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题库(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题库(四)
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题库(四)
含参考答案
(考查《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一、单选:
1.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前提,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

A.中心
B. 关键
C. 基础
D. 核心
2.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的学生。

A.特别优秀
B. 非常优秀
C. 十分优秀
D. 品学兼优
3.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标准分别为()
A.8000元和5000元
B. 8000元和4000元
C. 8000元和6000元
D. 8000元和3000元
4.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
并获得(),但不能同时获得()
A.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B. 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C. 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D. 国家助学金奖学金
5.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在读研究生。

其中,博士研究生()万名,硕士研究生()万名。

A.2 2.5
B. 1.5 3
C. 2.5 2
D. 1 3.5
二、多选:
1.《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认定依据包括()
A.家庭经济因素。

主要包括家庭收入、财产、债务等情况。

B.特殊群体因素。

主要指是否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情况。

C.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主要指校园地、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学校收费标准等情况。

D.突发状况因素。

主要指遭受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意外事件等情况。

E.学生消费因素。

主要指学生消费的金额、结构等是否合理。

F.其它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因素。

主要包括家庭负担、劳动力及职业状况等。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程序一般包括()等环节。

A.提前告知
B.个人申请
C.学校认定
D.结果公示
E.建档备案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和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同时
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A. 套取
B.截留
C. 挤占
D. 挪用
三、改错: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对象是指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主要支出的学生。

2.《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中贷款最长期限从13年延长至20年,还本宽限期从2年延长至3年整。

3.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考核制度。

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监管时,综合考虑风险补偿金的缓释作用,对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的风险补偿金覆盖部分适用零风险权重,未覆盖部分采用70%的风险权重。

4. 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实行差额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5.高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奖励证书,并记入学生困难认定档案。

6.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5万元。

7.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2000-4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8. 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3000元, 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1. 简述《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基
本原则。

2. 简述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一、单选:
1-5 CAAAA
二、不定项:
1.ABCDEF
2. ABCDE
3. BCD
三、改错:
1.错误。

主要改为基本。

2.错误。

13改为14。

3.错误。

70%改为75%。

4.错误。

差额改为等额。

5.错误。

困难认定改为学籍。

6.错误。

2.5改为2。

7.错误。

2000改为1500。

8.错误。

13000改为12000。

四、简答:
1.答:(1)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平。

(2)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3)坚持公开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

(4)坚持积极引导与自愿申请相结合。

2.答:(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