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障碍性疾病中医诊治思路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 卵 泡 的 选 择 ( selection)
1、Gn的作用 在被募集的这一群卵泡中,一般只有一个被选中成为优势卵泡(
dominant follicle),能够最后发育成熟,此为优势卵泡的选择 在一定FSH浓度水平的作用下, FSH受体含量高或阈值低的卵泡
优先发育成优势卵泡。 被选中的卵泡在LH的作用下,产生雄激素,进一步被芳香化酶的
养阳的法则
1.根据三阴三阳的阴阳不足状态,给予调补; 2.根据三阴三阳中阴阳失调出现的火不归位状态,给予纠偏; 3.顺应阳气发展转归的过程,不可戗伐。
1.根据三阴三阳的阴阳不足状态,给予调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 味。 ” —— 中医治疗虚损之大纲。
三阴三阳中,不足主要表现在少阴、太阴亏损: 少阴先天之精是生殖的基础; 太阴后天滋养是补充先前肾精的源泉;
二、排卵障碍性疾病中医诊治思路
积本求原,探究女性生理之根本
明 ·王守仁《与王纯甫书》之三: “后世之学琐屑支离, 正所谓采摘汲引,其间亦宁无小补 ,然终非积本求原之 学,句句是,字字合。 ”
中医学习之层次: 药 方 法 理
(一) 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解读月经周期 ——理
月经周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物节律
作用下转化为E2。 2、选择的时间
月经周期5-10天
3、激素水平:
E2增加,负反馈FSH水平下降。
三、卵泡的优势化(Dominance)
1、Gn的作用 FSH对早期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发挥作用,优势卵泡的颗粒细
胞具有LH受体,对LH敏感,因此降低了其对FSH的依赖性, FSH 水平的下降不影响卵泡的发育。 2、优势化时间
阴阳和调是维持女性生物节律性的基础; 阳气的封藏升降正常是生物周期规律关键;
养阳是决定因素,是生理周期节律的不二法门。
养阳丰补阳;养阳丰扶阳;
养阳是顺应阳气气化的过程:
阴为静 阳为动 在阴精血充沛的基础上,阳气完成生长化收藏的过程: 少阴(枢)一阳的初生 太阳(开)阳气的初现 厥阴(阖)阳气的生发 少阳(枢)阳气的枢转 太阴(开)阳气的收敛 阳明(阖)阳气的肃降 少阴(枢)阳气的封藏
生殖周期性表现的核心机制
每个月在适当的时候排出一个携带着遗传信息,并有受精能力的卵细胞。
卵泡的发育形态
据形态、大小、生长速度和组织学特征,可将卵泡的生长分为四个阶 段: 始基卵泡、 初级卵泡、窦前卵泡(次级卵泡)、窦状卵泡、成熟卵泡。
PG, pre-antral granulosa cells; MG, mural granulosa cells;CC, cumulus cells.
厥阴本风标阴,中见少阳火气。厥阴为两阴交尽,阴气到此已 极,阴极则阳生,故从中见少阳之火。此时由阴变阳,阴退阳进,则 保持了生气继续地存在。 厥阴病以阴阳错杂为病机,以阴阳不相顺 接论厥逆;以厥热多少论阴阳进退。可有厥阴寒证——生发之阳气被 遏,故通阳散寒;厥阴寒热错杂证—— 阴阳顺接失调,故温寒清热。
法—— 阳气完成生长化收藏的过程
选方用药原则
按气化的过程以及标本中气关系来判断三阴三阳虚实寒 热状态以明方药。
寒症——少阴寒症、太阳虚证、厥阴寒症 太阴寒症
热证——少阴热证(虚证)、厥阴热证、 少阳热证(郁证)、阳明热证(燥证)
临床上辨证非单一状态,往往有合并,如少阴太阴合病、少阴 厥阴合病或厥阴寒热错杂证等。
排卵障碍性疾病中医诊治思路
内容
n 一、排卵障碍性疾病概述 n 二、排卵障碍性疾病的中医诊治思路 n 三、病例举隅
一、排卵障碍性疾病概述
女性的性周期是以月经的周期性变化为标志,而月经周期的 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主要环节在于 H-P-O 轴 ( 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y axis, HPO axis) 的协调作用。
太阴本湿标阴, 中见阳明燥化。太阴气化从本湿。太阴既从本气 之湿寒,中阳不运,容易出现太阴寒湿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则健脾运化,升清降浊。
3.顺应阳气发展转归的过程,不可戗伐
以正常月经28天为一周期为例,按阶段分治: 1、前周期27天-周期第2天 (卵泡募集后期)
