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自循环文丘里流量计流量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自循环文丘里流量计流量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丘里流量计的原理。
2、学习用文丘里测压差和用体积法测流量的实验技能。
3、对文丘里流量计进行率定。
二、实验原理
文丘里管是有压管道上测量流量的一中常用仪器,全管包括收缩段、喉道及扩散段三部分。
管路上布置五个测压孔,分别于压差板上的测压管相接,在文丘里流量计入口处取1-1断面,在其喉部收缩段取2-2断面,处于该两处面积分别为A 1、A 2,流量计水平放置。
对于文丘里管前断面及喉管处,只要测得该两处流速v ,便可测得流量Q 。
为此, 我们可根据能量方程式和连续性方程式对该两断面立方程求解。
取管轴线为基准, 并且不计阻力作用时,可列方程:
g v p g v p +222
2
221+
+=+γγ001
(1)
2211v A v A Q ==
即
44
22
2
21
1
d v d v ππ=
(2)
由式(1)、(2)可解得
h K p z p z g d d d Q ∆=⎥⎦⎤
⎢⎣⎡⎪⎪⎭⎫ ⎝⎛+-⎪⎪⎭⎫ ⎝
⎛+⎪⎪⎭
⎫ ⎝⎛-=
γγπ22114
1
2222141
(3)
上式中 K —仪器常数
g
d d d K 21414
1
222⎪⎪⎭
⎫ ⎝⎛-=π
(4)
h ∆—两断面测压管水头差
由于阻力的存在,,实际通过的流量Q '恒小于实验所测得的流量Q 。
引入一个无量纲系数μ = Q '/ Q (μ 称为流量系数),对计算所得流量值进行修正。
在实验中,测得流量Q '和测压管水头差h ∆,即可求得流量系数μ,μ一般在0.92~0.99之间。
本实验利用体积法对实际流量进行测定。
t /∆='V Q
(5)
其中,V 为△t 时间内由管道流入计量水箱内的体积。
12
4
567
321
8
9101112
1234
文丘里流量计实验装置图
图中:1. 自循环供水器 2. 实验台 3.无级调速器 4. 恒压水箱
5. 溢流板
6. 稳水孔板
7. 文丘里实验管段
8. 测压计气阀
9. 测压计 10. 滑尺 11. 多管压差计 12. 实验流量调节阀
三、实验设备
有机玻璃:可以清晰观察到文丘里管的内部结构,该种结构对水流干扰小,能量损失少,流量系数大。
文丘里管:在构造上,要求管径比 d 2/d 1在0.25~0.75之间,通常采用d 2/d 1=0.5;其扩散部分的扩散角α2也不宜太大,一般以5︒~7︒为宜;在布置上,要求文丘里管上游10倍管径d 1,下游6倍管径d 1的距离以内,均不得有其他管件,以免水流产生漩涡而影响其流量系数。
本实验中的文氏管d 1=1.4cm ,d 2=0.71cm 。
量筒:用来测量体积。
四、实验步骤
1. 供水器内加水:加水前,需先把供水器及水箱等擦干净, 水质要求为洁净软
水, 经过滤净化更佳,若水的硬度过大,最好采用蒸馏水。
加水量以使水位
刚接近自循环供水器与回水管接口为宜,并检查供水器是否漏水。
2.排气:开启水泵供水,待水箱溢流后,来回开关实验流量调节阀数次,待实
验管道内无气泡后,关闭调节阀。
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水平(此时Q=0),如果不在同一水面上,必须将橡皮管内空气排尽,使两测压管的液面处于水平状态,方能开始试验。
3.开启水泵,进水阀门至最大流量,打开出水阀门,调节使测压计高差达到最
大值,作为第一个实验点,测读并记录测压计内液面读数。
4.用秒表和计量筒测定流量,记下时间△t和体积V。
5.逐渐关小进水阀门,每次减小高差约3-6厘米左右,测读△h,△t和V,如
此共进行4-6次。
6.关闭阀门,检查测压计液面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从而检查实验过程中橡皮管
内是否进入空气泡。
7.实验完毕,关闭水泵,完全放水并整理好实验台。
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若测压管液面波动不稳,应对两个液面同时进行读数;
2.每次调节流量应比较缓慢,调节完后,实验过程中不可再动前后阀门。
五、思考:
1.为什么计算流量与实际流量不相等?这种差别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2.文丘里流量计能否倾斜安装?为什么?
3.为什么在实验中要反复强调保持水流恒定的重要性?
六、实验报告
1.数据记录
仪器常数:k =
∆曲线图
2.绘制Q实~h
3.实验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