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习力的理解(学习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学习力的理解
2010年10月18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学校校长雷彪同志在中山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动员讲话中,对全体学员提出了青年干部需要掌握的5种能力:“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和谐力”。

5种能力高度概括了时代对青年干部的要求,其中我觉得学习力更是掌握这5种能力的基础,下面我想谈谈我对加强学习力的一些看法。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首先是学习的能力。

当今社会,一切均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且发展变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在这个社会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要适应世界的变化,跟上社会的变化速度,必须努力学习,学习能力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未来新一代成功人士的第一特质。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构成现代人才体系的三大能力,其中,善于学习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

徐木兰女士是台湾世新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曾经担任过台湾交通大学教授,讲授人力资源课程。

徐教授提出一个叫“知识淘汰率”的观念,一个大学本科生,从毕业那天开始算起,他所学的知识每年要被淘汰掉20%,也就是5年不“充
电”,没有新知识补充,其与普通人完全一样。

不管是专科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社会中做管理工作或是经营一个事业时,有4/5以上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都是在走出校门以后积累的,而有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其实只有1/5应用到了实际工作中。

所以标准答案是,4/5应该是在社会中积累,1/5是在学校中求来。

对于一个三四十岁的中青干部来说,至少一半,或者2/3的知识是在社会上求得的,而并非全部依赖学校的知识。

一个人成功专业知识只占约25%。

因此现代人应该拥有一种终身学习的精神。

在选择工作和岗位调动时解决专业不对口问题,要靠平时我们对知识的积累来应对。

我认为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大致可能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

其中,社会教育贯穿我们的一生,需要强调的是我并不认同的是为了学历而学习,而是提倡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朋友学……学无止境。

2003年1月3日,我接受组织的安排到电视台工作的时候,我是一个外行管内行,但是我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向全省近30个电视台(站)进行学习,包括:广东电视台、广东电台、南方电视台、江门电视台、化州电视台电台、惠州电台以及我市及周边镇区电视台(站),这种走动学习使我迅速由外行成为内行,为此我深深感受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学习就是一种交流。

如果设想现在有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结果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而每人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结果每人就会有两种思想。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团队甚至是一个社会,只有通过不断的互相学习才能取长补短,实现共赢和多赢,社会才会进步,民族才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