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瘦肉型育种计划的几个关键问题南宁-PPT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能测定
2019/4/20

37
场内育种方案制定
选配方法

开放;世代重叠;世代间隔;淘汰种猪利用。
杂交试验

杂交组合;试验设计;测定指标
营养水平

必须统一,并考虑可能出现的变动!
卫生防疫
2019/4/20

可作为附件,但须详细规定、认真落实
38
场内选种的重要性
种猪场内选择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优良种猪的选择决定了猪场的生产效益 场内选择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工作

Garbage in, garbage out! • 数据资料的范围

测定数据 – 系谱信息

2019/4/20
29
育种值估计模型
• 估计模型
- 影响性状表型值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 遗传参数: 遗传力、重复力、遗传相关

日龄、背膘厚: 产仔数:
日龄(背膘厚) = 场-年-季-性别 + 窝 + 个体育种值
5cm 对实测背膘进行校正
测定员必须经过严格操作培训!
2019/4/20
20
测定方法
校正背膘
A 校正背膘 实际背膘 A B (实际体重 目标体
公猪 A 约克厦 长白猪 汉普夏
2019/4/20
母猪 B A 13.706 13.983 14.288 15.654 B 0.119624 0.126014 0.124425 0.156646
饲料 利用率
肉质
瘦肉 生长
2019/4/20
5
育种目标
近期目标:在继续保证高瘦肉体型的同 时,稳定群体,重点改进种猪及商品猪 群体的整齐度,提高增重速度,提高繁 殖力,提高种猪合格率和种用价值。 中长期目标:在提高种猪生长肥育性能 同时,提高繁殖性能,改善肉质,向高 档优质瘦肉型种猪方向发展。
2019/4/20
39
场内选种流程
育种方案 制定和修正
育种数据 综合分析 核心群 种猪选择
选配计划 和种猪选配
生产主管 测定员
种猪出生 与离奶登记
育种技术 主管
种猪 初选
基因 检测
2019/4/20
性能评估、外貌 评定、后备猪选留
资料整理 计算机录入
2019/4/20
31
综合选择指数
• 母系指数(DLI):用于母系品种的种猪选 择,强调生长速度、瘦肉率和繁殖性能
品 种 约 克 夏 长 白 猪 杜 洛 克 汉 普 夏 D L I公 式 1 0 0+3 4 .9 × N B –1 0 .3 × F A T–2 .5 4 × A G E 1 0 0+3 4 .3 × N B –1 0 .2 × F A T–2 .5 0 × A G E 1 0 0+4 3 .4 × N B –1 2 .8 × F A T–3 .1 6 × A G E 1 0 0+4 5 .2 × N B –1 3 .4 × F A T–3 .2 9 × A G E
2019/4/20
6
选育原则
开放式核心群育种(向繁殖群开放,有 条件的严格引种),相对闭锁 力争一年一个世代,部分特优个体可适 当延长使用 以生产性能(肥育和繁殖)EBV 为基础 进行选择,适当照顾血缘 适度近交,控制群体平均近交系数 全年均衡留种,充分利用现有测定栏舍, 最大限度降低留种率。