为金生水,阳藏少阴过程;属于阳明,本燥标阳,从太阴湿化,故需要
1、Gn的作用: 早期窦前卵泡卵泡内膜上表达LH受体,同时颗粒细胞上表达FSH受
体。约20个初级卵泡在低水平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继续生长,这些卵泡 发育至直径约2~4mm的早期窦状卵泡阶段,然后对增加的FSH作出反 应,进入促性腺激素依赖的快速生长,此为募集。
2、募集的时间 : 上一个月经周期的晚期(黄体期的后半期)
n
的中间,是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
在阴阳图中属于北方少阴水位。
经前期:属于阴阳图中的西方阴涨阳
消的过程。
经后期:属于阴阳图的东方阳长阴消
的过程。
经典的理论认为的核心机制: 胞宫气血的变化
行经期(重阳转阴)
长经 前
经 后











排卵期(重阴转阳)
月经周期—— 下丘脑-垂体-卵巢产生的激素周期性波动 作用到子宫内膜的结果
张景岳《妇人规》云: “正以女体属阴,其气应月。月以三旬 而一虚,经以三旬而一至,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故谓之月经,又 谓之月信。”
月经是在顺应自然阴阳消长变化而出现的人体对应的气血盈亏 规律性变化。
经典中医月经周期理论
月经期: 阳气盛极,重阳必阴的结果,
属于太极阴阳图的南方少阳火位; n
经间期:氤氲之时,为正值两次月经
D11-排卵前
3、激素特点:
E2的合成和释放明显增多,局部的高E2可以通过自分泌方式 增加对FSH的敏感性,卵泡发育加速。
四、排卵的形成(ovulation)
卵巢来源的高雌激素E2(1100pmol/L)持续2-3天,对下丘脑和垂 体的正反馈形成的LH/FSH峰值持续40-58小时,最终卵子成熟。
排卵障碍的WHO分型
I型(15%):hypo-gonadotropic, hypo-estrogenic, 内源性促性腺激素降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极低即低促性腺激素性 的性腺功能减退,为下丘脑—垂体衰竭所致,并未见下丘脑—垂体区域 有占位性病变,表现为FSH低, E2低; II型(80%): normo-gonadotropic, normo-estrogenic 促性腺激素水平相对正常或升高但有一定的内源性雌激素为下丘脑 —垂体功能障碍所致,表现为FSH正常, E2正常, PRL正常; III型(5%):hyper-gonadotropic, hypo-estrogenic.
胞宫气血变化: 宫腔内膜变化主要分脱落和生长两个阶段,比较难以体现阳气生长化 收藏的过程。 月经周期卵泡发育: 周期性募集、选择、优势化、排卵、黄体形成、黄体萎缩等阶段, 更加符合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周期性募集发生在上个周期的黄体期,月经期卵泡已 经进入选择期,符合阴阳气化运动理论。
生理周期正常的核心是卵泡发育过程的正常。
论述。按照属性归类,月经期应该在北方少阴水位;
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新解月经周期
经前期 经后期
排卵期 行经期
火(排卵期)
















水(行经期)
(二)从三阴三阳辨治排卵障碍性疾病 ——法
在《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中,论述升降出入的重要性: “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 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 远近,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 ”
当成熟卵泡的体积达到18mm左右,卵泡壁破裂,卵母细胞和其 周围的颗粒细胞从卵泡内缓慢地挤出称排卵。
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卵子 排出后,经输卵管伞部捡拾、输卵管壁蠕动以及输卵管粘膜纤毛活 动等协同作用进入输卵管,并循管腔向子宫侧运行。
五、黄体形成及退化
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内膜细胞及外膜包围---形成黄体 排卵后7-8日黄体体积达最高峰(直径2~3cm ) 若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 白体
高促性腺激素性的性腺功能低下,为卵巢衰竭所致,表现为FSH高, E2低, PRL不高。
