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主题班会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才”主题班会总结
中一五班陈少鸿
在十二月份,我们按照学校的工作计划开始了“成才”主题班会,这个主题班会是与前三个月份所实施的“明理”“立志”“勤学”主题班会连在一起的系列主题班会之一,也是最后的一个压轴主题班会。
在前面明理的基础上明白了自己读书的目的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立志,明确的人生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就得勤学,勤奋学习才能实现目标也是达到成才的途径之一,一次“成才”主题班会是这系列班会的最后一个,也是让学生知道成才必须走过的路和艰辛。
成才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与前面的主题班会一样,我们有为期一个月的实施时间,我们照常在第十五周的星期一开始了主题班会的实施计划,承接前三个主题班会,我给大家分析了四个主题班会的内在联系,以及作为最后一个主题班会成才的重要性。
成才的在前面几个主题班会的基础上的一个总结,前面的努力最后就是要达到成才的最终目的,可以这么说,学生的读书绝大多数也是为了成才,也只有在前面的三个主题班会所提到的努力基础是上才能成才,努力的最终结果是得到先前所计划的目标,成才的目的性就的这个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在跟学生讲完成才的重要性后也顺便把前面所实施的三个主题班会的精神进行回顾。
班会还是由主体——学生参与并主持。
同学门没有设定具体的条框,大家自由的畅谈各自的想法,关于什么是成才,怎样才算是成才,如何成才,成才后该怎么样......等等话题进行讨论交流。
大家也都找了一些关于没人成才的故事进行探讨,我摘了一下几个故事:《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通过讨论交流,我也加以引导,我把同学们讨论都的结果做了一个总结,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成才是人生的目的之一,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成才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之一。
二是,成才必须经过不断的努力,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是,成才要因不同的人而言,不同的人对于怎么样才算成才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四是,成才后人生的价值在于什么的,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成才后应该致力于有益于自己有益于身边的人有益于社会的工作。
我们觉得学生的看法还是有参考价值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监督。
总的来说,对于四个主题班会,我们的基本目标的达到的,这不谨使我自己感受收获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人生道理的教育。