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四下冰川与晚霞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川与晚霞
教学目标:
美术知识:本课为色彩组成知识。
1.让学生知道色彩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转变
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美术能力: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依照色相的有规律的转变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道德教育:培育学生现代审好心识和设计意识,和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教学难点:明度深浅对比的转变层次。
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式和技术
及掌握涂色的方式。
学法指导: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颜色逐渐加黑,会逐渐变深,逐渐加白会逐渐变浅的效果。
2.初步学会利用水粉颜色,并初步掌握调色的比例和方式,能均匀整洁的涂好颜色。
3.运用明度推移的方式画出一幅具有推移效果的图案。
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表现,比如:红、黄、兰。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当一个大体色加黑就会变深,降低这个大体色的明度,相反,加白色就会变浅,提高这个大体色的明度。
纯度是指颜色纯粹的程度,当一个颜色的色素达到极限强度时,正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这块颜色就达到了饱和程度。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用具:范画,电脑演示文稿、文字说明等。
学生用具:16开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调色碟。
教学进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色彩有什么转变?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启发学习动机,初步熟悉明度和推移效果。
得出结果:色彩由深到浅,由浅到深。
小结:色彩逐渐变深或变浅。
听讲,记忆。
二、教学新课
1.板书课题:《冰川与晚霞》
2.反馈提问:哪位同窗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3.展出示学习目标。
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依照明度推移的方式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
突出本课重点:
1.提问:
什么是明度?
什么是明度推移?
2.组织讨论
3.电视演示推移的进程。
观看录像,讲义参考,小组讨论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概念和推移进程。
直观演示
1.提问:如何绘制《冰川与晚霞》?
2.解决学生预习中碰到的困难。
3.播放录像:明度推移的绘画进程。
思考问题:本课的作业要求,按照什么内容画?注意什么?画面怎么样?
4.绘画重点是调色的方式。
思考,表述明度推移的方式。
提出预习当中的疑问
作业要求:
依照明度推移完成作业,注意调色的方式,画面干净整洁。
解决本课难点:
逐渐加白色变浅,逐渐加黑色变深。
启发创作,培育学生的审好心识。
1.展示教师作品
2.比较学生作品
欣赏、论述自己的观点
课上练习出示作业要求
依照色相的有规律的转变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开始绘画
利用明度推移的方式进行绘画练习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展示作品
1.组织学生讨论
2.归纳小结
3.欣赏电视中的作品评析作品反馈本课所学知识,肯定成绩,培育成功。
第二节
一、同窗们,在讲新课之前,请同窗们欣赏一组图片,并思考一个问题:图中的色彩有什么转变?(放映录像)
学生:色彩逐渐变浅或变深。
二、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第5课——冰川与晚霞的第二课时(明度推移),请同窗们打开讲义。
1.粘贴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A.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
B.运用色相推移画一幅推移效果的图画。
3.请看本节课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哪位同窗为大家读一遍:
三、听一组有节拍感的音乐,注意音乐节拍的强弱关系。
(出示电视问题)什么是明度推移?书中已经做了解释,请掀开讲义,咱们分组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讨论得最快。
教师:色彩逐渐变深,深的地方即暗,浅的地方则很敞亮,这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叫做明度。
(电视出示文字)
学生:一种颜色加白,逐渐变浅,一种颜色加黑,逐渐变深
教师:请看一组色彩转变的图,(电视演示“心”分解图。
)色彩逐渐变深变
浅的有序排列叫……
四、咱们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再看第二个:如何表此刻纸上呢?
(出示范画)这是老师的作品,好看吗?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样画的吗?
(出示轮廓)和同窗们一样老师也做了预习,着色时先涂上色相,再少量加白,按顺序上色,注意看老师的调色板。
老师只演示了“加白”,一会儿,我想请同窗帮忙我完成“加黑”的任务。
五、(出示学生作业)比较这两张作品哪张好?为何?
学生:(涂色乱,排序不正确,)
那么同窗在绘画时应当注意那些呢?
六、请看做业要求(出示电视画面)
七、学生绘画开始
展示作业,讲评。
八、作业小结
札记:
在设计作业时,为了让孩子们从枯燥的涂色练习中取得乐趣,我设计了“宝葫芦在闪光”、(逐渐加白的过渡练习)“七彩的宝石”(色彩的过渡练习)等几个参考作业。
由于形式有趣,孩子们做得也认真。
而且通过作业,他们发现了:“原来逐渐加白能出现闪光的效果”“逐渐加黑能出现深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