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多媒体教学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你 能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 地对号入座吗?
魏 蜀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11.天下形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短
①秦朝 ②西汉 ③东汉 ④西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C 4
8.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
朝的原因有( C )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
A.晋武帝封王 B.“八王之乱” C.“五胡”内迁 D.匈奴起兵攻晋
5.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C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东晋南朝
6.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D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7.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D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 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秦始皇。目的:抵御匈奴。 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 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4、西晋灭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1、 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败,晋惠帝昏庸无能。 2、 统治集团内乱:八王之乱。 3、 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启示: 要居安思危,提倡节俭;处理好 民族 关系;注意民族平等团结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 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2、 内迁过程:: 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 民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 影响: 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经济文
经济上,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文化上,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课堂小结
西晋 的短 暂统 一和 北方 各族 的内 迁
西晋的建立
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 国号晋,定都洛阳
西晋统一全国: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八王之乱
背景:封王掌握实权,皇帝昏庸,朝政腐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间:晋惠帝在位期间
人口迁徙影响:西晋衰落; 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期统一的朝代是( C )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12.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
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
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A )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能力挑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 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 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 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1、 西晋统一的原因 2、 八王之乱的影响 3、 西晋灭亡原因及启示 4、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状况及影响
预习检测
一、西晋的建立
263年 司马睿 260年
建康 西晋灭吴 司马懿
洛阳 魏国灭蜀 西晋灭蜀
266年 司马炎 280年
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 足,逐渐超过了南方。 (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 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 (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 人民愿望。
(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各迁到什么地方?
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 上的匈奴族和羯族,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 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二、八王之乱
1、背景:
(1)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 (2)西晋政治腐朽,役税繁重,激起了内迁各民族人民 的反抗。
2、概况:
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 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影响: (1)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历 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3.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 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40里的步障,石
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A )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
4.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B )
(要求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请 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
匈奴、鲜卑、羯、氐、羌。(任写两个即可)
(3)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 上 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什么?
“十六国” 。
化 的交流与发展
.
氐族 羌族 匈奴族 鲜卑族 羯族
陕西关中
山西
辽宁或陕西及 河套地区
3、 十六国:
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陷入战乱,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 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成汉, 总称为“十六国”。
4、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时间: 4世纪后期 人物: 苻坚、王猛 措施: 政治上,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迁移时期:东汉末年、魏、晋时期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生活状况:西晋向其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买人口 结果:部分内迁民族起兵反晋;
随堂演练
1.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B )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2.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C )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
的内迁
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 、十六国的由来。
2.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提 高其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
3.通过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民族 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新课导入
带着问题看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