产仔数 = 场-年-季 + 窝 + 永久环境 + 个体育种值
2019/4/20
30
综合选择指数
• 父系指数(SLI):用于父系品种的种猪 选择,强调生长速度和瘦肉率
品 种 约 克 夏 长 白 猪 杜 洛 克 汉 普 夏 S L I公 式 1 0 0- 1 4 .2 × F A T–3 .4 9 × A G E 1 0 0- 1 3 .3 × F A T–3 .2 8 × A G E 1 0 0- 1 5 .2 × F A T–3 .7 5 × A G E 1 0 0- 1 5 .9 × F A T–3 .9 2 × A G E
2019/4/20
24
亲属信息的利用
直接的信息来源:本身,父母,后裔
间接的信息来源:(外)祖父母,全同胞, 半同胞,父母的同胞和半同胞,……
祖父 父亲 全同胞
2019/4/20
祖母 1/4
1/4
外祖父 外祖母 1/4 1/4
1/2
1/2 个体 1/2 后裔
1/2
母亲
1/4 半同胞
25
育种值估计方法
实际体重- 100 校正日龄=称重时日龄 - CF 实际体重 称重时
1.826040 公猪 CF 1.714615 母猪
2019/4/20
19
测定方法
背膘厚与眼肌面积
猪只在80~105kg范围内时测定
测定仪器:B型超声波仪 测定部位:第10-11肋或倒数3-4肋处,距背中线
纯种选育的效率决定于性状遗传力、群体遗 传变异量和留种率,通过选择可引起永久性 和累积性的遗传变化
品种品系间杂交可以获得杂种优势,其大小 取决于杂交亲本遗传纯合度和遗传差异。
2019/4/20
4
猪的育种目标
生长速度,瘦肉率,繁殖性能 肉质,抗病性,使用寿命
眼肌
构造一头 理想的猪
后腿
21
13.619 14.196 14.537 15.490
0.106530 0.114370 0.117620 0.111528
杜洛克
遗传评估?
评定个体作为种猪的种用价值(对 后代的遗传贡献) 评定个体单个或多个性状的遗传价 值(育种值) 目的:为选种选配提供依据
遗传评估是育种工作的中心任务!
o 联合(跨场)遗传评估 建立种猪场的遗传联系
o 人工授精体系
优良种猪共享 网络信息系统
2019/4/20
34
场间关联
公猪1 群A 群B
公猪2 群C
测定站 群D
群体 A , B 和 C 间存在遗传关联,通过中心测定 站,群体D与它们亦存在关联
2019/4/20
35
场间关联的建立
种猪销售
2019/4/20
13
遗传评估的基本内容
性能测定
获得个体在有关性状上的表型数据
育种值估计
测定数据+系谱信息+统计分析(计算软件)
个体在各个性状上的估计育种值(EBV)
综合选择指数
通过对不同性状的估计育种值加权获得个体
在多个性状上的综合育种值估计值
2019/4/20
14
性能测定一般原则
2019/4/20
32
联合育种
为什么要开展联合育种
扩大群体规模
o 增加群体遗传变异 o 提高公猪选择强度 充分利用优秀遗传资源(种公猪) 更有效地应用现代育种理论和技术 加快群体遗传进展 提高育种效益 有利于公平竞争
2019/4/20
33
联合育种的关键
统一规范的性能测定和数据管理 建立全国和区域性的遗传评估中心
2019/4/20
27
动物模型BLUP
• 条件
• 需要个体及亲属对性状表型值及其所 处环境的准确可靠的记录 • 需要完整准确的系谱记录
• 需要建立合适的遗传统计模型
• 需要先进的计算条件(硬件和软件)
2019/4/20
28
评估信息
• 数据资料的质量
准确:准确测量和记录 – 完整:不能按主观喜好取舍数据 – 规范: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性能测定
优点: o 环境条件相对一致,结果具有可比性 o 结果具有的公正性 o 可对复杂性状进行测定 缺点 o 成本较高,测定规模有限 o 容易传播疾病

