备。
总结
鱼菜共生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循 环系统,也是一种动态的产业基础系 统,呈现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在鱼类 和植物综合生产的历程中,需要合理 统筹规划,无论是降低养殖成本、优 化系统,还是对气候和市场环境进行 合理的整合,水培生产都显示出利润 潜力,可以建立生态环境价值和商业 发展价值,实施科学的评估,促进生 态平衡,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双丰收”。
机结合起来,不仅是为了分析两者之 间的差异性,而且是为了达到现金 流预测的主要目的。2008年的时候, Holliman在集成系统中对生产罗非 鱼、斑点叉尾鱼和番茄等实施了有效 探究,并且可以达到一定的规模。从 当时的价格来看,已经获得了良好的 收益,还可以减少亏损,将水产养殖 和番茄种殖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有效 盈利的主要目的。在2009年的时候, Graber在鱼菜共生系统研究中,就是 以轻膨胀黏土集料作为种植的材料, 建立合理的培养系统,并且可以满足 当前发展的逻辑,为以后的养殖做好 有效的基础准备。此种方式和传统的 培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都需要 考虑营养循环的问题,只有合理地将 水产养殖与传统农业相互结合,才可 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 ,达到增收
(二)鱼菜品种 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直 观地看到,在使用鱼菜共生系统的时 候,需要合理地对鱼类和植物物种进 行分类。很多鱼是可以达到共生的, 但是还有一部分鱼是不能共生的。 在相关的调查中,鱼菜共生中比较常 见的类型是罗非鱼,占据了69%的比 例,观赏鱼占据了43%的比例,鲇鱼 占据了25%的比例,鲈鱼占据了16% 的比例,蓝鳃鱼占据了15%的比例, 鳟鱼占据了10%的比例。可以看到, 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鱼本身是属于美洲 新兴的水产经济作物,不管是PH值、 温度、氧气的适应程度,还是溶解固 体,都在一定的程度上获得了很好的 耐受性,并且比较容易养殖。在选择 植物的时候,最好是选择一些瓜类或 者是绿色的蔬菜类型,这些类型对营 养的需求偏低,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016年,通过国家调查结果,可以看 到较高的植物生产价值可抵消系统 成本,保持了鱼菜共生系统的健康 发展。
二、鱼菜共生系统经济可行性研 究进展
(一)栽培模式 鱼菜共生是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 的互利结合的一种产物,不仅可以满 足绿色发展的需求,还可以获得大家
的一致关注。一般情况下,无土栽培 的方式可以分为浮筏栽培、营养液膜 技术、基质床等类型,这些类型的出 现,给栽培的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性。在2015年国家的调查结果中,就 对种植的方式实施了排序,大家可以 直观地看到,浮筏栽培占据了77%的 比例,基质床占据了76%的比例,营 养液膜技术可以达到29%的比例…… 这些农业生产的方式,与一般的培养 方式存在着较多的不同,这些方式不 仅可以达到生物过滤的效果,还可以 达到降低成本的主要目的。在2004年 的时候,UVI系统还在分批生产的基 础上,实现了有效的交叉生产建设, 不仅可以提高利润,还可以在交错生 产技术下,保持有效的植物生产。另 外,有不少的研究者在鱼菜共生系统 的基础上,将连续灌溉和往复灌溉有
随着农业的发展,鱼菜共生系统 以一种新型的复合耕种模式呈现到大 家的视野当中。大多数鱼菜共生研究 中需要具备环境监测、管理等项目建 设。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让蔬菜充 分吸收鱼类排泄物中的养分,一方面 达到了水资源净化的主要作用,另一 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建立了可持续发 展的新型农业系统。此种方式不仅开 业就可化解生态环境的压力,还可以 在水培系统净化养殖水体的同时,增 强鱼菜的品质。其以耗能较低、管理 方便、污染较小等特点,得到了大众 的广泛关注,并且最大限度发挥了生 态农业的潜力。鉴于此,鱼菜共生系 统经济可行性研究迫在眉睫。
三、气候类型、规模产品与经济 可行性
(一)气候类型 夏季,在适当条件下,合
理统筹规划,将温室、辅助照明、加
热器等设备有机结合起来,但是此种 方式会增加额外的费用,降低经济效 益。冬季,在较温暖的地区,即可在 鱼菜共生的基础上,确定温室条件, 建设一个大型的鱼菜共生系统,保 持商业化的发展。在相关的建设历程 中,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鱼菜共生 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大矿物质成本的吸 收,还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形成良好 的长效机制,满足市场化的需求,为 以后的发展提供动力。2011年,美国 就是在温带气候中,将罗非鱼、鲈鱼 和莴苣等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达到了 降低成本的主要目的,还很大程度上 扩大了规模,取得了经济效益。2015 年以后,又建立了一个可以控制的种 植环境,降低了风险,获得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刘海鹏(1979.3-),汉族,北京人, 本科。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
I FOOD INDUSTRY I 11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16 I FOOD INDUSTRY I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FOOD INDUSTRY I THEORY
