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课件1.1《第一节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44(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夏商的政治形式 1、夏朝: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 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原因: (2)制度建设:
是阶级对立和国家产生发 展的产物。
——王位世袭制
承禹的地位 (3)特点: ①开始“家天下”,实行世袭制; ②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标志: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
二、夏商的政治形式 1、夏朝:中国国家的开始 2、商朝: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的历史现象反映出本质是 A、诸侯国帮助周王室巩固统治 B、周天子把权力下放给诸侯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周王室文化衰败军事落后
伯禽(同姓) 纣王之兄微子启 (古帝王之后)
三、西周政治制度
1、西周建立: 周武王;前1046年“牧野之战” 2、制度建设: (1)分封制 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 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目的: 巩固周的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分封对象: ①同姓子弟、②异性功臣、③先代贵族
玉斧
红山文化出土
浙江余杭 瑶山良渚 文化祭坛 遗址
黄帝 战蚩 尤图
思考:1)从以上图片材料中,你认为当时 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什么? A、城的出现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城内的居民可能是 比较富有的氏族部落显贵。 B、王字等文字表明出现了早期的政治权力。 C、大规模祭祀活动,社会权力集中,政权与神权结合。 D、黄帝等的传说表明以强权确立初步政治管理秩序。
(1)建立: 商汤灭夏后建立(地点:中原)
(2)政治特点:
①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 都是政治实体 ②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3)考古印证:①甲骨文资料②殷墟考古
卜 骨 河 南 殷 墟 ( )










《封神榜》以什么时期的历史作为 故事的背景?
三、西周政治制度(会考)
二、夏商的政治形式
大禹治水
戴冠冕的夏禹
二、夏商的政治形式 1、夏朝(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度国家)
(1)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 (2)制度建设: 原因: 标志:禹的儿子启继承禹的地位 “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特点:①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②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
政治关系
文字材料一:《礼记· 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 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修睦。……。”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
一、早期国家
1、形成的时间和地点: 距今约五千年前,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2、形成的根本原因: 农耕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
3、突出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
贫富分化的产生
文字的成熟
城的出现 礼制的初步形成
在你的家乡和邻近地 区,有没有文明初期 的文化0年左右,相当于是母系 社会时期)
文字材料二: 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天 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 为礼,……”这就是所谓“小康之世”。
思考:(1)根据材料,你认为夏朝建立后,中国社会 发生了什么变化? (2)有人说,这种现象是偶然的,你觉得呢?
• “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 制 • 必然,私有制的发展;阶级对立和国家产生的产物
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
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力役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主要诸候国: 鲁、齐、燕、卫、宋、晋等 内容:
诸候权利与义务:
天子
权利:授民、授土、授职
诸候
(二)西周政治制度 1、西周建立: 周武王;前1046年“牧野之战” 2、制度建设: (1)分封制 含义:目的:内容: 利:实施初,①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②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③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流域 ①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 弊: 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诸 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 中
1、西周建立: 周武王灭商;前1046年“牧野之战” 2、制度建设: (1)分封制 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 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分封对象:
内容: 主要诸候国:
诸候权利与义务:
评价
召公奭shÌ (同姓)
姜尚(功臣)
康叔(同姓) 叔虞(同姓)
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周 代 分 封 制 度

庶民
奴隶
召公奭shÌ (同姓)
姜尚(功臣)
康叔(同姓) 叔虞(同姓)
伯禽(同姓) 纣王之兄微子启 (古帝王之后)
周天子
土地+人民
诸侯
土地+人民
卿大夫
土地+人民

三、西周政治制度
1、西周建立: 周武王;前1046年“牧野之战” 2、制度建设: (1)分封制 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 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目的: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分封对象:
内容: 主要诸候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诸候权利与义务:
评价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该材料体现的主要观点是( ) A、周王统一了中国 B、周朝姬姓有五十三人独居 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分封制巩固了周朝政权
姬姓是黄帝的嫡系子孙。姬姓在中华民族长 达5000年的发展过程中,是为最古老的一个姓氏, 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就姓姬。据《说文》记 载,黄帝之所以以姬为姓,是由于当初居住在姬 水的缘故,黄帝的嫡系子孙,世代以姬姓相沿袭, 一直到周文王父子,仍然姓姬。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的特点
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 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一、早期国家
河南郑州新密古城寨 城址发掘现场 距今5450—4970年间
甲骨文 “王”字
玉钺良渚文化,
余杭县反山出土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5300年— 4200年)
评价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 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 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 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 孙满曰:“……天所命也。周德虽 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 也。” 楚王乃归。
楚王用意何在?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