场内测定
优缺点与集中测定相反 当场间缺乏遗传联系时,各场的测定结果不具可比性
2019/4/20
16
生产性能测定
基本要求
应具备相应的测定设备和用具 由经过培训并达到合格条件的技术人员专门
2019/用各种可利用的表型记录和系谱信息;
使用特定的统计学方法;
将育种值从表型值中剖分出来 基因
+ 表型值数据库统计分析估计育种值 环境
2019/4/20
23
育种值估计基本原则
利用最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 动物模型BLUP o 可同时估计环境和遗传效应, 因而可对不 同环境(如不同场、不同年份)的个体进 行比较 o 可考虑所有个体间的亲源关系, 能利用所 有资料估计育种值 利用所有可利用的信息 个体 + 同胞 + 后代 + 亲本 +
广西养猪分会年会
南宁
中国猪场场内选育
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陈瑶生 博士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9/4/20
1
主要议题
猪育种的关键概念 性能测定问题 育种值评估和育种组织方式 育种方案基本流程 主要选育阶段 体型评估与育种应用
目的:共同研讨瘦肉型猪育种的热点问题!
2019/4/20
2
生产性能测定
表型测定结果 遗传评定
育种值估计
选择优秀种猪 选种选配
猪 遗 传 改 良 的 方 法
3
获得优良后代
2019/4/20
育种目的和途径
育种改良的目的是长期持续不断地提高优质 猪肉的生产效率,可以通过改善种猪的繁殖 能力及其后代优质瘦肉的生产效率来实现。 育种改良基本途径主要有纯种选育和杂交
负责测定和数据记录 严格按照有关规程的要求,建立严格的测定 制度和完整的记录资料档案 测定猪的系谱清楚,健康、生长发育正常、 无外形缺陷和遗传疾患 每窝至少测定1头公猪和2头母猪
2019/4/20
17
生产性能测定
测定性状
必测性状
o 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背膘厚,总产仔数
测定性状的选择
与育种目标密切相关,容易测定
测定方法
足够的准确性,广泛的适用性,尽可能简便易行
测定结果的记录与管理
简洁、准确和完整,便于统计分析和长期保存
性能测定的实施
保证客观性和公正性,高度的统一性,具有连续
性和长期性
2019/4/20
15
性能测定基本形式
集中测定(测定站测定)
2019/4/20
7
经济价值
生 产 性 能
只杂交 不选择、不杂交 选择和杂交 只选择


采取不同措施生产性能的变化
2019/4/20
8
育种框架
人工 授精 站 遗传 评估 中心 中心 测定 站
种 猪 繁 育 体 系
2019/4/20
种 猪
场 内 测 定 体 系
9
育种过程
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定 Generation 1 选种 选配
辅助性状
o 生长性状:50kg体重日龄,眼肌面积 o 繁殖性状:产活仔数,21日龄窝重,产仔间隔,初 产日龄 o 胴体性状:腿臀比例 o 肉质性状:肌肉pH值,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
2019/4/20
18
测定方法
100kg体重日龄 猪只在80~105kg范围内称重(最好用电子称) 对实际日龄进行校正
动物模型BLUP
- 利用一个线性模型直接估计 个体的育种值 BLUP =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动物模型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估计育种值的最好方法 是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常规方法
2019/4/20
26
动物模型BLUP
主要优点 • 可同时估计环境和遗传效应, 因而可对 不同环境(如不同场、不同年份)的 个体进行比较 • 可考虑所有个体间的亲源关系, 能利用 所有资料估计育种值
人工授精体系 采用具有高的关联率的优良公猪 从关联良好的种群中选择人工授精公猪 从关联良好的公猪中获得足够数量的后裔
2019/4/20
36
场内育种方案制定
育种目标 总体目标;生长性状;繁殖性状;胴体 性状;体型外貌;其他。
育种方法

育种素材;组群方案(基础群,核心群); 选择方法(选择原则、选择阶段、选择依据 和要求)。 肥育(基本要求、测定项目);繁殖 。
如何准确选择优秀种猪
依据血统、系谱 亲本优良 后代优良 凭经验、肉眼观察 经验往往会误导 根据性状的表型值 表型值中含有环境影响的成分 根据遗传评估结果
2019/4/20
12
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性
降低个体间的环境差异 ━ 尽量降低个体间的环境差异,使得个体间的遗传 差异得以充分地显现; 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信息 ━ 利用的信息越多,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越高。这 对于遗传力偏低的性状尤为重要; 选用更科学的育种值估计方法 ━ 保证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并尽可能地校正个体 间的环境差异。
2
3
4
2019/4/20
10
影响育种效果因素
遗传进展=
选择强度×遗传变异度× 选择准确性 世代间隔
遗传变异性:取决于群体规模和构成 选择强度:取决于种猪的繁殖能力 世代间隔:取决于种猪的使用年限 选择的准确性:取决于个体遗传评估的可靠性
遗传改良措施,就是综合地“优化”上述四个因 2019/4/20 11 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