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洞穴次生方解石的裂变径迹年代及地貌学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洞穴次生方解石的裂变径迹年代及地貌学意义
高全洲;崔之久;刘耕年;洪云;伍永秋;张叶春;陈怀录
【期刊名称】《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卷),期】2000(20)3
【摘要】古岩溶洞穴中残留的次生方解石晶体可以作为裂变径迹测年的材料。

通过测定遍及青藏高原的 2 0组洞穴次生方解石晶体的裂变径迹年代 ,结果表明 ,晚第三纪青藏高原的古岩溶过程和缓慢构造抬升过程相伴进行 ,其间在大约 10 Ma B.P.、12 Ma B.P.和 19Ma B.P.时洞穴次生化学沉积较为发育。

由于地表切割程度的差异 ,晚第三纪岩溶过程在高原南部较为强烈 ,相对于第四纪期间的强烈抬升来说 ,高原晚第三纪的抬升速率较为缓慢 ,两者的差别达两个数量级。

【总页数】5页(P61-65)
【关键词】裂变径迹;次生方解石;洞穴;青藏高原;年代
【作者】高全洲;崔之久;刘耕年;洪云;伍永秋;张叶春;陈怀录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城市与资源规划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97.3;P578.61
【相关文献】
1.东昆仑埃坑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及构造意义 [J], 王珂;袁万明;冯星;郝娜娜;冯云磊;张爱奎
2.青藏高原西北缘高原面与陡坡地貌形成过程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约束 [J], 黎敦朋;赵越;胡健民;万景林;李新林;周小康;杜少喜;潘燕兵;裴军令
3.内蒙古大青山基底晚中生代以来的差异隆升-剥蚀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的约束 [J], 冯丽霞;韩宝福;王增振;孔令杰;刘博;郑波;季建清;张志诚
4.方解石原位U-Pb测年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约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构造演化 [J], 杨鹏;任战利;Jianxin Zhao;Ai Duc Nguyen;Yuexing Feng;祁凯;王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