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3制取氧气学案(第二课时) (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制取氧气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学会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的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感悟通过实验探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复习回顾
判断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加以订正。

A
、过氧化氢水+氧气

) B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 ) C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 二、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1、提出问题:
(1)实验室如果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A B
如果制取氧气并收集氧气,还需补充什么装置?请从下列仪器中选出需要的仪器。

加热 加热
A 、烧杯
B 、集气瓶
C 、玻璃片
D 、水槽
E 、铁架台
F 、带导气管的橡皮塞
(2)将你选择的仪器组装在一起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2
、猜想与假设: 你的装置能否利用这个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和这些药品(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设计方案: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1、 药品平铺,试管口放一团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进入水槽。

2、 试管口略 倾斜,铁夹夹在 处。

3、 集气瓶装满水 在水槽里。

4、 要先在试管底部移动酒精灯预热,再集中在 加热。

5、 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应该 时再收集(否则
收集的气体中混有 ),瓶口冒出 时停止收集(其中一瓶留少量水)。

6、 收集气体后集气瓶要用玻璃片盖好 在桌面上。

加热 ① ② ③
7、收集完毕时先,后。

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使集
气瓶。

4、进行实验:
要求收集两瓶气体,其中一瓶留少量水。

记录现象和结果
5、分析验证: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上面收集到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燃烧结束后,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木
炭,澄清的石灰水,写出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
式。

(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瓶中预先留有少量水),出现的现象是,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6、得出结论: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可分解制得氧气。

总结:你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收获是什么?
随堂练习
1、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②使高锰酸钾受热③用高
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④使二氧化锰受热。

判断这四种方法()
A、全正确
B、全不正确
C、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
2、请指出右图装置中的错误(高锰酸钾制氧气)
,,
,,。

课堂检测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作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变慢
C、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
D、没有影响
2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碳酸二氧化碳+水 B、氧化汞汞+氧气
C、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D、水氢气+氧气
3、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先。

(2)(填序号)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一套装置是;写出用此装置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3)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4)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氢硫酸。

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制取气体应选
电解
点燃
加热
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选此收集装置原因是该气体。

作业:完成探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