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褐马鸡的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生动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20, 41 (4): 1085 -1090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野生动物学扌艮
http : //ysdw. paperopen, com
山西省褐马鸡的分布
杨向明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城,030510)
稿件运行过程
摘要:
收稿日期:2019 -09-26修回日期:2019-10-18发表日期:2020-11 -10关键词:褐马鸡;
山西省;分布
Key words :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
Shanxi Province ;Distribution
中图分类号:Q9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310 -1490 (2020) 04-1085 -06
2014—2019年,对山西省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
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取得有效空间分布点位349处,结果表
明:褐马鸡分布于吕梁山地的5市32县,面积约为9 415 km 2;洪洞、晋源区、忻府区、
保德4个县为其新扩散的分布区;太岳山林区为新分布区,包括3市5县,面积约
1 64
2 km 2 o 全省分布点位介于海拔582—2 651 m o 确定褐马鸡太岳山林区分布为原来历
史分布的残存或延续。
Distribution of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in Shanxi Province
YANG Xiangming
(Pangquango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Shanxi Province, Jiaocheng, 030510, China)
Abstract : From 2014 to 2019, w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of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in Shanxi
Province at 349 sites of occurre n ee ide n tifi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in t erview and field in- 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 mantchuricum was distributed in 32 counties in 5 cities of
Luliang Mountain over an area of about 9, 415 km 2. The four counties of Hongdong, Jinyuan,
Xinfu and Baode were newly discovered areas of distribution of the species. Taiyue Mountain for
est area was also a new distribution area, including 3 cities and 5 counties, covering an area of 1,
642 km 2. The elev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sites in Shanxi Provinee ranged from 582 m to 2, 651 m asl. We determined that Taiyue Mountain forest area is a remnant or continuation of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distribution in the provinee.
第一作者简介:杨向明,男,52岁,林业高级工程师;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工作。
E-mail : 694424840@qq.
com
1086杨向明:山西省褐马鸡的分布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雉类,古籍中称为鹃⑴,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仅分布于山西、河北、北京和陕西,其中,山西是其主要分布省份0。
分布是一个珍稀物种生态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工作基础,山西省对褐马鸡虽有一些研究和综述S61,但其分布的确切状况、分布区面积等不详。
2014-2019年间,结合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对其分布现状做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工作区及方法
1.1工作区
1.1.1吕梁山地
吕梁山地为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区划的山西省7个地理单元之一,包括吕梁山脉及其西部直到黄河的广大地区(112。
52,—110。
22,E, 39。
24,—35。
381),行政区域涉及7个市的43个县(市)。
有芦芽山、黑茶山、庞泉沟、五鹿山4个以保护褐马鸡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2太岳山林区
太岳山林区(111°39'—112。