的主要目的。2012年,马来西亚沙巴 大学也是在鱼菜共生系统的基础上, 合理地探究,将SPU模式呈现到大家 的面前。每行植物生物量可以减低 33%,并且与传统的种植进行比较, 可以得到很好的容纳,并且扭转本身 亏损的局面,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得一定的利润。从买方的角度看,可 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并通过分析知识 教育和传播的价值,为以后的发展找 到合适的兴趣点。鱼菜共生的方式与 传统的种植方式进行比较,可以降低 细菌感染的可能性。2018年,欧洲的 市场需要以50%为基础,建立鱼菜共 生基础知识,保持良好的兴趣点,面 向市场,保持优质的发展和建设。很 多时候,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在合 理的统筹规划下,消除市场不均衡的 现象,减少医源性,保持无化学产品 的输出,保持科学的发展动力。
(二)规模产品 在规模建设的历程中,需要相关 人员秉承科学发展观,在有效的统筹 规划下,整合思维逻辑,获得更高的 经济效益。在2839L规模时,罗非鱼 —莴苣或者黄鲈—莴苣的生产模式处 于不盈利的状态,但是如果将这个规 扩大五倍,就会得到很好的盈利。从 产品经济的角度看,需要结合实际, 建立多元化的商业生产,并且分析额 外的投入,达到增值的目的。此外, 还需要相关人员或部门秉承科学发展 观,将农业旅游、研讨会、培训等有 机结合起来。 (三)市场销售与经济可行性 从卖方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农 民市场和社区支持的方式,降低销售 的价格,合理统筹规划,通过渠道发 展,降低销售的风险。此种方式,不 仅可以顺应市场发展需要,还可以获
理论
THEORY
鱼菜共生系统经济可行性研究进展
文 刘海鹏 北京鲜花港投资发展中心
新形势下,鱼菜共生系统属于一 种新型的复合种养体系,可以合理使 用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的地步, 满足当前“创新、协调 、绿色 、开 放、共享”的发展需求。水产养殖与 水耕栽培系统是相互独立但又是一个 整体的管理系统,只有实时环境监 测,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现 代化生产的建设和需要。目前关于鱼 菜共生的经济可行性还不够明确,需 要合理梳理,加强效应研究,为以后 的鱼菜共生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准备。
总结
鱼菜共生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循 环系统,也是一种动态的产业基础系 统,呈现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在鱼类 和植物综合生产的历程中,需要合理 统筹规划,无论是降低养殖成本、优 化系统,还是对气候和市场环境进行 合理的整合,水培生产都显示出利润 潜力,可以建立生态环境价值和商业 发展价值,实施科学的评估,促进生 态平衡,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双丰收”。
机结合起来,不仅是为了分析两者之 间的差异性,而且是为了达到现金 流预测的主要目的。2008年的时候, Holliman在集成系统中对生产罗非 鱼、斑点叉尾鱼和番茄等实施了有效 探究,并且可以达到一定的规模。从 当时的价格来看,已经获得了良好的 收益,还可以减少亏损,将水产养殖 和番茄种殖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有效 盈利的主要目的。在2009年的时候, Graber在鱼菜共生系统研究中,就是 以轻膨胀黏土集料作为种植的材料, 建立合理的培养系统,并且可以满足 当前发展的逻辑,为以后的养殖做好 有效的基础准备。此种方式和传统的 培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都需要 考虑营养循环的问题,只有合理地将 水产养殖与传统农业相互结合,才可 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 ,达到增收
(二)鱼菜品种 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直 观地看到,在使用鱼菜共生系统的时 候,需要合理地对鱼类和植物物种进 行分类。很多鱼是可以达到共生的, 但是还有一部分鱼是不能共生的。 在相关的调查中,鱼菜共生中比较常 见的类型是罗非鱼,占据了69%的比 例,观赏鱼占据了43%的比例,鲇鱼 占据了25%的比例,鲈鱼占据了16% 的比例,蓝鳃鱼占据了15%的比例, 鳟鱼占据了10%的比例。可以看到, 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鱼本身是属于美洲 新兴的水产经济作物,不管是PH值、 温度、氧气的适应程度,还是溶解固 体,都在一定的程度上获得了很好的 耐受性,并且比较容易养殖。在选择 植物的时候,最好是选择一些瓜类或 者是绿色的蔬菜类型,这些类型对营 养的需求偏低,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016年,通过国家调查结果,可以看 到较高的植物生产价值可抵消系统 成本,保持了鱼菜共生系统的健康 发展。
二、鱼菜共生系统经济可行性研 究进展
(一)栽培模式 鱼菜共生是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 的互利结合的一种产物,不仅可以满 足绿色发展的需求,还可以获得大家
的一致关注。一般情况下,无土栽培 的方式可以分为浮筏栽培、营养液膜 技术、基质床等类型,这些类型的出 现,给栽培的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性。在2015年国家的调查结果中,就 对种植的方式实施了排序,大家可以 直观地看到,浮筏栽培占据了77%的 比例,基质床占据了76%的比例,营 养液膜技术可以达到29%的比例…… 这些农业生产的方式,与一般的培养 方式存在着较多的不同,这些方式不 仅可以达到生物过滤的效果,还可以 达到降低成本的主要目的。在2004年 的时候,UVI系统还在分批生产的基 础上,实现了有效的交叉生产建设, 不仅可以提高利润,还可以在交错生 产技术下,保持有效的植物生产。另 外,有不少的研究者在鱼菜共生系统 的基础上,将连续灌溉和往复灌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