西医
n 异常子宫出血 n 闭经 n 多囊卵巢综合征 n 高泌乳素血症 n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n 不孕症
中医
n 月经先期 n 月经后期 n 月经先后不定期 n 经期延长 n 月经量多 n 月经量少 n 崩漏 n 闭经 n 不孕症
卵泡的发育阶段
1、非促性腺激素依赖的卵泡募集阶段 卵原细胞的分化和始基卵泡的形成 始基卵泡的激活 窦前卵泡的形成 卵泡从始基卵泡池进入窦前卵泡池是初始募集。
2、促性腺激素依赖的卵泡发育阶段
窦卵泡的周期性募集、选择、优势化以及排卵
促性腺激素依赖的卵泡发育阶段
一、周期性募集(recruitment)
去实化浊。
2、周期3-10天(卵泡选择期) 为水生木,阳出少阴,厥阴生发过程;前属少阴,本热标阴,从表或从
本;后属厥阴,本风表阴,从少阳火,故此阶段助如果是少阴厥阴寒症则 温通阳,养血理气,如果是少阴厥阴热证则滋水涵木,引火归元,温阳理 气,忌寒凉滋腻碍阳。
3、本周期11-14天(卵泡优势化期以及排卵期) 为木生火,厥阴温升,温而化热,入少阳,本火标阳,气化从
——三阴三阳标本从化关系
阳气在气化过程中,均可出现太过或不及之势,故三阴三阳均可 出现阴阳寒热偏态。
少阴本热标阴, 中见太阳寒水,少阴气化应本标兼顾。少阴之为 病,故总不外乎寒化与热化两类。可有少阴寒化——真阳不足,给予 扶阳;少阴热化——君火失潜,浮火上游,给予引火归源。
太阳本寒标阳, 中见少阴热气,太阳气化应本标兼顾。太阳之为 病,故总不外乎寒化与热化两类。太阳本寒标阳,可有太阳表寒—— 卫阳不足,给予升阳固表;太阳证出现少阴寒症——温通阳气;太阳 表热——卫阳不出,交争发热,给予助阳发散。
月经周期不同分期的阴阳属性
经间期:属于现代医学的排卵期,古人称之为“氤氲之时” ,《济 阴纲目》中云: “天地生物,必有氤氲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 时,其雌必狂呼而奔,以氤氲乐育之气触之而不能自止耳。 ” 这样 的描述说明氤氲期是阳气旺盛时期,当属阴阳鱼图的南方火位。
月经期:月经的生理表现是经血的排出,血为阴类,中医认为精 血同源,古人称月经为“经水” ,《傅青主女科》有“经水出诸于肾”的
少阴——寒证
少阴为阳气的初生,需要填精护阳生阳。
1、少阴阳不足,真阳亏虚: 附子类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真武汤
2、少阴精不足,阴损及阳: 金匮肾气丸 右归丸、右归饮
少阴——虚证、热证
1、少阴精不足: 六味地黄丸、
左归丸、左归饮,
2、少阴精不足,浮火上游 知柏地黄丸 归芍地黄汤 封髓潜阳丹 引火汤
少阴精不足,则生阳无力,需要滋水填精; 少阴阳亏虚,则阳出无力,需要温肾助阳; 太阴气不足,则阴血生化无源,需要温养脾土。
2.根据三阴三阳中阴阳失调状态给予纠偏
《内经·六微旨大论》云: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阳明 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太阴 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厥阴 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中见之 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故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 阳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
本,若出现少阳郁证,则疏肝理气,若出现重则相火过旺则理气清 热, 厥阴风从火化, 忌过于苦寒伤阳。
4、本周期15-26天(黄体期): 属火生土,土生金,阴生阳消,阳气肃降过程;前属太阴,本
湿标阴,从本,后属于阳明,本燥标阳,从太阴湿化,均可健脾养 阴, 太阴燥湿相兼, 忌过于温燥伤阴。
如果前三个阶段,阳生升气化正常,此阶段也可不给予处理, 顺应自然。
阳明本燥标阳, 中见太阴湿气。阳明为两阳合明,必用阴加以 节制。燥得湿,相济为美,阳明之中气为湿,若湿气不及,反从本燥 之化,或从标阳之热化。可有阳明热实证——通腑泄热。阳明燥实证 ——清润肃金
少阳本火标阳, 中见厥阴风木。少阳气化从本火。少阳为始生之 阳,藉赖厥阴风阳温煦,向上向外,生长不息,若生长气机被遏,轻 则为少阳郁证——气机不畅,则疏肝理气,重则相火过旺,出现少阳 火证——理气清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