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乡村单亲家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下乡村单亲家庭学生学习习惯
的养成
摘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成功
与否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乡村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仅缺少
父母完整的关爱,而且缺少经济的支持和眼界的开拓。
这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
下培养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
一份责任,承担着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未来。
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单亲家庭
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心都现状,提出了培养起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希望可以为相
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单亲家庭素质教育习惯培养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传统观念被逐渐打破,尤其是婚姻家庭观念
的改变,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最大。
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的离婚率大幅度上升,这也就造成了单亲家庭的大量出现。
在乡村地区,大部分单亲家庭中的学生都是
学校中的双差生,不仅是学习成绩较差,而且个人的道德素质也不达标。
究其原因,与其自身的不良生活环境有关,和父母的离异给孩子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有关,使其缺少心理上的安全感,时常感到孤独和不平衡,进而不愿意学习。
此时,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乡村地区培养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习惯迫在
眉睫。
一、单亲家庭孩子自卑,缺乏学习自信
对于单亲家庭孩子来说,他们不仅缺少物质上的支持,而且缺少精神上的关爱,这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其实单亲家庭孩子可以意识到
自己的处境,从心里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比其他同学差,进而出现了极度的
不自信。
例如,上体育课时,同学之间相互接触,当有一些集体的活动时,单亲
家庭的孩子会不自然的后退,认为自己不如周围的同学,不敢表现自己,也不敢
参加集体活动。
久而久之会产生极度的自卑情绪和失落感。
不仅如此,在课堂教
学当中,单亲家庭孩子面对老师的提问,不敢大声说话,并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要培养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对于乡村地区的孩子来说是非
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读书才能够改变命运,才能够摆脱贫困,迎接美好的未来。
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限制需要教师和家长细心教导,
而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应当循序渐进。
成功的教育都是从学习习
惯的养成开始的,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
他就会在学习的轨道上运行一辈子,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受到外界的
阻碍和干扰,无法到达想要的目的地。
对于单亲家庭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和极度自
卑的心理,教师应当尽早的发现并培养其自信心,同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双丰收。
二、素质教育下单亲家庭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2.1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第一步,因为阅读可以陶冶心灵,增进知识,
培养心性。
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孩子的阅读量应当达到课本总量的四到五倍,这
样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
当学生们喜欢上阅读,也就自然而然地会积累很多的
词汇量,而词汇量与智商是正比例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学
作品,午休之中也就提高了其智商水平。
所以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良好阅读习惯
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对于乡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家里读书的
人比较少,藏书也比较少,所以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
努力。
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父亲或者母亲更要加以重视,要尽量的
把对孩子有益的书放在他每天可以看见的地方,这些书的来源可以是去书店买的,也可以是从学校借的,久而久之,孩子肯定会不自觉地拿出书来随意的翻一翻,
进而从一点一滴当中对书籍产生兴趣。
其次,家长要陪孩子读书,拿出一些时间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与孩子一起
交流读书所获得的感想和感受。
之所以要陪孩子读书,是因为身教大于言传,家
长以身作则,热爱读书,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爱上读书。
一个读书氛围浓厚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喜爱读书的孩子。
当然,家长阅读要有方法,要懂得阅读的内容和阅
读的技巧,只有自己会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读书。
阅读初期,家长应该自己阅
读文章给孩子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专注力,而且还可以加大孩子的
文字储备量,激发其想象的能力,对阅读产生兴趣。
2.2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
要的。
当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不能让他觉得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而
是应该引导其进行下一堂课前的预习。
根据课程表,要求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准
备工作,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圈出来并做好标记,进而在上课时可以问老师自己
不懂的地方。
老师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提问,应当保持耐心的态度,面带微笑地
回答学生的提问,从而增加其提问的次数和提问的自信心,这对于单亲家庭的孩
子来说是一大进步。
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习惯。
通过归纳
和总结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和懂了所学的知识点,是否真的做到了融会贯通。
如果在总结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需
要及时的进行引导和讲解,补上学生所欠缺的内容。
复习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
把所学的知识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对于重点的知识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
于非重点的知识也要进行相应的背诵。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学生
什么都学,反而学不好的问题。
2.3细心检查的习惯
无论是课堂作业的完成还是期中期末的考试,都要要求学生养成细心检查的
习惯。
因为学生在做作业时,主要是通过整体直觉来完成的,所以很容易忽视细
节的东西。
加上有的同学是冲动性学生,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就会影响到最终
的考试成绩。
例如,考试时学生会因为没有细心检查的习惯,而出现写错字、看
错数字符号,甚至出现少做一道题或者不涂答题卡的问题。
这些都是因为没有良
好的检查习惯造成的。
所以在日常的作业完成当中,教师就应当培养学生细心检
查的习惯。
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是因为不细心而造成的错误,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相
应的批评和惩罚,但是惩罚不能过重,因为单亲家庭孩子心灵都比较脆弱,即使
是惩罚也要适度。
对于表现良好,经过了细心检查的孩子,教师要给予奖励。
奖
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例如小红花,小笔盒,小奖状等。
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例如,全班鼓掌,公开表扬等。
这些都会在无形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2.4讲求效率的习惯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缺少完整的关爱而出现叛逆的心理。
在学习上不
紧不慢,没有效率。
而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的,必须注重效率,所
以教师应当培养单亲家庭孩子讲求效率的习惯。
研究表明,学习效率的高低会影
响成绩的高低,学习效率高的孩子,一般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而学
习效率不高的学生,则无法完成全部的作业,影响到学习成绩。
面对这种情况,
首先教师应当慢慢的培养学生时间概念,开始时,给学生较为宽松的时间来完成
作业,慢慢地缩短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程度地完成作业,提高效率。
使学生可以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在有限的时间内专心致志高效率的完成所规
定任务。
2.5迎难而上的习惯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难题时,应当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勤于动脑筋,
不要轻言放弃,要坚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解答出难题,这时,学生们就会获得成
功带来的巨大鼓舞,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这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一点一滴当中对他们进行鼓励,尤其是来自教师的鼓励和关爱,更是可以
提供给他们力量,增强其迎难而上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久而久之这种精神将会
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学习成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要求,乡村教师应当通过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复习预习以及检查的习惯和迎
难而上的学习习惯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
出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彩琳. 素质教育下乡村单亲家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19:858-859.DOI:10.26914/kihy.2019.057268.
[2]薛士敏. 单亲家庭小学生学习问题及班主任教育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DOI:10.27110/ki.ghsfu.2020.001528.
[3]荆玮. 单亲家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