30佢,36°16'—37°06'N),行政区域涉及3个市7县(市),有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3五台山林区
五台山林区(112°45'—113°56'E,38°9'—39°23'N),调查主要以繁峙县宽滩林场为中心,该地是褐马鸡再引入区。
1.2方法
根据褐马鸡生态、生物学习性,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野外调查相结合,以取得有效空间分布点位为基本方法,在以下不同调查区域各有不同。
(1)国家级保护区:以5个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作为重点区域,每个区域开展冬季和夏季2次调查,每1万hn?面积布设10—20条5km 样线,采用样线法调查,如遇见褐马鸡实体或听到鸣声,以及观察到褐马鸡的啄痕、羽毛、粪便、足印等,均以GPS定位,记录为有效空间分布点位。
(2)省级保护区:查询1993—2005年间省级保护区建区资料,以县域为单位,取有褐马鸡分布的每个保护区的森林中心作为一处有效分布点位。
(3)二调样区:“吕梁山地”地理单元包括505个10km X10km正方形抽样区域,在其中均匀抽取57个样区,每个样区在冬季和夏季分别完成11条5km样线,筛选样线上褐马鸡分布点位。
(4)-般分布区:指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二调样区之外的其他区域。
依靠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考察、访问调查等,扩大资料来源。
使用Google Earth,对分布信息近似落图,该方法一般只收集距离大于30km的分布点作为有效空间分布点位,距离在30km 内的分布点不做重复记录。
分布区面积计算:以空间有效分布点位信息为基础,依据褐马鸡生存依赖森林的习性,结合卫星影像图、山西省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分布图等,使用Arc GIS软件,绘制其分布区范围,统计分布区内国有林场森林面积,作为分布区面积。
2结果
2014—2019年,调查收集褐马鸡点位349处,包括芦芽山、黑茶山、庞泉沟、五鹿山、灵空山5个国家级保护区,完成样线184条,调查里程993km,记录褐马鸡点位219处;对省级自然保护区建区的资料进行查阅,有11个保护区有褐马鸡分布,确定分布点位12处(薛公岭2处);吕梁山地二调样区57个, 13个样区发现有褐马鸡,记录点位59处;吕梁山地和太岳山林区的一般分布区调查,分别记录点位28和31处。
目前山西省褐马鸡分布于吕梁山地和太岳山林区2个独立区域(表1,图1)。
2.1吕梁山地
该区域是山西省褐马鸡的传统分布区,文献报道包括4市28县弘句。
从本次调查的表1可看出,褐马鸡分布包括5市32个县(市),其中,在25个县(市)调查记录到分布点位,尧都区、汾西、孝义、汾阳、静乐、神池6个县(区)⑷和稷山县同文献有记载。
本次调查新发现洪洞、太原市的晋源区、忻府区、保德4个县(区)为新分布区,核实了大宁县⑷确实有褐马鸡的分布。
褐马鸡基本上沿吕梁山脉山脊线连续分布,集中分布于吕梁山、关帝山、黑茶山、管涔山4个省直国有林区及周边的地方林场。
但是,在吉县屯里镇、文城乡的人祖山地区,大宁县三多乡、曲峨镇的二郎山地区,石楼县义牒镇团圆山地区,保德县孙家沟乡的贺家山地区这4个区域,已呈孤岛状分布。
通过对分布区的制图和计算得知,分布区的面积大约为9415km2o
野生动物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2020,41(4):1085-10901087
表1山西省褐马鸡分布调查
Tab.1Distribution questionnaire of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in Shanxi Province
市City
序号
Serial
number
县(市)
County
乡(镇)
Town
保护区
Reserve
二调样区
Second survey
sample area
一般分布区
General
distribution are;
文献记载
Document
a record
一、吕梁山地Liiliang Mountain
运城市Yuncheng1稷山县西社镇张龙胜1999⑹临汾市Linfen2乡宁县关王庙乡V
3吉县屯里镇、文城乡人祖山V
4尧都区河底乡、枕头乡、一平垣乡刘焕金等1990⑷
5洪洞县左木乡77
6蒲县山中乡、蒲城镇、古县乡、乔家湾乡五鹿山74
7大宁县三多乡、曲峨镇71张龙胜1999⑹
8汾西县勅香镇刘焕金等1990[4]
9隰县下李乡、黄土镇、克城镇、太林乡、
红道乡
137
吕梁市Luliang10交口县石口乡、回龙乡137
11石楼县义牒镇团圆山
12孝义县南阳乡、杜村乡刘焕金等1990⑷
13中阳县枝柯镇薛公岭
14汾阳市峪道河镇刘焕金等1990⑷
15离石区吴城镇、信义乡薛公岭190,222
16文水县苍耳会乡、开栅镇V
17方山县北武当镇、麻地会乡、积翠乡222,255
18交城县洪相乡、会立乡、庞泉沟镇庞泉沟225V
19临县木瓜坪乡、城庄镇、白文镇V
20岚县王狮乡、河口乡290,326
21兴县东会乡、固贤乡、交楼申乡、恶虎
滩乡、蔚汾镇
黑茶山,蔚汾河290,323
太原市Taiyuan22晋源区晋祠镇天龙山
23古交市原相乡V
24娄烦县米略镇、庙弯乡云顶山,汾河上游
25阳曲县西凌井乡凌井沟
忻州市Xinzhou26静乐县杜家村镇刘焕金等1990[4] 27忻府区三交镇云中山
28奇岚县王家岔乡、神堂坪乡V
29五寨县前所乡V
30宁武县西马坊乡、东寨镇、新堡乡、怀道乡芦芽山366V
31神池县虎北乡、太平庄乡刘焕金等1990[4]
1088杨向明:山西省褐马鸡的分布
续表1
市City
序号
Serial
number
县(市)
County
乡(镇)
Town
保护区
Reserve
二调样区
Second survey
sample area
一般分布区
General
distribution area
文献记载
Document
record 32保德县孙家沟乡贺家山
二、太岳山林区Taiyue Mountain forest area
临汾市Linfen1古县古阳镇、北平镇V 2霍州市李曹镇、北环路街道V
长治市Changzhi3沁源县王陶乡、韩洪乡、灵空山镇灵空山V 郭东罡等2013李萍2018⑻
晋中市Jinzhong4灵石县马和乡、夏门镇、南关镇、翠峰镇韩信岭V 5平遥县孟山乡V
