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体会
任井斌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2(014)006
【总页数】1页(P845-845)
【关键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缝合锚钉
【作者】任井斌
【作者单位】山东省苍山县人民医院骨二科,山东苍山,277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s,MCL)是膝关节内侧的主要稳定结构,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约占46%,膝MCL损伤后,对关节的限制作用遭到破坏,如未能修复或修复不当,就会使其在被拉长的状态下愈合,造成膝关节内侧松弛或不稳定,远期还可继发骨性关节炎。

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美国DePuy M itek公司带线锚钉修复MCL止点损伤患者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7~61岁,平均28岁。

左膝关节10例,右膝关节28例。

交通事故27例,运动伤11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
1~14d。

本组按损伤分度标准[1],均为Ⅲ 度。

其中股骨内上髁附着点断裂30例,胫骨内髁附着点断裂8例。

本组中不含附着点断裂合并韧带中部断裂的病例。

本组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4例,合并前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损
伤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4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膝关节X线片及MRI检查。

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硬膜外麻醉,手术在止血带下完成。


口自内收肌结节上2cm开始向下经内收肌结节,沿胫骨前内侧向远端延伸至关节线下5cm处。

切开皮肤、皮下,逐层暴露侧副韧带,术中寻找韧带出血点并结合直视下内侧应力试验,明确韧带断裂及关节囊损伤部位。

关节囊损伤直接用肠线缝合。

副韧带断端多为马尾状,将断端修齐,并用锚钉固定,锚钉由美国DePuy M itek公司提供。

将韧带附着骨面小心“鱼鳞状”打毛,并有新鲜渗血。

用骨锚所
配钻头以45°角于骨面钻入20mm。

用手动操作柄将骨锚(DupuyMitek直径
5.0mm)顶入钻孔,骨锚体部2个倒钉在骨皮质深面展开,拔出连接柄。

利用骨锚上面的Ethibond双针缝线用钉尾的编织线编织韧带断端并收紧或用针修补韧带(“8”字缝合或改良Kessler缝合),再次行直视下外翻应力试验,检查韧带修补
后的牢固程度。

冲洗后逐层关闭切口,术后局部加压包扎,下肢管型石膏固定,切口处开窗换药。

术后鼓励患者早期股四头肌等长收缩,6周后去除石膏固定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2周后下地行走,逐步负重。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10个月。

术后患膝关节活动稳定有力,无膝关节感染、粘连、僵硬等,膝关节侧方应力试验阴性。

采用Lysholm
评分法评价临床疗效[2]。

膝关节功能达正常33例,接近正常5例。

3 讨论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全部呈扁宽三角形,其基底部向前,称前纵部,随关节位置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当膝关节完全屈伸时前纵束紧张,后上下斜束松弛;当膝关节在半
屈曲位时则韧带3个部分均松弛;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韧带全部紧张。

因此,当膝
关节完全伸直或完全屈伸时内侧副韧带不易损伤,而在半屈曲位时易损伤。

MCL
具有防止外翻,限制胫骨外旋,辅助限制胫骨前移,限制内侧半月板活动等作用,尤其在韧带紧张时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可使膝关节周围肌群收缩,从而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后,膝关节主动、被动
运动时不能伸直或屈曲,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淤血、膝内侧部明显压痛。

小腿外展时其痛加重,若韧带断裂,在关节间隙可以触及韧带中部凹陷处及两端之结节,外翻应力实验阳性。

若合并半月板损伤,膝还出现交锁痛。

如合并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和胫骨髁间隆起撕脱骨损伤,则为膝部的严重损伤,称为“膝关节损伤三联症”[3]。

晚期出现膝关节不稳定、积液、交锁及股四头肌萎缩等现象,膝关节内侧挤压试验阳性。

MCL损伤程度按照MRI检查可分为Ⅲ度,Ⅰ度:皮下水
肿;Ⅱ度:韧带撕裂;Ⅲ度:韧带连续性中断。

Ⅰ、Ⅱ 度单纯韧带损伤可予以保守治疗,而对于Ⅲ度损伤的治疗颇有争议。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应早期手术治疗,治疗关键是早期判断损伤程度,及早手术,早期功能锻炼[4]。

MCL股骨端损伤较胫骨端损伤常见,因局部软组织丰富,一般愈合较好。

该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点在韧带附着的原位,直接暴露韧带断端与骨面,可以较快完成韧带与骨之间的连接,缝合固定牢靠;也可根据韧带断端所
剩部分的长短决定固定点,但尽量不要改变韧带原有的力线方向,保持正常的膝关节内侧生物力学环境。

尾部编织线的弹性模量更接近韧带;锚钉编织固定内侧副韧
带安全可靠,可于早期替代韧带的功能。

另外,该方法无须将肌肉移位替代,更接近于正常的膝关节内侧力学环境,对膝关节的干扰更小。

我们认为锚钉固定治疗内侧副韧带附着点损伤疗效满意,在临床上较其他治疗方法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石仕元,曹国平,郑琦.半腱肌等长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J].中华骨科
杂志,2006,26(8):525
[2]诸力,杨贺杰,韩勇,等.锚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附着点撕裂[J].中国骨伤,2009,22(3):179
[3]Bartel DL,Marshal JL,Schieck RA ,et al:Surgical repositioning of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An anatom ical and mechanical analysis [J].J Bone Joint Surg Am 1977,59(1):107
[4]刘德全,冯华,洪雷,等.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早期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3,23: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