2.2太岳山林区
1993年以保护"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母树林"为主建立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直到近年,有关灵空山有褐马鸡的情况才被零星报道一刃。
作为山西省褐马鸡
新分布区,从表1可看出,该区域包括3市5个县,分布集中在太岳山主脊周边的部分国有林场。
通过分布区制图和计算得知,分布区面积大约为]642km2o
2.3五台山林区
2000年和2010—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宽滩林场2次开展再引入褐马鸡研究⑼,通过查阅内部研
究资料和对释放地附近二茄兰村民的访问,未发现有褐马鸡分布。
综合本次调查,褐马鸡分布区均为保存相对完好的暖温带天然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人为生产活动相对较少,不仅传统的高海拔地区的华北落叶松(%血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A云杉(FVcea asperata)林是褐马鸡的栖息地,而且山西省分布面积更广的油松林也是其主要栖息地,在森林上限的亚高山灌丛和森林边缘的灌丛地带,偶然能见到褐马鸡。
褐马鸡分布最低地点是霍州市市区,海拔582m;最高在庞泉沟保护区的云顶山,海拔为2651m o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褐马鸡分布点位海拔分别为五鹿山1307—1817m,灵空山1521—1746m,庞泉沟1593—2651m,黑茶山1722—2182m,芦芽山1708—2587m。
3讨论
本次调查与文献相比,吕梁山地褐马鸡分布的总体面积有所扩大,但其中的部分地区呈孤岛分布。
分布区扩大现象反映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近年来在林区边缘地带,普遍出现过救助褐马鸡的事例,实质上是其种群扩散现象的反映;二是褐马鸡在山西省的关注度较高,提高了分布发现率。
太岳山林区2000年以前无褐马鸡分布报道,目前的褐马鸡是吕梁山地扩散过去的还是原来就有分布?本次调查初步分析认为是后者。
太岳山林区所在的古代“上党”地区历史上就“盛产鹃鸡”。
调查发现,清雍正《沁源县志》记载有褐马鸡,在20世纪80年代,沁源县外贸曾收购过褐马鸡,一些林区老技术员也反映“本来就有褐马鸡”。
太岳山林区和吕梁山地分布区要经过汾河谷地,两地林区相距最近的地区为灵石县,在该县的交口乡、段纯镇、梁家塢乡目前仍然有20km以上的地区没有很好地形成森林植被,褐马鸡是很难在这一大面积的空旷之地上实现种群扩散。
五台山林区宽滩林场作为褐马鸡再引入的实验地,2次再引入分别投放8只和27只褐马鸡,其中大部分个体当年死亡,2011年第2次再引入少数存活的个体在第2年未见明显的繁殖迹象,再引入成功与否有待进一步核实。
目前,太岳山林区的褐马鸡稳定发展,为保护提供了新的希望,因为该林区南接中条山林区,东连太行山林区,只要在上述这些林区连接地带重新建立起森林植被,褐马鸡就很有可能逐步扩散,从而越过这些狭窄通道,在其历史上分布的太行山脉地区再次建立起新的种群。
而吕梁山地西部的孤岛分布地区,则应加强栖息地的保护,这些干旱且森林稀少的地区,保护栖息地的意义尤其重要。
野生动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2020, 41 (4): 1085 -1090
1089
内河
北
省
o
蒙古自治区
浑源县笊
陕
阳曲县
临县0
V.左权县
西
祢和县
安泽县
省
沁水县
• 新分布点
省
(历史分布区:仿刘焕金等,1990)
石楼贞
阳高县
大同县1
阳晋中麻
O 郊佟。
平定县。
昔阳县
县
市® f 区气
汾>>
沁源县
屯留严彭"
號关县
咼平市。
陵川县
『O 绛
临猗县。
\
河南芮城县。
'太谷萝、和顺县。
汝阳市、、
'平遥基义市
介休市
平鲁县
0偏关县
朔州市
朔城。
繁峙县
I 神油县
0五台县
襄臭
图1山西省褐马鸡的分布区
Fig. 1 Distribution area of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in Shanxi Province。
闻喜負也
I O 夏县
氷济市艸垃予陆号亠
呼蛊县
k/\原平市■
『襄譬f 黎城县
期县Y 长洽市
阳城县/泽州过
历史 分布区吕粱山地 分布区
太岳山
薪分布点
1090杨向明:山西省褐马鸡的分布
[5]参考文献:
[1]何业恒,何文君.试论褐马鸡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J].湖南[6]
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0,13(3):275-280.
「71 [2]张正旺,张国钢,宋杰.褐马鸡的种群现状与保护对策[M]//L J
中国鸟类学研究—
—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49-55.
[3]王福麟,陈进明,赖荣兴.褐马鸡古今地理分布的研究[J].[8]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8(3);86-92.
[4]刘焕金,苏化龙,郭萃文,等.山西省褐马鸡现今地理分布[9]
[J].运城高专学报,1990,8(4):48-53.刘焕金,苏化龙,任建强,等.中国雉类—
—褐马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张龙胜.褐马鸡的分布现状[J]-野生动物,1999,20(2);
18.
郭东罡,上官铁梁.太岳山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研究:山西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李萍.灵空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褐马鸡现状调查分析[JL山西林业,2018,252(1):22-23.
张国钢,郑光美,张正旺.山西五台山地区褐马鸡的再引入[JJ.动物学报,2004,50(1):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